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反之,就会出现厌学的现象。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喜欢上数学。教师还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發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56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使小学生对许多数学知识掌握起来有些困难,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数学成绩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小学生的学习历程,发展抽象思维,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按照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摆脱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探索,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实现自主学习。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论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感知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小学生清晰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创设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在情境中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要选取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事例或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作为课堂教学的例子。这样可以给小学生亲切感,避免对数学学习产生压力,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离他们并不遥远,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像小学生常见的时钟、商品包装、药品说明书等物品上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还有超市购物、饭店就餐等社会活动也都离不开数学。这些都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依据。在生活情境中,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小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生活技能。
(二) 适时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根据书本内容,将数学问题与相应的情境进行融合,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给小学生创造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阶段,先设置一个疑问,并在疑问中留下悬念,给小学生思考的机会,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仅仅依靠现有的知识根本无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而他们又急于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促使小学生把注意力转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此时,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高度活跃的状态,促使小学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这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设置疑问的时机,层层设疑,循循善诱,吊起小学生的胃口,带领他们一同学习数学知识,不断优化师生关系,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牢基础。
(三) 结合教材,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发达的阶段,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一点乐趣也没有,是和童话故事无法相比的。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故事内容,穿插一些童话故事、名人轶事或历史故事等,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看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例如,在讲分数相关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在讲路程时可以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在讲圆周率时可以引入祖冲之的故事等等。此外,像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等故事其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故事做一个整理,利用故事抓住小学生的心,凡是能用故事来讲述的数学知识,都尽量融入到故事中,让小学生在故事世界中学得开心,学得快乐,逐步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四) 引入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喜欢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贪玩的。教师应广泛搜集小学生爱玩的游戏,如民间游戏或者数字游戏等,抓住契机,引入游戏辅助教学。小学生在游戏中舒展身心,思维活跃,改变对数学课堂的看法,乐于与教师交流思想。比如将图形特征用到谁是卧底的游戏、在讲倍数关系用到的抢凳子游戏、认识数字时用的数字炸弹游戏等都是非常好的游戏,小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游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变成具体形象的游戏元素,促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又在玩中实现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数学游戏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使小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逐步成长,让整个数学课堂重新燃起激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深化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并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小学数学资源,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强大信息技术支撑的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演示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也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了科技感,增强进行知识探索的兴趣。伴随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微课、电子白板、人机交互系统等教学手段,都可以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带来了新的冲击。小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在丰富的数学资源里遨游,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做好了铺垫。 三、利用实践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有些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小学生年龄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复杂的问题没有耐心,缺乏意志力。根据这样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作出改革和创新,并且教学思路要与当前主流的思想保持一致。具体来说,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讲解上,应当转向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发展能力。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鼓励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小学生提供实践所需的支持,引导全体小学生参与进来,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直接的体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小学生利用教具资源进行数学知识的演示,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可以利用教具来检验推理的准确性,让小学生在猜测、探索、证实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兴趣,获得真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做了,才能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找到学习的动力。教师能够从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和成果中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的开展更具有目的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融入数学历史,激发学习情感
数学史主要研究的是数学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数学家事迹等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渠道。在以前,小学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知识大多是照着教案直接给出知识点,然后再给学生举例子,根本看不到数学的发展过程,只能看到结论,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大多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但是,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数学史的内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数学史向学生讲述数学知识的来源和演变过程,从历史故事引入数学知识,从历史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此外,数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引入数学史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感受到数学家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知识科学严谨的态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小学生,引导小学生树立坚韧顽强的品格,培养探究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保持一颗高度自信的决心。
五、合理评价,激励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要融入真情,要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批评性的语言。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制定具有挑战性和拔高性的目标,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哪怕进步的只是一小步,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在学习上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他们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会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享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时还要注意语音语调和神情神态,如果能够在课堂上面带笑容,用充满亲和力的语言和饱含关切、赞赏的目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让小学生徜徉在爱的温暖中,那么一定会使小学生如沐春风,激情澎湃。
总而言之,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劲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走出传统教学思想的怪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创新教学策略,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搭建平台,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童趣。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建立以自身发展为基础的课堂评价体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根源上消除小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着眼于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达成各项课堂教学目标,培养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趙瑞萍.激发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思考[J].科教导刊,2019(5).
[2]朱荣.兴趣驱动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9(10).
[3]张建芳.兴趣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思考[J].中外交流,2017(37).
[4]刘荣格.谈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9(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56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使小学生对许多数学知识掌握起来有些困难,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数学成绩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小学生的学习历程,发展抽象思维,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按照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摆脱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探索,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实现自主学习。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论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感知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小学生清晰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创设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在情境中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要选取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事例或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作为课堂教学的例子。这样可以给小学生亲切感,避免对数学学习产生压力,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离他们并不遥远,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像小学生常见的时钟、商品包装、药品说明书等物品上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还有超市购物、饭店就餐等社会活动也都离不开数学。这些都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依据。在生活情境中,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小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生活技能。
(二) 适时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根据书本内容,将数学问题与相应的情境进行融合,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给小学生创造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阶段,先设置一个疑问,并在疑问中留下悬念,给小学生思考的机会,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仅仅依靠现有的知识根本无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而他们又急于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促使小学生把注意力转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此时,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高度活跃的状态,促使小学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这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设置疑问的时机,层层设疑,循循善诱,吊起小学生的胃口,带领他们一同学习数学知识,不断优化师生关系,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牢基础。
(三) 结合教材,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发达的阶段,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一点乐趣也没有,是和童话故事无法相比的。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故事内容,穿插一些童话故事、名人轶事或历史故事等,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看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例如,在讲分数相关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在讲路程时可以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在讲圆周率时可以引入祖冲之的故事等等。此外,像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等故事其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故事做一个整理,利用故事抓住小学生的心,凡是能用故事来讲述的数学知识,都尽量融入到故事中,让小学生在故事世界中学得开心,学得快乐,逐步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四) 引入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喜欢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贪玩的。教师应广泛搜集小学生爱玩的游戏,如民间游戏或者数字游戏等,抓住契机,引入游戏辅助教学。小学生在游戏中舒展身心,思维活跃,改变对数学课堂的看法,乐于与教师交流思想。比如将图形特征用到谁是卧底的游戏、在讲倍数关系用到的抢凳子游戏、认识数字时用的数字炸弹游戏等都是非常好的游戏,小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游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变成具体形象的游戏元素,促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又在玩中实现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数学游戏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使小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逐步成长,让整个数学课堂重新燃起激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深化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并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小学数学资源,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强大信息技术支撑的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演示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也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了科技感,增强进行知识探索的兴趣。伴随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微课、电子白板、人机交互系统等教学手段,都可以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带来了新的冲击。小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在丰富的数学资源里遨游,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做好了铺垫。 三、利用实践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有些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小学生年龄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复杂的问题没有耐心,缺乏意志力。根据这样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作出改革和创新,并且教学思路要与当前主流的思想保持一致。具体来说,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讲解上,应当转向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发展能力。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鼓励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小学生提供实践所需的支持,引导全体小学生参与进来,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直接的体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小学生利用教具资源进行数学知识的演示,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可以利用教具来检验推理的准确性,让小学生在猜测、探索、证实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兴趣,获得真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做了,才能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找到学习的动力。教师能够从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和成果中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的开展更具有目的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融入数学历史,激发学习情感
数学史主要研究的是数学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数学家事迹等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渠道。在以前,小学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知识大多是照着教案直接给出知识点,然后再给学生举例子,根本看不到数学的发展过程,只能看到结论,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大多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但是,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数学史的内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数学史向学生讲述数学知识的来源和演变过程,从历史故事引入数学知识,从历史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此外,数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引入数学史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感受到数学家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知识科学严谨的态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小学生,引导小学生树立坚韧顽强的品格,培养探究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保持一颗高度自信的决心。
五、合理评价,激励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要融入真情,要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批评性的语言。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制定具有挑战性和拔高性的目标,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哪怕进步的只是一小步,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在学习上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他们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会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享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时还要注意语音语调和神情神态,如果能够在课堂上面带笑容,用充满亲和力的语言和饱含关切、赞赏的目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让小学生徜徉在爱的温暖中,那么一定会使小学生如沐春风,激情澎湃。
总而言之,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劲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走出传统教学思想的怪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创新教学策略,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搭建平台,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童趣。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建立以自身发展为基础的课堂评价体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根源上消除小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着眼于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达成各项课堂教学目标,培养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趙瑞萍.激发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思考[J].科教导刊,2019(5).
[2]朱荣.兴趣驱动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9(10).
[3]张建芳.兴趣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思考[J].中外交流,2017(37).
[4]刘荣格.谈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