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应用技术入门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作为一种强对抗的运动,其不仅充满力的美,还对技击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我们许多练习者都存在对此的认识深度不够,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惑,什么是真功夫?功夫在哪里?其实真理与谬误往往只有一线之差,未窥其妙的人往往是摸不着头脑。
  著名武术搏击家李小龙的一段传奇轶事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有一位中国拳师每与美国拳师争斗总是败北,为此不得不忍气吞声,李小龙仅现场指点几分钟,其便如同脱胎换骨似的痛殴对手,这并不是什么神话,因为李小龙已教会他如何去搏击,他已领会到搏击的真谛,自然就变成了一个有功夫的人了,所以古人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功夫是什么?许多习武者都会说:“三拳两脚而已”。的确不错,三拳者:直、摆、勾,两脚者:侧踹和边腿,除此之外所用甚少,故又有称其它技术为“花枝”之说。
  我们许多习武者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肌肉有的是,力量也不错,却在格斗中成了活靶子,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在攻防上总感觉慢了那么一点,而那一点正是搏击的精华所在,许多武师都视其为不传之秘,以致弟子们大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古人虽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说法,但在现实生活中,拳法仍以其灵活多变,实效性强而被广泛应用。作为武术搏击的一个交流技术,其运用除要求拳法本身的技术精确外,还要求具有娴熟的身法、步法,只有身法、步法、拳法三者合一,方能真正发挥出拳法的威力,起到克敌制胜的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练习中要多做配合练习,加强实战经验的总结,同时运用现有的器械,有目的的去练习,还要开动脑子多去思考,例如木人桩为什么要设计成现在的样子,多去领悟一下,自然就会有所收获。
  我现在仅就部分搏击技术详释如下,希望广大武术爱好者详加对照,希望能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本系列文章将分拳法、腿法、组合、综合运用几章介绍,为方便练习和比较,本文采用双人对抗的形式,其中较深色裤者为甲,较浅裤者为乙。
  本章中我仅就常见的几种拳法技巧作些介绍,希望大家能体会其细微的差别。
  图一:甲用左刺拳攻乙头部,乙侧身下潜,以左刺拳还出。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反击方式,但此种反击方式如果运用不当则易遭致对手的连环攻击,我们不难从图上看出乙的反击动作可谓是漏洞百出,但这也正是我们许多初习者的通病。
  左刺拳的攻击力非常有限,目的在于打乱对手的防御结构,为跟进的攻击创造条件,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对待对手的左刺拳时大致可以采用两种策略,一是不分其真伪,采用敌不动我不动,动敌之先动的方法,予以有力的打击,二是作小幅度的避让,观其后手,再决定相应的对策。
  避让反击是一种后发先至的典型技击术,但出现避让不及或反击不足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应用,例图中乙方的闪避无疑是成功的,但其却无法做到有效的反击,表面上看其似乎是倾力一击,实质上却是闪避和反击相脱节,即身、拳、步不协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其头部下潜太深,其肩已完全挡住其视线,他连对手在哪里恐怕都无法看清,这是搏击之大忌,在对敌时一定要做到洞察对手的一举一动,方能采取对应的措施。
  2、其下盘太过分散,双腿的间距过大,腰身过低,不利于动作的自如转换,身法、步法的呆滞必然会给对手太多的时间和机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
  3、其在攻击的距离感上还存在相当的欠缺,其反击的刺拳几乎够不着对方的身体,又何来杀伤力呢?相反使其左侧的肋腹要害均暴露在对方的攻击范围之下,这是非常危险的。
  4、其侧身避让的同时,步法应作相应的侧前滑,这样一是可以增加打击的力度,二是可以封住对方的退路,为下一步攻击做好铺垫。
  图二:甲用右手直拳猛击乙头部,乙迅速左侧闪避过。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漂亮的防守闪避,其实不然,在身高上乙明显比甲高许多,其在运用拳法上自然较甲占优势,但其在格斗中并未将此表现出来,仿佛有点畏首畏尾。
  从图上我们不难看出乙的重心在左腿,在整个重心转移过程中,其步法并未做相应的位移,不仅丧失了一次绝好的反击机会,而且使其重心不稳不利于攻防的连续性,因此,其在重心转移做闪避时,步法应同步做左侧前移,这样一是可以加强自身的安全系数,二是有利于调整双方的攻防距离及角度,控制住格斗的节奏,三是可以顺势以摆拳、勾拳或以肩斜撞对手,达到攻防的一体化。
  


  图三:甲以右直拳攻乙头部,乙以双拳推抵甲胸部,同时头部侧内下潜,避过甲的攻击。
  这是几乎每个初学者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其产生的原因有二:
  1、是实战的经验不足,心存怯意,当遇到对方的攻击时,本能地用双手去挡,同时头向下藏,2、是有些练习者在两三下连击之后,为了拉开距离为腿击创造条件而采用的一种策略,但是这是一种异常危险的做法,首先他将自己的要害完全暴露在对方的攻击范围下,容易受到伤害,其次其根本无法立即发动有效的攻击。
  因此,我们在实战中要对症下药,如果是经验不足的,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做好实战后的总结工作,如果是习惯了所谓的两拳加一腿的“流氓”拳法的武术爱好者,在此要小心了。的确两拳加一腿的打法对付一般水准的人有极佳的效果。但格斗是千变万化的,况且强中更有强中手,我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搏击套入了某个固定的模式,那样会使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图四:甲以右手后直拳攻乙的头部,乙上体迅速向左侧闪,同时以右直拳回击甲的面部。
  这个动作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实则不然,其错误有三:
  1、其上体做左侧闪时幅度过大,造成重心不稳不利于发动连续的进攻,如果反击不成功,则会陷于被动的境地。
  2、其拳法反击与步法脱节,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好,在实战的格斗中也好,都应记住身随步走,拳顺身发,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如果在侧闪的同时,再配以步法做适当的前移,其攻击的威力或击打的方法就不至于这么单薄了。
  3、其攻击的目标太过单一,这也是许多初学者的共病。的确,人的头部是脆弱的,经受不住大的打击,其一是受到创伤则会失去反抗能力,正因如此,我们许多人在攻击时只看到对手的头部,千方百计地要去够着它,但强弩之末,缟素而不能穿,又从何谈起击打效果呢?搏击是一个综合性的运动,讲的是四肢的主体攻防,人的薄弱部位除了头部之外,还有胸口、软肋、裆部、大腿之内侧等,本图中倘若乙不刻意去攻击甲的面部,攻击胸、腹或肋、裆部,效果自然会大大不同。
  由此可见,我们的攻击面扩大也是一个拳手成熟的必需。
  图五:甲乙对峙,乙突然前滑,以左摆拳攻击甲的头部。
  整个动作看上去很敏捷灵活,似乎搏击能力不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动作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而已,以图片上我们不难看出,乙的摆拳动作非常生硬,为什么会是如此呢?因为他所学的拳法有问题要将整个手腕翻转180度,然后用手背作发力点击打对手,其实拳脚最讲的是顺,要求要顺势而发,力求自然,若我们非得要求要转到180度的话,我们自己可以感觉一下,在肩到手背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象不象被别人拉腿扯脚似的难受。
  摆拳作为力道最强劲的一种攻击手段,其因攻击折轨道长,角度刁钻,而被许多拳手视作凶杀技,我们在运用中要灵活机动,要重在效果而不是力求形式。切记搏击是以变应变求生机。
  再是作为摆拳攻击的时间不对,摆拳作为重手拳法其运用必须小心慎重,往往在对手受到前手的打击或破坏后方可运用,贸然运用正如图中所示,其左肋一带全暴露在对方的打击范围下,对手只需轻轻一闪顺势一记摆拳或横扫踢,乙必致重伤。因此,对手摆拳的运用一要掌握好拳击技术,二要掌握好运用的时机。
  图六:甲乙双方对峙,甲以左刺拳击打头部,乙迅速内闪,同时以右手直拳反击甲的颈部。
  整个动作的运用比较连贯,尤其是其闪避的时机掌控的不错,但其动作内闪是很危险的,容易招致对方拳变腿的攻击,其左臂绝对防不住那千钧一击;如果其换作右外闪则情况会截然不同,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开对方的攻击,还可以运用自己的肘、膝及腿痛击对手,同时因甲方的重心在左前,乙作外闪刚好遏制住甲方的运动趋势,迫其放缓自己的运动节奏,为自己创造好的攻击条件。
  图七:甲以左直拳攻击乙头部,乙外闪用左直拳还击甲之左下腹。
  整个防守反击的路数是很不错的,但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有些出入。首先是应是左脚作侧前移,这样不仅可以遏制住甲的退路,打乱其攻击节奏,而且可以运用位移时的冲量增大击打的力度,但其在操作中却是明显的右腿后移稍许,这样看上去其似乎心存怯意,自然也达不到预期的攻击效果,而且无法做到攻击的连续性,在实战中我们一定要做到攻击的连贯,那样才能将搏击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图八:甲乙对峙,乙趁甲心神游离不定或心神恍惚之机迅速侧前滑,以左上钩拳攻甲之上颌部。
  乙的这一攻击,看似凶险,实则不然。只要时机把握得好,这一击足以敲定乾坤。从图上来看,乙的上钩拳还应作些改进,效果必会更佳,其重心太过平衡,正好落于左右脚之间,看上去四平八稳,但从其踮起的左脚我们可以判断出其上冲的仍是虚劲,并不是具有多大的杀伤力,上勾拳的威力主要来自沉肩拧腰的突然爆发,拳是弹出去的而不是图中所示的虚冲,其肘与肋的距离明显过远,既不利于防护又不利于发力。因此,我们在练习上勾拳时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同是近身短打型技法,危险性较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将其吃透、练精,方可真正将其运用到真打实斗中的格斗中去。
  图九:甲以左刺拳攻乙头部,乙迅速旋身以转身摆拳反击。
  转身摆拳因其力道强大,不易被对手提防,而被许多初学者广泛采用。的确在面对胆怯的初学者而言其威力是巨大的。但对方倘若是个道中老手,则情形又完全不同。因为初学者尚不知道身、拳、步的合一又缺少临场的经验,面对我们的攻击就象是一个活砂袋一样任你宰割,当其掌握搏击的诀窍后就是一只随时准备出击的狼,你只要稍有破绽就会被撕得粉身碎骨,转身摆拳因旋转的幅度过大,运行的路线较长,尤其是转身的过程中极不利于自身的防护,因此在运用转身摆拳时应慎重,具体运用时拳迹稍向下斜,更有利于攻击,切勿如图中那样拳向上飘,那样极易被对手避过而反受其制。
  


  图十:甲乙对峙,甲以左直拳攻乙头部,乙稍右侧闪,同时身体迅速跟进,用左平钩拳反击甲之下腹。
  这个反击策略也是很精妙的。可以起到一击必杀的功效,但图中的运用依旧有误,从而使其变成了四不象,失去了应有的攻击力,一是其反击的路线过直,这样既不利于防守,又不利于钩拳的发力,倘若其运动轨迹稍向右斜,则其攻击发力就会顺畅得多。二是乙的转体幅度太小,钩拳本身就是以转体幅度大为其特点,象图中那样就会变成什么都不象了。
  搏击是千变万化的,拳法的运用亦是如此,有主动出击,有对拳的反击,对腿的反击,还有肘、膝、肩等不一而定,有些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讲到,有的则需各武道朋友们多去对比总结,以便选择适于自身条件的搏击方法。无论你的特长和条件如何,均须牢记拳、身、步的合一,这是一切搏击的根本,也是搏击技术的精华所在,谨希望能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责编:锦衣卫)
其他文献
尽管只有27岁,费尔南多·瓦格斯却在拳击舞台“红”了好些年,作为中量级历史上最年轻的王者,瓦格斯额上仿佛刻下了“前程无量”四个大字,一时间,敌人闻风丧胆。1999年到2000年之间,瓦格斯连续击败保罗·马奎兹、温吉·莱特与埃利克·夸泰,更是声威大振。彼时,他的人气已超过雷德、梅威瑟尔等人,和特里尼达德、霍亚、莫斯利并称“四小天王”。  意气风发,张狂无畏,谁能缨其锋?如果不是特里尼达德的升级,或许
期刊
今天的重量级拳坛如同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到底是谁之过?其实,过了世纪之交的重量级拳坛,就如同患了疯牛病,接连出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怪异现象,整个局面被一股忧郁之极的气氛所笼罩。从打败了霍利菲尔德之后,这位集三大组织重量级拳王头衔于一身的英国拳王刘易斯,就开始放弃完全有能力来卫冕的拳王头衔,在捞足颐养天年的银子后,最后更是连一条伴他起家的WBC金腰带也放弃了,而唐·金则将
期刊
2002年12月26日我在台北阳明山上,向中国文化大学国术系的师生演讲“中国武术文化艺术论”,不只国术系的各年级学生来听讲,外系亦有人来,因为广大台湾武术师生对此課题的欢迎,27日又加了一次演讲。一直在场的国术系系主任庄荣仁副教授当场即表示要报告校董事会,聘请笔者为客座教授。近日收到中国文化大学编辑出版的《文大校讯》上看到记者庄佩瓴写的报道,标题就是《中国武术专家刘俊骧揭开武学奥秘入  我所演讲的
期刊
本文所说八法拳是由清末少林技击传人、大同辛亥革命领导人、著名武术家李德懋(字官亭,1879——1953)根据少林、形意、通背、劈挂、弹腿、炮捶、翻子、功力等拳种的精华而编创的一种实战性很强的拳术,有拳、刀、枪、剑四路以及多种功法。主要流传在山西大同、运城和内蒙古河套一带。笔者从武术名家武世俊老师处学得此拳。  在武术运动中,功法练习是必修课。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法不外乎内强外壮,
期刊
罗瞳八极拳术的流传,经过几代成名人物的毕生揣摩,特别是神枪李书文,结合自己一生习武之心得,摈弃了一些花法和不必要的重复内容,保留了罗疃八极的基本内容,继承了八极拳的传统技艺,使八极拳更为精炼且具系统性。李书文的开门弟子霍殿阁先生,继承和发扬了李书文的传统八极拳技艺,并根据李书文一生武术生涯中所惯用的手法及交手时的用法,择其精华,又结合自己的實践和体会,子一九二六年在许兰州公馆组编了实用价值较高的《
期刊
少林梅花炮拳有二十四路,是少林寺内家捶法中一个重要的体系,经过数百年少林历代禅师的完善提高,成为少林拳法中的佼佼者。纵观此拳,集各流派拳法之长,攻防布局严密紧凑。前十五路以玫為主,以防为辅,充分体现了少林功夫刚健凶猛的重要特点。后九路是前十五路功法的提高,是少林功夫层次上的递进。它集禅学佛理为一身,又是修禅学佛者的一个重要法门。在少林梅花拳的整理过程中,因本人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为使其更加
期刊
六,鸡形灵法  歌曰:  雄鸡一唱天将晓,干军万马逞英豪;  挥拳伸腿舞刀剑,先练鸡形功才高。  一、鸡用食  1、鸡甩食右式  盘练法:以轻步站开始,左手左足在前,右手右足在后。左足上前半步,足掌落地后屈膝,五趾抓地,足心含空;右足立即跟上,用膝盖顶近左膝弯内处,也足掌落地后屈膝,五趾抓地,足心含空,成左鸡步。在左足上步的同时,左掌置左胯前,掌心向内,虎口向前,五指揸开向下;右掌自右胯前掌心向內
期刊
按语:王映海,戴氏心意拳第五代传人。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北堡村人,1925年生。他十五岁从师戴氏心意拳第四代掌门人戴魁门下习练心意拳,一生务农,目不识丁,但他全凭脑中记忆能把戴氏心意拳原原本本地掌握在手,并分门别类、系统完整地梳理。1984年,山西省祁县创办武术协会,王映海先生被推荐为副会长。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结识了海内外众多武友,频频与他们切磋拳艺,屡屡赢得赞誉。王先生曾赴北京、河南、南
期刊
跆拳道是起源于朝鲜半岛的一项既古老又现代的搏击项目,人们因为其特有的防身健身功能和激烈的对抗性,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和喜爱。因为它的对抗性,所以它实战过程也就是攻防转换的一个过程,在跆拳道的实战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而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胜负的关键,例如在国内外的大赛中发现,有些运动员身体素质都不错,但比赛中成绩总是不理想,特别是年轻运动员,主要输在战术运用上。  我们需要明白
期刊
另外,八极拳又名“开门八极拳”,“开门”是什么意思呢?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论述:  1、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和副主席张山两位先生在《武术学概论》一书中说:“八极的寓意是出手四面八方,可达极远的地方,因该拳以独特的招法破开对方门户,俗称‘开门’,故八极拳又称开门八极拳”。可见金庸先生的“打奇门”就是破门、开门的意思。  2、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有一篇著名的《越女论剑道》,上面记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