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心中会拥有中学生的自豪和希冀;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的眼里会贮满兴奋和惊奇……”这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的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卷首语,是编者满怀爱意写给学生的开场白。读着这些富有感情的句子可以感受到专家们的殷殷心意。这套书是他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河北语文界的骄傲。
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要和语文课本打交道的教师而言,捧起这套书的欣喜之情要远远大于学生。看着它全新的编排体例,读着一篇篇新加入的出自河北作家之手的文章,确实感到亲切,有一种清新的气息。但在执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点不满意之处,在此大胆提出,以待专家或同行指教。
一、“强”字的注释令人费解
2007年6月第3次印刷的七年级上册《童稚记趣》(第73页)中,将“项为之强”注释为:“项为之强(iiang),脖子因此而僵硬。项,脖子的后部,这里指脖子。强,僵硬。”
此处读jianq解释不通。“强(jiang)”的意思是“强硬不屈;固执”,指的是人的性格。很显然在这里取此义不行,它的意思应是“僵硬”,而“强(jiang)”字并无此义。这里的“强”是一个通假字,本字应是音近的“僵”字。所以在本课中,“强”字读音应为jiang,这样字音和词义才能联系上。
二、《送董邵南序》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不合适
编者把《送董邵南序》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的原因大概是想让学生早些了解河北的古称“燕赵”以及在这一块古老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除去这一点外,这一课早早安排在七年级就没有理由了。
首先,这一课文晦涩难懂。文中较多生僻的文言词汇使学生头疼,加之作者有意而为的曲笔达意更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需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使一个刚脱离小学不久的学生明白韩愈写此文的本意是不希望董生去河北!然而明白了之后他们对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的故乡“燕赵”就少了几分自豪,多了一层失望!在情感上先受了打击,不能实现编者的初衷。
其次,这一课结构上运用典型的“起承转合”的章法,这一章法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对表达的文意也就只能死记硬背而不能自然领悟。
三、《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一文不宜选入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此单元第一课安排的是宛敏渭撰写的《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文学与自然的关系,但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此文不够精妙,不宜作为范例文章。
这篇文章的“帽子”太大,引子太长,不是说明文中的精品。全文不过两千字左右,单是引入部分就占了七百余字,第一自然段与说明对象“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几乎没有联系,它在文中的作用跟学生解释不清。这种文章只适合课外阅读。
虽然现在有很多阅读的材料,但课本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对于教师来说,更是把课文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托。笔者觉得排入课本的应是选了又选的精品才行,因为课文往往在学生一生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说明文知识性强,语言精练准确,体裁特征明显,教师要通过课文把每个知识点讲清。但《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不具备上述特点。虽然它也署有竺可桢的名字,但在结构上远没有《大自然的语言》清晰,内容上远没有《大自然的语言》精练。
以上几点感受,是在和许多同事推敲之后的共同结论。在此提出,是希望聆听专家或同行的教诲,希望我们的教材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要和语文课本打交道的教师而言,捧起这套书的欣喜之情要远远大于学生。看着它全新的编排体例,读着一篇篇新加入的出自河北作家之手的文章,确实感到亲切,有一种清新的气息。但在执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点不满意之处,在此大胆提出,以待专家或同行指教。
一、“强”字的注释令人费解
2007年6月第3次印刷的七年级上册《童稚记趣》(第73页)中,将“项为之强”注释为:“项为之强(iiang),脖子因此而僵硬。项,脖子的后部,这里指脖子。强,僵硬。”
此处读jianq解释不通。“强(jiang)”的意思是“强硬不屈;固执”,指的是人的性格。很显然在这里取此义不行,它的意思应是“僵硬”,而“强(jiang)”字并无此义。这里的“强”是一个通假字,本字应是音近的“僵”字。所以在本课中,“强”字读音应为jiang,这样字音和词义才能联系上。
二、《送董邵南序》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不合适
编者把《送董邵南序》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的原因大概是想让学生早些了解河北的古称“燕赵”以及在这一块古老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除去这一点外,这一课早早安排在七年级就没有理由了。
首先,这一课文晦涩难懂。文中较多生僻的文言词汇使学生头疼,加之作者有意而为的曲笔达意更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需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使一个刚脱离小学不久的学生明白韩愈写此文的本意是不希望董生去河北!然而明白了之后他们对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的故乡“燕赵”就少了几分自豪,多了一层失望!在情感上先受了打击,不能实现编者的初衷。
其次,这一课结构上运用典型的“起承转合”的章法,这一章法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对表达的文意也就只能死记硬背而不能自然领悟。
三、《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一文不宜选入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此单元第一课安排的是宛敏渭撰写的《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文学与自然的关系,但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此文不够精妙,不宜作为范例文章。
这篇文章的“帽子”太大,引子太长,不是说明文中的精品。全文不过两千字左右,单是引入部分就占了七百余字,第一自然段与说明对象“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几乎没有联系,它在文中的作用跟学生解释不清。这种文章只适合课外阅读。
虽然现在有很多阅读的材料,但课本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对于教师来说,更是把课文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托。笔者觉得排入课本的应是选了又选的精品才行,因为课文往往在学生一生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说明文知识性强,语言精练准确,体裁特征明显,教师要通过课文把每个知识点讲清。但《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不具备上述特点。虽然它也署有竺可桢的名字,但在结构上远没有《大自然的语言》清晰,内容上远没有《大自然的语言》精练。
以上几点感受,是在和许多同事推敲之后的共同结论。在此提出,是希望聆听专家或同行的教诲,希望我们的教材能有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