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原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合理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的竞争力,也可以防止企業虚增资产、减少债务、虚增利润,防止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文章对计的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加以分析,找出会计谨慎性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国际竞争愈加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风险开始朝着不确定性方向的发展。基于此,为了减少会计实务中随意性的计量,降低财务核算的风险,增加谨慎性原则已经成为企业降低外部风险,控制企业内部管理的必经道路之一。谨慎性原则不仅仅可以促使企业充分评估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并以此推断出风险产生的损失以及降低风险成本,还需要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等充分反映出真实的财务信息,以便决策者可以因此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着局限性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存在个人主观性,
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来确定先把关数据核算方法,不同的会计人员会导致会计核算数据差别较大,而且,核算后数据的差别可能还会导致会计信息的验证性较差,甚至不可以验证。例如,在很多会计准则都不可表述“很有可能”“可能发生”或者“具有合理性”等,但是这些名词的确没有解释;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实务中不能过度的谨慎,促使会计真实性和可靠性存疑;也不能谨慎性不足,导致会计核算风险较大。除此之外,会计核算往往要求会计口径一致,不得随意进行口径的更改,从而使得会计会计数据具有可比性。但是由于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核算口径和方法进行改变,这种情形下必然会使得谨慎性原则与其发生冲突。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税法中存在着冲突
新常态下,我国的财力情况和经济基础决定了谨慎性原则无法进行普遍运用,因此,在会计接轨的同时,还要考虑实际情况。企业所得税存在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具有稳定性税收和稳定性财政收入现金流,因此在进行所得税进行核算时,在金额上,要求多记收入,少计支出,从而使得利润增加;在时间上,还要求提前核算收入,而支出情况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进行列支,除此之外,在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下,对于不确定的收入应当予以确认并列支,但是谨慎性原则要求对于不能确定的收入不能予以却,而可能发生的收入费用不应当加以确认核算,综上所诉,所得税政策和谨慎性原则在时间上、性质和金额都不协调。除此之外,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在所得税前列支也存在者较大的差异,计入坏账准备列支超过原金额的3‰以及其他的七项计提的准备金都应当调整所得税核算金额,促使企业补缴该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但是谨慎性原则必然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和限制。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表现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宁可多计损失,也不可预计收益”,这就是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每个企业都应该遵循会计原则的谨慎性原则,不设置秘密准备,不设置“第二本账”。 例如,超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会使当期费用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过少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增加企业的利润总额,可以很好的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满足借款或企业上市的特定条件来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资产减值准备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误导,影响企业经理人的决策。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应该合理的运用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处在一个核心位置,可以起到预测风险和消除风险的作用,也可以影响企业的兴衰。所以,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客观性,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及企业的利益
(二)谨慎性原则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中的运用
会计准则中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预期消耗方式,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例如,主机、硬盘、打印机等消耗性快、淘汰快的资产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法;房屋、厂房、机器设备等使用时间长、磨损较慢的资产可以选择直线法。站在谨慎性原则的角度看,企业应该尽可能的缩短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固定资产不符合市场要求提前淘汰带来的损失。同时,在会计期末应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准确的估计其减值准备。
(三)谨慎性原则在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中的运用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每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受金融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影响,有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进而无法偿还货款的情况,所以,从谨慎性原则的角度出发,企业在赊销或者预付前,要评估顾客和供应商的信用等级及其当前的财务状况,赊销或预付后,要于每个会计期末根据信贷顾客的财务和经营情。
四、完善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一)增加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谨慎性原则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在现行会计的准则下,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增加会计人员的培训机会,建立科学的合理考核的体制,促使会计人员自愿且稳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是得会计人员在进行谨慎性原则运用时,可以充分考虑各种事项和风险情况,做出最符合实际的预期。除此之外,应当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情况深入的了解,确保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进行合理约束以及进行适当的责任教育,确保会计实务是进行合理的谨慎性运用的,充分对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进行考量,如果谨慎性原则进行不当运用,可能是企业的利润减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对谨慎原则使用进行适当的监督,企业在谨慎性原则推进时,应当循序渐进,确保会计人员都了解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的运用范围。
(二 )税收层面合理推进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在对税收层面进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时,企业应当对体的执行方式全过程控制。首先,企业要根据具体的税收征收原则,对会计实务中的具体业务实施环境进行细则的制定,确保纳税环节较好的实施且不会对造成会计实务的主题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确保会计实务在进行谨慎性原则处理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管理层可以根据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进行决策。最后,由于目前没有关于谨慎性原则在税法运用确切的法律法规,在税法运用层面进行相关会计核算时,不应当运用谨慎性原则处理会计实务,以确保税收环节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处理时。减值迹象的判断,需要财务人员对市场等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 掌握好“度”
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应该把握好一定的“度”,应该先判断会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再根据可能性来运用谨慎性原则,则可以很好的把握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度”。对于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很可能发的债务和费用要加以确认,并且反映在企业报表中。(作者单位: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郑州分所)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国际竞争愈加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风险开始朝着不确定性方向的发展。基于此,为了减少会计实务中随意性的计量,降低财务核算的风险,增加谨慎性原则已经成为企业降低外部风险,控制企业内部管理的必经道路之一。谨慎性原则不仅仅可以促使企业充分评估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并以此推断出风险产生的损失以及降低风险成本,还需要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等充分反映出真实的财务信息,以便决策者可以因此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着局限性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存在个人主观性,
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来确定先把关数据核算方法,不同的会计人员会导致会计核算数据差别较大,而且,核算后数据的差别可能还会导致会计信息的验证性较差,甚至不可以验证。例如,在很多会计准则都不可表述“很有可能”“可能发生”或者“具有合理性”等,但是这些名词的确没有解释;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实务中不能过度的谨慎,促使会计真实性和可靠性存疑;也不能谨慎性不足,导致会计核算风险较大。除此之外,会计核算往往要求会计口径一致,不得随意进行口径的更改,从而使得会计会计数据具有可比性。但是由于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核算口径和方法进行改变,这种情形下必然会使得谨慎性原则与其发生冲突。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税法中存在着冲突
新常态下,我国的财力情况和经济基础决定了谨慎性原则无法进行普遍运用,因此,在会计接轨的同时,还要考虑实际情况。企业所得税存在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具有稳定性税收和稳定性财政收入现金流,因此在进行所得税进行核算时,在金额上,要求多记收入,少计支出,从而使得利润增加;在时间上,还要求提前核算收入,而支出情况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进行列支,除此之外,在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下,对于不确定的收入应当予以确认并列支,但是谨慎性原则要求对于不能确定的收入不能予以却,而可能发生的收入费用不应当加以确认核算,综上所诉,所得税政策和谨慎性原则在时间上、性质和金额都不协调。除此之外,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在所得税前列支也存在者较大的差异,计入坏账准备列支超过原金额的3‰以及其他的七项计提的准备金都应当调整所得税核算金额,促使企业补缴该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但是谨慎性原则必然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和限制。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表现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宁可多计损失,也不可预计收益”,这就是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每个企业都应该遵循会计原则的谨慎性原则,不设置秘密准备,不设置“第二本账”。 例如,超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会使当期费用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过少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增加企业的利润总额,可以很好的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满足借款或企业上市的特定条件来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资产减值准备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误导,影响企业经理人的决策。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应该合理的运用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处在一个核心位置,可以起到预测风险和消除风险的作用,也可以影响企业的兴衰。所以,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客观性,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及企业的利益
(二)谨慎性原则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中的运用
会计准则中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预期消耗方式,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例如,主机、硬盘、打印机等消耗性快、淘汰快的资产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法;房屋、厂房、机器设备等使用时间长、磨损较慢的资产可以选择直线法。站在谨慎性原则的角度看,企业应该尽可能的缩短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固定资产不符合市场要求提前淘汰带来的损失。同时,在会计期末应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准确的估计其减值准备。
(三)谨慎性原则在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中的运用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每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受金融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影响,有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进而无法偿还货款的情况,所以,从谨慎性原则的角度出发,企业在赊销或者预付前,要评估顾客和供应商的信用等级及其当前的财务状况,赊销或预付后,要于每个会计期末根据信贷顾客的财务和经营情。
四、完善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一)增加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谨慎性原则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在现行会计的准则下,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增加会计人员的培训机会,建立科学的合理考核的体制,促使会计人员自愿且稳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是得会计人员在进行谨慎性原则运用时,可以充分考虑各种事项和风险情况,做出最符合实际的预期。除此之外,应当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情况深入的了解,确保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进行合理约束以及进行适当的责任教育,确保会计实务是进行合理的谨慎性运用的,充分对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进行考量,如果谨慎性原则进行不当运用,可能是企业的利润减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对谨慎原则使用进行适当的监督,企业在谨慎性原则推进时,应当循序渐进,确保会计人员都了解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的运用范围。
(二 )税收层面合理推进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在对税收层面进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时,企业应当对体的执行方式全过程控制。首先,企业要根据具体的税收征收原则,对会计实务中的具体业务实施环境进行细则的制定,确保纳税环节较好的实施且不会对造成会计实务的主题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确保会计实务在进行谨慎性原则处理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管理层可以根据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进行决策。最后,由于目前没有关于谨慎性原则在税法运用确切的法律法规,在税法运用层面进行相关会计核算时,不应当运用谨慎性原则处理会计实务,以确保税收环节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处理时。减值迹象的判断,需要财务人员对市场等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 掌握好“度”
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应该把握好一定的“度”,应该先判断会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再根据可能性来运用谨慎性原则,则可以很好的把握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度”。对于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很可能发的债务和费用要加以确认,并且反映在企业报表中。(作者单位: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郑州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