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沃土”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起始阶段,更是基础阶段。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之作用。本文就德育教学展开探究,以期提高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81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德育教育既是一种道德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由此可见其在学生学习、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教书育人”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育德于教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并非老生常谈,要贯穿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始终,对课堂教学发挥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就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德育渗透,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准。
  一、德育教育要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不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观点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将学生培养成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如《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各篇无不是开展德育教育极佳的活的教材。这些文章也无处不在启迪着学生的智慧,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思想。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始终。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以及传统教育,使他们都能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即“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二、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知识,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益处。语文课堂互动是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学生的学习智慧相互碰撞的过程,课堂互动的过程中也是生成德育渗透点的过程,而且也是文本价值的拓展与提升的引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考虑课堂的互动。课堂一旦没有了互动,学生的学习必定也会显得枯燥、无味,教学也会陷入呆板的僵局,“三维”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课堂互动与德育目标渗透并不是不可预测的。课堂互动与生成在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同时也在于对学生学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围绕文本的价值趋向,师生真正做到有效互动,才能够及时生成、有效生成。这样,文本的价值达成也就会很容易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渗透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三、在导入中渗透德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把好教学的第一关。因此,我们不妨大肆渲染“开门红”的课堂教学艺术,将德育知识渗透“精而细”,恰到好处。对此,我们应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通过导语来感染并教育学生。例如,在学习《颐和园》一文时,为收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上课之前,教师可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这样的导语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兴趣,又能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能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成的。这些优秀的文章既能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方面的教育,也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但是,它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之中;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教育因素综合并存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为正确处理并利用好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就要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学习知识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则是学习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具体的人物思维实例来启迪学生。比如,在学习《三袋麦子》一文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小牛、小猪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评价、选择,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是因为学生所处的角度不同,因此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五、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课外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德育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能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活动中还能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熏陶。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渗透道德教育,将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与平时的培养融合在一起,寓德育于课外活动之中,这样的教育效果也是非常可观的。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归纳、总结,让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实践证明,教师要恰当地应用“留白”,给予学生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生生交流、师生探究,最终获得答案。因此,要分析了“留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留白”使语文课堂充分趣味性,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留白;小学语文;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174-02  DOI:10.16657/
期刊
摘 要:别开生面的精彩导入,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用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抛弃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在导入开端列举实例,引导学生步步释疑;还可以用以旧带新的方法,为新课做好铺垫。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教学;新课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0
期刊
摘 要:数学课堂设疑是教师高效完成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学生活跃的思维来自于自数学疑问和释疑的欲望,所以教师应根据每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疑,制造数学悬念,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设疑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知识冲突,在比较中感受方法的不一样;通过设疑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心情从事数学学习,是决定数学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设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构建坚实的写作基础,如扩充词汇量、造句练习、串词成句等,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一般方法,如指导背诵与阅读、进行持之以恒地训练等。这样,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152-02  DOI:10.1
期刊
摘 要:小说《台阶》中父亲的形象充满了矛盾,他既自尊自强,同时又特别谦卑,另外在他身上还有勤劳节俭等美德。他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人物形象;勤劳节俭;自尊自强;谦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2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145  第一次看完《台阶》一文
期刊
摘 要:庄浪县水洛中学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德育为首的思想,能够充分把学生日常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了“九个一”德育活动生活化新模式,即一月一部电影、一次活动、一篇文章,一周一个主题、一次演讲、一件有意义的事,一天一次广播、一个榜样、一次谈心。“九个一”德育模式,重在把德育教育从简单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可操作性强,极大增强德育教育作用,收效明显。对各级各类学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索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的游戏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角色错位的现象。为了纠正这种现象,幼儿园教师可以安吉游戏中教师的行为作为参考,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努力成为儿童游戏的睿智观察者、忠实伙伴、可靠保护者和知心者。  关键词:幼儿游戏;教师角色;观察者;知心者;安吉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201-02  DOI:10.16657/j.cn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确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产出导向型的口语课堂,基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倒推设计教学任务,注重学生的产出活动,通过多方评价,帮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取得实效。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产出导向型课堂;口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013-02  DO
期刊
摘 要:报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但目前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钢铁、地产、水泥等过剩产业,或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成熟产业,涉及传媒产业转型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将经济学中常见的产业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运用到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中,可以让报业转型研究获得理论基础。具体而言,就是以产业结构构理论、产业衰退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报业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框架。  关键词:报业转型;经济学原理;理论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