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主动提问意识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我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人,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由教师提问为主向学生提问为主的转变呢?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但学生在学习上有疑不愿问,不敢问,归根结底与“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观念有很大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绝对“主权”,使得教学的轨迹在固定的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规范”学生思维走向,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对错。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成了定势,习惯性的向教师预设的思路想,向标准答案“靠”,学生提问的信心、勇气在规范与约束中一点点磨蚀。课堂气氛不民主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教师课堂设计紧凑,学生担心自己的冒然提问,可能会打乱固定的教学结构,影响教学进度,同时也担心自己的问题提得不好,引起教师的讥讽和同学的嘲笑。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教学观,要充分尊重学生,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育家弗莱雷说:“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教师的教学不是训导式、指导式的过程,在对话中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强调师生互动的过程性,学生才敢问,才愿意问。教师鼓励学生突发奇想和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并虚心聆听,通过欣赏的态度,激起学生主动提问的勇气。美国教师总是把高分给那些问题提得多的学生,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提问题。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1、从文章课题提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低年级语文课文题材广泛,课文内容生动活泼,有些课题较为童化,有利于进行质疑训练。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針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教学《草帽计》时,我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有学生问:“文章写的是谁运用了草帽计?什么是草帽计?为什么运用草帽计?”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作了铺垫。
2、从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提问
教科书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预习或课后练习,这是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任务和课文特点而编写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比较容易提出问题,从而把握课文的重点。
3、从重点句子提问
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仔细领会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课文《枫叶如丹》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来理解文章内容。如有一句“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我引导学生这样质疑:“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为什么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的成熟,真正的美?”通过对这个句子的质疑和联系照片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感悟,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心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课文《黄河象》时,为了让学生找出作者合理想象的细节,我让学生从文中找重点的词语。如:“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让学生体会“弯弯、缓缓、向东南”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提问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涉及的人和事,特别是主要的情节,主要的人物,人物主要的言行,来一个刨根问底,自问自答,可以联系、比较、多方面想问题,把问题想得更深一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引导好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逐渐形成问的良好习惯。
4、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的矛盾处提问
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例如:《凡卡》一课,凡卡在乡下的生活明明是很苦的,可他回忆起来却觉得是那么快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就此提问,并展开讨论交流,从而体会插叙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释疑,从而学会提问。
5、从标点符号上提问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运用传神而含义深刻的标点符号,可引导学生在此处提问。例如《信任》一课,文中有许多的破折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里提问,从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培养提问的习惯,使学生好问
教学中,学生敢问、想问、会问了,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学生能主动地将产生的疑问用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来,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还能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如何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呢?我曾尝试过以下做法,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将课内和课后产生的问题标记在书上或写在本子上,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逐个辅导解决,而有共性的问题则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解决。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课内产生而来不及提的问题,下课后能立即向老师提出,老师及时进行讲解,不要把问题积累下来。同时,老师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评比等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在学生中形成质疑的比、学、帮、超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主动质疑,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想以爱因斯坦的话与大家共勉:“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但学生在学习上有疑不愿问,不敢问,归根结底与“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观念有很大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绝对“主权”,使得教学的轨迹在固定的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规范”学生思维走向,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对错。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成了定势,习惯性的向教师预设的思路想,向标准答案“靠”,学生提问的信心、勇气在规范与约束中一点点磨蚀。课堂气氛不民主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教师课堂设计紧凑,学生担心自己的冒然提问,可能会打乱固定的教学结构,影响教学进度,同时也担心自己的问题提得不好,引起教师的讥讽和同学的嘲笑。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教学观,要充分尊重学生,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育家弗莱雷说:“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教师的教学不是训导式、指导式的过程,在对话中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强调师生互动的过程性,学生才敢问,才愿意问。教师鼓励学生突发奇想和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并虚心聆听,通过欣赏的态度,激起学生主动提问的勇气。美国教师总是把高分给那些问题提得多的学生,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提问题。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1、从文章课题提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低年级语文课文题材广泛,课文内容生动活泼,有些课题较为童化,有利于进行质疑训练。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針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教学《草帽计》时,我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有学生问:“文章写的是谁运用了草帽计?什么是草帽计?为什么运用草帽计?”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作了铺垫。
2、从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提问
教科书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预习或课后练习,这是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任务和课文特点而编写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比较容易提出问题,从而把握课文的重点。
3、从重点句子提问
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仔细领会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课文《枫叶如丹》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来理解文章内容。如有一句“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我引导学生这样质疑:“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为什么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的成熟,真正的美?”通过对这个句子的质疑和联系照片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感悟,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心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课文《黄河象》时,为了让学生找出作者合理想象的细节,我让学生从文中找重点的词语。如:“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让学生体会“弯弯、缓缓、向东南”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提问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涉及的人和事,特别是主要的情节,主要的人物,人物主要的言行,来一个刨根问底,自问自答,可以联系、比较、多方面想问题,把问题想得更深一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引导好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逐渐形成问的良好习惯。
4、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的矛盾处提问
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例如:《凡卡》一课,凡卡在乡下的生活明明是很苦的,可他回忆起来却觉得是那么快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就此提问,并展开讨论交流,从而体会插叙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释疑,从而学会提问。
5、从标点符号上提问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运用传神而含义深刻的标点符号,可引导学生在此处提问。例如《信任》一课,文中有许多的破折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里提问,从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培养提问的习惯,使学生好问
教学中,学生敢问、想问、会问了,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学生能主动地将产生的疑问用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来,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还能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如何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呢?我曾尝试过以下做法,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将课内和课后产生的问题标记在书上或写在本子上,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逐个辅导解决,而有共性的问题则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解决。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课内产生而来不及提的问题,下课后能立即向老师提出,老师及时进行讲解,不要把问题积累下来。同时,老师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评比等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在学生中形成质疑的比、学、帮、超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主动质疑,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想以爱因斯坦的话与大家共勉:“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