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国力的发展,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地位的凸显,西方开始质疑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西方这种错误认知一方面是缘于对中国的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是以此要求中国在国际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从多个方面阐明了我们为什么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以及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人均 GDP 出口
一、 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受到质疑
(一) 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经济成就,是西方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质疑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主要依据。经过近 20 年 GDP 平均两位数的增长、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8 年中国超越德国和美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制造国、2.5 亿人摆脱了贫困,国内出现了广泛覆盖面的中产阶层。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也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二) 科技领域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中国高端技术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内的突破,被认为是中国突破发展中国家门槛的另一依据。德国自由民主党副主席布吕德勒曾说:“中国已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高科技国家,不再是发展中国家”,某些媒体甚至以“中国是科技超级大国”来描写中国在科技领域内的突破与发展。
(三)中国已成为向非洲穷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援助国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正经历从“受援国”向“援助国”转换,也从另一角度表明了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质疑。中国上述的身份转换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世界各主要对华援助国家纷纷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双边援助项目,结束中国的“受援国”身份。
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一) 中国发展严重不平衡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内部的发展较为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小,窥一城一地之斑,可识全国之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都不到城镇居民的 1/3;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比率不到城镇的 1/3;人均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不到城镇的 1/6。从地区来看,以居民消费为例,2009 年中国东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西部地区的 2.3 倍。即使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 GDP、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都在 2-4 倍。
(二) 中国的出口规模和结构使人产生了误解
历史上制成品出口大国均为发达经济体。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后,一些不了解国际分工新变化的非专业人士,往往会高估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成为第一出口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从终端切入,参与全球特别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出口多为最终产品。虽然价值较高,但其中包含着相当比例的进口零部件的价值,如果扣除这些价值,仅在国内形成的增加值规模远小于出口规模。按人均出口金额计算,中国的人均水平就更低于发达经济体的水平。
(三)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容易使人误判中国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不少令世人瞩目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具有组织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多的特点。于是,一些人便心生疑问:这些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难以完成的工程,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那么,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
三、 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
首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战略定位。这样的定位不但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也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中国今天之所以能在国际舞台上站住脚,是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支持分不开的。中国今后的发展,仍需要它们的支持与合作。这样的政治战略是我们立足于世界的政治基础。我们要警惕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分离开来的企图,识破一切挑拨离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阴谋
第二,头脑要清醒,既不怕“棒杀”,也要严防被“捧杀”。“共同责任论”,是要中国跟在西方国家屁股后面“共同”去维护西方的利益。“中美两国论”,是忽悠中国落入美国霸权统治的一个政治陷阱。“发达国家论”,则是西方遏制中国、挑拨中国同发展中国家關系的一个新手法。对这些我们都应当保持高度警惕。 要把人均指标摆到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中国的真实国情和发展水平。
第三,继续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我们要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同时也要积极有所作为。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要挺起腰杆,不畏强权,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应从经济总量、人均水平、经济结构、体制机制等多个维度展示中国全貌,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最后,根本的问题仍是努力发展自己,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最近,欧美一些媒体的反华鼓噪,一些国家制造贸易摩擦,似可视为新一轮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先兆。对所有这些,我们要敢于应对,巧与周旋,确保政治持续稳定和经济更大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
四、结论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就人均而言中国的仍然相对落后,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确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有利于我们认清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转自中国网新闻。http://www.china.com.cn/news/60years/2009-10/01/content_18637619_2.htm
【2】theguardian.com,Thursday,12,March,2009. http://www.guardian.co.uk/politics/2009/mar/12/mps-clash-over-uk-aid-to-china
【3】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search/keywordlist2;
【4】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gj/zgwj/201009/t20100920_49860.htm
作者简介:李丽(1990-),女,民族,汉,籍贯,湖南,助教,硕士,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人均 GDP 出口
一、 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受到质疑
(一) 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经济成就,是西方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质疑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主要依据。经过近 20 年 GDP 平均两位数的增长、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8 年中国超越德国和美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制造国、2.5 亿人摆脱了贫困,国内出现了广泛覆盖面的中产阶层。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也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二) 科技领域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中国高端技术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内的突破,被认为是中国突破发展中国家门槛的另一依据。德国自由民主党副主席布吕德勒曾说:“中国已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高科技国家,不再是发展中国家”,某些媒体甚至以“中国是科技超级大国”来描写中国在科技领域内的突破与发展。
(三)中国已成为向非洲穷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援助国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正经历从“受援国”向“援助国”转换,也从另一角度表明了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质疑。中国上述的身份转换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世界各主要对华援助国家纷纷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双边援助项目,结束中国的“受援国”身份。
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一) 中国发展严重不平衡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内部的发展较为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小,窥一城一地之斑,可识全国之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都不到城镇居民的 1/3;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比率不到城镇的 1/3;人均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不到城镇的 1/6。从地区来看,以居民消费为例,2009 年中国东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西部地区的 2.3 倍。即使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 GDP、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都在 2-4 倍。
(二) 中国的出口规模和结构使人产生了误解
历史上制成品出口大国均为发达经济体。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后,一些不了解国际分工新变化的非专业人士,往往会高估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成为第一出口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从终端切入,参与全球特别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出口多为最终产品。虽然价值较高,但其中包含着相当比例的进口零部件的价值,如果扣除这些价值,仅在国内形成的增加值规模远小于出口规模。按人均出口金额计算,中国的人均水平就更低于发达经济体的水平。
(三)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容易使人误判中国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不少令世人瞩目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具有组织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多的特点。于是,一些人便心生疑问:这些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难以完成的工程,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那么,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
三、 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
首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战略定位。这样的定位不但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也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中国今天之所以能在国际舞台上站住脚,是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支持分不开的。中国今后的发展,仍需要它们的支持与合作。这样的政治战略是我们立足于世界的政治基础。我们要警惕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分离开来的企图,识破一切挑拨离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阴谋
第二,头脑要清醒,既不怕“棒杀”,也要严防被“捧杀”。“共同责任论”,是要中国跟在西方国家屁股后面“共同”去维护西方的利益。“中美两国论”,是忽悠中国落入美国霸权统治的一个政治陷阱。“发达国家论”,则是西方遏制中国、挑拨中国同发展中国家關系的一个新手法。对这些我们都应当保持高度警惕。 要把人均指标摆到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中国的真实国情和发展水平。
第三,继续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我们要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同时也要积极有所作为。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要挺起腰杆,不畏强权,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应从经济总量、人均水平、经济结构、体制机制等多个维度展示中国全貌,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最后,根本的问题仍是努力发展自己,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最近,欧美一些媒体的反华鼓噪,一些国家制造贸易摩擦,似可视为新一轮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先兆。对所有这些,我们要敢于应对,巧与周旋,确保政治持续稳定和经济更大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
四、结论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就人均而言中国的仍然相对落后,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确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有利于我们认清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转自中国网新闻。http://www.china.com.cn/news/60years/2009-10/01/content_18637619_2.htm
【2】theguardian.com,Thursday,12,March,2009. http://www.guardian.co.uk/politics/2009/mar/12/mps-clash-over-uk-aid-to-china
【3】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search/keywordlist2;
【4】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gj/zgwj/201009/t20100920_49860.htm
作者简介:李丽(1990-),女,民族,汉,籍贯,湖南,助教,硕士,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