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险学是专门研究与保险及其活动规律有关的社会科学,集法律、数理、计算机与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渗透的交叉性课程,具有高度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但目前,在高校的保险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保险专业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保险公司用人需求。面对与实际脱节的现状,高校需要对保险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研究。
  【关键词】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022-02
  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逐渐增强,保险市场的需求呈现日渐增长的趋势。伴随着保险市场需求的增长,也同样面临着对保险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作为保险人才的重要输送基地,应紧跟保险市场的发展,总结现有不足,并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结果。
  一、保险学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传统。
  目前,我国各学校针对保险学学科的日常教学大多仍沿用“老师讲授、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般囿于教材本身,这种类似“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与学生产生共情,从而使得课堂效果大幅偏于预期。
  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较晚,社会认可度处于逐渐提升阶段。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主要为大学本科及以下,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保险从业人员难以达到高校教师的任教门槛,造成教学与业内实际难以实现互通;二是保险专业师资力量的储备还有待增加,科班出身的老师数量偏少,且一般都较为缺乏保险行业的实践经验,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植入丰富的行业教学资源。
  2.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度较弱。
  保险学具有与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如风险管理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始终贯穿于保险业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也与保险的经营息息相关,经济法等法律法规在保险合同和保险监管等方面也有较多应用。若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讲授彼此独立、缺乏联系,就容易造成各学科之间难以实现融会贯通,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难度也将更大。当下,我国保险学课程大多局限于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课程,内容设置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程度明显不足;同时,执教教师自身的知识面、驾驭多学科的能力也都有待提升。
  3.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险需求的日益增加且多样化,保险险种层出不穷,创新不断,有关保险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也在日趋完善。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保险行业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但在目前我国的教学现状下,一是教师未能及时洞悉行业动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更新案例储备并对典型案例进行重塑与讲解;二是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保险学教材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保险实践,且教学内容也无法跟上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行业脱节。
  二、对保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1.多途径结合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
  基于目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笔者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首先,高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及地缘优势,与保险公司搭建校企合作机制。如,利用“学平险”等合作项目,一方面由学生办理保险代理人的角色为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熟悉保险展业的方法与技巧;同时,通过与保险公司的长期合作,为学生创建校外实习基地,并向保险公司输送所需人才。
  其次,优化配置实践性课程内容。在有限的课时数量下,合理配置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如:可通过模拟保险业务的经营等过程,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保险市场的了解,并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鼓励学生多参加保险行业相关的考试,如精算师资格考试等,通过考试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和巩固。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
  国外成功的保险学教学方式均表明: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适当引入保险典型案例能使学生认识到保险对于人们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感触保险社会作用的同时告别对书本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授课教师首先应该要合理明确哪些内容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在明确了实施范围之后,应合理选择知识点所对应案例,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可能选择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能迎合学生兴趣的案例,深入浅出,与学生产生共鸣;二是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储备,注重案例的时效性,促进学生对行业新动态的把握度;三是,利用多媒体教授案例,使学生花费较少的时间便能够掌握案例内容,例如視频播放,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案情,加深印象。
  3.合理设置交叉学科,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
  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应在考虑学生知识构架的前提下,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建设,不应只局限于保险学原理或几个主要险别的讲解,可在保险学授课的同时,适当融合财务管理、电子商务、风险管理、证券投资、经济法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一套架构完整的学科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通过采用学生阅读、集体讨论、抢答等方式,把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通过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来提高课堂互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结论
  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学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保险学老师需要在总结目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照保险市场所需人才的素养和要求,积极探索并完善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对深化高校的课程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晓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保险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
  [2]曹时军,刘冠华.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骆桂娣,钟麒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保险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
  [4]蒋勇,杨巧.新形势下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对外经贸,2016(3).
其他文献
黑格尔是第一位认识到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因为对理性的信仰,他对现代性保持着一种乐观。虽然之后的现代性研究者们很难保持这种乐观,但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却开启了哲学与现
【摘要】“无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即:无背道之行,顺其自然而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无为而治”就是要重于“理”,轻于“管”,对事不对人,将理说通,将理摆正,在班主任工作中,实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师生的主动性,使班级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无为而治”的目标是“自管”,对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要求更高。“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  【关键词】管理保姆型 学生自治 自我管理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发展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而进行,坚持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英雄人物的优良品德与崇高精神作为育人的核心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育人形式、手段、内容。  【关键词】文化资源 育人特点 基本经验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在经典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由于与现代化相联系,这一命题就体现为民生问题。从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现代化追求到毛泽东的社
现在不少学者认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或将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因为,当廉价劳动力优势消耗殆尽时,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其他的增长源泉,尤其是技术进步来推动。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中
关于少数人权利保护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基于不同的立场,对如何解决公共性和差异性之间关系的路径探讨也有所不同。作为多元文化主义的支持者,威尔·金里卡致力于在自由主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关键。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日益凸显。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据陈桥驿在《中华读书报》2008年2月20日报导,在宁波举行的“佛教与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位来自日本奈良市药师寺的僧人,受戒前是京都大学的毕业生。他说:他在京都大学念书
邹民生在《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5日撰文指出:民生问题已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前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从各地先后召开的两会情况看,与会代表也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热点上。为什么
【摘要】在新课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程有了新的目标。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经由喊空头口号向实际行动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如何在现状之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最终培养出色的创新能力是本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本文主要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