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过程的独特文献。它们实际上囊括了贝多芬在键盘上全部的创作生涯。他先是像年轻的雄狮一样创造英勇业绩;中年时他表现出富有挑战精神的英雄主义;在生命的后期,则感受到伟大的神秘境界。与键盘音乐的旧约,即巴哈的平均律(由48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不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 ;奏鸣曲 ;音乐; 月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41-01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过程的独特文献。它们实际上囊括了贝多芬在键盘上全部的创作生涯。
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写给和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曼·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苦。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冥想的、柔情的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什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该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把该曲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就是一个与此相同的作品。”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并不十分满意。
作品分析:
一、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转第89页)(接第83页)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二、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三、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
奏鸣曲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而又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27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贝多芬不是创作速度很快的作曲家,音乐创作对他而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他的每首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很多初稿都被废弃,最后只有最满意的结果才留了下来。贝多芬的音乐听起来不论令人感到多么自然,实质上,都是经过他严密且具有知性的技巧创造出来的。在贝多芬全部32首奏鸣曲中,几乎没有哪个章节是薄弱的。他先是像年轻的雄狮一样创造英勇业绩;中年时他表现出富有挑战精神的英雄主义;晚年时,则感受到伟大的神秘境界。和键盘音乐的旧约,即巴哈的平均律(由48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不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它们使钢琴乐曲脱离莫扎特时代那种室内的典雅风格,而为19世纪李斯特、塔尔贝格(Thalberg)这样的大师,谱写出热情灿烂的作品开创风气之先。
参考文献:
[1]童道锦、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技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谢颖编著《20世纪钢琴大师》,上海音乐出版社
[3]童道锦、孙明珠编选《外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
[4]周薇著 《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月(1991—),女,四川乐山人,汉族,中共党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主演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中西方音乐史。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 ;奏鸣曲 ;音乐; 月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41-01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过程的独特文献。它们实际上囊括了贝多芬在键盘上全部的创作生涯。
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写给和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曼·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苦。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冥想的、柔情的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什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该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把该曲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就是一个与此相同的作品。”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并不十分满意。
作品分析:
一、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转第89页)(接第83页)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二、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三、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
奏鸣曲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而又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27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贝多芬不是创作速度很快的作曲家,音乐创作对他而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他的每首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很多初稿都被废弃,最后只有最满意的结果才留了下来。贝多芬的音乐听起来不论令人感到多么自然,实质上,都是经过他严密且具有知性的技巧创造出来的。在贝多芬全部32首奏鸣曲中,几乎没有哪个章节是薄弱的。他先是像年轻的雄狮一样创造英勇业绩;中年时他表现出富有挑战精神的英雄主义;晚年时,则感受到伟大的神秘境界。和键盘音乐的旧约,即巴哈的平均律(由48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不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它们使钢琴乐曲脱离莫扎特时代那种室内的典雅风格,而为19世纪李斯特、塔尔贝格(Thalberg)这样的大师,谱写出热情灿烂的作品开创风气之先。
参考文献:
[1]童道锦、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技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谢颖编著《20世纪钢琴大师》,上海音乐出版社
[3]童道锦、孙明珠编选《外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
[4]周薇著 《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月(1991—),女,四川乐山人,汉族,中共党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主演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中西方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