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指标研究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全国科普研学人才(导师)培训班两期共106名学员的分析,梳理了科普研学导师的年龄、学历、专业和所在单位。结合现状,根据人才评价指标的确定性、适度性和多维度原则构建了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学素养”“知识水平”“综合能力”“职业道德”四个一级指标,初步确定了次一级指标,并通过随机调查在培训班学员中测试这些指标的合理性。
  关键词 科普研学导师 评价指标 全国科普研学人才(导师)培训班
  0 引言
  目前,关于科普研学导师并没有像中小学学科教师那样具有成熟的资格认定办法。本研究认为,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指标的确立,必须充分考虑科普研学导师队伍的基本现状,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当适用于全体科普研学导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下面仅以中国科普研学联盟于2019年举办的两期全国科普研学人才(导师)培训班中获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导师岗位技能培训(科技)”合格证书的106名学员作为样本。据调查,该培训班是国家层面唯一以培养科普研学导师为目的的培训班,其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都是相关从业者,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 科普研学导师的现状分析
  本文从学员的诸多信息中挑选出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年龄、学历、专业和所在单位四项,进行了统计分析。
  1.1 覆盖各年龄段,以31~40岁为主体
  如表1所示,培训班学员的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70岁,以31~40岁为主体。也就是说,科普研学导师队伍中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成年期(25~65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显示自己的生产力、创造力等基本能力。因此,从年龄维度分析,在设置评价指标时,一方面要对导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作重点考查,另一方面要对导师的职业动机、职业成就感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态度等职业道德进行考查。
  1.2 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如表2所示,培训班学员的学历涵盖从中专到博士的范围,其中本科最多,其次为硕士。由此可见,科普研学导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具备较强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但是高学历人群往往对自己的定位较高,更倾向于理论研究,而缺乏实际操作。因此,出于科普研学导师的工作性质,需强调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
  1.3 专业背景较为多元,自然科学类略占优势
  为便于统计,本文将培训班学员的专业归纳为五类:自然科学类、教育类、管理类、旅游类和其他。如表3所示,自然科学类专业人数最多。相对于自然科学类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导师在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知识的储备,甚至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理解都有所欠缺,因此有关科学素养的指标及其权重值应当在评价体系中加强。
  1.4 主要来源于科技类单位
  据统计,参加培训的106名学员分别来自72家单位。为便于分析,本文根据单位性质将其划分为九类:科普场馆、科技企业、旅游企业、教育企业、文化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社会组织和其他。如表4所示,来自科普场馆的学员最多,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次之。这表明大部分学员来源于科技类单位,其中科普场馆是科普研学的重要阵地,同时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也非常热心于此。然而科普研学不仅是一种科学传播活动,而且也是一项科学教育活动[1],因此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应当体现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考量。
  2 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指标的确立
  2.1 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1)确定性原则:每一个指标的内涵明确、外延确定,并且指标的设计简洁化、标准化。只有如此,参评人员和评价人员对指标的理解才会一致,不至于按照各自的想法任意解读,从而造成评价结果在含糊不清的解释中偏离客观事实。评价指标的描述要简明扼要,尽可能让人一目了然。此外,措辞宜中性化,不能将主观色彩带入评价指标用语中,不能先入为主地加上“好”或“差”之类的表述。即评价指标本身不预先作价值判断,这样对评价指标的赋分才能体现价值判断。
  (2)适度性原则:评价要素的数量恰到好处[2]。指标太多必然鱼目混珠,不仅评价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操作起来也会带来很多麻烦。指标太少则无法全面反映科普研学导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交叉,无法起到评价作用。事实上,对科普研学导师的评价本身就是新鲜事物,适度性尤其重要。一方面要精简和剔除重复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关键的核心指标。
  (3)多维度原则[3]:科普研学是基于科学传播而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兼具课程活动、科学教育、主题旅行的多重属性,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与国际上提倡的STEM教育有許多共通之处,其目标都是通过科学普及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借鉴美国UTeach教师培养计划,STEM教师培训课程具有多维度融合的课程设置原则、灵活多样的课程培养方案、多方式联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和多主体联动的课程保障系统[4]。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将科普研学纳入科学教育的大范畴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的“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将一级指标确定为“科学素养”“知识水平”“综合能力”“职业道德”四项,其下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尝试通过22项指标构建科普研学导师的评价指标体系。另本研究通过随机调查的方式在培训班学员中测试这些指标的合理性,共有55人参与问卷调查。
  (1)一级指标。
  已有的研究表明,应当从行为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三方面培养研学导师的职业素养,从职业道德、知识素养、工作技能三方面进行研学导师的认定[5]。结合科普研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所独有的以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特征[6],笔者将科普研学的一级指标确定为“科学素养”“知识水平”“综合能力”“职业道德”四项,其具体含义如下:   科学素养是科普研学导师必须具备的素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一种核心能力,并分别从能力、知识、态度、情境四方面构架对科学素养的测评。本文所指的科学素养是,导师能够引导学生认知科学文化,并运用科学方法严谨地指导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激励学生创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不断反思带领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知识水平是科普研学导师开展活动所应具备的多方面知识。科普研学导师首先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支撑,其次,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科普研学是在真实情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周围环境复杂,所以安全常识也是导师必须具备的。最后,对于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领会将有利于科普研学工作的落实。
  综合能力是科普研学导师完成研学任务的必备条件。科普研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导师既具备教学相关的教学、沟通、表达能力,又具备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动手实践以及创新能力。
  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工作、社会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7]。
  如图1所示,在调查中学员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认可度接近甚至超过70%,其中92.73%的学员认为“综合能力”是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二级指标。
  本文在“科学素养”“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三项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二级指标,而“职业道德”由于主观性较强,内涵相对复杂,故未设置二级指标。
  基于对科学素养的界定,笔者将“科学素养”下设的二级指标明确列为“运用科学方法严谨地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认知科学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注重激励学生创新”。如图2所示,在调查中学员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认可度均超过70%,其中94.55%的学员认为“科学素养”下设的二级指标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基于对知识水平的界定,笔者将“知识水平”下设的二级指标明确列为“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安全常识”“研学相关政策”。如图3所示,在调查中学员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认可度均接近甚至超过70%,其中90.91%的学员认为“知识水平”下设的二级指标中“自然科学知识”是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基于对综合能力的界定,笔者将“综合能力”下设的二级指标明确列为“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如图4所示,在调查中学员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认可度均超过70%,其中93.64%的学员认为“综合能力”下设的二级指标中“教学能力”是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3)三级指标。
  根据指标设置的适度性原则,仅对“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教学能力”设置三级指标。笔者充分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例如金业文从知识讲解技能、教学对话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创设课堂氛围技能、课堂管理技能、灵活施教技能六方面构建“卓越教师”的教学技能评价指标及权重[8],将此统称为课堂组织能力。此外,朱洪秋指出让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自主生成课程资源是一种更高境界和层次的课程资源开发方式[9]。科普研学通常没有固定的教材,导师应当因地制宜地挖掘身边的资源,我们将其纳入课程设计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层出不穷,深刻改变了教学的方式,所以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也是科普研学导师基本的教学能力。同时,评价也是檢验课程实施效果和导师教学成果最有效的方式,有利于科普研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基于此,笔者将“教学能力”下设的三级指标明确列为“课堂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课程及学生评价能力”。如图5所示,在调查中学员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认可度均超过70%,其中94.55%的学员认为“教学能力”下设的三级指标中“课堂组织能力”是科普研学导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3 结论
  随着国家层面研学有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并因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科普研学导师培训将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其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职业准入和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已有的人才评价理论成果,并结合全国科普研学人才(导师)培训班的现状分析,提炼出科普研学导师评价的22项指标。根据学员问卷调查的结果,一级指标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综合能力”“科学素养”“知识水平”“职业道德”。一级指标的三大类有二级指标,其中“综合能力”下设的二级指标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科学素养”下设的二级指标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注重激励学生创新”“运用科学方法严谨地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认知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下设的二级指标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安全常识”“研学相关政策”。三级指标主要针对教学能力,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课堂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课程及学生评价能力”。在应用此指标体系对科普研学导师进行评价时,可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应不同分值,即赋予不同权重,从而准确地评判科普研学导师的整体水平。
  目前关于科普研学导师的评价体系尚未开展专题性研究,本文仅作了一些尝试性探索。科普研学是一项准入门槛较高、涉及领域广泛的教育活动,因此对其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还需更加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付雷,包明明.试论科普研学导师的三大核心素养[J].科普研究,2020(4).
  [2]郑其绪,司江伟,张玲玲.人才评价[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115-118.   [3]劉亚静,潘云涛,赵筱媛.高层次科技人才多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24):61-67.
  [4]高巍,刘瑞,范颖佳.培养卓越STEM教师:美国UTeach课程体系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19(2)36-43.
  [5]刘喜,吴超.试探研学实践背景下研学导师的培养与认定[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3):218-219.
  [6]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费海娟.教师职业道德浅析[J].职业与教育,2008,(5):79.
  [8]金业文.“卓越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2):40-42.
  [9]朱洪秋.“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J].中国德育,2017(12):16-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106 students in the national training class for inquiry learning tutor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which age, education background, specialty and job were sort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quiry learning tutor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ertainty, moder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principle of talent evaluation index. 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s the first level indicators: "scientific literacy" "knowledge level" "comprehensive abilit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determined the next level indicators,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se indicators is tested among them through questionnaires.
  Keywords inquiry learning tutor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the national training class for inquiry learning tutor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15—2018年,湖北省科学技术馆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承担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代科技馆体系相关标准与规范研究》,围绕综合、专业、流动、数字四类科技馆的服务资源、服务提供、服务评价等展开研究。在调研及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馆及众多省(市)科技馆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指导,以及武汉科学技术馆、襄
行业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力量,始终秉承普及行业知识、弘扬行业文化的宗旨,在增强大众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围绕自身资源特色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普教育之路。为进一步提升行业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北京博物馆学会行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专业科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了《行业博物馆科普课程集锦》一书。  
“春天到了,门外的柳树发出了新芽,燕子飞回来了”。   大自然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课堂,启蒙教育应该从自然观察开始。鸟类又是大自然中与人最为瞩目的动物。《起风了,鸟儿去远方——迁徙鸟观察》一书作者试图通过独特的视角带领儿童读者去了解上海的大自然,观察趣味盎然的自然现象,从鸟儿的迁徙、筑巢、产卵孵化、觅食等自然行为观察中发现非常有趣的问题,并引导孩子们走入大自然,通过观察和学习发现大自然中的奥秘,
摘 要 随着博物馆整体发展的持续向好,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文博旅游发展迅速。游客的参观体验、情绪感知等影响着游客对博物馆的评价,进而极大影响着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本文使用网络文本分析与ASEB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对博物馆的游客感知进行研究。通过“八爪鱼采集器”收集游客在网络平台上的评论,并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进行网络文本分析,分析其高频词、语义网络
摘 要 在博物馆教育功能越来越明确的今天,博物馆应如何与时俱进吸收先进教育理念用于博物馆教育实践项目的课程设计、提升,成为今天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题,文章以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剖析PBL项目式学习在博物馆教育实践项目的应用,以此探讨博物馆如何做好教育者这个角色。  关键词 博物馆 PBL项目式学习 木偶体验式教育项目 参与者调查分析  0 引言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之一,
摘 要 科技馆展览需要“见人见物见精神”。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科技馆策展思想从“展品制”到“主题制”的演变。然后从科技史蕴含丰富和跨学科概念、科技史是学科核心概念的缘起、科技史要求科学与工程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史在科技馆教育中的作用。之后,从科技史与展览主题、展览脉络、展品选择间的关系阐述了基于科技史的展览设计思想。最后,以湖北省科技馆新馆“科学风暴”展厅为例,分析从科技史出发构建“以事为中心”的
Abstract A renewed concept of a display exhibition in holography is presented. Such expositions organized by the Hellenic Institute of Holography and Saint-Petersburg ITMO University have been selecte
摘 要 目前,我国的科技馆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广义科学博物馆的一种类型——对应于西方语境的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建设也正蓄势待发。科学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综合类博物馆曾经遇到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藏品的分类。通过分析德意志博物馆和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的网站藏品数据,认为需提出适应自身需求的分类方法,并在藏品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每件藏品的类别。  关键词 科学博物馆 藏品分类 德意志博物馆 英国科学博
2020年11月25日,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召开。本次会议以“安全科普体验‘活’起来,让首都人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聚焦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场馆)建设,探讨交流如何更好发挥现有不同类别体验场所的科普宣教作用和综合体验功能,借鉴吸收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公众所接受,国家将科普数字化提高到战略层面,重视将信息化手段与科普场馆的科学传播进行有机融合。本文以已建设完成的上海科技馆展教融合数字体验式学习平台为例,从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展教互动、学习中心几个维度的创新设计切入,探究科普场馆如何在基于信息化时代传播秩序、渠道、方式转变的背景下,通过抓住数字化的变革机遇来保障科学传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