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这是广大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初中学科教学中,数学教学的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感到十分困惑。下面,就数学教学问题谈谈笔者肤浅的看法。
  一、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树立新的数学教学观
  要积极有效和高效推进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是前提。数学新课程标准表明,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且要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新的教育理念融于教学过程之中。要突破传统,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使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思想的内涵
  1.爱国主义教育
  ⑴要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要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⑵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我国国情,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从而激发其爱国热情,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努力学习数学、报效祖国的顽强意志。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中学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地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即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行为习惯,使之终身受用,这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三、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1.要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构成的原委、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增强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快乐,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四、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数学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数学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学生数学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积极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从而调动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不断地、勤奋地学习数学。
  2.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积极奋进的学习品质。
  总之,新课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努力进行数学教学实践,要让广大学生爱数学、学数学和用数学。积极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的进程。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新源县72团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EEPO是孟照彬教授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凸显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使课堂教学多了学生个性、创造性的表现平台。那坡县利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经费大力推动EEPO,但是教师们担心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会导致中考成绩滑坡。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在两者中寻求平衡点,提出了处理两者关系的三种策略。  【关键词】EEPO 中考 平衡关系 教学策略 双赢  那坡县初中新课程改革20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诗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那么,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古典诗词这种文学样式的优势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
期刊
素材,就是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自然界的物和事。把别人的故事,自然界的物和事写进你的作文,成就你自己的作文;把别人的人生和自然界的事和物纳入你的笔端,成就你自己的文采,这就是《作文素材》的魅力。心灵因作文而充实,作文因素材而美丽。  素材是作文的基础。对于素材匮乏的学生来说,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很难写好作文的。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阅读中来。要写好作文,语言材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在对比中
期刊
评语是对一篇文章的优缺点所做的分析指点和综合评定,是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评语对学生认识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提高写作水平和明辨是非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批语,将评语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探讨。  一、以鼓励为主  学生的特点是好胜心强,喜欢表扬鼓励。因此,对学生作文的评语内容要以鼓励为主,哪怕是一个词用得恰到好处,或是一个句子写得略有文采,
期刊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就中国文化而言,唐朝时流行写诗,如绝句(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律诗(如杜甫的《客至》);宋朝流行词,有很多的词牌名(如菩萨蛮).元朝时著名的是曲(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有很多的曲牌名和曲调名。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找准困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搞好古诗文
期刊
【摘要】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 预设 感悟  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是指
期刊
作文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现实生活才是作文的唯一源泉,离开了现实生活就谈不上什么作文了。所以说,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辅导作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语文教师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到头来学生还是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作文教学经验,现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对学生进行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当我投入到新课程教学中时,“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心际;“一堂课怎样讲才有语文味?”成了我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探究的问题。而今,重读新课标,反思新课程之际,我愿将自己努力构建“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的一些思考与尝试进行阐述,以期与同仁分享。
期刊
【背景分析】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传统的一个教学内容,许多名师将它作为典型研究课例,以不同视角作过精彩演绎。有的以数学文化的视角为圆的认识打开另一片天空;有的创设现实中投圈是否公平这一问题情境,展开对圆的探索。其实对于圆的认识这样一节研究课,已经被上课者挖掘得非常彻底了,甚至于教师们欣赏圆的认识这节课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了。我们知道,圆的科学定义是:在平面内,到达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