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班主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说文解字》有: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
  两句话,把教育的核心点了出来。
  那就是,身教为先,使人从善。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其教育工作直接影响到众多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如何在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应该抓住班主任工作的几个关键和实质。
  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和爱。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提出:“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我们看齐鲁名师苏同安老师的事迹:一名贫困学生,父亲瘫痪在床,母亲只能在家时刻地服侍她的父亲,一家人靠几亩地及亲戚们的帮助坚强地生活着,经常产生辍学的念头。为了让她鼓起学习的勇气,苏老师全力帮助她,给她资助,经常给她买饭、买营养品,使她坚强地走完高中之路,顺利升入了大学。这名同学在考上大学后给苏老师的来信中说道:“我永生难忘我有您这位爱岗敬业、慈父般对待学生的老师,忘不了您精彩生动的数学课,忘不了您舍家陪我们上的每一个晚自习,忘不了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忘不了您每次苦口婆心的谈话,忘不了我生病时,您顶风冒雨带我看病,忘不了您给我加的营养,忘不了……当我把老师您的故事讲给大学同学们听时,他们个个敬佩得五体投地,羡慕我有个很好很好的老师。”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并说明任何事情只要下决心一定能做好,苏老师每天晚上都与学生在学生餐厅一块吃饭。这样所起到的感染、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真挚的关爱之心使苏老师能够更及时、更清楚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缺点及困难,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充满信心,在困难中磨练自我、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二、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教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众多的优秀班主任无不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因为这样,才会使学生心服口服,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杰出教师孙维刚教育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本人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良好风范,他一向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他就是学生的好榜样。每天早晨7点他准时到校扫地、擦桌子、冲厕所,在他的感召下,同学比他到校更早,后来几乎没有孙老师插手的机会。有一次班上的一项工作没有到位,他批评了两位女班长。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委屈了她们,在家长会、班会的联席会上,孙老师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着全班同学跟家长鞠躬赔礼道歉。他认为,既然要求学生做到,老师为何做不到?要求学生做好,自己为何做不好?何况老师是成人,是有份量的称谓!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孙老师骑车上班,在一段坡路上遇一小贩,吃力地推着装满菜即将倒退的三轮车。他骑车走过去了,心里顿感不安,因为小贩急需帮助,若换作他班上的同学就毫不犹豫地帮助了。想到这里孙老师脸红了,毅然决定帮助小贩一把。当他赶到学校时,迟到了5分钟,他没做任何解释,在黑板上写下“我今天迟到了,我对不起大家”,然后走到门外,在凛冽的寒风中站了整整一小时。同学们都知道孙老师有病,外面的风很大,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与感动。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高度尊重和率先垂范,再加上过硬的学科素养,孙老师做出了扉人的成绩:1992年,孙维刚执教的北京22中高三(4)班,高考平均分达534分,全班40人中有15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1996—1997年度全国数学联赛中,全班共14人获奖;1997年高考,全班40名同学平均分为558.67分,数学平均分为117分,38人达到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600分以上的9人,22人考入北大、清华——而在当年升入中学时,这个班2/3的学生,成绩低于区属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
  三、博采众长,终身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讲: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个现代的班主任,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班主任,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终身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 我们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影响自己的学生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帮助他们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做好班主任要身教为先,使人从善;以德为师,以德育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境界,为“仁”师,真教育!
其他文献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  一、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实践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应抓住以下几个关系和因素: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期刊
一直以来,历史教材注重以客观、平实的语言,叙述重大历史事件,介绍历史人物,不带感情色彩,致使学生觉得历史知识像一本拖沓冗长的“天书”,缺乏形象、生动、活泼的面目。而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忽视了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只能充当“听众”,上千年的历史知识给学生的只能是短暂的新鲜。作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开发各种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师应该如何顺应时代需求,改“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改“唯分数”为“重能力”,改“一言堂
期刊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确立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是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过程与方法”是中学历史课程主要的认知策略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中学历史课程关键的认知人格目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要建立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来落实,学生要在不断探究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都有一个情感与价值观倾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第三单元37页的“两位数大小比较”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引出大小比较问题。  37页教材开始就是一副情境图,图中有两个信息:一是松鼠说:我拾了46个贝壳;二是小兔说:我拾了38个贝壳。最后辣椒提出一个问题: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    编写意图: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已知信息,进行数学思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期刊
试卷讲评是模拟考试的延续,教师通过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能够达到纠正错误,巩固知识、拓宽思路、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目的,尤其在考试前的总复习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答题技巧,明晰答题思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试卷讲评课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精心备课   1、分析试卷,心中有数。教师在施考前应先对试卷进行科学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期刊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不但满足了绿色植物本身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能量。而所有生物对于有机物和能量的利用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因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往往意识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甚至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混淆。在课堂中应组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使学生
期刊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也深知创新精神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这种素质必须从小培养。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幼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又富于幻想,所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使之更好地发展。  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下两方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在中考复习阶段,来自于家庭、社会的压力给许多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复习课中要么画线圈点、简单重复,要么题海淹没一切,许多学生往往身心疲惫。“题海无涯,回头是岸”──学生的感慨中包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缺乏创造性的复习,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其结果反而降低了复习的效率;即便是追求升学率,也是适得其反。   二、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改变复习
期刊
有时候觉得光阴真的是转眼即逝的东西,不知不觉自己教书已经近十年了,真是令人感慨!不过感慨之余,我觉得我的每一年也是有精彩、得失之处的。尤其是近几年,似乎是年龄大了、成熟了的缘故吧,少了些昔日的张扬,不再好高骛远,而是更加重视眼前的每一节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在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发展,我们的课堂逐渐回归到真正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