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与差异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侯登科回顾展”的所有展出作品全部采用了银盐相纸手工放大,策展人李媚用“出乎意料的精美”来评价这次展览照片的制作。这些照片是由路泞和付羽两位摄影师联合完成的,他们是国内少数仍然坚持传统摄影实践的青年摄影师。路泞还是侯登科的学生,对侯登科以及他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是尽量忠实于侯登科在30年前简陋条件下放大的朴实“原作”,还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条件还原出影调更加丰富的作品呢?这不仅是观者所关心的问题,更是路泞和付羽曾经面临的难题。


  此次展览的作品放大与制作,您二位是如何分工的?
  路泞: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在传统暗房里用银盐工艺手工放大的,其中24寸的是付羽做的、 12寸的是我做的。当初我从李媚老师那里接到这个任务时心头一紧,因为不仅制作量特别大,而且留给我的时间也很短。我首先想到能快速推进这件事的人就是付羽,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有自己的暗房,并且设备条件都很好;二是付羽放大技术过硬,制作展览级作品完全没有问题。碰巧的是,他这段时间正好有空。
  侯登科先生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你们是按照怎样的标准放大的?
  路泞:我当时见过侯老师放大照片,所以大致知道侯老师对制作的要求;另外,李媚老师此次也拿来很多侯老师自己放大的原作,这也是我们放大时的参考,不过这种参照是相对的,并不是完全模仿。为何不能完全模仿呢?因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摄影师很难接触到西方那些直接摄影的原作,他们对摄影作品的认识基本上是来自印刷品,他们甚至会认为原作就是这样。再说,那时的国内摄影师放大照片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印刷,而不像现在放大照片是为了展览和收藏,所以那个年代制作的黑白原作,从技术上来讲是无法与现在的精放作品相比的。从侯老师个人来说,尽管当初他也想将自己的作品制作到很高的水平,但他却没有条件用上更好的放大材料,用的几乎都是国产的公元相纸,所以他的原作也很难谈到有特别丰富的影调和层次。另外来说,当时暗房制作也是更加强调反差,黑和白是照片呈现的基础,灰只能是参照看,并没有科学的标准。因此,我觉得,此次放大不能当成自己的作品来制作,不能有过多理想化的修正,我会按照内容及侯老师的喜好尽量客观地放出作品。
  付羽:在放大时我认认真真欣赏了侯老师的作品。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在拍摄角度和构图等方面越来越好,不过这种变化对于我放制作品并不构成障碍。在技术上,我是通过最常规的手段来完成这次工作的,当然我也参考了上世纪80年代国外那些经典黑白作品的样式,我会尽量让这些作品看上去是那个年代的感觉。另外,作为侯登科先生的学生,路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不仅给我讲述了他个人对侯登科作品的理解,还专门制作了几个作品小样让我参考。看过小样后,我就心中有数了。这样我就明白,侯老师的作品中哪些是失误、而哪些是刻意为之。为了一些细节,我和路泞曾经反复讨论并放大对比,并不断做出调整,进而完成最终的作品。有时我会将一个底片放大成5个小样—这5个小样之间的差异是很细微的,只有放在一起对比才能看出来。当然,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无法做到每张作品都如此斟酌。
  侯登科自己制作的原作与这次放大的照片之间,最大差异是什么?
  路泞:主要是目的性不同,侯老师之前放大的作品一部分是给媒体投稿印刷使用,另一部分主要是自己出书印刷使用。他的《麦客》和《四方城》书里的作品都是自己集中放大的。当时尽管也有小型的展览,但这些展览现在看主要是做内容呈现,并不能算作品展。而这次放大的照片目的性很明确,就是用来展览。在这次放大中,我们也发现,虽然这次使用的材料更好、最终的作品影调更丰富,但侯老师当年放出来的作品也有独特的韵味,比如《三个妇人》。
  付羽:《三个妇人》是我最喜欢的侯老师作品,我认为他放的比我放的好很多,因为毕竟这是作者本人放大的照片。在给自己放大作品时,我会将作品的迷人之处夸大表现出来;而在帮别人放大照片时,我只能尽量做到没有瑕疵。


  侯登科先生在1983年的日记中曾提到过亚当斯《白桦林》,他对这幅作品赞叹不已,并被区域曝光法制作的黑白影调深深吸引。路泞先生,您是否了解到你的老师侯登科先生当时所受的影响?
  路泞:在陕西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印刷品,所以侯老师看到亚当斯的原作很震撼也是可以想象到的。但其实这些震撼很难转变成对自己作品的影响,因为前面也说了,由于受时代环境的限制,所以我们接触不到更好的材料。当时陕西省图片社进柯达Tri-X盘片也就两盒,柯达套药也就一两瓶,这就已经是顶级材料了。所以即便我们了解区域曝光法的优点也没有办法实践,这就是现实。侯老师在当时也认识到这点,所以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拍摄内容上。
  这次制作上有技术难题吗?
  路泞:这次工作自打一开始我就认为付羽干最合适。不过这次的工作量也确实大了些,我想今后很难会再遇见这种规模的制作了。
  付羽:主要难题不在于技术,而是时间,因为我们接到的任务,是17周完成272张24寸照片和76张12寸照片的制作。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10分钟一张。幸亏我及早从国外买来了放大相纸,现在来看,如果不是提前做工作,工期还会推后。这批作品本应该路泞制作,但他受条件限制,不能制作大尺寸照片,所以大照片由我完成、小照片由他完成,但最后一统计我却成了主角儿。除了时间,体力上也是不小的考验,我为了这次放大照片而配置了150升药水,就连卡纸拆包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冲洗后的照片挪动以及热裱也都花费很长时间。因为量大,所以每个环节都很费体力,这般体量倘若在国外美术馆展出,其制作周期起码要花费3年时间。
  这次展览制作为什么采用银盐放大照片,而不是更便捷的艺术微喷?   路泞:这是李媚老师定的,我的理解是:侯老师没有经历过数码时代,他的底片对应银盐放大才更能体现材料的属性。
  付羽:艺术微喷对应的是数码相机,并且艺术微喷和银盐放大是并行发展的。现在很多朋友有误区—银盐是传统的、微喷是现代的,实际两者都是现代影像的呈现方式。


  付羽先生,您怎么看待银盐放大和艺术微喷的差异?
  付羽:我认为这是不一样的东西,就好比水彩和国画,首先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同一张底片是放不出两张同样照片的,即便是在很短时间里。但艺术微喷短时间内可复制性很强,当然也会受到纸张和墨水批次的影响,起码同批次很难看出变化。现在很多朋友在用微喷模拟银盐放大效果,或者扫描底片制作微喷,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底片就应该用来放大;数码影像就对应微喷,而不用刻意模仿银盐,这是它们各自的属性所决定的。当然每一个新技术在还没有成熟之前都会向上一代技术看齐,胶片刚出现时也会向蛋白看齐。摄影刚出现时也很难摆脱绘画的影响,现在数码影像还没有摆脱银盐照片的影响。
  这次使用的相纸和药水是什么?
  付羽:相纸是伊尔福的,药水是类似于D72的配方。这次制作的照片比较繁杂,我也不能加更多的主观色彩,这个配方的药水加上相纸,能通过增减时间、变换反差镜、增减显影时间等达到理想效果。
  侯登科年表
  1950年7月16日 生于陕西凤翔
  1957—1966年6月 在凤翔就学
  1969年12月 参加工作任西铁一段工人
  1970年11月 西铁工程处俱乐部放映员
  1978年3月 西铁工程处工会干事
  1982 年 “侯登科摄影作品展”陕西临潼
  1983 年 “黑白摄影作品九人联展”北京
  1985 年 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1985 年 参与、组织举办“西北风”摄影展
  1986 年 “侯登科摄影作品展”河南郑州
  1986 年 发表文论《现状与思考》
  1987 年 发表文论《自觉的历程》
  1987 年 策划、参与、组织发起“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
  1989 年 出版《侯登科摄影作品集》台湾摄影家出版社
  1989 年 发表文论《现实与幻想》
  1992年6月 西铁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1996 年 出版《四方城》(合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年 出版《麦客》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1 年 《麦客》获《中国作家》散文年度大奖
  2003 年2 月3 日 因病逝世,享年53 岁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16日,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品评选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拉开帷幕。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等人出席了组委会会议。日前,评选结果正式出炉,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最终入选作品数量为638幅(组)。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重大活动之一,是连接国内外摄影界的重要平台。自198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设立,每两年举办一届
期刊
应该承认,《麦客》或远或近地超出了惯常对摄影专题的理解或期许。虽然,因为我应该想到做到却没有完全想到做到,使编者过高的期望未能实现,但,终了还是能印证一种超出摄影的定位或旨趣的编辑意图,值得欣慰。也算是对麦客们的一个交待。  书出来了,想到很多……  应该想到,摄影不仅仅是摄影的、艺术的、抑或报导的。1989年个人作品集出版后,一个“不过如此”的对创作、作品、艺术崇高感的质疑过程伴随虚荣心的冷却开
期刊
不得不“艺术纪实”,是纪实摄影“四五”初显锋芒后为摆脱“四五”背景的特殊性,向现实获取普遍资质的修炼方式,直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它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或者以艺术名义证明一个简单事实:仅是一种观看方式。  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它明白了“看什么”。纪实摄影是带着它强烈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责任感“胎记”或“政治冲动”接种于新时期的,但它出师有名之后却面临“师后无名”的现实情境,不得不将政治冲动中和
期刊
“摄影在诞生之初即如向往艺术那样,努力走向对社会的探索”1—艺术社会学代表人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判定了摄影发展至今的两条相互交织、彼此推进的脉络。事实上,20世纪六70年代正是西方人文科学与艺术形态寻求突破的时期:一方面,艺术家们试图走出理想化“白立方”(White Cube)2的空间限制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思维困境。其中一部分艺术家选择另辟蹊径,在真实
期刊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重要摄影家侯登科的短短20多年摄影生涯,正好处于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摄影实践之流的主线上。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中国摄影开始了形式和内容多元化的初步启蒙和探索后,迅即在1980年代中期转入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范围的纪实摄影运动。纵使纪实摄影的概念在当时仍然含混不清,国外资讯的匮乏让中国的摄影者缺乏实际操作的参照,但是大量的中国摄影者加入其中,他们把镜头聚焦社会现实题材,
期刊
带上相机,踏上一段旅程,是很多年轻摄影师的梦想与追求,这种长途的贯穿大地的影像创作方式,在摄影史上曾被沃克·埃文斯、罗伯特·弗兰克和史蒂芬-肖尔等大师所采用,所产生的影像对后来都极具启发意义。1960年代以来,在西方随着对风景概念的重新界定,那些代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都可以算作“广义的风景”即文化景观。近些年,随着国内对爱德华·伯汀斯基、亚历克·索斯、纳达夫·坎德等西方摄影师的介绍,景观摄影在
期刊
碑录
期刊
法国画家高更在19世纪末创作了一幅题为《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巨幅画作。仔细观看2016年4月13日至17日由国际摄影艺术经销商协会(AIPAD)主办的纽约摄影展销会后,笔者最深刻的感触便是,这幅画作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似乎同样适用于我们当下针对摄影的诘问。本届参展的86家画廊所带来的作品,从19世纪中叶摄影术发明之初的稀世珍品,到20世纪现代摄影大师的经典力作,再到21世纪新锐摄
期刊
从《诗山河考》中古人的吟诵之地,到《碑录》里黄易的考察线路,塔可的两部正式的作品,基本都落在了一个“考”字上。因由文化地理的承载,使“考”的意义脱离了通常世俗艺术的虚幻与无病呻吟,而进入到具体的文化景观图像收集与创造中去。  黄易(1744-1802)是清乾嘉时期书画名家,善篆刻、通金石:乾嘉时期也被后来的研究者认为是自宋之后金石学的又一个高峰,搜碑访石,蔚然成风。塔可的新作《碑录》就是根据黄易的
期刊
维多利亚·桑布纳里斯生来就是个流浪者。她是希腊移民的女儿,其家庭于1950年定居于宾夕法尼亚。在她的童年记忆中,她们家常常在周日开车游览阿米什人居住的乡村,感叹工业景观与农业景观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已经成为她的摄影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车窗外的商业发展、企业发展和郊区发展的景色格外留意。她回忆道,她总是好奇这些建成环境如何叙述着美国着力发展的方向和美国梦,而她的父母则把追求这些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