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注重教学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我在实际散文教学中注重从以下途径对学生进行渗透。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 情境中。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作为鉴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
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正是揭示了此种情形下的鉴赏方法。
二、 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情感诵读,体验思想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文学作品的成功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感。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在讲授《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 ,首先我播放了伴着低沉音乐的朗读带,在听读的同时让学生认真感受史铁生的不幸命运,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一个很丰富的情感世界。尤其是讲到母亲,史铁生用明净细腻的文字把母亲对他的爱写得淋漓尽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无言地帮儿子坐上轮椅,又目送他远去,还因为不放心而经常去园中寻找他,但母亲最终在四十九岁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物是人非,斯人不再!母亲的离去让史铁生在刹那间理解了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这理解是不是来得晚了些?要不然怎么会有他字里行间的痛彻肺腑?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联系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然后我又一次播放了朗读带,同学们都是满含泪水地在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借此机会我教育他们从现在开始,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缘分,要好好地生活学习。……看着同学们动情地阅读,紧蹙眉头书写的情景,我很欣慰。至少,结合这篇课文我所进行的情感教育是成功的。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 如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 情境中。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作为鉴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
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正是揭示了此种情形下的鉴赏方法。
二、 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情感诵读,体验思想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文学作品的成功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感。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在讲授《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 ,首先我播放了伴着低沉音乐的朗读带,在听读的同时让学生认真感受史铁生的不幸命运,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一个很丰富的情感世界。尤其是讲到母亲,史铁生用明净细腻的文字把母亲对他的爱写得淋漓尽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无言地帮儿子坐上轮椅,又目送他远去,还因为不放心而经常去园中寻找他,但母亲最终在四十九岁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物是人非,斯人不再!母亲的离去让史铁生在刹那间理解了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这理解是不是来得晚了些?要不然怎么会有他字里行间的痛彻肺腑?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联系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然后我又一次播放了朗读带,同学们都是满含泪水地在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借此机会我教育他们从现在开始,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缘分,要好好地生活学习。……看着同学们动情地阅读,紧蹙眉头书写的情景,我很欣慰。至少,结合这篇课文我所进行的情感教育是成功的。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 如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