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这也是我国多元文化环境形成的基础。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新的思想及观念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影响。基于此,对多元文化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殊性进行系统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特殊性
多元发展是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的重要方向。多元文化,就是办事社会发展及复杂化,不同文化并存,一同交流、变化及发展,人们会无形中置身在多文化环境中[1]。而在此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具备一般大学生的特点之外,还体现出多民族性、多宗教信仰性及多文化性等特点,因此,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存在道德观念淡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缺失等问题。所以,积极了解多元文化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特殊性,有助于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
一、多元文化環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特殊性表现
(一) 独特的文化心理
各个民族均有其自身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及民族心理等,且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并不断影响本民族的心理、生活习惯、性格行为等方面。所以,在现代大学中,少数民族学生间,及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便是同属于一个民族的学生,也会因来自不同的民族聚集区,相互间有显著的差异。比如:散居于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学生比较,民族意识相对淡薄。此种差异不单单决定少数民族学生个人心理特点,及生活习惯、挂念和行为,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间的交往及相处。
(二) 特殊的民族宗教及传统观念
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均有其自身的总结信仰。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宗教是相对普遍的一个社会基础,有些宗教意识、观念及习惯已完全渗透到少数民族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并进一步演變成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生活习惯,且对人们意识、观念及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一些传统的宗教观念、民族文化及生活习性共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较为严格民族生活、行为观念极为深信,即便包括糟粕成分,良莠未分,缺乏客观正确辨析,所以,如不深入与之交流、辨析,则会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
(三) 特殊的基础教育
因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较为偏远,在基础教育方面相对内地较为落后,不管是办学条件及设施方面,还是师资方面,均与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内地基础教育难以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早入学时的文化水平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以致于其中学习成绩不佳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步入大学后会感到很大压力,甚至产生惧怕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学习的信心,甚至还对他们的生活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四) 特殊的心理情绪
热情好客的是少数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淳朴民风,这些都造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坦诚、性情、直率性格,给予人一种亲如一家之感,为各少数民族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建设给予了重要基础,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少数民族这种性格个性背后通常隐含不稳定情绪因素。在心理情绪及观念上易波动,还会引起行为上的盲目性[2]。由于少数学生对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政策认识不清,缺乏社会经验,再加上宗教或民族观念影响,无法及时认清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真实面目,对那些分裂国家反动言无法明晰和抵制。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所以,要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殊性针对性开展思政教育,进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要加强这几方面教育:(1)民族团结方面。民族团结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应基于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不断强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让少数少民族大学生能够深刻、清晰的认识到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和谐生活和共处的家园,民族团结是国家及各民族发展的基础保障。(2)爱国主义及民族观念方面。应让少数民族大学学生真切意识到,少数民族的生存及发展,必然要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做保证,只有国家才推进人类发展和保障民族利益的重要主体。同时,也要树立国家进步和发展,各民族团结、国家经济等方面稳定基础,才可实现繁荣昌盛的思想。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要正确认识自身民族、热爱自身民族文化,这是形成爱国主义的根本前提。(3)心理健康方面。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应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建设及长期工作规划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强化他们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协调能力[3]。
三、结语
伴随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也应基于多元文化环境下进行改革及调整,与时俱进,并秉承“学生为本”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在尊重及关怀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上妥善、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杜丽.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2013(31):201-202.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317-318.
[3]胡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J].学理论.2015,8:571-572.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特殊性
多元发展是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的重要方向。多元文化,就是办事社会发展及复杂化,不同文化并存,一同交流、变化及发展,人们会无形中置身在多文化环境中[1]。而在此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具备一般大学生的特点之外,还体现出多民族性、多宗教信仰性及多文化性等特点,因此,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存在道德观念淡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缺失等问题。所以,积极了解多元文化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特殊性,有助于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
一、多元文化環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特殊性表现
(一) 独特的文化心理
各个民族均有其自身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及民族心理等,且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并不断影响本民族的心理、生活习惯、性格行为等方面。所以,在现代大学中,少数民族学生间,及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便是同属于一个民族的学生,也会因来自不同的民族聚集区,相互间有显著的差异。比如:散居于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学生比较,民族意识相对淡薄。此种差异不单单决定少数民族学生个人心理特点,及生活习惯、挂念和行为,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间的交往及相处。
(二) 特殊的民族宗教及传统观念
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均有其自身的总结信仰。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宗教是相对普遍的一个社会基础,有些宗教意识、观念及习惯已完全渗透到少数民族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并进一步演變成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生活习惯,且对人们意识、观念及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一些传统的宗教观念、民族文化及生活习性共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较为严格民族生活、行为观念极为深信,即便包括糟粕成分,良莠未分,缺乏客观正确辨析,所以,如不深入与之交流、辨析,则会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
(三) 特殊的基础教育
因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较为偏远,在基础教育方面相对内地较为落后,不管是办学条件及设施方面,还是师资方面,均与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内地基础教育难以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早入学时的文化水平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以致于其中学习成绩不佳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步入大学后会感到很大压力,甚至产生惧怕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学习的信心,甚至还对他们的生活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四) 特殊的心理情绪
热情好客的是少数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淳朴民风,这些都造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坦诚、性情、直率性格,给予人一种亲如一家之感,为各少数民族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建设给予了重要基础,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少数民族这种性格个性背后通常隐含不稳定情绪因素。在心理情绪及观念上易波动,还会引起行为上的盲目性[2]。由于少数学生对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政策认识不清,缺乏社会经验,再加上宗教或民族观念影响,无法及时认清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真实面目,对那些分裂国家反动言无法明晰和抵制。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所以,要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殊性针对性开展思政教育,进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要加强这几方面教育:(1)民族团结方面。民族团结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应基于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不断强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让少数少民族大学生能够深刻、清晰的认识到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和谐生活和共处的家园,民族团结是国家及各民族发展的基础保障。(2)爱国主义及民族观念方面。应让少数民族大学学生真切意识到,少数民族的生存及发展,必然要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做保证,只有国家才推进人类发展和保障民族利益的重要主体。同时,也要树立国家进步和发展,各民族团结、国家经济等方面稳定基础,才可实现繁荣昌盛的思想。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要正确认识自身民族、热爱自身民族文化,这是形成爱国主义的根本前提。(3)心理健康方面。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应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建设及长期工作规划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强化他们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协调能力[3]。
三、结语
伴随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也应基于多元文化环境下进行改革及调整,与时俱进,并秉承“学生为本”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在尊重及关怀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上妥善、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杜丽.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2013(31):201-202.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317-318.
[3]胡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J].学理论.2015,8:5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