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儿童图书的时候,我们最不能忽略的往往是教育。基于儿童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儿童阅读通常跟教育紧密结合。如何看待我国儿童图书市场现状?他们喜欢阅读哪些图书,他们的阅读需求是什么?儿童图书出版者应该如何做,才能满足当前儿童阅读的需要?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儿童教育专家。
图画是儿童图书最美的语言
南京师范大学幼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直言,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仍然停留在认字的阶段,幼儿的早期阅读并不被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不仅要孩子识文断字,更要通过图画等多种方式传达给孩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虞永平眼里,儿童文学作家是很神圣的职业,因为写好儿童喜欢的书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儿童文学的作家们必须按照儿童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从儿童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需要了解更多的儿童心理知识,给孩子带去更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更因为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是多样的,孩子们的想法也是多样的,为孩子写作的人身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就如3~6岁的孩子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最容易接受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的文字、画面,接受最单纯、最清澈、简单明了的图书,他们需要更多带有游戏性、趣味性的语言,他们接受不了较深寓意的文字,接受不了较为严格的文字,3~6岁的孩子更关注画面带给他们的感受。
在采访中虞永平说,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他非常希望众多出版社在出好书的同时,更关注幼儿的教育,花些时间和精力成立一个研究机构,对出版物的儿童读物展开广泛调研(调查),确立其优势地位,真正了解全国各个地区的孩子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并加以引导。此外出版社在图书的装帧设计方面也应有更多的创新。对幼儿来说,图书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喜欢更立体、更新颖、更有想象力的形式。最后,虞教授希望现在的童书编辑们更具后现代的思维,打破原有的以教育为主的出版模式,鼓励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曾经建议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出一本这样的书——其中的2/3有图画文字,1/3有图没文字甚至可以是空白,让孩子去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幼儿做读者,也做作者;让孩子既感受,也表达。
好的图书不仅要打动儿童也要打动家长
幼儿的阅读主要靠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的引导,6岁以上的孩子,自主权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康永久副教授认为,儿童真正有独立的阅读能力通常是在12岁左右。在此之前的阅读体验中,家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本好的儿童书,要打动孩子,首先要打动家长。对于阅读经验缺乏的学龄前儿童,他对儿童书的吸收主要来自亲子共读。只要家长带着兴趣与好感给孩子讲书,小孩子就能对那本书产生兴趣。如果书本身不能吸引家长,家长不给孩子阅读,孩子自然也不会产生兴趣。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所能理解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且在当今时代,小孩子们和他们上辈的同龄人相比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但现在的出版界有一种误解,以为内容简单些,语言简单些便是儿童化;很多作家也认为写儿童作品很简单,是小儿科。由此导致现在的部分儿童读物过于幼稚,小孩子根本不屑于读。
在儿童图书的选择购买过程中,家长同样起了主导的作用。选购图书的主体是家长,即使儿童有那么一点儿有限的选择权利,最后还是要由家长把关掏腰包。家长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文史类的图书要买一些,自然类的图书要买一些,训练思维类的也要买一些。现在的课外辅导类图书内容过于单调,几乎都是习题的累加。这样的图书重复率太高,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相比而言,锻炼儿童思维的图书就少而又少。而这种思维的拓展和培养正是对儿童至关重要的。
力求达到教育理念与市场的平衡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联系了很多儿童教育的专家,但一听到要谈儿童出版,很多人立刻表示不愿发表看法。在记者追问下,一位专家表示:以前这样的话说了很多,对出版界的建议也提了不少,但几乎都如泥牛入海。这些教育学家的建议到了出版社就“失灵”了,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在儿童图书市场也没有看到应有的变化。他们认为,儿童教育的理念是儿童本位,但真正掏钱包的家长往往是成人本位。二者权衡,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往往选择了后者。这样几次下来,儿童教育家的热情都被磨平,因此都很忌讳谈论此类话题。一位专家说得更直接:“我一听到商业化就烦。”
谈到童书出版者的素质,专家们建议编辑要多学习一些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相关课程,这是提高童书出版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有些儿童图书出版者其实心里很清楚童书的价值所在和种种要素,却在销量等的压力下不得不向市场低头。出版社不得不迎合家长的需求。如何在孩子真正的需求与出版社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可以令双方都满意的均衡点,是目前很多关心儿童教育、关于儿童文学、关心儿童图书人正在努力的方向。
图画是儿童图书最美的语言
南京师范大学幼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直言,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仍然停留在认字的阶段,幼儿的早期阅读并不被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不仅要孩子识文断字,更要通过图画等多种方式传达给孩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虞永平眼里,儿童文学作家是很神圣的职业,因为写好儿童喜欢的书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儿童文学的作家们必须按照儿童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从儿童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需要了解更多的儿童心理知识,给孩子带去更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更因为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是多样的,孩子们的想法也是多样的,为孩子写作的人身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就如3~6岁的孩子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最容易接受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的文字、画面,接受最单纯、最清澈、简单明了的图书,他们需要更多带有游戏性、趣味性的语言,他们接受不了较深寓意的文字,接受不了较为严格的文字,3~6岁的孩子更关注画面带给他们的感受。
在采访中虞永平说,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他非常希望众多出版社在出好书的同时,更关注幼儿的教育,花些时间和精力成立一个研究机构,对出版物的儿童读物展开广泛调研(调查),确立其优势地位,真正了解全国各个地区的孩子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并加以引导。此外出版社在图书的装帧设计方面也应有更多的创新。对幼儿来说,图书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喜欢更立体、更新颖、更有想象力的形式。最后,虞教授希望现在的童书编辑们更具后现代的思维,打破原有的以教育为主的出版模式,鼓励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曾经建议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出一本这样的书——其中的2/3有图画文字,1/3有图没文字甚至可以是空白,让孩子去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幼儿做读者,也做作者;让孩子既感受,也表达。
好的图书不仅要打动儿童也要打动家长
幼儿的阅读主要靠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的引导,6岁以上的孩子,自主权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康永久副教授认为,儿童真正有独立的阅读能力通常是在12岁左右。在此之前的阅读体验中,家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本好的儿童书,要打动孩子,首先要打动家长。对于阅读经验缺乏的学龄前儿童,他对儿童书的吸收主要来自亲子共读。只要家长带着兴趣与好感给孩子讲书,小孩子就能对那本书产生兴趣。如果书本身不能吸引家长,家长不给孩子阅读,孩子自然也不会产生兴趣。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所能理解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且在当今时代,小孩子们和他们上辈的同龄人相比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但现在的出版界有一种误解,以为内容简单些,语言简单些便是儿童化;很多作家也认为写儿童作品很简单,是小儿科。由此导致现在的部分儿童读物过于幼稚,小孩子根本不屑于读。
在儿童图书的选择购买过程中,家长同样起了主导的作用。选购图书的主体是家长,即使儿童有那么一点儿有限的选择权利,最后还是要由家长把关掏腰包。家长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文史类的图书要买一些,自然类的图书要买一些,训练思维类的也要买一些。现在的课外辅导类图书内容过于单调,几乎都是习题的累加。这样的图书重复率太高,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相比而言,锻炼儿童思维的图书就少而又少。而这种思维的拓展和培养正是对儿童至关重要的。
力求达到教育理念与市场的平衡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联系了很多儿童教育的专家,但一听到要谈儿童出版,很多人立刻表示不愿发表看法。在记者追问下,一位专家表示:以前这样的话说了很多,对出版界的建议也提了不少,但几乎都如泥牛入海。这些教育学家的建议到了出版社就“失灵”了,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在儿童图书市场也没有看到应有的变化。他们认为,儿童教育的理念是儿童本位,但真正掏钱包的家长往往是成人本位。二者权衡,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往往选择了后者。这样几次下来,儿童教育家的热情都被磨平,因此都很忌讳谈论此类话题。一位专家说得更直接:“我一听到商业化就烦。”
谈到童书出版者的素质,专家们建议编辑要多学习一些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相关课程,这是提高童书出版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有些儿童图书出版者其实心里很清楚童书的价值所在和种种要素,却在销量等的压力下不得不向市场低头。出版社不得不迎合家长的需求。如何在孩子真正的需求与出版社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可以令双方都满意的均衡点,是目前很多关心儿童教育、关于儿童文学、关心儿童图书人正在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