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内外环境建设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时代呼唤创新人才,高校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文章论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内在要求,提出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同时建设好校园和社会两大基本环境,并研究分析了校园和社会双重环境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指出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共同融合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中图分类号:C961;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7-0001-02
  一、引言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国际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然而,国家之间的竞争,无论是经济方面的,还是科技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讲,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而高级人才的特点就是具有坚定的创新思想与意识。因此,不断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担负的不可替代的重任。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就在于人才,即首先从创新人才培养做起。特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概论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就在于从创新人才培养做起;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平台建设。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建设怎么样的环境才能适应其发展呢?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人才和什么是创新人才。人才是少数具有优越的内在素质,以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做出超常贡献的人。其次,什么是环境?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氛围。人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滋养和哺育。在今天的社会,环境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只有合理利用环境,完善环境,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能使天下无弃才。最后,人才发展的环境平台是一个由经济、政策与行政、公共服务、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动态开放系统,它包括影响人才生存、发展的社会和自然要素。每一要素都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影响着人才的产生、发展,同时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对于高校这个实体,高校既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独立的一个系统,即高校有与社会系统同一的外部环境,也有其特殊的内部环境,即校内和校外双重环境。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要求,面对经济、技术以及教育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只有充分认识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才能建设好高校创新人才内外环境平台。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环境建设
  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中肩负着创新知识与造就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高校要实现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的目标,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环境。良好的人才环境建设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良好的人才环境有利于人才从隐性人才向显性人才的转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环境平台总体上看是高校校园环境和校外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因此,我们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同时建设好校园和社会的双重环境。
  1. 校园环境
  高校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内对师生施加影响的隐性和显性教育因素的综合,其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途径不可替代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提供给师生更多的创造空间与动力,激发学生的求学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健康人格,提升教学与学习效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日益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所构建的氛围。高校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是一所大学在其长期生存与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学校所特有的,且为学校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丰富教育的内涵,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外延,决定了高校文化环境建设在培养创新人才中所具有的显著作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单单某一个方面,它是涵盖了学校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各个方面。因此,高校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要从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和科研实践等诸多方面入手。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都是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就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坚持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即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
  新的培养模式应该建立最优化的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大力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使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轨迹,逐步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强化学科建设,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学科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与调整,形成以国家重点学科为骨干的学科体系,将进一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   积极开展科研实践,创造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平台: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是育人的一种基本形式,与教学活动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科研的本质就是创新,科研所取得的成果能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条件的改善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中有目的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因此,科研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社会环境
  社会要进步,必须依靠大量人才;人才能否得到成长,又取决于适宜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的关系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的。社会环境造就人才,人才创造社会环境。人才资源的生成过程、开发过程、利用过程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每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质量。可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要通过社会输入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高等学校在利用社会环境资源输入的同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认真处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和功利性与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时间渐进式积累的过程,是通过各环节作用逐步升华的过程,是多学科知识及多培养途径交叉渗透的过程,是个人实践、心灵感悟、群体、社会环境相互促进融合的过程。虽然学生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场所在学校,但不等于说学生的培养就应该封闭于学校之中。可以肯定地说,封闭的教育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而开放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大学而言,学生不了解社会或业界的需求,谈何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建设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社会环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协调一致的开发和努力。高等学校应当提高对社会环境的开放程度,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与社会多渠道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广泛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基地建设,组织面向社会的项目开发与研究活动,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模式,准确适时地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构建高校与社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动模式,实现社会经费、物质、人才的流动,促进社会各界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
  国家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一论述将“如何把产学研结合的链条顺畅地运转起来”的重要历史课题摆在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面前。
  “十五”期末,我国高校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的16.64%,研发课题数达28万个。教育部部属高校拥有占全国的半数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十五”期间,全国高校完成或参与完成的项目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64.40%和53.57%。可见,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是高校建设校内外双重环境,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7年云南省有普通高校53所,全国高校在云南省实际招生10.5万人,比2006年增长12.3%;招收博士研究生313人,比2006年增长3.98%;招收硕士研究生5 924人,比2006年增长6.2%;2007年云南省正式启动了13个省级一类重点学科建设,33个省级二类学科建设和6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还要求遴选新建“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5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1个,“云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
  特别是“十五”以来,云南铜业集团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昆明理工大学等10多个院校院所实施了25个科技项目的合作,并于2007年联合国内3所高校和7所科研机构、设计院所等12家单位共同组建“云南铜业产学研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同时,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共投入1 600多万元进行研发平台建设。除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优化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的实验室外,加强了产学研方面的合作,共同承担的“满足国3排放的柴油机产品产业化及开发能力建设”项目,达成了共建“内燃机研究与开发技术中心”意向。可见,只有高校共同融合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不断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四、结束语
  创新人才培养在2l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靠创新求进步,学校也要靠创新来谋发展。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建设创新人才能够不断涌现的文化,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和社会氛围环境平台。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内外双重创新人才培养环境。高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平台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能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开发其创造潜能,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社会环境平台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能够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能够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意识,激发人才自主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覃文忠,徐汉明,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01).
  [2]夏建刚,邹海燕.人才概念内涵探析[J].中国人才,2003(04).
  [3]和占琼,等.论云南人才发展环境的建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8).
  [4]李春亭,等.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构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03).
  [5]曾冬梅,黄国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2(02).
其他文献
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一种针对不同贫困区域、贫困户状况对其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有效治贫方式。在研究分析徐州市铜山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基础上,针对
城镇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通过分析苏州市城镇化和居民收入现状,发现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约分别增加3233元和1694元。但
动力机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深化高校内部改革、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01-02  创新是一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了以砂砾岩扇体为主的沉积体系,在深水区存在各种浊积砂砾岩体。本文在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等资料,对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