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话能力对于语文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和语文教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整体功能大于各局部功能的总和。语文能力这个整体是由听、说、读、写诸要素有机结构而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听、说、读、写一起抓。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我国语文教学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虽有注意,但做得还十分不够,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探讨,以期引起 更多人的关注。
一、当前说话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首先,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过去因受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声不能传异地、留于异时”。所以人们利用声音、发挥声音效能的领域非常狭窄。人类一开始要想办法用简单的线条、符号等来克服声音的这些缺陷,诸如“结绳记事”之类,所有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书面语言(文字)的发展。这是人类语言发展史上的共同特征,这也是口头语言本身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最大局限。
其次,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的影响,也使人们对说话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相当大一部分的人还是把能说会道与花言巧语等同起来,甚至有人把“祸从口出,少说为佳,不说为妙”视为至理名言、生活哲学。直到今天我们不少人仍然信奉“沉默是金”的所谓“生活真谛”,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给说话能力的培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建国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有些人以“大老粗”为荣,不注意言辞的表达;而近来一些所谓“大款”也往往是口出狂言、语不成篇、错漏百出,所有这些,对说话能力的培养更是带来了严重的消极效果。
基于历史的积淀及现实的原因,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便十分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读完了中学还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有时“硬着头皮上阵”,也是结结巴巴、期期艾艾,或者含糊不清、层次混乱。这种情况不单出现在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就连那些“优等生”有不少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应 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培养说话能力的策略
1、创设语境,鼓励学生“敢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大敢说话,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师道尊严”、“大人说话小孩听”,反映在课堂上便是“我讲你听”的教师“一言堂”。另外,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变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导致了学生自我封闭心理的 产生,因而,学生不敢也不愿多说话。
据此,为鼓励学生敢说,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语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首先,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摆架子,要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副语言”,鼓励学生,允许学生平等地与自己讨论。其次,要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自觉“对外开放”,训练学生适应“语境”的变化,大胆发言。有些学生在小“语场”敢说,大“语场”不敢说;熟悉“语场”敢说,生疏的“语场”不敢说……。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语场”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内外结合,反复训练,使学生“敢说”。这是从外因入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能说”。激励学生敢说,这是第一步。学生敢说,但有时却又无话可说,或者想说而又说不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选准刺激学生说话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或者非说不可,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思维紊乱的人,一定说不好话。只有思维清晰而又有层次,语言才会清楚而又有条理。所以,思维训练和说话训练应是同步进行的 .基于以上两方面,我们应把说话能力的培养与听、读、写的培养相结合,整体培训,才会真正使学生“能说”。在阅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或复述、或概述、或辩论、或作专题发言。学生每节课都要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聚敛思维,再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反复训练,思维和说话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则可让学生口头作文,即席演讲等,这是发散思维的训练 .学生会想,会思维,也就能说了。
3、教会学生说话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会说”。“敢说”是基础,“能说”是基本要求,“会说” 才是目标之所在。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现力。说话技巧的训练内容大体有如下几点:首先是语音和语调。语音语调的变化会带来语义的变化。语调的不同,语音轻重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意思 便有较大差别。所有这些,应训练学生注意准确运用。其次,语速的训练。说话的快慢、急缓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各有所异,说话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语速更应有异。所有这些,都应具体训练。此外,因说话时目的、对象、场合的不同而应采取什么样的措辞变化,如何把话说得大方、得体、有条理、切合语境,如何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副语言”等,这都要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学生掌握了这些说话的基本技巧,他们便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变得会说了。
总之,“听、说、读、写”本密不可分,“说”和“听”的培养更是紧密相连,百川归大海,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当前说话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首先,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过去因受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声不能传异地、留于异时”。所以人们利用声音、发挥声音效能的领域非常狭窄。人类一开始要想办法用简单的线条、符号等来克服声音的这些缺陷,诸如“结绳记事”之类,所有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书面语言(文字)的发展。这是人类语言发展史上的共同特征,这也是口头语言本身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最大局限。
其次,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的影响,也使人们对说话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相当大一部分的人还是把能说会道与花言巧语等同起来,甚至有人把“祸从口出,少说为佳,不说为妙”视为至理名言、生活哲学。直到今天我们不少人仍然信奉“沉默是金”的所谓“生活真谛”,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给说话能力的培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建国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有些人以“大老粗”为荣,不注意言辞的表达;而近来一些所谓“大款”也往往是口出狂言、语不成篇、错漏百出,所有这些,对说话能力的培养更是带来了严重的消极效果。
基于历史的积淀及现实的原因,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便十分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读完了中学还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有时“硬着头皮上阵”,也是结结巴巴、期期艾艾,或者含糊不清、层次混乱。这种情况不单出现在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就连那些“优等生”有不少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应 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培养说话能力的策略
1、创设语境,鼓励学生“敢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大敢说话,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师道尊严”、“大人说话小孩听”,反映在课堂上便是“我讲你听”的教师“一言堂”。另外,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变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导致了学生自我封闭心理的 产生,因而,学生不敢也不愿多说话。
据此,为鼓励学生敢说,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语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首先,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摆架子,要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副语言”,鼓励学生,允许学生平等地与自己讨论。其次,要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自觉“对外开放”,训练学生适应“语境”的变化,大胆发言。有些学生在小“语场”敢说,大“语场”不敢说;熟悉“语场”敢说,生疏的“语场”不敢说……。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语场”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内外结合,反复训练,使学生“敢说”。这是从外因入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能说”。激励学生敢说,这是第一步。学生敢说,但有时却又无话可说,或者想说而又说不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选准刺激学生说话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或者非说不可,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思维紊乱的人,一定说不好话。只有思维清晰而又有层次,语言才会清楚而又有条理。所以,思维训练和说话训练应是同步进行的 .基于以上两方面,我们应把说话能力的培养与听、读、写的培养相结合,整体培训,才会真正使学生“能说”。在阅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或复述、或概述、或辩论、或作专题发言。学生每节课都要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聚敛思维,再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反复训练,思维和说话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则可让学生口头作文,即席演讲等,这是发散思维的训练 .学生会想,会思维,也就能说了。
3、教会学生说话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会说”。“敢说”是基础,“能说”是基本要求,“会说” 才是目标之所在。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现力。说话技巧的训练内容大体有如下几点:首先是语音和语调。语音语调的变化会带来语义的变化。语调的不同,语音轻重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意思 便有较大差别。所有这些,应训练学生注意准确运用。其次,语速的训练。说话的快慢、急缓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各有所异,说话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语速更应有异。所有这些,都应具体训练。此外,因说话时目的、对象、场合的不同而应采取什么样的措辞变化,如何把话说得大方、得体、有条理、切合语境,如何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副语言”等,这都要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学生掌握了这些说话的基本技巧,他们便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变得会说了。
总之,“听、说、读、写”本密不可分,“说”和“听”的培养更是紧密相连,百川归大海,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