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出台,不少老年人都在考虑今后怎么看病,才能既省钱,又不影响健康。这个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值得在此做些讨论。
一、晚治不如早防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意思十分明确:衣服上破了一个小洞,补起来很容易。如不及时处理,一旦成了大洞,没准花多大工夫也补不了。
这种观念,用在医疗保健上也是完全正确的。
在疾病防治问题上,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处理越早,效果越好,花钱越少。晚治不如早治,早治不如预防。比如牙病,按照口腔科医生的要求认真刷牙,是最简便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有龋齿,也应该尽早治疗。一个小龋洞,很容易补好;如不及时治,拖成大洞,就难免会感染、疼痛,有时还只能把牙拔掉才行。虽然可以安上假牙,但总不如真牙好。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一贯的方针,其中又以“一级预防”最为有效。所谓一级预防是对基本健康的人,强调学习卫生保健知识,遵守合理的生活方式,去除某些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通过这些积极的措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二级预防”是指通过自我注意和健康普查早期发现疾病。“三级预防”则是对已有病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老年人多少总有些病,不足为奇。及早治疗不仅效果最佳,而且最省钱。有病不治,可能更不合算。
二、保健不在于用药
说起保健,不少老年人马上会想到保健药物,以为“人老了,即使没病,也要用点保健药”。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近些年,保健品充斥市场,良莠不齐。虽然都用“科学”的词藻,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效果却不可靠,至少是价高质低。经济状况不太富裕的人,犯不着花这种钱。
当今,老年人最常见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这些病,都有一些公认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和脂肪代谢异常以及一些不良的心理、行为因素。其中,有的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应及时治疗,有的则需要自己注意。保持平衡膳食,戒烟戒酒,坚持适当活动,防止肥胖,注意劳逸结合和心理调适,对于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盲目使用保健品却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已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就应及时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所谓综合治疗,就是在用药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运动、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因素。重要的是,必须长期坚持,这样就能用较少的药达到较好的疗效。一般而言,合理的治疗并不需要花很多钱,但却能有效防止疾病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而治疗这些并发症,不但必须花多得多的钱,而且效果也远不如早期治疗好。特别像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在病人生理、心理上都成为沉重的负担,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对于肿瘤,关键也在于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肿瘤治疗困难不大,花费不很多,预后也较好。但只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才不至于耽误。就此意义而言,体检的花费就不是冤枉钱。
三、少花钱也能治病
近些年,医疗费用很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些诊断治疗费用是必需的。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有些并非必要。
长期以来,可能因为有公费医疗的关系,医生和病人都不太注意在诊断治疗问题上算细帐。有的病人误认为用药多多益善,医生给药少了不高兴;有的医生开药大手大脚,甚至为增加经济效益而多开贵药。这些认识和做法当然都是不正确的。
首先,对药要“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到它有用的一面。绝大多数药都有毒副作用。事实表明,药和毒,往往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使用得当是药,使用不当就可能是毒。其次,新药、贵药、进口药与好药之间,是互不相干的概念。客观地说,世上并没有好药、坏药之分。使用不当,多好、多贵的药也没有用;使用得当,便宜药照样能治病。再次,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往往弊多利少,因为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十分复杂,很难预料。据统计,同时用药5种以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5%;超过15种,则54%可发生不良反应。而且,老年人一方面因为可能存在几种病,到不同专科诊治后,医生可能分别开给许多种药;另一方面,由于机体功能减退,对药品剂量和种类的耐受力均降低,故往往成为药物不良反应最易受害的人群。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病人来说,懂得以上道理应该会有帮助。但是,联系到具体却难免拿不定主意。因为,他们的医疗保健知识有限,很难分清哪些是必要的,哪些可以省的。
医疗费用中存在浪费是客观事实。这些,医务人员并非毫不知情。但原因有多方面,特别是涉及某些体制问题,医院和医生也有难言的苦衷。
在新的医改条件下,医生应该注意到,大多数工薪阶层,特别是退休人员的生活并不富裕。今后,医疗费用对许多人来说,都将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有病当然需要治疗,有了重病,花费较多的医疗费也在所难免。尽可能地节约,仍是医患双方都应注意的事。医生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最新的医学进展。能用不多的费用把病治好的医生,才是最受欢迎的医生。这方面,病人最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