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愁”是古诗词中是最习见、最普遍的一种情感,甚至成了古典诗词难以割舍的情结。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诗词,写“愁”的篇章俯拾即是。“愁”的产生源于现实与理想(愿望)的矛盾。只有那些指向于人间幸福、天地和谐、高尚情操的愁才能激发人们对美的体验,成为诗歌的审美对象。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愁”的审美内涵、了解“愁”的诗歌表现形式,引导他们诗意地看待人生之“愁”,才能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愁”的面目,鉴赏“愁”的价值,领受思想的熏陶,培养健康的文风,有利于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教学 “愁”;审美把握
在现实生活中,“愁”是一种需要排解的消极情绪,然而在古诗词中,“愁”却极为常见,深得文人骚客的青睐,甚至到了无“愁”不成诗的程度。辛弃疾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可见“愁”之于诗的不可或缺。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任务,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中俯拾即是的“愁”,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愁”是古典诗词难以割舍的一种情结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的文学,就不可避免要表达人生的“不如意”,而诗歌作为主情的文学样式,诗言“愁”似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之所以说“愁”是古典诗词的一种“情结”,一是因为其在古诗词中是最习见、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二是因为其千百年来深受诗人们的“钟爱”,长“愁”不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愁”之长河。翻开《诗经》,第一篇《关雎》就充满了相思之不得的愁苦;至于《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及《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等诗句,更是“愁”情满怀,读之令人油然而生感伤之意。以此为诗歌之“愁”的滥觞,一路走来,可谓源远流长,莽莽苍苍。正因为如此,抒写愁情的诗作,似乎也倍受教材编者的青睐,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五册必修语文课本中共选诗词28篇(含元曲在内),其中直接或间接写愁的,就有《氓》《离骚》《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短歌行》《饮马长城窟行》《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从军行》《登高》《石头城》《锦瑟》《蜀道难》《琵琶行》《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虞美人》《书愤》《扬州慢》《<双调> 宫曲?叹世》《<南吕> 四块玉?别情》等24篇,占百分之八十多,其中多数是必背篇目,真可谓是“愁云惨淡万里凝”。学生触目是“愁”,开口是“愁”,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认识“愁”的审美意义,将现实与文学等同起来,让学生长期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就不利于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甚至会培养出几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二、正确认识“愁”的审美内涵
“愁”的产生源于现实与理想(愿望)的矛盾。现实与理想(愿望)一致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喜悦感、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等;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忧伤感、失落感、不幸感、挫败感等。像陶渊明,在弃官归田之后,身心得到了充分的解脱,在物我一体的境界中感受人生的真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闲适,悠然自得,所以在他的田园诗中,我们难觅“愁”的踪影,即使生活困顿,他也乐在其中。而李贺年纪轻轻却感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是因为其有欲进士而难第的痛苦。虽然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诗歌中的“愁”无所不在,然而,并不是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愁都能成为审美的对象。那些囿于一己之私的愁,尤其是基于贪婪、妒忌、偏狭、狡诈、虚伪等恶德之上的愁,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诗歌的审美对象;只有那些指向于人间幸福、天地和谐、高尚情操的愁才能激发人们对美的体验,成为诗歌的审美对象。诗歌中的“愁”,其实质是悲剧性的,而悲剧的价值正在于“有价值的东西”在“毁灭”中给人以向真向善的力量。如从《氓》的女主人公爱情理想的破灭,我们看到男女平等、彼此忠贞才是婚姻幸福的基础;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的孤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和平、温馨、安宁的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总览高中古诗词,所写之愁虽不尽相同,但无不包含着一个真、善、美的内核。
概括起来,高中课本所选的诗词文本“愁”的内涵不外乎以下几种:
1.忧国忧民之愁。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登高》,姜夔的《扬州慢》等。
2.别离相思之愁。如:《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柳永的《雨霖铃》,李商隐的《锦瑟》,关汉卿的《<南吕> 四块玉·别情》。
3.思亲怀乡之愁。如:《饮马长城窟行》,王昌龄的《从军行》,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壮志难酬之愁。如:曹操的《短歌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陆游的《书愤》。
5.国破家亡之愁。如:刘禹锡的《石头城》,李清照的《声声慢》,李煜的《虞美人》。
6.时光易逝之愁。屈原的《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另外还有感慨人生际遇(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抒写羁旅漂泊的诗作大多以“愁”作为底色。
这些愁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眷恋,对国家的忧虑,对民生的关注,对幸福的追求,对和平的企望……生动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普遍诉求;或者展现了穿越时空的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能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流传千古。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古典诗词中“愁”的内涵,才能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愁”的面目,鉴赏“愁”的价值,领受思想的熏陶,培养健康的文风,不做无病呻吟之人,不写无病呻吟之文。
三、古典诗词中“愁”的表现方式 “愁”具有审美的价值,只是意味着其成为审美对象的可能,真正将其外化为诗词的是各种不同的抒情手段。常见的几种写愁的方法有:
1.直抒愁怀。有时诗人的满腹忧愁如长江大河,无法遏制,胸中块垒,不吐不快,诗人此时无意于技巧,无心于迂回,往往直抒胸臆,一泻千里。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诗人面对苍茫无际的时空,直接抒发了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
2.借景写愁。诗人不直接抒写愁绪,而是融愁入景,借对景物的描写传达诗人的忧愁。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借景写愁的经典。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渲染,有些意象成为了“愁”的象征,如“月亮”、“杨柳”、“梧桐”、“芭蕉”、“丁香”“春草”、“落花”、“春水”、“鹧鸪”、“杜鹃”、“寒蝉”、“鸿雁”等。
3.托物写愁。就是诗人借对某物的咏叹,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愁绪。如李商隐的《咏柳》:“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中以春柳之荣,衬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诗歌句句写柳,而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自伤迟暮的诗人形象。
4.借形象写愁。诗人往往用凝重的笔墨,刻画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传达出某种愁绪。透过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描写刻画,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怀。
5.化虚为实。“愁”可感而无形,可叹而难描摹。古代不少诗人词人为此呕心沥血,想落天外,将无形之愁写得可见可触,留下了不少生动形象的名篇佳句。其中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一江春水”状愁之多、之深、之广、之绵绵不绝,无不妥帖,令人叹为观止。宋代词人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及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是化虚为实写愁的佳句。
追求幸福快乐是人类的天性,而“愁”仿佛是幸福快乐的孪生兄弟,二者如影随形,相伴始终。少年应识“愁”滋味,引导学生把握“愁”的审美内涵、了解“愁”的诗歌表现形式,引导他们诗意地看待人生之“愁”,不但能使他们深刻地认识、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愁”,还能让他们拥有一份勇于担当、豁达乐观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著《文学审美特征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教学 “愁”;审美把握
在现实生活中,“愁”是一种需要排解的消极情绪,然而在古诗词中,“愁”却极为常见,深得文人骚客的青睐,甚至到了无“愁”不成诗的程度。辛弃疾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可见“愁”之于诗的不可或缺。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任务,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中俯拾即是的“愁”,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愁”是古典诗词难以割舍的一种情结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的文学,就不可避免要表达人生的“不如意”,而诗歌作为主情的文学样式,诗言“愁”似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之所以说“愁”是古典诗词的一种“情结”,一是因为其在古诗词中是最习见、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二是因为其千百年来深受诗人们的“钟爱”,长“愁”不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愁”之长河。翻开《诗经》,第一篇《关雎》就充满了相思之不得的愁苦;至于《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及《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等诗句,更是“愁”情满怀,读之令人油然而生感伤之意。以此为诗歌之“愁”的滥觞,一路走来,可谓源远流长,莽莽苍苍。正因为如此,抒写愁情的诗作,似乎也倍受教材编者的青睐,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五册必修语文课本中共选诗词28篇(含元曲在内),其中直接或间接写愁的,就有《氓》《离骚》《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短歌行》《饮马长城窟行》《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从军行》《登高》《石头城》《锦瑟》《蜀道难》《琵琶行》《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虞美人》《书愤》《扬州慢》《<双调> 宫曲?叹世》《<南吕> 四块玉?别情》等24篇,占百分之八十多,其中多数是必背篇目,真可谓是“愁云惨淡万里凝”。学生触目是“愁”,开口是“愁”,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认识“愁”的审美意义,将现实与文学等同起来,让学生长期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就不利于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甚至会培养出几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二、正确认识“愁”的审美内涵
“愁”的产生源于现实与理想(愿望)的矛盾。现实与理想(愿望)一致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喜悦感、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等;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忧伤感、失落感、不幸感、挫败感等。像陶渊明,在弃官归田之后,身心得到了充分的解脱,在物我一体的境界中感受人生的真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闲适,悠然自得,所以在他的田园诗中,我们难觅“愁”的踪影,即使生活困顿,他也乐在其中。而李贺年纪轻轻却感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是因为其有欲进士而难第的痛苦。虽然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诗歌中的“愁”无所不在,然而,并不是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愁都能成为审美的对象。那些囿于一己之私的愁,尤其是基于贪婪、妒忌、偏狭、狡诈、虚伪等恶德之上的愁,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诗歌的审美对象;只有那些指向于人间幸福、天地和谐、高尚情操的愁才能激发人们对美的体验,成为诗歌的审美对象。诗歌中的“愁”,其实质是悲剧性的,而悲剧的价值正在于“有价值的东西”在“毁灭”中给人以向真向善的力量。如从《氓》的女主人公爱情理想的破灭,我们看到男女平等、彼此忠贞才是婚姻幸福的基础;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的孤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和平、温馨、安宁的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总览高中古诗词,所写之愁虽不尽相同,但无不包含着一个真、善、美的内核。
概括起来,高中课本所选的诗词文本“愁”的内涵不外乎以下几种:
1.忧国忧民之愁。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登高》,姜夔的《扬州慢》等。
2.别离相思之愁。如:《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柳永的《雨霖铃》,李商隐的《锦瑟》,关汉卿的《<南吕> 四块玉·别情》。
3.思亲怀乡之愁。如:《饮马长城窟行》,王昌龄的《从军行》,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壮志难酬之愁。如:曹操的《短歌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陆游的《书愤》。
5.国破家亡之愁。如:刘禹锡的《石头城》,李清照的《声声慢》,李煜的《虞美人》。
6.时光易逝之愁。屈原的《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另外还有感慨人生际遇(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抒写羁旅漂泊的诗作大多以“愁”作为底色。
这些愁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眷恋,对国家的忧虑,对民生的关注,对幸福的追求,对和平的企望……生动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普遍诉求;或者展现了穿越时空的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能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流传千古。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古典诗词中“愁”的内涵,才能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愁”的面目,鉴赏“愁”的价值,领受思想的熏陶,培养健康的文风,不做无病呻吟之人,不写无病呻吟之文。
三、古典诗词中“愁”的表现方式 “愁”具有审美的价值,只是意味着其成为审美对象的可能,真正将其外化为诗词的是各种不同的抒情手段。常见的几种写愁的方法有:
1.直抒愁怀。有时诗人的满腹忧愁如长江大河,无法遏制,胸中块垒,不吐不快,诗人此时无意于技巧,无心于迂回,往往直抒胸臆,一泻千里。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诗人面对苍茫无际的时空,直接抒发了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
2.借景写愁。诗人不直接抒写愁绪,而是融愁入景,借对景物的描写传达诗人的忧愁。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借景写愁的经典。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渲染,有些意象成为了“愁”的象征,如“月亮”、“杨柳”、“梧桐”、“芭蕉”、“丁香”“春草”、“落花”、“春水”、“鹧鸪”、“杜鹃”、“寒蝉”、“鸿雁”等。
3.托物写愁。就是诗人借对某物的咏叹,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愁绪。如李商隐的《咏柳》:“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中以春柳之荣,衬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诗歌句句写柳,而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自伤迟暮的诗人形象。
4.借形象写愁。诗人往往用凝重的笔墨,刻画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传达出某种愁绪。透过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描写刻画,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怀。
5.化虚为实。“愁”可感而无形,可叹而难描摹。古代不少诗人词人为此呕心沥血,想落天外,将无形之愁写得可见可触,留下了不少生动形象的名篇佳句。其中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一江春水”状愁之多、之深、之广、之绵绵不绝,无不妥帖,令人叹为观止。宋代词人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及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是化虚为实写愁的佳句。
追求幸福快乐是人类的天性,而“愁”仿佛是幸福快乐的孪生兄弟,二者如影随形,相伴始终。少年应识“愁”滋味,引导学生把握“愁”的审美内涵、了解“愁”的诗歌表现形式,引导他们诗意地看待人生之“愁”,不但能使他们深刻地认识、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愁”,还能让他们拥有一份勇于担当、豁达乐观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著《文学审美特征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