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德育』五结合模式的案例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信号和象征.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德育工作应该改变古板生硬的面孔,注重研究教育的对象,用孩子们最能接受的模式推进德育.
其他文献
1rn贾煜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成熟感的“新人”,在我有限的阅读当中这应当是第一次读到她的小说,而读下来竟然有些惊艳.是的,我应当回避惊艳这个词,可却又不得不再次使用到它.我没有“她能写得这样好”的预期——不,我不是猜度她会写得不好,而是没有想到她能如此老到,有这样强的设计感和文体感觉,更没有想到,她会有如此强的“问题意识”.
期刊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使人们懂得,人对人的社会行为、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生态道德之所以能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是因为这种教育将培养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心智教育在培养人的心理成长和思维成长的基础上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期刊
方兴未艾的集团化办学浪潮中,如何解决学生“自主发展”等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让中小学生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这是集团化办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以下简称“新中集团”)由五个校区组成,学生总规模约1.2万人.这样一个规模较大的教育集团,亟需在实践层面构建一个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学生自主发展模式,增进对各校区的学生发展指导,提高教育集团的育人成效.研究指出,基础教育集团化中存在三种模式:补差模式、嫁接模式和共生模式.三种模式相互交织,在一定程度上依次递进,从表层的资源供给到中观
期刊
摘录一:自然环境描写rn1.毗连着菜田的南端生着青穗的高粱的林.小孩钻入高粱之群里,许多穗子被撞着,在头顶打坠下来.有时也打在脸上.叶子们交结着响,有时刺痛着皮肤.那里绿色的甜味的世界,显然凉爽一些.rn2.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进云围时,云和烟样,和煤山样,快要燃烧似地.再过一会,月亮埋进云山,四面听不见蛙鸣;只是萤虫闪闪着.
期刊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可见,过程性、信息化、面向人人,将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最鲜明的表征.那么,教育评价如何落地,如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重大效能呢?
期刊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背景下,面对正在初步建立价值观的青少年群体,如何正确引导其明辨是非,树立牢不可破的道德底线,成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互联网+”背景下,以“是非观”的培养为抓手的高中德育,要注意“两个避免”,使用“四个方法”.“两个避免”即要注重长期引导浸润,避免用空洞的大道理进行说教;要以身作则,避免自身言行不一.“四个方法”分别是时事热点讨论法、日常教学渗透法、德育叙事浸染法、家校合作示范法.
期刊
期刊
一、积极心理学的解释rn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让人们走向幸福.这是20世纪末美国的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所提出的观点.
期刊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在展现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增进友谊,为未来走出社会奠定基础,是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珠三角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地域和人文的特殊性,其在同伴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礼仪现状与城市学生相比,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策略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出能有效改变珠三角农村初中学生同伴相处礼仪现状的策略,切实提高这一群体的文明礼仪水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期刊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那么,以信息化支撑的学校教育治理该如何进行?本论文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为契机,试图从信息化领导制度、指导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构建教育治理新机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