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区医护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infectious diseases,OEID)的特点、诱因、暴露后处置的特殊性及预防暴露的措施。方法纳入2020年2月4日至3月21日武汉火神山医院1 061名医护人员,从体质和心理状况、防护用品、制度和流程、空气环境、暴露类型、暴露后应急处置的特殊性等多角度对其OEI
【机 构】
:
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控专家组 430100;东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病科,南京 210002,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控专家组 430100;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感染病科,上海 200003,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控专家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区医护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infectious diseases,OEID)的特点、诱因、暴露后处置的特殊性及预防暴露的措施。
方法纳入2020年2月4日至3月21日武汉火神山医院1 061名医护人员,从体质和心理状况、防护用品、制度和流程、空气环境、暴露类型、暴露后应急处置的特殊性等多角度对其OEID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武汉火神山医院一线医护人员OEID发生率为2.0%(21/1 061),护士和医师分别占95.2%(20/21)和4.8%(1/21)。17个普通感染科病区和2个重症监护病房分别占71.4%(15/21)和28.6%(6/21)。红区(污染区)和黄区(潜在污染区)分别占90.5%(19/21)和9.5%(2/21)。23.8%(5/21)为呕吐所致口鼻部皮肤黏膜及气道暴露;76.2%(16/21)为锐器伤。诱因涉及某些护目镜工艺欠佳、佩戴欠妥当和内面雾化干扰视物,三级防护相关的憋闷、触觉和操作灵活度下降,场所空气质量欠佳,医护人员体质和心理状况等。通过优化实施《传染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所有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理,无2019新型冠状病毒和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的发生。通过落实成套预防措施,有效控制了新的OEID风险。
结论COVID-19隔离病区医护人员OEID的诱因多样,兼顾COVID-19和经血液传播传染病双重OEID处置特殊性的优化流程可有效预防暴露后的潜在感染,合理的预防措施可充分降低医护人员在COVID-19隔离病区发生OEID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脑卒中居家患者连续康复护理现状,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60例脑卒中居家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运动功能评分表、生活功能评分表及患者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对360例脑卒中居家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表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月收入、家人是否支持、脑卒中发作次数、住所周边是否有康复站、对康复训练的认知程度、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①试验组躁动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0.00%,χ2=6.646 2,P=0.009 9);②术后试验组血压〔收缩压(1
目的探讨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康复效果。结果实施交互式多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能力"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二年级)护理专业160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知识-能力"模块化教学。比较两组培训后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情况。结果两组培训后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构建失能老人照护者多平台延续教育模式,探讨该模式是否能够提高照护者知识水平和提升出院后以照护者为主导的失能老人居家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方法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失能老人照护者多平台延续教育模式,选取广州市2家医院和2家社区出院的广州城区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建立延续性护理服务档案数据库,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出院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
由于缺乏可靠的预测临床结局的标志物,所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难以确定。全球相关指南多阐明了"治疗终点",但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停药标准。无肝硬化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CHB患者达到"治疗终点"后停药,在经过长期严密的随访后发现,不仅安全性良好,无肝功能失代偿病例,再治疗率为40%左右,而且有远超长期巩固治疗者的乙型肝炎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G9型A组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的编码基因进化遗传变异与国内外部分地区VP7基因的差异。方法4株G9型A组轮状病毒毒株来自厦门市儿童医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采集时间分别为2017年10月5日、2017年11月12日、2017年12月7日和2018年1月15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9型A组轮状病毒VP7的基因全长序列,并用DNA Star、MEGA等生物学软件对测序后获得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纤维化程度。而抗病毒治疗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了解并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道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诱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发。随着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逐渐广泛应用,对老年、晚期肝病及其他有基础疾病患者仍需进一步深入观察和研究。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RNA定量检测方法——HBV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RNA捕获探针法)的临床检测性能。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非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HBV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中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治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1日至2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6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无症状感染者21例(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的COVID-19患者642例(有症状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分型、死亡情况、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学分析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