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民媒介素养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建构与传播中的意义

来源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_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等媒介正全面影响着公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对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极其深刻的作用。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够正确认知、运用媒介,客观评估媒体信息,不断地吸收积极因素,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蚀,以达到自主参与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和传播的目的。
其他文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人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中
<正>11月25日-28日,上海工艺美院视觉艺术学院展示设计专业园队参加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2011(第五届)全国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影像学带教中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实习110名影像学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5
《晏子春秋》是记录春秋时代齐国晏婴言行和思想的一部典籍。从西汉开始,除了对其思想和文学性进行研究外,一些学者也将关注焦点转移到对其真伪的考辨上来。文章以古籍辨伪理
将族群服务作为图书馆转型期新的服务方式,探讨民族地区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为族群服务的问题。从族群服务的理论依据、路径选择及图书馆为族群服务的优化再造三个方面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