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艺术发展极为重要。活用《江苏地方戏曲读本》,践行音乐校本教学,“顺木之天性,寻本而求源”既是传承经典戏曲文化的有效措施,也是丰富音乐教学资源、建设音乐校本课程、彰显音乐教学风格、发展生命音乐的具体行动。
【关键词】戏曲读本;校本教学;传承经典;生命音乐
一、顺木天性——爱你就要爱个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托尔斯泰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说,地方戏曲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和审美风尚,更是“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食粮。《江苏地方戏曲读本》书名为“吴音汉曲江淮调”,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何华平、副主编周优锦、袁晓健,沈健厅长为该书作序。此书精选16首江苏地方戏曲,2首京剧,1首越剧,1首黄梅戏。每个曲种分别介绍戏曲起源、特质、唱腔音乐、名剧名角以及精品唱段,是一门传承性、实践性很强的音乐课程。
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在《江苏地方戏曲读本》序言中指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文化承载物的教育,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客观要求方面考量,挖掘、整理、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都责无旁贷。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艺术发展极为重要。在这里我们看到《吴音汉曲江淮戏——江苏地方戏曲读本》一书的价值所在。”我们用专家精心编写的《江苏地方戏曲》现成课本、制作的现成光盘作为音乐校本教材,既是“顺木之天性”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也是丰富音乐教学资源、建设苏派音乐特色课程、发展苏派音乐教学风格的具体行动,实在是一种多赢的好事。
二、寻本求源——爱就爱无须等待
课题研究贵在求真,贵在行动,课题组坚持在二年来行动研究中将研究的目标、内容落到实处。
(一)对照阶段目标上好研究课,撰写研究论文
了解戏曲知识、欣赏戏曲音乐、学唱戏曲选段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1)了解戏曲:使实验班学生了解江苏地方戏曲的分布地区、种类、风格特点及相关文化。
(2)欣赏戏曲: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振兴中华奋发向上、全面发展。
(3)学唱戏曲:使实验班学生能够演唱部分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戏曲的经典选段。培养实验班学生用戏曲新形式,演唱新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
(二)根据本阶段研究内容用好《戏曲读本》,上好戏曲教学课
本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定位在如何用好《戏曲读本》,以及如何上好小学生的戏曲教学课。
(1)用好《戏曲读本》:充分利用“戏曲读本”提供的20首优秀唱段,探究地方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挖掘她深厚的艺术积淀,认识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把握她的生存发展现状,研究进一步推进地方戏曲发展的途径。
(2)上好戏曲教学课:借鉴淮剧实验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上好戏曲欣赏课和戏曲学唱课。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通过听听、唱唱、演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戏曲的美感及思想内涵,让学生感受浓郁的戏曲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三)采用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结合音乐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课堂案例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2)注重戏曲欣赏教学。戏曲欣赏教学是承载更多有关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知识的教学。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应该将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当今科技手段相结合;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
(3)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戏曲。
(4)以培养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戏曲知识为主,鼓励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挖掘深藏在音乐的秘密,对他们努力的成果作出肯定性的评价,把激趣导入——音乐欣赏——方言学唱——表演戏曲四个环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计划有目的地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5)把握重点,强调戏曲的风格、语言(方言)等。唱戏曲就是要唱出“味道”,体现出作品风格的因素,引导学生对地方戏曲的浓厚兴趣,并乐于演唱。
(6)通过语文、体育、美术等学科和谐融合的多种教学途径来进行戏曲教学,产生举一反三的实验效果。
(7)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比赛、戏曲艺术节、戏曲演唱会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推进戏曲教学研究。
(8)发展生命音乐理念。戏曲教学研究的实践告诉我们,生命化音乐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实行的重要途径。戏曲教学实践诠释了“生命化教育就是使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的状态或程度的教育活动。”戏曲是真实的音乐生命,是与生命共生、共融、共发展。戏曲教学在有效地实施中能够实现音以化人,乐以图腾的育人效果。
(四)创造适合自己的戏曲音乐教学模式
(1)主动唱演教学模式:主动唱演的戏曲音乐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引唱——欣赏美,自唱——感受美,评唱——表现美,演唱——创造美”的四唱模式流程中,积极主动地体验、创新、享受音乐的美妙。
(2)音乐t v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将戏曲音乐课上成音乐立体课,让学生在声、光、音、色的美妙情境中想唱就唱,使戏曲音乐课堂成为小学生想演就演的儿童剧院、梦想舞台。
(3)戏剧教学三唱模式:为了解决学生对戏剧音乐感到陌生的难点,课题组将音乐校本教材《走进淮剧》中的36首淮剧基本曲调制作成光盘,随课堂教学使用。在实践中研究构建了“借助放音范唱——趣学,运用放音伴唱——巧学,依靠放音演唱——活学”的戏剧教学的三唱模式,巧用听觉媒体,教活戏剧唱腔,使学生爱学、会学戏剧。以及采用“说说——唱唱——演演”的戏曲音乐活动课。
综上所述,本阶段活用《江苏地方戏曲读本校本教学的研究》的做法;既是“顺木之天性”的科学可行之举,也是“寻本而求源”走自己适合的路,让别人的路走得更好,传承经典戏剧,发展生命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戏曲课题研究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加强民族音乐传承,保住民族的根,让中华经典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
[2]王晓晔.生命音乐[M].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10.
[3]何华平.吴音汉曲江淮调——江苏地方戏曲读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4]汤娉婷.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戏曲教学[OL].教育文稿网.
作者简介:王晓晔(1973—),女,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艺术教研组组长。
【关键词】戏曲读本;校本教学;传承经典;生命音乐
一、顺木天性——爱你就要爱个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托尔斯泰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说,地方戏曲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和审美风尚,更是“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食粮。《江苏地方戏曲读本》书名为“吴音汉曲江淮调”,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何华平、副主编周优锦、袁晓健,沈健厅长为该书作序。此书精选16首江苏地方戏曲,2首京剧,1首越剧,1首黄梅戏。每个曲种分别介绍戏曲起源、特质、唱腔音乐、名剧名角以及精品唱段,是一门传承性、实践性很强的音乐课程。
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在《江苏地方戏曲读本》序言中指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文化承载物的教育,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客观要求方面考量,挖掘、整理、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都责无旁贷。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艺术发展极为重要。在这里我们看到《吴音汉曲江淮戏——江苏地方戏曲读本》一书的价值所在。”我们用专家精心编写的《江苏地方戏曲》现成课本、制作的现成光盘作为音乐校本教材,既是“顺木之天性”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也是丰富音乐教学资源、建设苏派音乐特色课程、发展苏派音乐教学风格的具体行动,实在是一种多赢的好事。
二、寻本求源——爱就爱无须等待
课题研究贵在求真,贵在行动,课题组坚持在二年来行动研究中将研究的目标、内容落到实处。
(一)对照阶段目标上好研究课,撰写研究论文
了解戏曲知识、欣赏戏曲音乐、学唱戏曲选段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1)了解戏曲:使实验班学生了解江苏地方戏曲的分布地区、种类、风格特点及相关文化。
(2)欣赏戏曲: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振兴中华奋发向上、全面发展。
(3)学唱戏曲:使实验班学生能够演唱部分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戏曲的经典选段。培养实验班学生用戏曲新形式,演唱新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
(二)根据本阶段研究内容用好《戏曲读本》,上好戏曲教学课
本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定位在如何用好《戏曲读本》,以及如何上好小学生的戏曲教学课。
(1)用好《戏曲读本》:充分利用“戏曲读本”提供的20首优秀唱段,探究地方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挖掘她深厚的艺术积淀,认识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把握她的生存发展现状,研究进一步推进地方戏曲发展的途径。
(2)上好戏曲教学课:借鉴淮剧实验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上好戏曲欣赏课和戏曲学唱课。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通过听听、唱唱、演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戏曲的美感及思想内涵,让学生感受浓郁的戏曲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三)采用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结合音乐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课堂案例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2)注重戏曲欣赏教学。戏曲欣赏教学是承载更多有关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知识的教学。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应该将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当今科技手段相结合;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
(3)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戏曲。
(4)以培养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戏曲知识为主,鼓励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挖掘深藏在音乐的秘密,对他们努力的成果作出肯定性的评价,把激趣导入——音乐欣赏——方言学唱——表演戏曲四个环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计划有目的地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5)把握重点,强调戏曲的风格、语言(方言)等。唱戏曲就是要唱出“味道”,体现出作品风格的因素,引导学生对地方戏曲的浓厚兴趣,并乐于演唱。
(6)通过语文、体育、美术等学科和谐融合的多种教学途径来进行戏曲教学,产生举一反三的实验效果。
(7)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比赛、戏曲艺术节、戏曲演唱会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推进戏曲教学研究。
(8)发展生命音乐理念。戏曲教学研究的实践告诉我们,生命化音乐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实行的重要途径。戏曲教学实践诠释了“生命化教育就是使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的状态或程度的教育活动。”戏曲是真实的音乐生命,是与生命共生、共融、共发展。戏曲教学在有效地实施中能够实现音以化人,乐以图腾的育人效果。
(四)创造适合自己的戏曲音乐教学模式
(1)主动唱演教学模式:主动唱演的戏曲音乐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引唱——欣赏美,自唱——感受美,评唱——表现美,演唱——创造美”的四唱模式流程中,积极主动地体验、创新、享受音乐的美妙。
(2)音乐t v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将戏曲音乐课上成音乐立体课,让学生在声、光、音、色的美妙情境中想唱就唱,使戏曲音乐课堂成为小学生想演就演的儿童剧院、梦想舞台。
(3)戏剧教学三唱模式:为了解决学生对戏剧音乐感到陌生的难点,课题组将音乐校本教材《走进淮剧》中的36首淮剧基本曲调制作成光盘,随课堂教学使用。在实践中研究构建了“借助放音范唱——趣学,运用放音伴唱——巧学,依靠放音演唱——活学”的戏剧教学的三唱模式,巧用听觉媒体,教活戏剧唱腔,使学生爱学、会学戏剧。以及采用“说说——唱唱——演演”的戏曲音乐活动课。
综上所述,本阶段活用《江苏地方戏曲读本校本教学的研究》的做法;既是“顺木之天性”的科学可行之举,也是“寻本而求源”走自己适合的路,让别人的路走得更好,传承经典戏剧,发展生命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戏曲课题研究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加强民族音乐传承,保住民族的根,让中华经典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
[2]王晓晔.生命音乐[M].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10.
[3]何华平.吴音汉曲江淮调——江苏地方戏曲读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4]汤娉婷.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戏曲教学[OL].教育文稿网.
作者简介:王晓晔(1973—),女,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艺术教研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