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天文选修课程在贵州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中的教学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贵州大学从事《星系天文学》课程的教学经历,探讨了作者在本门课程讲授中实行多媒体教学与学生随堂测验双结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天文学;教学方式;随堂测验
一、非天文专业开设天文选修课的现状与问题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对象虽为遥远的天体,却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天文知识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在没有天文专业的高校开设天文课程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的普遍做法,因为国家重视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然而由于这些高校学生天文背景知识的缺乏,天文专业课程便成为了高深又冷门的课程。由于选修课通常要求不严格,容易通过,学生为图学分选修,上课积极性不高,导致“混学分”现象。本文将结合作者在贵州大学开设《星系天文学》的教学经验,浅谈教学方式的一些转变,得到的教学成果。
二、教学方式探讨
天文专业课通常授课对象为天文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在贵州大学这所没有天文专业的高校,也开设了几门天文专业课,其中大部分为研究生课程,也有部分为物理学院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包括物理和光电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如《射电天文学》、《星系天文学》等。其教学目的是普及天文知识与培养科学素质相结合。下面以我主讲的《星系天文学》为例,探讨本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方式。
1.上课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如今大学课堂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媒介,比传统的黑板教学更为灵活,也因为缩短板书时间提高了效率。其中,视频教学作为辅助的手段,如果处理得当便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天文学类课程教学手段的这种现代化可以彻底摆脱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我在贵州大学主讲的《星系天文学》为例,其中一个章节讲到恒星,我让学生观看了英国BBC科教视频《恒星的一生》。该视频通过恒星的诞生到最后的死亡再重生的轮回,生动有趣的讲解了恒星的一生,再配合我的课堂讲解,学生从此印象深刻。如果我在课堂上直接讲解恒星的演化阶段,学生也能掌握,但却只是死记硬背般记住了各个阶段,脑袋中并没有具体的图像。
2.课程考核采取分次随堂测验的方式。天文课程在我校本科生中一般为选修课,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组成,教师个人定义两部分的比例。我这门《星系天文学》平时成绩由出勤与课堂参与度组成,出勤占总成绩30%,课堂参与度由课堂回答问题及学生主动提问组成,占总成绩10%;考试成绩占60%,传统上选修课有两种方式考核,一种是课程论文,一种是开卷考试。对于课程论文,由老师给一到多个开放型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所学写成一篇不亚于一定字数的论文。该方式存在两个大问题:其一是学生交上来的论文五花八门,不方便定义评分标准,教师的主观评分总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其二就是相当多学生直接从网上摘抄然后拼凑出自己的论文,这是我国很多高校学生的通病,很难达到课程考核的目的。因此我们通常摒弃这种做法。另外一种做法是期末开卷考试,它相对于课程论文可以有更为标准的评分方法,能达到预期的考核目的。但该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学生觉得开卷考试简单,平时并不会认真听课,甚至选择性的不来听课,舍弃一部分出勤成绩,认为最终总评成绩通过了就好。
基于两种考核方式的利弊,我们采取随堂测试的方法,综合评出学生的期末成绩。该方式也是基于开卷考试,只是时间并不是固定在期末,而是随机分配于由平时的课堂,并不会提前通知学生,而且测试时间也是灵活多变对,不会固定在课堂的开始或者结束的时候,有时候会在课堂的中间时段。这种做法目的在于防止学生不来听课错过测试。测试的时间通常不会太久,题目也不会太过复杂,只要学生平时来听课了就至少能答出七八成。该测试主要考察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二是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学习能力。下一次课就测验中暴露出的问题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由我概括和总结。
三、教学方式转变的成效
多媒体教学方式,尤其是科教视频的插放极大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的活跃性得到显著的升高,更有效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随堂测验方式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及鼓励,上课的学生心里暗自高兴终于不再因为不来听课的学生也照样能通过而心里不平衡,而不来听课的学生也得到了教训,以后会请假或者来听课,提高了出勤率。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随堂测验可以很好的帮组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通过测验让他们记忆更为深刻。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对“普通天文学”教学改革对一些体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
[2]袁启荣.高校天文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
[3]孙艳春.天文专业基础课对教学改革和全校天文公选课对设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
[4]张立云.高校非天文专业本科生天文学课的教学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
[5]樊军辉.对我国高校天文选修课开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3).
[6]姚建明.我国高校开设天文学选修课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7]李化南.普通高校天文公选课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物理学院)
关键词:天文学;教学方式;随堂测验
一、非天文专业开设天文选修课的现状与问题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对象虽为遥远的天体,却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天文知识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在没有天文专业的高校开设天文课程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的普遍做法,因为国家重视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然而由于这些高校学生天文背景知识的缺乏,天文专业课程便成为了高深又冷门的课程。由于选修课通常要求不严格,容易通过,学生为图学分选修,上课积极性不高,导致“混学分”现象。本文将结合作者在贵州大学开设《星系天文学》的教学经验,浅谈教学方式的一些转变,得到的教学成果。
二、教学方式探讨
天文专业课通常授课对象为天文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在贵州大学这所没有天文专业的高校,也开设了几门天文专业课,其中大部分为研究生课程,也有部分为物理学院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包括物理和光电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如《射电天文学》、《星系天文学》等。其教学目的是普及天文知识与培养科学素质相结合。下面以我主讲的《星系天文学》为例,探讨本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方式。
1.上课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如今大学课堂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媒介,比传统的黑板教学更为灵活,也因为缩短板书时间提高了效率。其中,视频教学作为辅助的手段,如果处理得当便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天文学类课程教学手段的这种现代化可以彻底摆脱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我在贵州大学主讲的《星系天文学》为例,其中一个章节讲到恒星,我让学生观看了英国BBC科教视频《恒星的一生》。该视频通过恒星的诞生到最后的死亡再重生的轮回,生动有趣的讲解了恒星的一生,再配合我的课堂讲解,学生从此印象深刻。如果我在课堂上直接讲解恒星的演化阶段,学生也能掌握,但却只是死记硬背般记住了各个阶段,脑袋中并没有具体的图像。
2.课程考核采取分次随堂测验的方式。天文课程在我校本科生中一般为选修课,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组成,教师个人定义两部分的比例。我这门《星系天文学》平时成绩由出勤与课堂参与度组成,出勤占总成绩30%,课堂参与度由课堂回答问题及学生主动提问组成,占总成绩10%;考试成绩占60%,传统上选修课有两种方式考核,一种是课程论文,一种是开卷考试。对于课程论文,由老师给一到多个开放型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所学写成一篇不亚于一定字数的论文。该方式存在两个大问题:其一是学生交上来的论文五花八门,不方便定义评分标准,教师的主观评分总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其二就是相当多学生直接从网上摘抄然后拼凑出自己的论文,这是我国很多高校学生的通病,很难达到课程考核的目的。因此我们通常摒弃这种做法。另外一种做法是期末开卷考试,它相对于课程论文可以有更为标准的评分方法,能达到预期的考核目的。但该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学生觉得开卷考试简单,平时并不会认真听课,甚至选择性的不来听课,舍弃一部分出勤成绩,认为最终总评成绩通过了就好。
基于两种考核方式的利弊,我们采取随堂测试的方法,综合评出学生的期末成绩。该方式也是基于开卷考试,只是时间并不是固定在期末,而是随机分配于由平时的课堂,并不会提前通知学生,而且测试时间也是灵活多变对,不会固定在课堂的开始或者结束的时候,有时候会在课堂的中间时段。这种做法目的在于防止学生不来听课错过测试。测试的时间通常不会太久,题目也不会太过复杂,只要学生平时来听课了就至少能答出七八成。该测试主要考察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二是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学习能力。下一次课就测验中暴露出的问题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由我概括和总结。
三、教学方式转变的成效
多媒体教学方式,尤其是科教视频的插放极大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的活跃性得到显著的升高,更有效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随堂测验方式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及鼓励,上课的学生心里暗自高兴终于不再因为不来听课的学生也照样能通过而心里不平衡,而不来听课的学生也得到了教训,以后会请假或者来听课,提高了出勤率。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随堂测验可以很好的帮组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通过测验让他们记忆更为深刻。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对“普通天文学”教学改革对一些体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
[2]袁启荣.高校天文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
[3]孙艳春.天文专业基础课对教学改革和全校天文公选课对设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
[4]张立云.高校非天文专业本科生天文学课的教学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
[5]樊军辉.对我国高校天文选修课开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3).
[6]姚建明.我国高校开设天文学选修课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7]李化南.普通高校天文公选课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