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宗教是给世人解惑的灵丹妙药。宗教庙堂是人们净化心灵的不二场所。
每一次光顾佛教的寺庙、道教的宫观甚至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这种意念在我的心里就愈发坚执沉郁。同时,由这种意念而生发的种种人文思绪,瞬间自天地间蜂拥而来,萦聚于脑际盘绕不断,遂油然生出要将这种感受书写出来的内心欲望。尤其2017年孟春的这次淅川香严寺参禅之后,这种欲望来得更为蓬勃与强烈。
去淅川香严寺参禅那日,老天似乎专为我们这些文人墨客法外开恩,昨天还阴着一张老脸淅淅沥沥地洒泪呢,今天忽然阴雨转晴,虽然空中还有星星洒洒的雨点儿顺风而下,但整个天宇已经澄蓝如洗。约有三级左右的东南风轻轻地吹,将碧空之中雨后残留的云翳吹拂成一缕缕丝状的云絮。大地被细雨轻轻润洗过后,山野一片绿茵茵的春光,满眸赏心悦目的青翠。春阳高挂天际,空气湿润清新,让人忍禁不住贪婪地深呼吸,想将这暖润凉爽的天地灵气尽数吸入肺腑之中。我和淅川佛教协会秘书长全花莉女士、青年作家刘忠献坐在车里,犹如行在云絮之上,飘飘摇摇,晃晃荡荡,左盘右绕,高攀低就……
行进之中,一边洗耳恭听全花莉秘书长向我介绍有关香严寺的始建以及兴衰变迁的历史,一边用心珍记作家刘忠献如数家珍般地给我推介香严寺以及周边著名景点的逸闻趣事。还没到香严寺,心就先自被他们的介绍深深吸引了。
2
一路爬坡绕岭,登轮渡过丹水,过仓房镇后,直插党子山谷,进入白崖山中。全花莉秘书长说香严寺到了。我忙伸头车外,睁大眼睛向前探视,只见满眸苍松翠柏笼罩的山峦,哪有一丁点儿寺院的影子?忠献笑着对我说:“别看近处,你看对面那座山岭,半山腰上那片松柏苍郁的地方……”顺着忠献的手指极目远望,果见对面山岭半山腰处,苍松翠柏翠竹掩映之中,忽隐忽现着一片红墙青瓦的房舍。这就是我渴盼已久的香严寺?它所建寺的这个地方有什么讲究呢?
忠献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遂让司机停车,待我等下得车来,环视着周围的山岭指点道:“看那寺院坐北朝南,东临龙山,西接虎山,背倚风岭,南对面山。整个地势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香严寺所处的位置正居中间的那个莲花瓣上。站在那里,可以环视群山拱卫的气势,可以远眺丹江涟涟的碧水……这可是一块尽得天地灵气的祥瑞之地!”随着忠献的指点,我一一细细端详,那山形地势还真如忠献所言,是有那么一点风水宝地的意思呢!
不仅联想到中国的佛教和道教,他们为什么要将其传教之地选择在奇山峻岭之间,而不是像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那般,可以不分乡村城市地随处建造传教之地,还有在中国备受推崇的儒家,就山东曲阜有一个孔庙,全国其他地方似乎不多。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
对于这个问题,全花莉秘书长解释说: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长期以来被奉为政教,其传教场所不仅恢宏峭拔,所处位置也不受限制,城市乡村俱可建造。至于中国的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推崇为“济世”之学,但供奉敬仰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的庙堂,似乎就孔子的老家曲阜有一个,其他地方听说的不多。这是因为官方传授儒学,多是靠书籍、私塾、学堂直接传授。而道教和佛教就不同了。道教由于其“无为”教义,往往故作超脱,远离政治;而佛教是外来宗教,且教义中有“超脱世外”的诉求,所以也不直接参与政治。当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视道教和佛教的朝代,但重视道教和佛教,也是为其所用。这两大宗教能够在中国扎根、流行,主要原因是朝廷和老百姓都喜欢。道教本是中国原生,老百姓喜欢道教是因为道教通神,能求神仙赐福和保佑平安;不少朝代推崇道教,是道教的某些教义有助于其政权治理和稳固;至于皇帝,喜欢的就更多了,他们喜欢道教的主要原因,是相信道士方术能让自己长生不老,比如服用道士所炼的仙丹和配制长生不老药,其结果上当受骗的很多,不但未能长生不老,反而导致中毒早亡的不少。佛教是汉朝期间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早期为皇帝朝廷推崇专用,到了唐代才开始流入民间,为百姓所喜爱,在城乡传播极为广泛,相传当时有“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说。以上情况,为道教、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另外,道教往往将自己的传教之所——宫观,建在偏僻的奇山峻峰之上,既是彰示他们的仙风道骨,与众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时也有离天较近,接迎神仙方便,相对离红尘俗世较远,以免红尘俗气亵渎了清净的天仙等等意思。佛教的寺庙建造在名山大岭的半山腰上,他们讲求的是背倚峻山,旁临江河,左右逢源,视达阔远,以显示其包容万物、毓秀山水、和谐融汇于大千世界的博大境界。我想,一千三百多年前,香严寺的开寺和尚——慧能禅师的五大弟子之一的慧忠国师,之所以将他的讲佛道场选择于此,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吧!
听着全秘书长的讲解,我穿越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空间,来到唐朝开元年间,仿佛看见禅宗六祖惠能的五大弟子之一慧忠和尚,为选取理想的传教之地跋山涉水,披星戴月,淄衣褴褛,形销骨立,几乎游历了整个中国,最后来到丹江西岸的淅川县临丹乡党子谷白崖山,一下子看中了这里的山形地貌。于是在此结茅为庵,取名长寿寺,开始辟坛授徒,讲经说法。一直讲了四十余载,名气声望一时大振。当时的唐玄宗闻听慧忠业绩,立即把他请进京城,当了唐朝国师。虽然“安史之乱”时期,慧忠遁归南阳,但却以筹粮筹款、倾力支助抗暴平乱、尽心安定一方的卓越成绩,又被之后的唐肃宗请回京城。这次回京,慧忠再次大展雄才大略,智斗太白山人,三难大耳三藏,召开“三师七证”解决佛道争端,提出“无情有性”说解决禅宗南北纷争,挫败鱼朝恩篡朝阴谋,名扬京华,声震朝野。以致于唐代宗大歷十年十二月慧忠国师圆寂后,唐代宗谥其“大证禅师”称号,并派十个王子浩浩荡荡送出京城,一直送到慧忠的原道场——南阳淅川丹江西岸的长寿寺。其徒孙耽源应真禅师根据皇帝旨意,为慧忠国师建了一座七级无缝琉璃宝塔。众僧取佛家经典中“香光庄严”之义,将原名“长寿寺”改为“香严寺”……
透过悠远的历史烟云,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慧忠国师入塔时,那高官送葬、人流如潮、经幡猎猎、香烟袅袅的空前绝后的隆重场景。据说,当时唐代宗念及慧忠国师为朝廷做出的贡献,对香严寺赐赠甚厚,那些金银器物不说,仅封地就从丹江西岸直达豫鄂界边,达万顷之多。使寺院达到极盛状态,有寺僧五百余人,房屋四百余间,“为中州诸山之冠”。自此,便有了后来的“万顷香严自李唐”之说。自此,淅川香严寺开始声震华夏,名扬海外,和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一起,成了大名鼎鼎的河南省四大佛教名寺之一。 全秘书长说,香严寺虽名气很大,但唐代之后,也曾屡遭战火毁焚,但亦曾两次得以重建。第一次是在明永乐年间,皇帝恩准重建香严寺,建成后规模宏大,田产万顷,唐代“万顷香严寺”失而复得,号称“十方长寿大香严禅寺”。我想明代之所以善待佛教,可能是因为朱元璋曾是出家人,所以明代佛教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明清时期战乱频繁,香严寺再遭数次毁废,康熙至乾隆年间,该寺第五十八代住持颛愚谧以“香严再兴”为已任,历时九年对香严寺进行大规模重建,又恢复了明代时期的原貌。只是近代又遭兵火,尤其“文革”的大肆破坏,原寺毁损严重。该寺现有的主体设施,就是遭损之后幸存下来的部分建筑。该寺实有上、下寺之分,我们看到的只是上寺,还有一个下寺在丹江岸边,离此十五公里。可惜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库,将下寺淹没于深水之中,寺中两座十几层楼高的唐代琉璃宝塔,也在水库蓄水时惨遭炸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和损失……
听罢全秘书长的话,我那原本渴念、迷醉、愉悦的心境,不由被该寺历经风雨、曲折坎坷的不凡历史所动容,心头随即漫溢上来一缕憋闷、沉郁、忧伤的心绪……
3
说话之间,车子到了香严寺所在的“莲花瓣”下。几人下车,顺着石阶一路向上,拐了一个“之”字,终于来到寺院门前。過古牌坊,进韦驮殿,游十王殿,经过厅而上,拜大雄宝殿,再由望月亭上行,览观音殿、菩贤殿、文殊殿、地藏殿、五观堂、法堂、藏经阁、静养院……禅寺后院的多数设置,与其他寺庙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区别,唯有韦驮殿内的神像摆放和大雄宝殿内的供奉佛像,与别的佛寺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较之更为独特的还有十王殿、过厅(接官厅)和望月亭,是该寺独一无二的建筑。在上述这些古建筑中,蕴含着悠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代宫廷争斗之激烈残酷。
韦驮殿是香严寺的第一殿。该殿面五进三,清代硬山式建筑。殿内正中砌一道隔墙,将正间一分为二,南为珈蓝殿,敬奉关羽;北为正殿,供奉韦陀。南向的珈蓝殿大门青石抱框,刻有对联一副:“志在春秋尼山而后一夫子,名光日月佛国之中大圣人。”此联说关公是中国文夫子孔仲尼之后的一位武夫子,是经隋朝荆州当阳玉泉山玉泉寺智者大师点化称为伽蓝菩萨之一、圆通儒释道三家的“佛国之中大圣人”。该殿大门上刻“龙、虎”二字。门上边正中横悬“香严古刹”匾额。东西梢间前墙各有一个内方外圆的大窗,犹似两只深邃的佛眼,洞悉尘世悲苦,深察凡间善恶;窗眉字匾,东为“宏法利生”,西为“祝国福民”,充分体现了香严寺的宣佛宗旨和美好愿想。
韦驮殿的北面,是敬奉佛教护法的正殿。正殿门楣有“摧邪辅正”匾额,为明朝永乐年间的驸马沐昕所题。两旁有唐朝诗僧处默为杭州圣果寺题写的对联:“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俱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此联为佛教名联,国内不少名寺俱题用此联,以装点门面。殿内横额、雀替等多处雕有“雅童采莲”、“二鹿同春”、“凤凰戏牡丹”等四十余幅精巧图案。东、西檐角书写梅花禅联:“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海无边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广,烦恼无尽誓愿断。”形象阐释了佛教法门的功能与愿望。
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韦驮殿大多数的佛教寺庙都有,许多寺庙供奉的都是韦陀一人。但香严寺的韦驮殿却为何将关羽和韦陀同为一殿,供奉一起。这是为何呢?
我将这个问题,提给全花莉秘书长。秘书长沉吟片刻道,此殿为什么将关公和韦陀放在一起?真实原因尚无定论。一般的说法是,关公为中国无论朝廷和民间,都公认的忠孝侠义之人,因而被儒家尊为武圣人,被道家尊为关圣帝君,我想佛教之所以也将其点化,称之为伽蓝菩萨之一、“佛国之中大圣人”,也是想利用关公的忠孝节义,为佛教护法传法吧?还有一种说法,是因唐宣宗来此避过劫难,后来宣宗即位,为感激该寺救护之恩,自愿充当该寺护法。试想皇帝愿当护法,那韦陀菩萨还不得退居其后?后来宣宗忙于朝政,自责无法亲临佛寺尽护法之责,遂以武圣关公代行其职。关公代替皇帝护法亦可,但是佛教原本的护法神也不能不要,韦陀也得尽点职责不是?于是长此已久,就形成了这种关公和韦陀共同护法的独特局面;当然,也许还有第三种原因,那就是原本关公和韦陀,并非同在一殿,只因后来遭遇兵火,殿舍损毁,不得已才将二位供奉在一起了……其实,其他佛教寺庙也有像香严寺这样,将关羽和韦陀供奉在一起,同时充当护法神的。但二人的位置和职责有所不同:关羽是珈蓝菩萨,他所处的位置面朝大门,是为副殿,其职责是保护寺院不受侵犯,是寺院的“看门神”;而韦陀菩萨却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护法神,他是四大天王手下的大将军,是佛界三十三天的天王,他的位置是韦驮殿的正殿,面朝寺院的主殿——大雄宝殿,其职责是保护所有信仰佛教的人,包括寺院内和寺院外、已经剃度的佛陀以及带发修行者……
正琢磨全秘书长之言是否有理,忠献在一旁插话说,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对曹操侠义相报,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武圣人,许多财神庙都将他供奉为武财神。我想,香严寺将关公供奉为护法,这贴近中国文化,符合老百姓心理,更能接地气,吸引他们前来听道学佛……我觉得忠献的话,说出了问题的另一半。也许忠献和全秘书长的话加在一起,应是该寺将关公与韦陀一起供奉在韦驮殿,让他们共同护法的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原因了吧!
十王殿位于韦驮殿东侧,和韦驮殿的建筑风格类似,但十分宽敞阔大。香严寺的十王殿与其他寺庙有所不同。不少佛教寺庙都有十王殿,但他们所供奉的是十殿阎罗,而香严寺的十王殿供奉的则是十位唐王子。此殿是为当年护送圆寂之后的慧忠国师回归香严寺安葬的十位唐王子而建造。相传一千多年前,十位唐王受命护送慧忠国师回原寺入塔,亲眼看到入塔仪式的盛况空前和官员百姓对慧忠国师以及佛教的喜爱与拥戴,因而深受感动和启悟,不由联想宫廷里残酷的官场争斗、权力倾轧,觉得了无意思,遂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烈向往,竟然都决定不再返回都城长安,要留在香严寺青灯向佛。多年之后,寺里和尚为了纪念十位唐王皈依佛教,专门为他们修建了十王殿。据记载,十王殿里原有十位唐王子的金身塑像,后来不知哪个时代什么人被破坏损毁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难弥补的遗憾…… 4
游罢韦驮殿,就是过厅(又名接官厅)。该厅是通往大雄宝殿的上行通道,同时也是香严寺方丈迎送达官贵人的地方。此厅在全国所有佛教寺庙中,只有香严寺唯一独有。唐代以来,只有方丈和前来朝拜的达官贵人、地方官员可以经过此厅,一般僧众和前来请愿、许愿的香客,只能走左右两边的台阶。全秘书长介绍说,该厅初建于唐朝中后期,因香严寺曾是两朝国师慧忠的道场,还因一位皇帝曾在这里出家避难向佛,具有“皇帝的老师”的地位,因而十分显赫尊贵,所以常有高官贵族前来朝拜。面对这样的事情,寺院的方丈不接不送吧,有失三纲礼仪;去接去送吧,又有失“皇帝老师”的尊贵。到底该怎么办呢?皇帝遂立香严寺为“国家设置”,命该寺修建此厅,并颁发旨意:凡香严寺方丈迎送客人,一律以此为始,以此为止。即该寺的方丈接送客人,无论你是将相王侯朝中大臣,还是六品知府七品县令,方丈迎客就在此厅,绝不往下再跨半步;送客亦是如此,到此即止,绝不再下半个台阶。由此可见当年香严寺的“级别”是如何之高,也可见当年该寺方丈的身份有多么尊贵!
接官厅前场面阔大,青砖铺地;甬道宽敞,古柏排立;厅道入口石砌高台昂然矗峙,高台之上四根巨柱巍巍耸立。厅口两边古碑有序排列,石碑青砖镶嵌,碑首青瓦盖顶。由于碑上文字年代久远,多已模糊不清,所以无法细读那些碑文的内容,只能隐隐感受到从古碑身上散射出来的悠远时代的风声雨声,只能由衷感受到古碑的庄严、肃穆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深沉历史文化的幽韵,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皇家寺院的尊貴、严肃以及居高临下的威仪!
过厅之上,就是香严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高大雄伟,巍峨耸拔,廊前八根巨柱昂然拱矗,廊上雕梁画栋彩色图画栩栩如生。大门正中一副内联:“佛殿巍峨融灵山秀水自成胜景;禅义渊深含妙道玄机常警世人”醒人心智;两旁一副外联:“寺据鄂豫佛心如皓月坦坦荡荡;殿邻江汉禅义似烟波浩浩淼淼”悦人心腑。还有大殿两边,两座四根铜柱拱立高大古碑分边耸峙;靠里一点,两个又粗又高的生铁香炉并排矗立;它们正中面对宝殿大门的位置,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鼎式焚香台,正有一群香客在那里烧香许愿。香客点燃香裱,站在台前双手合十,低头默默虔诚许愿,愿语随着袅袅香烟盘绕而上,佛祖在殿内高高端坐,佛眸微睁净耳细听……给人一种十分神秘和神圣的穿越之感。
该殿供奉的是三尊佛像:释迦摩尼佛、药师玻璃光如来和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居中,药师琉璃光如来居左,阿弥陀佛居右,三佛号称佛教三世佛或三方佛。工作关系,曾经常出外笔会交流,游历过不少的佛教寺庙。在那些寺庙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的大多是释迦摩尼佛,也有不少供奉三世佛、五方佛的。而且每个寺庙所供奉的三世佛和五方佛,其佛像也不尽相同。其中供奉三世佛的,就有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的区别。横三世佛是以空间来划分,指的是东方药师玻璃光、尘世释迦摩尼佛和西方阿弥陀佛。竖三世佛是以时间来划分,指过去的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和未来的佛弥勒佛。似香严寺的大雄宝殿将释迦摩尼和药师玻璃光如来佛、阿弥陀佛供奉在一起即为“横三世佛”,也即三方佛。
在这里还想说一下以时间来划分的“竖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现世释迦摩尼佛和未来阿弥陀佛。资料记载:燃灯佛是释迦摩尼的老师,是经他点化,释迦摩尼受记成佛的。释迦摩尼是尘世佛,三十岁成佛,八十岁涅槃,其言论经他的弟子口耳相传,代代背诵,后来编为大佛经《三藏十二部》,奠定了佛教倡导和平、慈悲、济世、利人的基本教义。未来阿弥陀佛,为世人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西方极乐世界,代表着光明无量、智慧无量,亦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竖三世佛”和“横三世佛”虽然有以空间划分和以时间划分之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倡扬的都是向善抑恶,济世福民,面向美好未来。
现在,我就站在香严寺的大雄宝殿三尊大佛面前,仰视大佛法眼微睁洞察世事偏颇,慧目常闭悟透人间禅机。我在三位大佛前诚惶诚恐,恭敬危立,分别一一虔诚跪拜。拜罢起身出门,心下禁不住嘀咕:为什么要将这三位大佛供奉在一起呢?而不是像有些寺庙那样,将释迦摩尼佛独自供奉?而是将三位大佛一起供奉呢?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和玄机?我的理解,是不是这样将三位大佛一起供奉,不管是以空间划分的“三方佛”,还是以时间划分的“三世佛”,都是在昭示佛教的佛法无边,无处不在,生生不息,前程美好吗?就像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讲的,不管你来自东方或者西方,都是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忘过去,做好现实,展望美好未来!这样的想法,只敢在自己心里嘀咕,却不敢拿出来询问全秘书长和忠献,因为这个问题太过深奥神秘,不敢妄加评论。还是在自己心里慢慢品味琢磨吧!
觉得有必要在此提一下香严寺的“三绝一宝”。这里所说的“三绝”是香严寺内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一宝”即大雄宝殿内的大型彩色壁画。该寺的木雕集中在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石雕遍布于殿堂、古塔和石碑,砖雕则集中在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的屋脊和垂脊。雕刻内容品类繁多,多为龙、虎、狮、鹿、牛、马、象、鱼、飞鸟、怪兽、麒麟、山水、祥云、花草和人物故事图案等,构思奇妙,刻工精细,内容浩繁,形象逼真。大雄宝殿内四壁的彩色壁画,为明代《朝元图》,总面积四百余平方米。东山墙壁画为众神朝拜玉皇大帝图;西山墙壁画为道教诸神朝拜原始天尊图;前墙东边壁画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西边壁画为观音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后墙东边壁画为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西边壁画为普贤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这些彩色壁画使用颜料考究,构图严谨精细;人物姿态各异,形体神韵兼备。木、石、砖雕刻和壁画,是香严寺精华所在,虽经天长日久,但仍散射出强烈的艺术气息,是我国古代雕刻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然而这不是本文的主旨话题,在此就不必细细赘述了。
5
经大雄宝殿再往上行,就是望月亭,又称宣宗皇帝殿、礙月轩、指月处。此亭设计独特,精妙绝伦,重檐硬山卷棚式建筑,上覆灰筒青瓦,檐下三踩斗拱。外览高阁飞脊,双层飞檐展翘,内观却是单层设计,而且不用一根铁钉,完全由木料、拱圈、斗拱卡建而成,体现了精巧飘逸的南方建筑设计风格,是香严寺古建筑群中的一绝。也是主殿大雄宝殿通往藏经阁等其他配殿的上行之道。据全秘书长介绍,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光王李忱为免遭颖王李炎(后即位称武宗)杀害,秘密潜至慧忠国师的发迹道场——淅川香严寺,投于智闲禅师门下当了七年小沙弥。七年之间,每当夜阑人静之时,李忱就在“望月亭”的地方望月兴叹,祈求苍天保佑,躲过血光之灾,实现心中不凡夙愿。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武宗李炎因追求长生不老,笃信道教方术,服用仙药中毒驾崩。太后下诏迎李忱回宫即位,是为唐宣宗。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李炎灭佛限佛的政策,大力倡扬佛事,拔冗整饬禅院,尤其重重赏赐向佛七年的香严寺。香严寺僧众为纪念宣宗在此向佛并倡佛重教的恩德,遂在宣宗“指月处”建宣宗皇帝殿。后年久日长,几经毁损,清朝雍正年间重建此亭。殿东有雍正十三年“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记”可以为证。此殿后来取名望月亭,以纪念唐宣宗在此落难,后来发迹的历史故事。 听着全秘书长的介绍,我站在望月亭下流连不前。细读正门古联:“香严浴紫烟令唐天子虔首;宝寺飞幽谷招众教徒皈依”,东门古联:“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西门对联:“秋雨春风门对青山松滴翠;晨钟暮鼓寺倚沧海月飞烟。”仰望亭顶巧檐四翘凌空欲飞,看门前香桂排立,望亭后古柏拱卫,透过飘渺悠远的历史烟云,仿佛看到一轮明月高挂夜空之上。唐光王李忱夜夜如斯地站在这里,锁眉苦脸地望着弯亮如钩的月亮兴叹不止。不,他不是在望月,而是在指月问月啊!李忱指着月亮问道:请明亮的月儿回答我,我的命运怎么这样不好呢?既然让我生为王子,为何又让我的母亲身为宫女?既然我跟别的王子身份一样,都是亲王,为什么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地欺负我?算了,我认命了,我什么都不跟你们争,什么好事儿都让着你们,可是李炎你为何一直盯着我不放,非要处心积虑地想至于我死地呢?我虽有一腔报国情,空有一番报国志,但苍天你何时能够睁开眼,让我的愿望实现呢?也许是李忱的质问惊痛了月亮,惊动了正在打盹的上苍。老天醒来,审视天下,终于察觉了命运对李忱的极大不公,于是挥动朱笔轻轻一划,泱泱大唐的运势走向发生了改变……
史料记载,唐宣宗李忱是唐朝二十二位皇帝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同时也是命运最坎坷不平、能力最强、最能忍耐的有为皇帝。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也是唐穆宗李恒的弟弟,是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天子的皇叔。由于母亲郑氏是一名宫女,虽然李怡同样身为光王,却享受不到其他亲王那样的尊贵待遇,经常受到其他王子的奚落欺负。李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性格显得孤独自卑,郁郁寡欢,虽然极有才情,却无机会展示出来。之后他干脆装呆装傻,任何场合都让避人后,不出头露面,甚至连别人的问话,也故意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故作呆滞木讷。朝中人等都以为李忱是真的呆傻,更不将他放在眼里了。唯有他的侄儿——武宗李炎看穿了他,认为李忱若非真傻,就是心机太深,这是自己皇位的一个潜在威胁,于是决意千方百计加害李忱。自此之后,李忱“意外”频出,不是出行坠马,就是走路“跌跤”,经常弄得头破血流,浑身是伤……最后,李炎看整不死李忱,干脆下了毒手,悄悄命几个太监将李忱捆绑一团,扔进厕所的大粪池里。然而,天不灭李忱。有一个名叫仇公武的宦官,因看不惯李炎的心毒手辣赶尽杀绝,同时也想为自己找一个未来的靠山,以便日后飞黄腾达,于是欺骗李炎说,要“将其捞出来杀掉”,私下却将李忱偷偷放了,让其到慧忠和尚的发迹道场——悄悄避难……唐会昌六年,武帝李炎三十三岁时因服用道士的长生不老药中毒病危,其膝下无子,无以为继,又深知叔叔李忱才高八斗,于是在大臣们的极力推举下,不得已钦命李忱为皇太叔,让其接替自己驾崩后的皇位。
李忱即位后,突然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膽识、才智和魄力,也许是缘于有过七年底层生活艰绝无比的苦难体验,所以他一上台就明察沉断,严于吏治,身体力行,同法无私,对皇亲国戚和宦官的专权严厉申饬;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重视人才,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体恤百姓。李忱重贤任能,曾想任用前朝能臣白居易为相,哪想白居易体老力衰,患病离世。李忱痛惜人才,悲痛不已,即作《悼白居易》诗一首:
“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敢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
造化无为子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由此可见李忱不仅明察沉断,胆识超人,其文采也是十分了得的啊!
李忱的嫉恶如仇和严人律己,不但令仇公武等原想攀附其弄权造势的宦官、佞臣大失所望,望而却步,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同时也令朝中能臣大吃一惊,精神一震。于是君臣合力,精理朝政,不但消灭了为患唐朝半个世纪之久的“牛李党争”,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创造了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的最好的政治经济局面,而且还把沦陷于吐蕃人手里将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复,缔造了唐朝中晚叶绝无仅有的最后一抹辉煌。
然而遗憾的是,这位被世人赞为“小太宗”的有为皇帝,依然没能摆脱唐朝大多数皇帝的恶习与魔咒——祈求长生不老,笃信道教方术,最终在位十三年,五十岁那年像他的前几任皇帝那样,服用长生不老药中毒而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否认李忱依靠自己的才情和能力,为唐朝这个已经进入衰败期的苍老王朝,所创造出的功勋卓著的“小贞观之治”!这是李忱对于唐王朝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当然,我觉得有必要在此补充一句:在如上所述李忱创造的成就里,是否应该也有香严寺曾经庇护他七年之久的不灭功绩呢?我想,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吧!
6
从香严寺出来,我们又就近观览了几个比较有名的寺外景点。珍珠泉、望江亭、竹海塔林、璇台绝顶、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座庙、虎踞阁、双石洞……这些景点虽然各有渊源,各具特点,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和最震撼的还是东塔林和双石洞。
东塔林位于香严寺东面数十米远的竹林之中。内中的佛塔俱为香严寺历代高僧而建。全秘书长介绍说,有句老话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处的“浮屠”就是“塔”的意思。佛教观念认为:能造七级佛塔的佛陀,其功德是难以计算的。但是佛陀已经涅槃,所以建造佛陀弟子们的佛塔也是功德无量的。香严寺历代高僧辈出,名塔林立,继慧忠国师之后,著名禅师有耽源、智闲、太虚、如意、宕山、颛愚、华禅、道乘、慧灯、慈秀等等。塔林原有佛塔二百余座,可惜经历时代变迁,战火肆虐,原有佛塔多数毁坏,现仅存四十余座明清两代所建的石塔和砖塔。现存古塔中,以颛愚谧禅师的法云塔最为完好和著名。此塔七级六棱,有三丈多高。另外如宝山长老塔、远大和尚塔等也较有名……
我们边走边聊,顺着石阶小路不如塔林。小路两边,长满了小臂粗细的青竹,那青竹葳蕤繁茂,细皮绿叶,节节拔高,直冲云天。放目四望,满眸都是这般青枝绿叶、昂然冲天的竹林,让人感觉心情愉悦、又精神昂奋。说话之间,法云塔到了。远远望去,一片竹绿之中,青灰色的法云塔凌云超拔,傲然伟立,肃然高耸于竹林之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之感。及至走近,细细查看塔体,就更让人吃惊了。此塔堪为十分精致的艺术品:塔为六棱,棱面由红色大理石镶贴而成;塔座为青石雕刻的莲花台座,台脚由六只石刻的神龟垫地;每一层塔面的连接处有两道横棱,棱上雕满各种样式的花纹;两道横棱之间的石雕,反映的则是佛教起源和该教济世救人、普度众生的人物故事。望着这样雕刻精细、傲视云天的稀世佛塔,那种给人心底的激动和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忠献介绍道,颛愚谧禅师为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传人,于清康熙末至乾隆初任香严寺方丈,在位二十余年。他为复兴香严寺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历时九年,终于重建香严寺院,可谓功勋卓著,不可磨灭。颛愚谧禅师退位后,嗣法门人照熙尊奉皇帝旨意,率众僧特为其建造此法云塔,以纪念他的不朽功德。此塔之高贵奢华,在国内其他佛教寺庙实属罕见……
塔前偏东四米远处,立有《敕建香严显通禅寺颛愚谧法云塔铭》碑。碑文记述了禅宗的历史渊源及颛愚谧禅师的简历。我们站于碑前,仔细阅读上面的碑文,不由深深被禅宗发展的坎坷以及颛愚谧和尚为兴佛教、重建香严寺而不辞辛劳,忘我劳作,披肝沥胆,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不过想想,颛愚谧禅师为佛教事业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还是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的回报,且不说在他重建香严寺后得到多少百姓的赞誉,得到朝廷以及地方官府多少赏赐,而仅这一座皇帝敕建的稀世罕见举国仅有的法云佛塔,也足以安慰颛愚谧禅师的那业已升天之灵了吧!
由此不由想到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所谓文人。记得我在一篇短文里做过这样的论述:真正的文学,其实就是一种某种意义上的“宗教”;一个好的作家,就是一个某种意义上的“宗教家”。好的作家应有“佛陀”那般看透世间一切的思想深度与境界,又有“佛陀”所无的“七情六欲”以及与社会大众同喜同哭的“入世情怀”。一个好的作家作品,也应像佛陀的经卷、祈祷一样,能够给社会芸芸众生以顿悟、以启示!
从而再引申到作家和佛陀精神传承的方式:佛陀传承精神的载体是经书与浮屠(佛塔),作家传承精神的载体是作品。佛陀修正世人的方式是立功和立德,这里所说的立功立德是自净其意,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同时达到自修和度人之目的;作家延续生命的方式是立言,用自己的作品给人以愉悦,同时影响、引导世人向往善与美,贬抑丑与恶。但九九归一,殊途同归,二者都是释惑解疑,修性度人,发掘完善人类的真善美。这就是作家和宗教家的同样伟大之处。比如宗教家慧忠国师有七级六棱无缝宝塔,颛愚谧禅师有七级六棱法云塔等等,他们的佛屠就是其传承功德的精神载体,后人经由佛屠,就能了解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进而更加敬仰、崇拜他们:同样,比如司马迁有《史记》,屈原有《九章》《九歌》《离骚》,李白有《将进酒》《静夜思》《行路难》,杜甫有《三吏三别》,白居易有《琵琶行》《长恨歌》……这些作家诗人的作品就是他们延续生命的精神载体,人已去,作品在,后人经由作品,了解他們的人生与精神,进而将其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当然以上所言,并非说我就是一个“作家”了。确切地讲,自己只能算是一个混天度日、以此混口饭吃的有点良心良知的文学编辑而已,也没有写出什么能够传世的作品。自知离屈原、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差十万八千里,而且对慧忠国师、颛愚谧禅师这样的佛学大师,也只有敬仰、崇拜的份儿!尽管如此,我还是想从心里向屈原、李白、杜甫这样的文学大家和慧忠、颛愚谧这样的佛教大师顷力看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用屈原和孙中山的名言,在有生之年不断激励自我。
7
双石洞居于该寺向北约一公里处的清风岭阳侧悬崖绝壁之上。我们紧赶慢赶,尽管累得腰酸腿疼,汗如雨下,还是半个小时赶到了那里。
双石洞给人的感觉真是震撼无比。它是将一段山壁劈开,开拓出一块平地,又在靠山的那面绝壁之上,开掘出两个深幽的佛洞。双洞并立,相距五米。北洞深约三米有余,宽约两米半,高约三米;南洞深约四米,宽约三米,高约米。洞内开凿佛台三阶。洞门两边均凿有石门框,门高约两米半,宽约一米半。洞门上方刻有花纹顶窗。一道绝壁,能够开凿出这么大、这么精致的两个佛洞,真可谓是泣天地惊诸神的鬼斧神工!这要多大的毅力、多少个时日才能完成啊!全秘书长感慨说,这两个石洞现已不是全貌,洞内原有石刻佛像近二十尊,可惜于“文革”期间被毁坏殆尽,现已经荡然无存。一句话说得大家慨叹不已!
此洞到底是何人开凿的呢?忠献领我走至佛洞对面那面劈开的石壁前,见石壁上镶嵌有石碑一块。碑上刻有古诗四首。其中两首为明代万历年间刑部主事顺阳川人(顺阳川是原淅川县最富裕的三大河谷之一,另外二川为丹阳川、板桥川)李荫所作。
李荫在第一首名为《赠雷空和尚住香严双石洞》的诗中这样写道:
万顷香严自李唐,
多年遗迹已全荒。
师今住锡苍崖畔,
曹洞家风自主张。
由此诗可知,香严寺建于唐朝,雷空和尚曾经在此洞居住,但没有说明此洞是谁开凿。
但李荫在第二首名为《双石洞》的诗中写道:
深山花事已无多,
洞口阴森绕绿莎。
客至不须询时代,
石门铁笔纪宣和。
此诗说出石洞开凿于北宋宣和年间,由此可知此洞距今已有九百年的历史了。
然而,此洞究竟是谁开凿的呢?
后又找到了康熙年间举人内乡人彭始熹的一首名为《游香严双石洞》诗,才算释解了这个疑问。此诗诗文如下:
上有双石洞,
修凿若天成。
其一书宣和,
中镌愚叟名。
我们由此诗得知,双石洞开凿于宣和年间,开凿人是愚叟禅师。石洞中原来应该刻有愚叟禅师的名字,可能后来被人毁坏了。
史料记载,宣和年间,北宋与金国战事激烈,当时香严寺已被兵火所毁。试想此时,愚叟禅师颠沛流离来到香严寺,本想在此了此余生,哪想香严寺只剩下残垣断壁。这可怎么办呢?愚叟禅师遍寻白崖山岭,没有合适的落脚之处,最后来到双石洞所在崖壁前面,站在那里四处观望,忽然发现这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啊:背依风岭,面对丹江,眼界开阔,极目辽远!不由感慨万千,赋诗一首道:
何处云间阁,
山光翳复明。
意亦高世事, 栖此全其生。
双石洞什么时候开凿和谁是这些石洞的开凿人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不禁被佛门先驱们为了佛教事业忘却自我、披肝沥胆、鞠躬尽瘁的无我无私精神而由衷感动了。
此时此刻,我不由想起释迦摩尼为了寻求解除百姓万般苦痛之妙方,甘愿放弃太子之位,遁入深山修行悟道,终于创立了可解一切苦难的神秘通道——佛教;想到达摩禅师面壁十年,为少林寺修建而披星戴月,忘我劳作的惊人史籍;想起慧忠国师跋山涉水,佛衣褴褛,结茅为庵,开场讲佛四十载,最终建成香严寺的不凡故事;想到颛愚谧禅师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历时九年之久,终于重建香严寺的彪炳事迹;当然还有北宋宣和年间的愚叟禅师,在此开凿佛教洞窟的难以想象的人间壮举……
试想,有如上这些佛教先驱和其他佛教中人们的忘我付出和艰辛努力,我国的佛教事业还能不蓬勃向前发扬光大?我们的世界还能不变得愈来愈善信,愈来愈美好?
8
正欲从双石洞起身下山,接到香严寺释演修住持打来的电话,说要请我等一同用斋。见我不解其意,全花莉秘书长解释说,咱们来香严寺之前,我就跟释演修住持联系过,他说在外交游,正在往寺里赶呢!这会儿是回到寺里了,要跟咱们见面呢!
一行人赶忙回到寺里,释演修住持正风尘仆仆,站在过厅(接官厅)之上迎候我们呢!真想不到释演修住持如此年轻,大概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脸膛红白,眉清目秀,精神飒铄,仪态万方。双方见面,互相介绍,寒暄握手,一行人随住持来到寺院客堂。
主客落座,有僧人過来倒茶。品茶之时,才有机会将寺院客堂细细打量。更想不到香严寺的客堂会如此宽敞,起码有五间房子大小。也想不到客堂的设施会如此奢华高贵,又充满现代文化气息:正堂是住持接见客人和寺院议事的场地,六根红木柱拱立撑顶,门楣四个鎏金大字:安和海众;拱柱下两排雕刻精细古色古香的红木沙发相对排列,正面墙上一幅红木刻就的达摩祖师面壁图格外醒目;面壁图上,有一首四言诗: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此是禅宗达摩祖师的传法偈语。我想这首四句偈语,所说的应该是佛教禅宗自六祖慧能大师之后,派生出临济、云门、沩仰、法眼、曹洞五大禅宗门派,产生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河泽神会、永嘉玄觉五大禅门弟子,使佛教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的故事吧!
看过正堂,再说偏堂。两个偏堂居于正堂之左右两边。右偏堂是请客人品茗、闲聊的地方,茶几、茶案、瓷壶、茶碗、茶柜……应有尽有;左偏堂是住持阅卷读书、习练书法和学习之所在,书柜里面装满经卷书籍,可谓琳琅满目;书案之上宣纸层叠,石砚、笔架甚至连电脑、电视等设施都一应俱全……看完这些,心下不由暗自思忖:心想自己作为一从事文学工作的文人,过去曾多次出外参加笔会,也趁机游览了不少的佛教道教名山名寺,可从没有见过那个寺庙有如此宽敞、奢华的客堂设施呢?难道这样的奢华程度,也是一种“国家设置”的规格?也像慧忠法师的七级无缝宝塔和颛愚谧禅师的七级六棱法云塔,以及香严寺的方丈迎送贵客只到接客厅为止一样,也是皇帝封赐的超常待遇吗?而且,这种超乎寻常的规格和待遇,是自唐代以来就一直延续下来的吗?
我将这些疑问,悄悄跟全秘书长说了。全秘书长又将我的疑问,转达给释演修住持。释演修住持听了,没有说话,只是微笑颌首,轻轻点了点头,那神情里面有自豪,有满足,还有很神圣的内容在里面。于是由此为始,开始了跟释演修住持的交流。从佛教的起源、教义、坎坷的发展经历,到禅宗在中国的兴起、香严寺以及另外三个河南佛教名寺的繁盛、重建过程,还有佛教精神对世人的教化、生活的影响等等,谈了很多。释演修住持自始至终面含笑意,声色不露,思维缜密,娓娓而谈,从中可以看出其知识积累之深厚,佛学思想境界之高远。心想人家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积累、胸襟和境界,可见平日之佛学研修、文化吸收是多么的执着!亦可见人之智慧和平庸与否,不在年龄长幼,而在于先天之固有和后天之勤奋努力之共振所致吧!
说话间,用斋时辰到。起身时才忽然想起,是不是应该跟释演修住持以及全花莉秘书长、作家忠献照一张合影照啊!我的建议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于是起身,依次并排站好,我站在释演修住持身边,尽管住持比我年轻许多,但还是对其充满了由衷的敬重。试想当今物欲横流之金钱商品社会,人们都在不择手段地拼命当官、弄权、经商、挣钱,而像释演修住持这样才貌双全的青年才俊,居然能够决然放弃俗世之欢乐,矢志皈依佛门向佛宣佛,身体力行普度众生,这是何等的觉悟?这是何等的精神?我等是自愧弗如啊!正思索着,相机咔嚓一响,将我们的忘年之情变成了永恒……
9
离开香严寺时,已近傍晚时分。快要坠落的夕阳给寺院镀上了一层古铜色的光晕,使坐落在白崖山清风岭半山腰松柏掩映之中的香严禅寺,更加显得古色古香,神秘幽远。
悠悠钟声之中,我们乘车回宛。坐在后车座上闭目小憩,脑子里仍在展演着香严寺的殿堂舍院、塔林佛洞的琳琅画面,想到该寺一千三百多年来所经历的沧桑变迁、风风雨雨,心底忽然泛上来一缕对宗教与社会、国家、政治、百姓等等关系之认知的思绪……
如上文所述,香严寺创建于唐开元年间,但真正声震朝野、闻达于世,还是在创寺人慧忠和尚被唐玄宗任命为“国师”,尤其是唐宣宗在此避难七年,后又当了皇帝,并自愿充当该寺护法之后。因此,虽然之后数次遭受兵火毁损,但于明朝永乐和清朝康、乾年间,皇帝又下令两次重建,所以才保留下来了这个青瓦红墙、古韵犹存的香严寺。试想,如果慧忠和尚没有被唐宣宗、萧宗、代宗任命为国师,唐宣宗没有在此避过劫难,还会有惨遭毁损之后的大规模重建吗?我想大概是不会的吧!果若如此,那还有今天的香严寺吗?
思绪至此,不由想起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制造的几次“毁佛”运动。这里的“三武”是指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唐宣宗的侄子、上一任皇帝)和北周武帝;“一宗”说的是后周世宗柴荣。这四个皇帝都在全国实行过大规模的灭佛、毁佛、限佛运动,不管他们采取这些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其结果是对中国佛教摧残、削弱很大。尽管据说是因果报应,这几个皇帝后来都结局不好,不是过早夭亡,就是病魔缠身,不得好死;不是当了敌人俘虏,就是刚上台就被别人推翻,丢了皇位。以上史实,也许是某种机运巧合,但都被老百姓说成是因果报应,这是社会大众对于毁佛限佛之行为深恶痛绝的集中体现。 回到正题。香严寺之所以能在唐、明、清时代盛极一时,成为“万顷香严”、“为中州诸山之冠”,其主要原因,还是被当成了皇家寺院,到底是沾了皇家的光气!当然,这里面也有老百姓的需求、拥戴、支持、供奉的原因。如上原因我们都心知肚明。请看香严寺韦驮殿东西两个窗户上方的匾框,匾框里面的题词是“宏法利生”、“祝国福民”。这两句题词说的多好啊!宏法即弘扬佛法;利生即利好众生;祝国即祝愿和帮助国家平稳、强盛;福民即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只要如此理解宗教与社会、政治、国家、百姓之间的关系,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决了吧!当然,宗教依存于社会,也能反作用于社会,影响、引导社会朝着和谐、平等、强国、福民的方向不断前而进之,此亦一件功德无量之善举矣!
以上所言,不仅仅单指香严寺。就拿与其香严寺并称为“河南四大名寺”的另外三个寺院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来说,毫无例外也是这样: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该寺相传为中国佛教的第一所寺院。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举世闻名的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就发生于少林寺。
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距今1400多年的歷史。据载寺址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公元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数千人,是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
以上这几家河南名寺,哪一家跟皇家没有一点关系呢?当然也不仅仅是河南这几家,就拿全国来讲,凡是自建以来一直繁盛并持续至今的著名寺庙,大都是皇帝亲自去过抑或跟皇家、朝廷之间有点什么关系吧?
尽管时至今日,佛教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没有了什么神仙、皇帝,然而作为中国的“文化”,仍然需要发扬优良传统,倡扬“宏法利生”、“祝国福民”之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佛教事业的弘扬光大。在此不由自主地由“文化”想到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我想,文学也属于文化范畴,文学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坚守爱国为民、为社会大众鼓与呼的创作底线,只有如此,才能永葆青春,不断攀爬新的高峰。
以上所言,算是对香严寺和佛教乃至中国文化事业的良好祝愿吧!
宗教是给世人解惑的灵丹妙药。宗教庙堂是人们净化心灵的不二场所。
每一次光顾佛教的寺庙、道教的宫观甚至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这种意念在我的心里就愈发坚执沉郁。同时,由这种意念而生发的种种人文思绪,瞬间自天地间蜂拥而来,萦聚于脑际盘绕不断,遂油然生出要将这种感受书写出来的内心欲望。尤其2017年孟春的这次淅川香严寺参禅之后,这种欲望来得更为蓬勃与强烈。
去淅川香严寺参禅那日,老天似乎专为我们这些文人墨客法外开恩,昨天还阴着一张老脸淅淅沥沥地洒泪呢,今天忽然阴雨转晴,虽然空中还有星星洒洒的雨点儿顺风而下,但整个天宇已经澄蓝如洗。约有三级左右的东南风轻轻地吹,将碧空之中雨后残留的云翳吹拂成一缕缕丝状的云絮。大地被细雨轻轻润洗过后,山野一片绿茵茵的春光,满眸赏心悦目的青翠。春阳高挂天际,空气湿润清新,让人忍禁不住贪婪地深呼吸,想将这暖润凉爽的天地灵气尽数吸入肺腑之中。我和淅川佛教协会秘书长全花莉女士、青年作家刘忠献坐在车里,犹如行在云絮之上,飘飘摇摇,晃晃荡荡,左盘右绕,高攀低就……
行进之中,一边洗耳恭听全花莉秘书长向我介绍有关香严寺的始建以及兴衰变迁的历史,一边用心珍记作家刘忠献如数家珍般地给我推介香严寺以及周边著名景点的逸闻趣事。还没到香严寺,心就先自被他们的介绍深深吸引了。
2
一路爬坡绕岭,登轮渡过丹水,过仓房镇后,直插党子山谷,进入白崖山中。全花莉秘书长说香严寺到了。我忙伸头车外,睁大眼睛向前探视,只见满眸苍松翠柏笼罩的山峦,哪有一丁点儿寺院的影子?忠献笑着对我说:“别看近处,你看对面那座山岭,半山腰上那片松柏苍郁的地方……”顺着忠献的手指极目远望,果见对面山岭半山腰处,苍松翠柏翠竹掩映之中,忽隐忽现着一片红墙青瓦的房舍。这就是我渴盼已久的香严寺?它所建寺的这个地方有什么讲究呢?
忠献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遂让司机停车,待我等下得车来,环视着周围的山岭指点道:“看那寺院坐北朝南,东临龙山,西接虎山,背倚风岭,南对面山。整个地势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香严寺所处的位置正居中间的那个莲花瓣上。站在那里,可以环视群山拱卫的气势,可以远眺丹江涟涟的碧水……这可是一块尽得天地灵气的祥瑞之地!”随着忠献的指点,我一一细细端详,那山形地势还真如忠献所言,是有那么一点风水宝地的意思呢!
不仅联想到中国的佛教和道教,他们为什么要将其传教之地选择在奇山峻岭之间,而不是像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那般,可以不分乡村城市地随处建造传教之地,还有在中国备受推崇的儒家,就山东曲阜有一个孔庙,全国其他地方似乎不多。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
对于这个问题,全花莉秘书长解释说: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长期以来被奉为政教,其传教场所不仅恢宏峭拔,所处位置也不受限制,城市乡村俱可建造。至于中国的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推崇为“济世”之学,但供奉敬仰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的庙堂,似乎就孔子的老家曲阜有一个,其他地方听说的不多。这是因为官方传授儒学,多是靠书籍、私塾、学堂直接传授。而道教和佛教就不同了。道教由于其“无为”教义,往往故作超脱,远离政治;而佛教是外来宗教,且教义中有“超脱世外”的诉求,所以也不直接参与政治。当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视道教和佛教的朝代,但重视道教和佛教,也是为其所用。这两大宗教能够在中国扎根、流行,主要原因是朝廷和老百姓都喜欢。道教本是中国原生,老百姓喜欢道教是因为道教通神,能求神仙赐福和保佑平安;不少朝代推崇道教,是道教的某些教义有助于其政权治理和稳固;至于皇帝,喜欢的就更多了,他们喜欢道教的主要原因,是相信道士方术能让自己长生不老,比如服用道士所炼的仙丹和配制长生不老药,其结果上当受骗的很多,不但未能长生不老,反而导致中毒早亡的不少。佛教是汉朝期间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早期为皇帝朝廷推崇专用,到了唐代才开始流入民间,为百姓所喜爱,在城乡传播极为广泛,相传当时有“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说。以上情况,为道教、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另外,道教往往将自己的传教之所——宫观,建在偏僻的奇山峻峰之上,既是彰示他们的仙风道骨,与众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时也有离天较近,接迎神仙方便,相对离红尘俗世较远,以免红尘俗气亵渎了清净的天仙等等意思。佛教的寺庙建造在名山大岭的半山腰上,他们讲求的是背倚峻山,旁临江河,左右逢源,视达阔远,以显示其包容万物、毓秀山水、和谐融汇于大千世界的博大境界。我想,一千三百多年前,香严寺的开寺和尚——慧能禅师的五大弟子之一的慧忠国师,之所以将他的讲佛道场选择于此,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吧!
听着全秘书长的讲解,我穿越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空间,来到唐朝开元年间,仿佛看见禅宗六祖惠能的五大弟子之一慧忠和尚,为选取理想的传教之地跋山涉水,披星戴月,淄衣褴褛,形销骨立,几乎游历了整个中国,最后来到丹江西岸的淅川县临丹乡党子谷白崖山,一下子看中了这里的山形地貌。于是在此结茅为庵,取名长寿寺,开始辟坛授徒,讲经说法。一直讲了四十余载,名气声望一时大振。当时的唐玄宗闻听慧忠业绩,立即把他请进京城,当了唐朝国师。虽然“安史之乱”时期,慧忠遁归南阳,但却以筹粮筹款、倾力支助抗暴平乱、尽心安定一方的卓越成绩,又被之后的唐肃宗请回京城。这次回京,慧忠再次大展雄才大略,智斗太白山人,三难大耳三藏,召开“三师七证”解决佛道争端,提出“无情有性”说解决禅宗南北纷争,挫败鱼朝恩篡朝阴谋,名扬京华,声震朝野。以致于唐代宗大歷十年十二月慧忠国师圆寂后,唐代宗谥其“大证禅师”称号,并派十个王子浩浩荡荡送出京城,一直送到慧忠的原道场——南阳淅川丹江西岸的长寿寺。其徒孙耽源应真禅师根据皇帝旨意,为慧忠国师建了一座七级无缝琉璃宝塔。众僧取佛家经典中“香光庄严”之义,将原名“长寿寺”改为“香严寺”……
透过悠远的历史烟云,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慧忠国师入塔时,那高官送葬、人流如潮、经幡猎猎、香烟袅袅的空前绝后的隆重场景。据说,当时唐代宗念及慧忠国师为朝廷做出的贡献,对香严寺赐赠甚厚,那些金银器物不说,仅封地就从丹江西岸直达豫鄂界边,达万顷之多。使寺院达到极盛状态,有寺僧五百余人,房屋四百余间,“为中州诸山之冠”。自此,便有了后来的“万顷香严自李唐”之说。自此,淅川香严寺开始声震华夏,名扬海外,和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一起,成了大名鼎鼎的河南省四大佛教名寺之一。 全秘书长说,香严寺虽名气很大,但唐代之后,也曾屡遭战火毁焚,但亦曾两次得以重建。第一次是在明永乐年间,皇帝恩准重建香严寺,建成后规模宏大,田产万顷,唐代“万顷香严寺”失而复得,号称“十方长寿大香严禅寺”。我想明代之所以善待佛教,可能是因为朱元璋曾是出家人,所以明代佛教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明清时期战乱频繁,香严寺再遭数次毁废,康熙至乾隆年间,该寺第五十八代住持颛愚谧以“香严再兴”为已任,历时九年对香严寺进行大规模重建,又恢复了明代时期的原貌。只是近代又遭兵火,尤其“文革”的大肆破坏,原寺毁损严重。该寺现有的主体设施,就是遭损之后幸存下来的部分建筑。该寺实有上、下寺之分,我们看到的只是上寺,还有一个下寺在丹江岸边,离此十五公里。可惜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库,将下寺淹没于深水之中,寺中两座十几层楼高的唐代琉璃宝塔,也在水库蓄水时惨遭炸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和损失……
听罢全秘书长的话,我那原本渴念、迷醉、愉悦的心境,不由被该寺历经风雨、曲折坎坷的不凡历史所动容,心头随即漫溢上来一缕憋闷、沉郁、忧伤的心绪……
3
说话之间,车子到了香严寺所在的“莲花瓣”下。几人下车,顺着石阶一路向上,拐了一个“之”字,终于来到寺院门前。過古牌坊,进韦驮殿,游十王殿,经过厅而上,拜大雄宝殿,再由望月亭上行,览观音殿、菩贤殿、文殊殿、地藏殿、五观堂、法堂、藏经阁、静养院……禅寺后院的多数设置,与其他寺庙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区别,唯有韦驮殿内的神像摆放和大雄宝殿内的供奉佛像,与别的佛寺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较之更为独特的还有十王殿、过厅(接官厅)和望月亭,是该寺独一无二的建筑。在上述这些古建筑中,蕴含着悠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代宫廷争斗之激烈残酷。
韦驮殿是香严寺的第一殿。该殿面五进三,清代硬山式建筑。殿内正中砌一道隔墙,将正间一分为二,南为珈蓝殿,敬奉关羽;北为正殿,供奉韦陀。南向的珈蓝殿大门青石抱框,刻有对联一副:“志在春秋尼山而后一夫子,名光日月佛国之中大圣人。”此联说关公是中国文夫子孔仲尼之后的一位武夫子,是经隋朝荆州当阳玉泉山玉泉寺智者大师点化称为伽蓝菩萨之一、圆通儒释道三家的“佛国之中大圣人”。该殿大门上刻“龙、虎”二字。门上边正中横悬“香严古刹”匾额。东西梢间前墙各有一个内方外圆的大窗,犹似两只深邃的佛眼,洞悉尘世悲苦,深察凡间善恶;窗眉字匾,东为“宏法利生”,西为“祝国福民”,充分体现了香严寺的宣佛宗旨和美好愿想。
韦驮殿的北面,是敬奉佛教护法的正殿。正殿门楣有“摧邪辅正”匾额,为明朝永乐年间的驸马沐昕所题。两旁有唐朝诗僧处默为杭州圣果寺题写的对联:“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俱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此联为佛教名联,国内不少名寺俱题用此联,以装点门面。殿内横额、雀替等多处雕有“雅童采莲”、“二鹿同春”、“凤凰戏牡丹”等四十余幅精巧图案。东、西檐角书写梅花禅联:“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海无边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广,烦恼无尽誓愿断。”形象阐释了佛教法门的功能与愿望。
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韦驮殿大多数的佛教寺庙都有,许多寺庙供奉的都是韦陀一人。但香严寺的韦驮殿却为何将关羽和韦陀同为一殿,供奉一起。这是为何呢?
我将这个问题,提给全花莉秘书长。秘书长沉吟片刻道,此殿为什么将关公和韦陀放在一起?真实原因尚无定论。一般的说法是,关公为中国无论朝廷和民间,都公认的忠孝侠义之人,因而被儒家尊为武圣人,被道家尊为关圣帝君,我想佛教之所以也将其点化,称之为伽蓝菩萨之一、“佛国之中大圣人”,也是想利用关公的忠孝节义,为佛教护法传法吧?还有一种说法,是因唐宣宗来此避过劫难,后来宣宗即位,为感激该寺救护之恩,自愿充当该寺护法。试想皇帝愿当护法,那韦陀菩萨还不得退居其后?后来宣宗忙于朝政,自责无法亲临佛寺尽护法之责,遂以武圣关公代行其职。关公代替皇帝护法亦可,但是佛教原本的护法神也不能不要,韦陀也得尽点职责不是?于是长此已久,就形成了这种关公和韦陀共同护法的独特局面;当然,也许还有第三种原因,那就是原本关公和韦陀,并非同在一殿,只因后来遭遇兵火,殿舍损毁,不得已才将二位供奉在一起了……其实,其他佛教寺庙也有像香严寺这样,将关羽和韦陀供奉在一起,同时充当护法神的。但二人的位置和职责有所不同:关羽是珈蓝菩萨,他所处的位置面朝大门,是为副殿,其职责是保护寺院不受侵犯,是寺院的“看门神”;而韦陀菩萨却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护法神,他是四大天王手下的大将军,是佛界三十三天的天王,他的位置是韦驮殿的正殿,面朝寺院的主殿——大雄宝殿,其职责是保护所有信仰佛教的人,包括寺院内和寺院外、已经剃度的佛陀以及带发修行者……
正琢磨全秘书长之言是否有理,忠献在一旁插话说,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对曹操侠义相报,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武圣人,许多财神庙都将他供奉为武财神。我想,香严寺将关公供奉为护法,这贴近中国文化,符合老百姓心理,更能接地气,吸引他们前来听道学佛……我觉得忠献的话,说出了问题的另一半。也许忠献和全秘书长的话加在一起,应是该寺将关公与韦陀一起供奉在韦驮殿,让他们共同护法的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原因了吧!
十王殿位于韦驮殿东侧,和韦驮殿的建筑风格类似,但十分宽敞阔大。香严寺的十王殿与其他寺庙有所不同。不少佛教寺庙都有十王殿,但他们所供奉的是十殿阎罗,而香严寺的十王殿供奉的则是十位唐王子。此殿是为当年护送圆寂之后的慧忠国师回归香严寺安葬的十位唐王子而建造。相传一千多年前,十位唐王受命护送慧忠国师回原寺入塔,亲眼看到入塔仪式的盛况空前和官员百姓对慧忠国师以及佛教的喜爱与拥戴,因而深受感动和启悟,不由联想宫廷里残酷的官场争斗、权力倾轧,觉得了无意思,遂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烈向往,竟然都决定不再返回都城长安,要留在香严寺青灯向佛。多年之后,寺里和尚为了纪念十位唐王皈依佛教,专门为他们修建了十王殿。据记载,十王殿里原有十位唐王子的金身塑像,后来不知哪个时代什么人被破坏损毁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难弥补的遗憾…… 4
游罢韦驮殿,就是过厅(又名接官厅)。该厅是通往大雄宝殿的上行通道,同时也是香严寺方丈迎送达官贵人的地方。此厅在全国所有佛教寺庙中,只有香严寺唯一独有。唐代以来,只有方丈和前来朝拜的达官贵人、地方官员可以经过此厅,一般僧众和前来请愿、许愿的香客,只能走左右两边的台阶。全秘书长介绍说,该厅初建于唐朝中后期,因香严寺曾是两朝国师慧忠的道场,还因一位皇帝曾在这里出家避难向佛,具有“皇帝的老师”的地位,因而十分显赫尊贵,所以常有高官贵族前来朝拜。面对这样的事情,寺院的方丈不接不送吧,有失三纲礼仪;去接去送吧,又有失“皇帝老师”的尊贵。到底该怎么办呢?皇帝遂立香严寺为“国家设置”,命该寺修建此厅,并颁发旨意:凡香严寺方丈迎送客人,一律以此为始,以此为止。即该寺的方丈接送客人,无论你是将相王侯朝中大臣,还是六品知府七品县令,方丈迎客就在此厅,绝不往下再跨半步;送客亦是如此,到此即止,绝不再下半个台阶。由此可见当年香严寺的“级别”是如何之高,也可见当年该寺方丈的身份有多么尊贵!
接官厅前场面阔大,青砖铺地;甬道宽敞,古柏排立;厅道入口石砌高台昂然矗峙,高台之上四根巨柱巍巍耸立。厅口两边古碑有序排列,石碑青砖镶嵌,碑首青瓦盖顶。由于碑上文字年代久远,多已模糊不清,所以无法细读那些碑文的内容,只能隐隐感受到从古碑身上散射出来的悠远时代的风声雨声,只能由衷感受到古碑的庄严、肃穆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深沉历史文化的幽韵,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皇家寺院的尊貴、严肃以及居高临下的威仪!
过厅之上,就是香严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高大雄伟,巍峨耸拔,廊前八根巨柱昂然拱矗,廊上雕梁画栋彩色图画栩栩如生。大门正中一副内联:“佛殿巍峨融灵山秀水自成胜景;禅义渊深含妙道玄机常警世人”醒人心智;两旁一副外联:“寺据鄂豫佛心如皓月坦坦荡荡;殿邻江汉禅义似烟波浩浩淼淼”悦人心腑。还有大殿两边,两座四根铜柱拱立高大古碑分边耸峙;靠里一点,两个又粗又高的生铁香炉并排矗立;它们正中面对宝殿大门的位置,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鼎式焚香台,正有一群香客在那里烧香许愿。香客点燃香裱,站在台前双手合十,低头默默虔诚许愿,愿语随着袅袅香烟盘绕而上,佛祖在殿内高高端坐,佛眸微睁净耳细听……给人一种十分神秘和神圣的穿越之感。
该殿供奉的是三尊佛像:释迦摩尼佛、药师玻璃光如来和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居中,药师琉璃光如来居左,阿弥陀佛居右,三佛号称佛教三世佛或三方佛。工作关系,曾经常出外笔会交流,游历过不少的佛教寺庙。在那些寺庙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的大多是释迦摩尼佛,也有不少供奉三世佛、五方佛的。而且每个寺庙所供奉的三世佛和五方佛,其佛像也不尽相同。其中供奉三世佛的,就有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的区别。横三世佛是以空间来划分,指的是东方药师玻璃光、尘世释迦摩尼佛和西方阿弥陀佛。竖三世佛是以时间来划分,指过去的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和未来的佛弥勒佛。似香严寺的大雄宝殿将释迦摩尼和药师玻璃光如来佛、阿弥陀佛供奉在一起即为“横三世佛”,也即三方佛。
在这里还想说一下以时间来划分的“竖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现世释迦摩尼佛和未来阿弥陀佛。资料记载:燃灯佛是释迦摩尼的老师,是经他点化,释迦摩尼受记成佛的。释迦摩尼是尘世佛,三十岁成佛,八十岁涅槃,其言论经他的弟子口耳相传,代代背诵,后来编为大佛经《三藏十二部》,奠定了佛教倡导和平、慈悲、济世、利人的基本教义。未来阿弥陀佛,为世人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西方极乐世界,代表着光明无量、智慧无量,亦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竖三世佛”和“横三世佛”虽然有以空间划分和以时间划分之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倡扬的都是向善抑恶,济世福民,面向美好未来。
现在,我就站在香严寺的大雄宝殿三尊大佛面前,仰视大佛法眼微睁洞察世事偏颇,慧目常闭悟透人间禅机。我在三位大佛前诚惶诚恐,恭敬危立,分别一一虔诚跪拜。拜罢起身出门,心下禁不住嘀咕:为什么要将这三位大佛供奉在一起呢?而不是像有些寺庙那样,将释迦摩尼佛独自供奉?而是将三位大佛一起供奉呢?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和玄机?我的理解,是不是这样将三位大佛一起供奉,不管是以空间划分的“三方佛”,还是以时间划分的“三世佛”,都是在昭示佛教的佛法无边,无处不在,生生不息,前程美好吗?就像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讲的,不管你来自东方或者西方,都是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忘过去,做好现实,展望美好未来!这样的想法,只敢在自己心里嘀咕,却不敢拿出来询问全秘书长和忠献,因为这个问题太过深奥神秘,不敢妄加评论。还是在自己心里慢慢品味琢磨吧!
觉得有必要在此提一下香严寺的“三绝一宝”。这里所说的“三绝”是香严寺内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一宝”即大雄宝殿内的大型彩色壁画。该寺的木雕集中在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石雕遍布于殿堂、古塔和石碑,砖雕则集中在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的屋脊和垂脊。雕刻内容品类繁多,多为龙、虎、狮、鹿、牛、马、象、鱼、飞鸟、怪兽、麒麟、山水、祥云、花草和人物故事图案等,构思奇妙,刻工精细,内容浩繁,形象逼真。大雄宝殿内四壁的彩色壁画,为明代《朝元图》,总面积四百余平方米。东山墙壁画为众神朝拜玉皇大帝图;西山墙壁画为道教诸神朝拜原始天尊图;前墙东边壁画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西边壁画为观音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后墙东边壁画为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西边壁画为普贤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这些彩色壁画使用颜料考究,构图严谨精细;人物姿态各异,形体神韵兼备。木、石、砖雕刻和壁画,是香严寺精华所在,虽经天长日久,但仍散射出强烈的艺术气息,是我国古代雕刻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然而这不是本文的主旨话题,在此就不必细细赘述了。
5
经大雄宝殿再往上行,就是望月亭,又称宣宗皇帝殿、礙月轩、指月处。此亭设计独特,精妙绝伦,重檐硬山卷棚式建筑,上覆灰筒青瓦,檐下三踩斗拱。外览高阁飞脊,双层飞檐展翘,内观却是单层设计,而且不用一根铁钉,完全由木料、拱圈、斗拱卡建而成,体现了精巧飘逸的南方建筑设计风格,是香严寺古建筑群中的一绝。也是主殿大雄宝殿通往藏经阁等其他配殿的上行之道。据全秘书长介绍,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光王李忱为免遭颖王李炎(后即位称武宗)杀害,秘密潜至慧忠国师的发迹道场——淅川香严寺,投于智闲禅师门下当了七年小沙弥。七年之间,每当夜阑人静之时,李忱就在“望月亭”的地方望月兴叹,祈求苍天保佑,躲过血光之灾,实现心中不凡夙愿。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武宗李炎因追求长生不老,笃信道教方术,服用仙药中毒驾崩。太后下诏迎李忱回宫即位,是为唐宣宗。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李炎灭佛限佛的政策,大力倡扬佛事,拔冗整饬禅院,尤其重重赏赐向佛七年的香严寺。香严寺僧众为纪念宣宗在此向佛并倡佛重教的恩德,遂在宣宗“指月处”建宣宗皇帝殿。后年久日长,几经毁损,清朝雍正年间重建此亭。殿东有雍正十三年“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记”可以为证。此殿后来取名望月亭,以纪念唐宣宗在此落难,后来发迹的历史故事。 听着全秘书长的介绍,我站在望月亭下流连不前。细读正门古联:“香严浴紫烟令唐天子虔首;宝寺飞幽谷招众教徒皈依”,东门古联:“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西门对联:“秋雨春风门对青山松滴翠;晨钟暮鼓寺倚沧海月飞烟。”仰望亭顶巧檐四翘凌空欲飞,看门前香桂排立,望亭后古柏拱卫,透过飘渺悠远的历史烟云,仿佛看到一轮明月高挂夜空之上。唐光王李忱夜夜如斯地站在这里,锁眉苦脸地望着弯亮如钩的月亮兴叹不止。不,他不是在望月,而是在指月问月啊!李忱指着月亮问道:请明亮的月儿回答我,我的命运怎么这样不好呢?既然让我生为王子,为何又让我的母亲身为宫女?既然我跟别的王子身份一样,都是亲王,为什么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地欺负我?算了,我认命了,我什么都不跟你们争,什么好事儿都让着你们,可是李炎你为何一直盯着我不放,非要处心积虑地想至于我死地呢?我虽有一腔报国情,空有一番报国志,但苍天你何时能够睁开眼,让我的愿望实现呢?也许是李忱的质问惊痛了月亮,惊动了正在打盹的上苍。老天醒来,审视天下,终于察觉了命运对李忱的极大不公,于是挥动朱笔轻轻一划,泱泱大唐的运势走向发生了改变……
史料记载,唐宣宗李忱是唐朝二十二位皇帝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同时也是命运最坎坷不平、能力最强、最能忍耐的有为皇帝。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也是唐穆宗李恒的弟弟,是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天子的皇叔。由于母亲郑氏是一名宫女,虽然李怡同样身为光王,却享受不到其他亲王那样的尊贵待遇,经常受到其他王子的奚落欺负。李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性格显得孤独自卑,郁郁寡欢,虽然极有才情,却无机会展示出来。之后他干脆装呆装傻,任何场合都让避人后,不出头露面,甚至连别人的问话,也故意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故作呆滞木讷。朝中人等都以为李忱是真的呆傻,更不将他放在眼里了。唯有他的侄儿——武宗李炎看穿了他,认为李忱若非真傻,就是心机太深,这是自己皇位的一个潜在威胁,于是决意千方百计加害李忱。自此之后,李忱“意外”频出,不是出行坠马,就是走路“跌跤”,经常弄得头破血流,浑身是伤……最后,李炎看整不死李忱,干脆下了毒手,悄悄命几个太监将李忱捆绑一团,扔进厕所的大粪池里。然而,天不灭李忱。有一个名叫仇公武的宦官,因看不惯李炎的心毒手辣赶尽杀绝,同时也想为自己找一个未来的靠山,以便日后飞黄腾达,于是欺骗李炎说,要“将其捞出来杀掉”,私下却将李忱偷偷放了,让其到慧忠和尚的发迹道场——悄悄避难……唐会昌六年,武帝李炎三十三岁时因服用道士的长生不老药中毒病危,其膝下无子,无以为继,又深知叔叔李忱才高八斗,于是在大臣们的极力推举下,不得已钦命李忱为皇太叔,让其接替自己驾崩后的皇位。
李忱即位后,突然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膽识、才智和魄力,也许是缘于有过七年底层生活艰绝无比的苦难体验,所以他一上台就明察沉断,严于吏治,身体力行,同法无私,对皇亲国戚和宦官的专权严厉申饬;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重视人才,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体恤百姓。李忱重贤任能,曾想任用前朝能臣白居易为相,哪想白居易体老力衰,患病离世。李忱痛惜人才,悲痛不已,即作《悼白居易》诗一首:
“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敢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
造化无为子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由此可见李忱不仅明察沉断,胆识超人,其文采也是十分了得的啊!
李忱的嫉恶如仇和严人律己,不但令仇公武等原想攀附其弄权造势的宦官、佞臣大失所望,望而却步,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同时也令朝中能臣大吃一惊,精神一震。于是君臣合力,精理朝政,不但消灭了为患唐朝半个世纪之久的“牛李党争”,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创造了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的最好的政治经济局面,而且还把沦陷于吐蕃人手里将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复,缔造了唐朝中晚叶绝无仅有的最后一抹辉煌。
然而遗憾的是,这位被世人赞为“小太宗”的有为皇帝,依然没能摆脱唐朝大多数皇帝的恶习与魔咒——祈求长生不老,笃信道教方术,最终在位十三年,五十岁那年像他的前几任皇帝那样,服用长生不老药中毒而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否认李忱依靠自己的才情和能力,为唐朝这个已经进入衰败期的苍老王朝,所创造出的功勋卓著的“小贞观之治”!这是李忱对于唐王朝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当然,我觉得有必要在此补充一句:在如上所述李忱创造的成就里,是否应该也有香严寺曾经庇护他七年之久的不灭功绩呢?我想,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吧!
6
从香严寺出来,我们又就近观览了几个比较有名的寺外景点。珍珠泉、望江亭、竹海塔林、璇台绝顶、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座庙、虎踞阁、双石洞……这些景点虽然各有渊源,各具特点,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和最震撼的还是东塔林和双石洞。
东塔林位于香严寺东面数十米远的竹林之中。内中的佛塔俱为香严寺历代高僧而建。全秘书长介绍说,有句老话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处的“浮屠”就是“塔”的意思。佛教观念认为:能造七级佛塔的佛陀,其功德是难以计算的。但是佛陀已经涅槃,所以建造佛陀弟子们的佛塔也是功德无量的。香严寺历代高僧辈出,名塔林立,继慧忠国师之后,著名禅师有耽源、智闲、太虚、如意、宕山、颛愚、华禅、道乘、慧灯、慈秀等等。塔林原有佛塔二百余座,可惜经历时代变迁,战火肆虐,原有佛塔多数毁坏,现仅存四十余座明清两代所建的石塔和砖塔。现存古塔中,以颛愚谧禅师的法云塔最为完好和著名。此塔七级六棱,有三丈多高。另外如宝山长老塔、远大和尚塔等也较有名……
我们边走边聊,顺着石阶小路不如塔林。小路两边,长满了小臂粗细的青竹,那青竹葳蕤繁茂,细皮绿叶,节节拔高,直冲云天。放目四望,满眸都是这般青枝绿叶、昂然冲天的竹林,让人感觉心情愉悦、又精神昂奋。说话之间,法云塔到了。远远望去,一片竹绿之中,青灰色的法云塔凌云超拔,傲然伟立,肃然高耸于竹林之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之感。及至走近,细细查看塔体,就更让人吃惊了。此塔堪为十分精致的艺术品:塔为六棱,棱面由红色大理石镶贴而成;塔座为青石雕刻的莲花台座,台脚由六只石刻的神龟垫地;每一层塔面的连接处有两道横棱,棱上雕满各种样式的花纹;两道横棱之间的石雕,反映的则是佛教起源和该教济世救人、普度众生的人物故事。望着这样雕刻精细、傲视云天的稀世佛塔,那种给人心底的激动和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忠献介绍道,颛愚谧禅师为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传人,于清康熙末至乾隆初任香严寺方丈,在位二十余年。他为复兴香严寺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历时九年,终于重建香严寺院,可谓功勋卓著,不可磨灭。颛愚谧禅师退位后,嗣法门人照熙尊奉皇帝旨意,率众僧特为其建造此法云塔,以纪念他的不朽功德。此塔之高贵奢华,在国内其他佛教寺庙实属罕见……
塔前偏东四米远处,立有《敕建香严显通禅寺颛愚谧法云塔铭》碑。碑文记述了禅宗的历史渊源及颛愚谧禅师的简历。我们站于碑前,仔细阅读上面的碑文,不由深深被禅宗发展的坎坷以及颛愚谧和尚为兴佛教、重建香严寺而不辞辛劳,忘我劳作,披肝沥胆,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不过想想,颛愚谧禅师为佛教事业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还是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的回报,且不说在他重建香严寺后得到多少百姓的赞誉,得到朝廷以及地方官府多少赏赐,而仅这一座皇帝敕建的稀世罕见举国仅有的法云佛塔,也足以安慰颛愚谧禅师的那业已升天之灵了吧!
由此不由想到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所谓文人。记得我在一篇短文里做过这样的论述:真正的文学,其实就是一种某种意义上的“宗教”;一个好的作家,就是一个某种意义上的“宗教家”。好的作家应有“佛陀”那般看透世间一切的思想深度与境界,又有“佛陀”所无的“七情六欲”以及与社会大众同喜同哭的“入世情怀”。一个好的作家作品,也应像佛陀的经卷、祈祷一样,能够给社会芸芸众生以顿悟、以启示!
从而再引申到作家和佛陀精神传承的方式:佛陀传承精神的载体是经书与浮屠(佛塔),作家传承精神的载体是作品。佛陀修正世人的方式是立功和立德,这里所说的立功立德是自净其意,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同时达到自修和度人之目的;作家延续生命的方式是立言,用自己的作品给人以愉悦,同时影响、引导世人向往善与美,贬抑丑与恶。但九九归一,殊途同归,二者都是释惑解疑,修性度人,发掘完善人类的真善美。这就是作家和宗教家的同样伟大之处。比如宗教家慧忠国师有七级六棱无缝宝塔,颛愚谧禅师有七级六棱法云塔等等,他们的佛屠就是其传承功德的精神载体,后人经由佛屠,就能了解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进而更加敬仰、崇拜他们:同样,比如司马迁有《史记》,屈原有《九章》《九歌》《离骚》,李白有《将进酒》《静夜思》《行路难》,杜甫有《三吏三别》,白居易有《琵琶行》《长恨歌》……这些作家诗人的作品就是他们延续生命的精神载体,人已去,作品在,后人经由作品,了解他們的人生与精神,进而将其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当然以上所言,并非说我就是一个“作家”了。确切地讲,自己只能算是一个混天度日、以此混口饭吃的有点良心良知的文学编辑而已,也没有写出什么能够传世的作品。自知离屈原、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差十万八千里,而且对慧忠国师、颛愚谧禅师这样的佛学大师,也只有敬仰、崇拜的份儿!尽管如此,我还是想从心里向屈原、李白、杜甫这样的文学大家和慧忠、颛愚谧这样的佛教大师顷力看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用屈原和孙中山的名言,在有生之年不断激励自我。
7
双石洞居于该寺向北约一公里处的清风岭阳侧悬崖绝壁之上。我们紧赶慢赶,尽管累得腰酸腿疼,汗如雨下,还是半个小时赶到了那里。
双石洞给人的感觉真是震撼无比。它是将一段山壁劈开,开拓出一块平地,又在靠山的那面绝壁之上,开掘出两个深幽的佛洞。双洞并立,相距五米。北洞深约三米有余,宽约两米半,高约三米;南洞深约四米,宽约三米,高约米。洞内开凿佛台三阶。洞门两边均凿有石门框,门高约两米半,宽约一米半。洞门上方刻有花纹顶窗。一道绝壁,能够开凿出这么大、这么精致的两个佛洞,真可谓是泣天地惊诸神的鬼斧神工!这要多大的毅力、多少个时日才能完成啊!全秘书长感慨说,这两个石洞现已不是全貌,洞内原有石刻佛像近二十尊,可惜于“文革”期间被毁坏殆尽,现已经荡然无存。一句话说得大家慨叹不已!
此洞到底是何人开凿的呢?忠献领我走至佛洞对面那面劈开的石壁前,见石壁上镶嵌有石碑一块。碑上刻有古诗四首。其中两首为明代万历年间刑部主事顺阳川人(顺阳川是原淅川县最富裕的三大河谷之一,另外二川为丹阳川、板桥川)李荫所作。
李荫在第一首名为《赠雷空和尚住香严双石洞》的诗中这样写道:
万顷香严自李唐,
多年遗迹已全荒。
师今住锡苍崖畔,
曹洞家风自主张。
由此诗可知,香严寺建于唐朝,雷空和尚曾经在此洞居住,但没有说明此洞是谁开凿。
但李荫在第二首名为《双石洞》的诗中写道:
深山花事已无多,
洞口阴森绕绿莎。
客至不须询时代,
石门铁笔纪宣和。
此诗说出石洞开凿于北宋宣和年间,由此可知此洞距今已有九百年的历史了。
然而,此洞究竟是谁开凿的呢?
后又找到了康熙年间举人内乡人彭始熹的一首名为《游香严双石洞》诗,才算释解了这个疑问。此诗诗文如下:
上有双石洞,
修凿若天成。
其一书宣和,
中镌愚叟名。
我们由此诗得知,双石洞开凿于宣和年间,开凿人是愚叟禅师。石洞中原来应该刻有愚叟禅师的名字,可能后来被人毁坏了。
史料记载,宣和年间,北宋与金国战事激烈,当时香严寺已被兵火所毁。试想此时,愚叟禅师颠沛流离来到香严寺,本想在此了此余生,哪想香严寺只剩下残垣断壁。这可怎么办呢?愚叟禅师遍寻白崖山岭,没有合适的落脚之处,最后来到双石洞所在崖壁前面,站在那里四处观望,忽然发现这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啊:背依风岭,面对丹江,眼界开阔,极目辽远!不由感慨万千,赋诗一首道:
何处云间阁,
山光翳复明。
意亦高世事, 栖此全其生。
双石洞什么时候开凿和谁是这些石洞的开凿人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不禁被佛门先驱们为了佛教事业忘却自我、披肝沥胆、鞠躬尽瘁的无我无私精神而由衷感动了。
此时此刻,我不由想起释迦摩尼为了寻求解除百姓万般苦痛之妙方,甘愿放弃太子之位,遁入深山修行悟道,终于创立了可解一切苦难的神秘通道——佛教;想到达摩禅师面壁十年,为少林寺修建而披星戴月,忘我劳作的惊人史籍;想起慧忠国师跋山涉水,佛衣褴褛,结茅为庵,开场讲佛四十载,最终建成香严寺的不凡故事;想到颛愚谧禅师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历时九年之久,终于重建香严寺的彪炳事迹;当然还有北宋宣和年间的愚叟禅师,在此开凿佛教洞窟的难以想象的人间壮举……
试想,有如上这些佛教先驱和其他佛教中人们的忘我付出和艰辛努力,我国的佛教事业还能不蓬勃向前发扬光大?我们的世界还能不变得愈来愈善信,愈来愈美好?
8
正欲从双石洞起身下山,接到香严寺释演修住持打来的电话,说要请我等一同用斋。见我不解其意,全花莉秘书长解释说,咱们来香严寺之前,我就跟释演修住持联系过,他说在外交游,正在往寺里赶呢!这会儿是回到寺里了,要跟咱们见面呢!
一行人赶忙回到寺里,释演修住持正风尘仆仆,站在过厅(接官厅)之上迎候我们呢!真想不到释演修住持如此年轻,大概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脸膛红白,眉清目秀,精神飒铄,仪态万方。双方见面,互相介绍,寒暄握手,一行人随住持来到寺院客堂。
主客落座,有僧人過来倒茶。品茶之时,才有机会将寺院客堂细细打量。更想不到香严寺的客堂会如此宽敞,起码有五间房子大小。也想不到客堂的设施会如此奢华高贵,又充满现代文化气息:正堂是住持接见客人和寺院议事的场地,六根红木柱拱立撑顶,门楣四个鎏金大字:安和海众;拱柱下两排雕刻精细古色古香的红木沙发相对排列,正面墙上一幅红木刻就的达摩祖师面壁图格外醒目;面壁图上,有一首四言诗: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此是禅宗达摩祖师的传法偈语。我想这首四句偈语,所说的应该是佛教禅宗自六祖慧能大师之后,派生出临济、云门、沩仰、法眼、曹洞五大禅宗门派,产生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河泽神会、永嘉玄觉五大禅门弟子,使佛教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的故事吧!
看过正堂,再说偏堂。两个偏堂居于正堂之左右两边。右偏堂是请客人品茗、闲聊的地方,茶几、茶案、瓷壶、茶碗、茶柜……应有尽有;左偏堂是住持阅卷读书、习练书法和学习之所在,书柜里面装满经卷书籍,可谓琳琅满目;书案之上宣纸层叠,石砚、笔架甚至连电脑、电视等设施都一应俱全……看完这些,心下不由暗自思忖:心想自己作为一从事文学工作的文人,过去曾多次出外参加笔会,也趁机游览了不少的佛教道教名山名寺,可从没有见过那个寺庙有如此宽敞、奢华的客堂设施呢?难道这样的奢华程度,也是一种“国家设置”的规格?也像慧忠法师的七级无缝宝塔和颛愚谧禅师的七级六棱法云塔,以及香严寺的方丈迎送贵客只到接客厅为止一样,也是皇帝封赐的超常待遇吗?而且,这种超乎寻常的规格和待遇,是自唐代以来就一直延续下来的吗?
我将这些疑问,悄悄跟全秘书长说了。全秘书长又将我的疑问,转达给释演修住持。释演修住持听了,没有说话,只是微笑颌首,轻轻点了点头,那神情里面有自豪,有满足,还有很神圣的内容在里面。于是由此为始,开始了跟释演修住持的交流。从佛教的起源、教义、坎坷的发展经历,到禅宗在中国的兴起、香严寺以及另外三个河南佛教名寺的繁盛、重建过程,还有佛教精神对世人的教化、生活的影响等等,谈了很多。释演修住持自始至终面含笑意,声色不露,思维缜密,娓娓而谈,从中可以看出其知识积累之深厚,佛学思想境界之高远。心想人家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积累、胸襟和境界,可见平日之佛学研修、文化吸收是多么的执着!亦可见人之智慧和平庸与否,不在年龄长幼,而在于先天之固有和后天之勤奋努力之共振所致吧!
说话间,用斋时辰到。起身时才忽然想起,是不是应该跟释演修住持以及全花莉秘书长、作家忠献照一张合影照啊!我的建议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于是起身,依次并排站好,我站在释演修住持身边,尽管住持比我年轻许多,但还是对其充满了由衷的敬重。试想当今物欲横流之金钱商品社会,人们都在不择手段地拼命当官、弄权、经商、挣钱,而像释演修住持这样才貌双全的青年才俊,居然能够决然放弃俗世之欢乐,矢志皈依佛门向佛宣佛,身体力行普度众生,这是何等的觉悟?这是何等的精神?我等是自愧弗如啊!正思索着,相机咔嚓一响,将我们的忘年之情变成了永恒……
9
离开香严寺时,已近傍晚时分。快要坠落的夕阳给寺院镀上了一层古铜色的光晕,使坐落在白崖山清风岭半山腰松柏掩映之中的香严禅寺,更加显得古色古香,神秘幽远。
悠悠钟声之中,我们乘车回宛。坐在后车座上闭目小憩,脑子里仍在展演着香严寺的殿堂舍院、塔林佛洞的琳琅画面,想到该寺一千三百多年来所经历的沧桑变迁、风风雨雨,心底忽然泛上来一缕对宗教与社会、国家、政治、百姓等等关系之认知的思绪……
如上文所述,香严寺创建于唐开元年间,但真正声震朝野、闻达于世,还是在创寺人慧忠和尚被唐玄宗任命为“国师”,尤其是唐宣宗在此避难七年,后又当了皇帝,并自愿充当该寺护法之后。因此,虽然之后数次遭受兵火毁损,但于明朝永乐和清朝康、乾年间,皇帝又下令两次重建,所以才保留下来了这个青瓦红墙、古韵犹存的香严寺。试想,如果慧忠和尚没有被唐宣宗、萧宗、代宗任命为国师,唐宣宗没有在此避过劫难,还会有惨遭毁损之后的大规模重建吗?我想大概是不会的吧!果若如此,那还有今天的香严寺吗?
思绪至此,不由想起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制造的几次“毁佛”运动。这里的“三武”是指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唐宣宗的侄子、上一任皇帝)和北周武帝;“一宗”说的是后周世宗柴荣。这四个皇帝都在全国实行过大规模的灭佛、毁佛、限佛运动,不管他们采取这些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其结果是对中国佛教摧残、削弱很大。尽管据说是因果报应,这几个皇帝后来都结局不好,不是过早夭亡,就是病魔缠身,不得好死;不是当了敌人俘虏,就是刚上台就被别人推翻,丢了皇位。以上史实,也许是某种机运巧合,但都被老百姓说成是因果报应,这是社会大众对于毁佛限佛之行为深恶痛绝的集中体现。 回到正题。香严寺之所以能在唐、明、清时代盛极一时,成为“万顷香严”、“为中州诸山之冠”,其主要原因,还是被当成了皇家寺院,到底是沾了皇家的光气!当然,这里面也有老百姓的需求、拥戴、支持、供奉的原因。如上原因我们都心知肚明。请看香严寺韦驮殿东西两个窗户上方的匾框,匾框里面的题词是“宏法利生”、“祝国福民”。这两句题词说的多好啊!宏法即弘扬佛法;利生即利好众生;祝国即祝愿和帮助国家平稳、强盛;福民即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只要如此理解宗教与社会、政治、国家、百姓之间的关系,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决了吧!当然,宗教依存于社会,也能反作用于社会,影响、引导社会朝着和谐、平等、强国、福民的方向不断前而进之,此亦一件功德无量之善举矣!
以上所言,不仅仅单指香严寺。就拿与其香严寺并称为“河南四大名寺”的另外三个寺院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来说,毫无例外也是这样: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该寺相传为中国佛教的第一所寺院。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举世闻名的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就发生于少林寺。
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距今1400多年的歷史。据载寺址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公元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数千人,是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
以上这几家河南名寺,哪一家跟皇家没有一点关系呢?当然也不仅仅是河南这几家,就拿全国来讲,凡是自建以来一直繁盛并持续至今的著名寺庙,大都是皇帝亲自去过抑或跟皇家、朝廷之间有点什么关系吧?
尽管时至今日,佛教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没有了什么神仙、皇帝,然而作为中国的“文化”,仍然需要发扬优良传统,倡扬“宏法利生”、“祝国福民”之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佛教事业的弘扬光大。在此不由自主地由“文化”想到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我想,文学也属于文化范畴,文学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坚守爱国为民、为社会大众鼓与呼的创作底线,只有如此,才能永葆青春,不断攀爬新的高峰。
以上所言,算是对香严寺和佛教乃至中国文化事业的良好祝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