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音乐鉴赏课,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之中,才能将自己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而只有将音乐和自己的生活情感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理解音乐,达到真正的“鉴赏”。多给学生创造与提供亲身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就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创新和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学生怎样进行参与?
1 从音乐情感谈参与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学生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学生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①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②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③充满深沉的情绪;④悲哀、哀怨;⑤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2 从音乐要素谈参与
音乐要素在高中音乐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出现在每一课、每一首乐曲或器乐曲之中,讲解乐曲的时代和有关知识是重要的,但这首乐曲是由哪些音乐要素在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是我们在每一节课的备课中都应该讲到的,当然,要化一点力气,动一点脑筋,但绝对不能回避。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2.1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大海的潮汐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春晓》《森林狂想曲》
2.2 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
2.3 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2.4 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学习,有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人声的分类,各种乐器的介绍等),但更多的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需要结合音乐实践和具体音乐作品进行整体性的音乐学习,以有益于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
3 从音乐表演谈参与
“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亲自实践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3.1 边听边舞。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根据音乐的基本节奏特点,利用身体的“语言”如跺脚、拍手、拍脚、摇头、身体左右晃动甚至各种舞蹈动作等律动,随音乐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引导学生成为欣赏者、表演者。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充满兴趣进入音乐世界之中。以《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例,其主题的节奏不断反复,显得极欢快热烈。欣赏时抓住其节奏特点,跟随热情奔放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用手拍节奏,音乐声与掌声交织在一起,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从视觉、听觉上领略到音乐的,欢快热烈,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高歌欢舞”的狂欢场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达到很好的欣赏效果。当学生在听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让他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在欣赏藏族民歌“酒歌”时,要求同学边唱边表演藏族舞蹈的动作。
3.2 模拟演奏。在课堂上,让学生按交响乐队的位次坐好,每人胸前贴上乐器名称,配合指挥,当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乐器演奏时,就要按自己代表的乐器作模仿表演。
3.3 分组对演。每位同学按次序把前面同学演唱歌词的最末一个字作为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一字,如此循环往复。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收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扩大了他们学习和欣赏的范围,丰富了课余生活。
4 从音乐创作谈参与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一幅画或一段文字做各种音乐处理、安排,使学生可将所学知识消化巩固,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如在学习民族管弦乐队和各类民族乐器后,教师可拿出夕阳下、新月初升的江边景色画,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民族乐器及知识,分组讨论这一幅画的音乐如何创作表现。他们用古筝的琶音表现江面上微波粼粼,用萧表现飘逸的钟声。当学生讨论完毕以后,可提示我国有一首古老的曲子于这幅画的描写很相像,叫《春江花月夜》,从而使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产生深刻印象。
1 从音乐情感谈参与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学生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学生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①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②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③充满深沉的情绪;④悲哀、哀怨;⑤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2 从音乐要素谈参与
音乐要素在高中音乐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出现在每一课、每一首乐曲或器乐曲之中,讲解乐曲的时代和有关知识是重要的,但这首乐曲是由哪些音乐要素在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是我们在每一节课的备课中都应该讲到的,当然,要化一点力气,动一点脑筋,但绝对不能回避。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2.1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大海的潮汐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春晓》《森林狂想曲》
2.2 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
2.3 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2.4 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学习,有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人声的分类,各种乐器的介绍等),但更多的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需要结合音乐实践和具体音乐作品进行整体性的音乐学习,以有益于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
3 从音乐表演谈参与
“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亲自实践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3.1 边听边舞。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根据音乐的基本节奏特点,利用身体的“语言”如跺脚、拍手、拍脚、摇头、身体左右晃动甚至各种舞蹈动作等律动,随音乐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引导学生成为欣赏者、表演者。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充满兴趣进入音乐世界之中。以《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例,其主题的节奏不断反复,显得极欢快热烈。欣赏时抓住其节奏特点,跟随热情奔放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用手拍节奏,音乐声与掌声交织在一起,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从视觉、听觉上领略到音乐的,欢快热烈,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高歌欢舞”的狂欢场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达到很好的欣赏效果。当学生在听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让他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在欣赏藏族民歌“酒歌”时,要求同学边唱边表演藏族舞蹈的动作。
3.2 模拟演奏。在课堂上,让学生按交响乐队的位次坐好,每人胸前贴上乐器名称,配合指挥,当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乐器演奏时,就要按自己代表的乐器作模仿表演。
3.3 分组对演。每位同学按次序把前面同学演唱歌词的最末一个字作为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一字,如此循环往复。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收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扩大了他们学习和欣赏的范围,丰富了课余生活。
4 从音乐创作谈参与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一幅画或一段文字做各种音乐处理、安排,使学生可将所学知识消化巩固,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如在学习民族管弦乐队和各类民族乐器后,教师可拿出夕阳下、新月初升的江边景色画,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民族乐器及知识,分组讨论这一幅画的音乐如何创作表现。他们用古筝的琶音表现江面上微波粼粼,用萧表现飘逸的钟声。当学生讨论完毕以后,可提示我国有一首古老的曲子于这幅画的描写很相像,叫《春江花月夜》,从而使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产生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