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上旬,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追思诸葛亮治军理政的功绩,并联想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滥用武力镇压民众的情况,心情激荡,写下一副名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一百多年来,这副“攻心联”被众口传诵,为众多政治家、学者所推崇。
笔生波澜
“攻心联”背后的故事
赵藩(1851—1927),云南剑川人,白族,是云南省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1875年中举人,但此后六次参加会试均落第。1893年,赵藩入京候选,因得岑家(岑春煊家族)帮助,被清廷授官并派往四川任职。
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岑春煊任四川总督,妄言要效法诸葛亮以严刑峻法治蜀的成功经验,遇事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动辄杀人。他刚到任,就以重兵围袭成都周围乡场的红灯教,大肆屠杀敢于抗官的农民。赵藩和岑家属于世交,赵藩也曾做过岑春煊之父岑毓英在云贵总督任内的刑名师爷,还是岑春煊的启蒙老师。尽管如此,赵藩身为下属,在旧日的官场中也不敢“犯上”直谏。他前思后想许久,遂写下这副对联,然后让人镌刻成匾额,击鼓奏乐,从城里的盐道街送到郊外武侯祠悬挂。翌年春,赵藩又发出请帖,请岑春煊到武侯祠游春赴宴,希望岑春煊看到这副对联后能够有所领悟。当时正是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之际,清廷气数将尽,天下大乱正在酝酿之中,而一意孤行的岑春煊看到对联后,明白赵藩在指责自己,心中大为不满。不久,赵藩就被降职外调。
联颂圣贤
诸葛亮治蜀解读
这副对联,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对诸葛亮一生用兵和施政的功业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科學总结,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攻心联”的上联总结了诸葛亮的军事成就,认为其主要特点是攻心。赵藩指出,自古以来那些真正懂得军事的人都注重从精神上或心理上摧毁敌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除敌对双方的对立情绪,从而保持长久的安定局面。
诸葛亮“七擒孟获”便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攻心取胜的典范。诸葛亮北伐中原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于蜀建兴三年(225)三月先率军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对南中夷军的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从而使得孟获心服口服。当最后一次诸葛亮又要放孟获回去时,孟获不肯走了,心悦诚服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这样一来,不但南中叛乱很快被平定,而且诸葛亮没留一兵一卒,南中仍能保持安定。更有意思的是,孟获本人此后也担任了蜀汉的御史中丞,手下的有些将领还参加了由诸葛亮领导的北伐。可见,这种化敌为友、化不安定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攻心战略,在诸葛亮的手中被运用得何等纯熟。
“攻心联”的下联指出,诸葛亮治蜀的特点是审势,即准确把握形势。赵藩认为,只有对形势有了准确的判断之后,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而如果不明形势随意施政,则政策无论宽或严,都是注定要失误的。
刘备集团入蜀之初,法正曾劝诸葛亮要学习刘邦入咸阳时“约法三章”的做法,先施恩惠,放宽刑罚,以收人心。而诸葛亮通过对蜀地形势的深入分析,却得出了与法正相反的结论。他在著名的《答法正书》中指出,秦朝政苛,高祖法宽,故能顺应人民的意愿,从而促进国家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但蜀中的前任统治者刘璋原本就软弱,以致形成了蜀中豪强专权恣肆的局面,如再对他们一味施行恩惠、纵容姑息,只会促使其气焰愈来愈嚣张。因此,诸葛亮对蜀中反叛势力的镇压毫不手软,对一些违纪官员的处理也十分果断。经过这样一番严刑峻法治理之后,蜀国不但没有发生动乱,反而呈现出“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社会景象。
赵藩的上下两联各有侧重,同时又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用兵固然要攻心,而理政岂可不知人心?施政要审势,用兵更要深明形势,把握时机。在通常情况下,诸葛亮也是将审势与攻心两者结合起来使用的:他的择主、他的隆中对以及他对赤壁之战形势的分析和一系列运作,便是明显的例证。
可以说,审势与攻心既是诸葛亮施政与用兵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成就他千秋功业的重要原因。正因为赵藩抓住了这两点,所以他的对联也就成为百年名联。而诸葛亮的成功实践与赵藩的至理名言,又一起为后人的治军治国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便是直到今天人们还对此联赞叹不已并引发深思的原因。
文脉长存
赵藩名彰后世
赵藩在青年时期,曾参与清廷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的行动。在四川为官期间,他察吏以严,爱民以宽,宽严得当,清正廉洁,政声卓著。随着晚清时期反清爱国斗争的日益高涨,赵藩审时度势,政治立场有了明显转变,进而倾向革命。这也是他同岑春煊及后来的四川总督赵尔巽发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1907年,同盟会会员谢秉琦在叙府组织起义,事泄被捕,时任四川按察使的赵藩营救未果,愤而辞官。辛亥革命爆发后,赵藩接受蔡锷为首的云南都督府的任命,主持滇西政务。1913年春,赵藩曾赴北京任国会议员,然因反对袁世凯而遭通缉,只得逃回云南。护国战争开始后,赵藩担任云南省团保局总办。袁世凯死后,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组织军政府。1918年,赵藩代表云南军阀唐继尧到广州军政府参与执政,并任交通部长。1920年,他回到昆明,全心致力于地方文化事业,曾主持编辑《云南丛书》等,其本人也有《向湖村舍诗》《向湖村舍文钞》《桐华馆梦缘集》《小鸥波馆词钞》《介庵楹句辑钞》等诗文集数种传世。
1927年,赵藩病逝于昆明,享年76岁,死后归葬故里。1988年,赵藩墓被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列为该州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位终生崇拜诸葛亮并撰联赞颂诸葛亮千秋功业的少数民族文人,最终也受到了后人的崇敬。
1958年3月,毛泽东来成都武侯祠参观时,反复吟诵这副对联,还嘱咐随行人员将对联记录下来。这副富含哲理的“攻心联”,对治国理政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笔者曾为赵藩写下一篇短文,附于文末,以表纪念:
山有姑射,人盖方外。海有蓬瀛,地非宇下。滇西北剑川名县,地承南诏余绪,星分文曲瑞祥,氤氲五彩之气,济济士子之邦。向湖水寨,山碧波皱;鱼米之乡,钟灵毓秀;弦歌之化,洋溢四授。赵公少年明经,试出补吏。学通大义,政有新绩。本之以德,辅之以艺。蜀中盐茶道上,非己之利,虽一毫而莫取。耿直廉介之身,天公可鉴。杜陵解印,时卖故侯之瓜;彭泽无官,讵有公田之黍。诗书文章,传世不朽。为政方略,躬身践行。行无辙迹,大道无形。清末民初之际,军阀割据称雄,两度劝唐莅穗,先见之明谁同?总纂《云南丛书》,文献大功告成。激励后学成才,今人克绍遗风。前后出师二表,诸葛千秋名世;“攻心”“审势”一联,先生百代诉衷。出处本末,奕世冠冕。慕其故里难得一至,思其先贤不得一见,徒令后学,瞻仰称赞,故撰斯文以志之。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一百多年来,这副“攻心联”被众口传诵,为众多政治家、学者所推崇。
笔生波澜
“攻心联”背后的故事
赵藩(1851—1927),云南剑川人,白族,是云南省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1875年中举人,但此后六次参加会试均落第。1893年,赵藩入京候选,因得岑家(岑春煊家族)帮助,被清廷授官并派往四川任职。
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岑春煊任四川总督,妄言要效法诸葛亮以严刑峻法治蜀的成功经验,遇事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动辄杀人。他刚到任,就以重兵围袭成都周围乡场的红灯教,大肆屠杀敢于抗官的农民。赵藩和岑家属于世交,赵藩也曾做过岑春煊之父岑毓英在云贵总督任内的刑名师爷,还是岑春煊的启蒙老师。尽管如此,赵藩身为下属,在旧日的官场中也不敢“犯上”直谏。他前思后想许久,遂写下这副对联,然后让人镌刻成匾额,击鼓奏乐,从城里的盐道街送到郊外武侯祠悬挂。翌年春,赵藩又发出请帖,请岑春煊到武侯祠游春赴宴,希望岑春煊看到这副对联后能够有所领悟。当时正是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之际,清廷气数将尽,天下大乱正在酝酿之中,而一意孤行的岑春煊看到对联后,明白赵藩在指责自己,心中大为不满。不久,赵藩就被降职外调。
联颂圣贤
诸葛亮治蜀解读
这副对联,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对诸葛亮一生用兵和施政的功业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科學总结,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攻心联”的上联总结了诸葛亮的军事成就,认为其主要特点是攻心。赵藩指出,自古以来那些真正懂得军事的人都注重从精神上或心理上摧毁敌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除敌对双方的对立情绪,从而保持长久的安定局面。
诸葛亮“七擒孟获”便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攻心取胜的典范。诸葛亮北伐中原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于蜀建兴三年(225)三月先率军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对南中夷军的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从而使得孟获心服口服。当最后一次诸葛亮又要放孟获回去时,孟获不肯走了,心悦诚服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这样一来,不但南中叛乱很快被平定,而且诸葛亮没留一兵一卒,南中仍能保持安定。更有意思的是,孟获本人此后也担任了蜀汉的御史中丞,手下的有些将领还参加了由诸葛亮领导的北伐。可见,这种化敌为友、化不安定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攻心战略,在诸葛亮的手中被运用得何等纯熟。
“攻心联”的下联指出,诸葛亮治蜀的特点是审势,即准确把握形势。赵藩认为,只有对形势有了准确的判断之后,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而如果不明形势随意施政,则政策无论宽或严,都是注定要失误的。
刘备集团入蜀之初,法正曾劝诸葛亮要学习刘邦入咸阳时“约法三章”的做法,先施恩惠,放宽刑罚,以收人心。而诸葛亮通过对蜀地形势的深入分析,却得出了与法正相反的结论。他在著名的《答法正书》中指出,秦朝政苛,高祖法宽,故能顺应人民的意愿,从而促进国家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但蜀中的前任统治者刘璋原本就软弱,以致形成了蜀中豪强专权恣肆的局面,如再对他们一味施行恩惠、纵容姑息,只会促使其气焰愈来愈嚣张。因此,诸葛亮对蜀中反叛势力的镇压毫不手软,对一些违纪官员的处理也十分果断。经过这样一番严刑峻法治理之后,蜀国不但没有发生动乱,反而呈现出“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社会景象。
赵藩的上下两联各有侧重,同时又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用兵固然要攻心,而理政岂可不知人心?施政要审势,用兵更要深明形势,把握时机。在通常情况下,诸葛亮也是将审势与攻心两者结合起来使用的:他的择主、他的隆中对以及他对赤壁之战形势的分析和一系列运作,便是明显的例证。
可以说,审势与攻心既是诸葛亮施政与用兵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成就他千秋功业的重要原因。正因为赵藩抓住了这两点,所以他的对联也就成为百年名联。而诸葛亮的成功实践与赵藩的至理名言,又一起为后人的治军治国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便是直到今天人们还对此联赞叹不已并引发深思的原因。
文脉长存
赵藩名彰后世
赵藩在青年时期,曾参与清廷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的行动。在四川为官期间,他察吏以严,爱民以宽,宽严得当,清正廉洁,政声卓著。随着晚清时期反清爱国斗争的日益高涨,赵藩审时度势,政治立场有了明显转变,进而倾向革命。这也是他同岑春煊及后来的四川总督赵尔巽发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1907年,同盟会会员谢秉琦在叙府组织起义,事泄被捕,时任四川按察使的赵藩营救未果,愤而辞官。辛亥革命爆发后,赵藩接受蔡锷为首的云南都督府的任命,主持滇西政务。1913年春,赵藩曾赴北京任国会议员,然因反对袁世凯而遭通缉,只得逃回云南。护国战争开始后,赵藩担任云南省团保局总办。袁世凯死后,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组织军政府。1918年,赵藩代表云南军阀唐继尧到广州军政府参与执政,并任交通部长。1920年,他回到昆明,全心致力于地方文化事业,曾主持编辑《云南丛书》等,其本人也有《向湖村舍诗》《向湖村舍文钞》《桐华馆梦缘集》《小鸥波馆词钞》《介庵楹句辑钞》等诗文集数种传世。
1927年,赵藩病逝于昆明,享年76岁,死后归葬故里。1988年,赵藩墓被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列为该州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位终生崇拜诸葛亮并撰联赞颂诸葛亮千秋功业的少数民族文人,最终也受到了后人的崇敬。
1958年3月,毛泽东来成都武侯祠参观时,反复吟诵这副对联,还嘱咐随行人员将对联记录下来。这副富含哲理的“攻心联”,对治国理政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笔者曾为赵藩写下一篇短文,附于文末,以表纪念:
山有姑射,人盖方外。海有蓬瀛,地非宇下。滇西北剑川名县,地承南诏余绪,星分文曲瑞祥,氤氲五彩之气,济济士子之邦。向湖水寨,山碧波皱;鱼米之乡,钟灵毓秀;弦歌之化,洋溢四授。赵公少年明经,试出补吏。学通大义,政有新绩。本之以德,辅之以艺。蜀中盐茶道上,非己之利,虽一毫而莫取。耿直廉介之身,天公可鉴。杜陵解印,时卖故侯之瓜;彭泽无官,讵有公田之黍。诗书文章,传世不朽。为政方略,躬身践行。行无辙迹,大道无形。清末民初之际,军阀割据称雄,两度劝唐莅穗,先见之明谁同?总纂《云南丛书》,文献大功告成。激励后学成才,今人克绍遗风。前后出师二表,诸葛千秋名世;“攻心”“审势”一联,先生百代诉衷。出处本末,奕世冠冕。慕其故里难得一至,思其先贤不得一见,徒令后学,瞻仰称赞,故撰斯文以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