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需要政府有效的应对,因此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先导和主要手段,大多数危机管理都离不开公民参与。而公民的有序参与是科学、民主与合法地进行公共危机决策的重要保证,是解决政府危机管理困境的办法之一。本文以促进公民有序参与为宗旨,论述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公民参与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背景
(一)公共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复杂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阶段,全方位的改革必然会冲击原有的社会秩序,引发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正如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说:“事实上,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却产生不稳定性。产生政治混乱并非由于没有现代性,而是由于要实现这种现代性所做的努力。说穷国显得不稳定,并不是因为它穷,而是它们想致富。”在这样向现代化迈进的变革中,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重新分配,社会同质性进一步削弱,社会异质性进一步增强,社会群体出现分化,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必然会因为各自利益相互竞争和冲突,进而引出许多社会问题,导致公共危机事件发生。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分享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核泄漏、疫病传播、生态失衡等新形态的公共危机。相比于地震、火灾、空难等传统危机,新形态的危机是由各种因素交织、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危机很容易诱发其他危机并发,这加剧了危机的不确定性。危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它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系列有关的连锁反应,产生次生、衍生灾害。
(二)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存在局限性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政府往往包揽过多的社会事务。然而,基于垄断式管理模式让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却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一方面,管理过多的事务增加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并且政府自身在资源分配、人员结构、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仅靠政府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及时、有效的应对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甚至部分公共危机的发生就是因为政府忽视了公民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政府占用了过多的社会资源,挤压了公民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危机治理的空间,其自身治理公共危机的能力也不断受到来自社会和公众的质疑。
政府长期包揽一切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却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民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过分依赖政府,对于自身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责任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从而造成了政府责任的超负荷状态,而公民责任的承担却处于缺失与不足的局面。在危机状态下,政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信息以及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做出决策,因而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制定比较合适的危机决策。
(三)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意愿与能力越来越强
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公民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参与管理影响那些与他们生活质量相关的公共事务的基本途径。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公众有了更多途径、更多便利去参与社会事务;以人为本、服务型的政府、简政放权等理念的普及,使得公民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参与能力日渐提高;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得到改善,公民听证会、公民调查以及民主恳谈会等多种公民参与形式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总之,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相应的知识、技术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推进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力意识得到強化,对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高,传统科层制这一行政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不稳定的社会环境,难以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社会大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被动状态,即仅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参与,他们要求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使自己的利益和呼声能够在公共政策中得到反映和满足。公民参与危机决策不仅是公民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一种方式,也是政府部门借助社会力量来治理公共危机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走向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
二、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与社会的稳定团结,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及时、有效、妥善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政府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否处理好公共危机事件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在民众中的权威地位。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如何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尤为重要。国内外实践已充分证明,广泛而有序的公民参与、良好的政社关系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行动来源于决策,决策先于行动。如果决策缺失,危机时刻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治理思想,那么人力、物力、财力都将处于分散和混乱状态,不但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危机,而且可能由于内部行为冲突而加剧危机的损害程度。公民参与在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危机决策制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在不同范围内和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退,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国家政权的安全,使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必然内容。虽然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是公共危机决策的主体力量,但是由于公共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性决策,危机决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更受公民有序性参与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公民有序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骆耀东,男,汉,湖北咸宁,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行政管理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公民参与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背景
(一)公共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复杂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阶段,全方位的改革必然会冲击原有的社会秩序,引发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正如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说:“事实上,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却产生不稳定性。产生政治混乱并非由于没有现代性,而是由于要实现这种现代性所做的努力。说穷国显得不稳定,并不是因为它穷,而是它们想致富。”在这样向现代化迈进的变革中,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重新分配,社会同质性进一步削弱,社会异质性进一步增强,社会群体出现分化,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必然会因为各自利益相互竞争和冲突,进而引出许多社会问题,导致公共危机事件发生。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分享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核泄漏、疫病传播、生态失衡等新形态的公共危机。相比于地震、火灾、空难等传统危机,新形态的危机是由各种因素交织、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危机很容易诱发其他危机并发,这加剧了危机的不确定性。危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它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系列有关的连锁反应,产生次生、衍生灾害。
(二)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存在局限性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政府往往包揽过多的社会事务。然而,基于垄断式管理模式让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却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一方面,管理过多的事务增加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并且政府自身在资源分配、人员结构、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仅靠政府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及时、有效的应对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甚至部分公共危机的发生就是因为政府忽视了公民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政府占用了过多的社会资源,挤压了公民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危机治理的空间,其自身治理公共危机的能力也不断受到来自社会和公众的质疑。
政府长期包揽一切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却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民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过分依赖政府,对于自身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责任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从而造成了政府责任的超负荷状态,而公民责任的承担却处于缺失与不足的局面。在危机状态下,政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信息以及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做出决策,因而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制定比较合适的危机决策。
(三)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意愿与能力越来越强
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公民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参与管理影响那些与他们生活质量相关的公共事务的基本途径。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公众有了更多途径、更多便利去参与社会事务;以人为本、服务型的政府、简政放权等理念的普及,使得公民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参与能力日渐提高;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得到改善,公民听证会、公民调查以及民主恳谈会等多种公民参与形式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总之,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相应的知识、技术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推进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力意识得到強化,对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高,传统科层制这一行政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不稳定的社会环境,难以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社会大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被动状态,即仅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参与,他们要求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使自己的利益和呼声能够在公共政策中得到反映和满足。公民参与危机决策不仅是公民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一种方式,也是政府部门借助社会力量来治理公共危机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走向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
二、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与社会的稳定团结,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及时、有效、妥善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政府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否处理好公共危机事件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在民众中的权威地位。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如何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尤为重要。国内外实践已充分证明,广泛而有序的公民参与、良好的政社关系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行动来源于决策,决策先于行动。如果决策缺失,危机时刻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治理思想,那么人力、物力、财力都将处于分散和混乱状态,不但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危机,而且可能由于内部行为冲突而加剧危机的损害程度。公民参与在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危机决策制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在不同范围内和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退,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国家政权的安全,使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必然内容。虽然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是公共危机决策的主体力量,但是由于公共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性决策,危机决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更受公民有序性参与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公民有序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骆耀东,男,汉,湖北咸宁,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