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非友好贡献奖获奖者评出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中非友好贡献奖是中非友协于2006年设立的,旨在奖励长期致力于中非友好事业,成就突出,在中国和非洲均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非人士。该奖项每3年评选一次,第二届10名获奖者名单已经揭晓,他们是刘贵今、丁邦英、甘连喜、罗红、冯艾、殷减清、刘鸿武、张勇、陈晓星、何烈辉。
  
  


  刘贵今
  刘贵今同志197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后进入外交部工作。1981年,他首次驻外,被派往肯尼亚,从此他的外交生涯就与黑非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90-1993年,他被派往驻埃塞俄比亚使馆任参赞。其间埃塞俄比亚爆发内战,他作为使馆临时代办主持全馆工作,妥善处理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确保了日后两国关系得以顺利发展。1993-1995年,他担任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主持建立中非合作论坛,并于2000年在北京召开了首届论坛部长级会议。1995-1998年,他出使津巴布韦,推动了多起高层交往,促成了多个重大经贸合作项目,使中津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健康、深入发展。2001-2007年,他出任驻南非大使。6年来,中南关系取得长足进展,双方确立并深化了战略伙伴关系。
   26年来,他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的工作在南部非洲的土地上,为中非外交工作发展奉献着青春与激情。
  
  


  丁邦英
  丁邦英,从事中非友好传播交流职业生涯,至今已延续30余年。其间,他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斯瓦西里语翻译、播音、编辑和记者工作,并先后在非洲国家留学和工作长达9年,足迹遍布北非、东非及南部非洲10多个国家。
  丁邦英凭借两门外语的优势,充分发挥记者的职业特长,先后采访了8位非洲国家现职总统,成为目前我国采访非洲国家总统及非洲高层领导人最多的记者,并在采访的过程中获得了各国元首的认可和尊重。1988年12月,丁邦英意外地接到肯尼亚总统府邀请,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肯尼亚共和国四分之一世纪国庆大典,这是首位中国记者获此殊荣。1983年丁邦英在内罗毕常驻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肯尼亚时报》举办的肯尼亚国语——斯瓦西里语比赛,荣获比赛第一名。消息经媒体公布后,在肯尼亚引起巨大反响。
  身为记者,丁邦英除通过国际台向非洲介绍中国外,还将他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带回中国,并积极为华人华侨和驻外中资企业公司提供服务。除上层交往外,丁邦英还真诚地和当地百姓交朋友,很多当地人士说“丁先生不是外国人,他是我们肯尼亚同胞”。丁邦英多年的真情与努力,感动着非洲各界众多的朋友,为加强中非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好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甘连喜
   甘连喜同志系山东省枣庄市立第二医院党总支书记、主任医师。1991年以来,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克服重重困难,先后5次历时10年,赴坦桑尼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历任中国第十二批援坦医疗队分队长、第十五至十九批援坦医疗队队长职务。自2001年8月赴坦至今,长达6年的时间内,他没回过一次国,没探过一次家,把满腔热忱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崇高的援坦事业,献给了坦桑尼亚人民。2002年5月,甘连喜同志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导致消化道大出血,但为了更好地完成医疗队的管理工作,他坚持留在坦桑尼亚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在援坦期间,他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带领医疗队全体队员,把一腔爱国热情化为对坦桑尼亚人民的深切关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保健服务中去。医疗队出色的工作得到坦方政府和人民的一致称赞。
  
  


  罗红
  罗红,好利来连锁饼店的创立者,忠实的摄影爱好者。2001年6月,他在南非开普敦的克鲁格国家公园第一次与非洲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他被看到的景象所深深感动。此后,他每年都要远赴非洲若干次,深入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去拍摄动物。多年行走于大自然的经历,让他深感自然之美,同时也为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痛心不已,这种情绪使他成为了一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他专注于拍摄非洲和非洲的野生动物,他的作品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非洲,“唤醒他们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随着罗红的作品与环保行动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民间渐渐兴起了一股非洲热,中国人开始关注非洲、重新了解非洲,甚至也掀起了到非洲、尤其是到肯尼亚旅游的热潮。
  2006年世界环境日期间罗红在联合国举办了他的“地球,我们的家园”个人摄影展,并将作品拍卖所得全部捐献给联合国的环保项目,同年11月“罗红环保基金”正式成立,并不断资助着各类公益环保项目。
   身为一个企业家、摄影家和环保主义者,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方式,在中非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特别的交流之桥,这是一座通向共同的梦想的桥,一座通向美、善与和谐的桥。
  
  


  冯艾
  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冯艾作为援外青年志愿者,担任首批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赴埃塞俄比亚服务队队长,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从事中文教学工作,开创了中国志愿者在非洲大陆从事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的先河。在此期间,她毫不吝惜地对任何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大学校园、大使馆、奥组委、公路局、安全局,哪有中文沟通的需要她的身影就忙碌在哪里。她出了名的省吃俭用,也出了名的乐善好施,自费为贫困学生购置中文教材,组织自愿者为“艾滋孤儿村”捐款捐物。
  从埃塞俄比亚回来的冯艾仍然活跃在中非友好的舞台上。她在大中小学举办讲座几十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洲、感受非洲,走进非洲。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为城市的建设、为西部的明天、为中非的友谊贡献力量。
  
  


  殷减清
  殷减清,山村里走出来的高级农艺师。2004年经云南省农业厅推荐,通过一系列的笔试、面试及严格筛选,被中国政府作为农业专家选派参加联合国“南南合作”项目,支援尼日利亚,在尼日利亚工作了3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非洲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他下乡住户,搜集有关资料,同时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并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当地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撰写相关的可行性报告和农作物栽培技术材料上报给联合国,为进一步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他在总结成功试验的基础上,把包谷高产的技术推广到农户。在农户没有化肥的情况下,他拿着塑料袋,穿着劳动服,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捡牛粪,把一袋袋牛粪用车送到农户家。为推广包谷高产栽培技术,自己拿钱买种子、化肥,种了100多亩试验田。经专家实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00公斤,实现了比当地亩户150公斤亩增350公斤的飞跃。
  3年的非洲生活中,殷减清用中国农民特有的善良、朴实和真诚不断感动着当地人民,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暖和力量。
  
  


  刘鸿武
  刘鸿武是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专业和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还是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访问学者。
  作为国内最早赴热带非洲作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学者,刘鸿武教授长期从事非洲问题研究与人才培养,在非洲历史文化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发表了数十篇有关非洲历史文化研究的论文,同时还出版了六部相关书籍。
  刘鸿武教授学术视野开阔,治学严谨,珍视人文学者的自由人格与独立精神。他对非洲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有着独特的视角,充满了个人心灵体验和感受,其学术成就与治学风格广受学界好评。他坚持通过国际化办学来推动非洲学科的建设和非洲问题研究,在他的大力协助下,云南大学被列为中国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接受非洲多个国家的人员来云大学习,对加强中非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张勇
  张勇,济南军区某部副部长,大校军衔,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06年5月、2007年9月两次率队参加联合国苏丹任务区的维和行动,圆满完成各项维和任务。2008年4月16日他果断处置了运输学生帐蓬车辆被反政府武装人员堵在半路的紧急情况,使问题得到解决。他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脏呼吸骤停20分钟的肯尼亚籍维和士兵和两名因车祸造成颅底骨折濒临死亡的世界银行肯尼亚籍雇员。他成功阻止了企图损害中国维和部队形象的反华阴谋,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也维护了中国、中国军队形象。
  在完成正常任务的同时,他还带领部队,支援驻地战后重建,铺就“中国路”、架设“中国桥”,多次带领医疗小分队为驻地民众查体、治病、送医送药、接诊急救病人,挤出部分自带的办公用品和文体器材捐赠给当地学生,多次带领部队冒着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为学校清理卫生、修补校舍。他带领部队同志以实际行动浇灌中非友谊之花,促进中苏友好,被战区首席长官称为“中苏友谊使者”。
  
  


  陈晓星
  陈晓星,现任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中土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尼日利亚拉各斯莱基自由贸易区董事会董事长,中央企业青联委员。1982年从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后,陈晓星被分配到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工作,1986年外派中土公司阿联酋代表处,一干就是10年。1997年,陈晓星加盟中土尼日利亚铁路修复改造项目,于2006年为中土集团公司签下国际工程发展史上最大合同额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
  2004年初,陈晓星带领其工作团队承包了维多利亚湖供水工程。此项目是坦桑尼亚政府自行投资2亿美元的供水项目的龙头和核心,政治、经济、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此,陈晓星同志按照公司的要求,指导东非公司制订了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推行成本责任制,并亲赴现场办公,解决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该项目为中土集团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扩大了集团公司在供水项目领域的市场份额。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沿维多利亚湖畔100多万人民和4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目在陈晓星同志的领导下成为中非合作论坛后又一个中非友好合作的典范之作。
  
  


  何烈辉
  何烈辉,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博茨瓦纳出口发展和投资总局中国首席代表,上海市国际商会常务理事。从2000年到2008年,何烈辉一直致力于开拓非洲市场,以其丰富的非洲业务开拓管理经验和能力在西非、南部非洲形成深厚而广泛的人脉,把在非洲的销售业绩从零做到上亿美元。2004年1月15日他被尼日利亚授予酋长头衔,为华人获此殊荣的第二人。
  面对这片赐予他财富和荣耀的土地,他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他乐于接待来自非洲的商业伙伴,或者亲自把他们带来中国考察。迄今他带到中国考察的非洲人有700多人、200多家企业,而在他帮助下到非洲去发展的中国企业也有上百家。2008年3月,何烈辉投资100多万元独家主办“2008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 20个非洲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官和500多名中国企业家与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促进中国与非洲政府、企业、民间的相互交流,他乐此不疲;资助非洲的弱势群体,他从不吝惜。一颗赤子之心,一片热切情怀,这个在非洲大地上奔跑的中国青年,正意气风发,勇往直前。
其他文献
能为这个激动人心的图片展揭幕是我莫大的荣幸。  2008年11月15日,我和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先生在亚特兰大共同为秦始皇兵马俑展剪彩。如果说那个展览展示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和伟大的文明,这个展览记载了当代中美两国人民不断加深和日益重要的友谊。  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是同一天:10月1日。为此,邓小平和很多人常说重建中美之间的友谊对我来说是命中注定。在我担任总统之后,我意识到美国和中国在28年中
期刊
以中日友协副会长王效贤为团长、周恩来邓颖超秘书赵炜为顾问的“周恩来与日本”展代表团应日中友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于2009年10月27日至30日访问日本。在东京期间,代表团出席了“周恩来与日本”展开幕式等相关活动。   10月28日下午,“周恩来与日本”展开幕式和研讨会在早稻田大学隆重举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早稻田大学总长白井克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以及日本各界人士200余人出席
期刊
2009年1月21日,“30年后再回首 —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在美国加州约巴林达市理查德·尼克松图书馆开幕。中美人民友好协会会长徐匡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小林,中国驻美使馆公使刘明远,驻洛杉矶总领事张云,尼克松图书馆执行总监约翰·泰勒,美国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以及两国媒体代表等近百位中美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来宾们首先观看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刚刚卸任的美国总统乔治·
期刊
2008年12月初,陈昊苏会长率对外友协代表团访问了素有“千丘之国”的卢旺达、“鼓舞之国”的布隆迪和景色变幻万千的坦桑尼亚。代表团同三国的有关组织在友好而热烈的气氛中,探讨了工作,增进了友谊,展望了2009年的合作。此次东非之行处处洋溢着友好之情,可谓硕果累累。     重返卢旺达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地势高耸,丘陵起伏,既有风光绮丽的湖泊和青翠幽邃的峡谷,也有“风吹草  低见牛羊”的茫茫
期刊
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今晚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晚宴。刚才,卡特前总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美国各界有识之士对发展中美关系的热情支持和热切期望。   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远道而来的卡特前总统和夫人及各位美国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也要向长期从事对美工作的中方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诚
期刊
由对外友协接待的苏格兰首席部长亚历克斯·萨蒙德于4月7日至12日访问北京和上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外交部副部长李辉,陈昊苏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等会见了代表团;陈昊苏会长出席苏格兰首席部长访华招待会并讲话。    巩固中英良好关系,推进多领域合作       4月10日晚,外交部副部长李辉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萨蒙德首席部长一行,英国驻华大使欧威
期刊
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邀请,中国印度友好协会会长、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率中印友协代表团于2008年12月2日至8日访问印度,对外友协副会长井顿泉,中印友协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程宏随同前往。    增进中印友谊    出访前夕,孟买发生了严重的恐怖袭击,代表团仍如期访印,得到了印方高度赞赏,所到之处均受到了热烈欢迎。印度文委主席卡兰·辛格博士和卡纳塔克邦议会上院主席维拉纳·马蒂卡提会见
期刊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联合举办的“中澳应对气候变化峰会”于2008年11月20日在悉尼举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李斯、新南威尔士州第一产业部部长麦克唐纳以及来自中澳双方有关研究单位和企业代表共约100人参加了峰会。峰会为中澳两国代表之间在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机制等领域的探讨和交流提供了平台,获得成功。  2008
期刊
应对外友协邀请,美国二战老兵代表团一行12人于2008年11月16至22日访问了北京和重庆。在北京期间,代表团出席了由对外友协主办的“庆祝中美建交30周年—中美老兵和平论坛”、“中美人士共同支持在湖北省监利县境内开掘、修复、保护美国飞虎队坠机项目联谊和座谈活动”,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和北京奥运场馆。在重庆期间,王鸿举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分别会见了老兵一行。代表团参观了史迪
期刊
为庆祝中柬建交50周年,应柬中友协邀请,中国东盟协会副会长武韬率中国东盟协会代表团和“中柬友好光明行”医疗队一行于2008年11月24日至29日对柬埔寨进行了友好访问。访柬期间,代表团向柬埔寨王家学院捐赠了价值8万美元的电子图书馆,医疗队成功举行“中柬友好光明行”活动,为近百名柬埔寨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  代表团此访受到柬方高度重视。西哈莫尼国王会见代表团全体成员;代总理索安出席了电子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