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利用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mda-7)作为载体,感染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MHCC97H,MHCC97L,Hep3B和正常的肝细胞L02,观察该基因对肝癌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MHCC97H,MHCC97L和Hep3B,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观
【机 构】
:
200080,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080,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430030,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mda-7)作为载体,感染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MHCC97H,MHCC97L,Hep3B和正常的肝细胞L02,观察该基因对肝癌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MHCC97H,MHCC97L和Hep3B,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观察MDA-7基因的表达,通过四甲基偶氮哩蓝染色法(MTT)观察该基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MDA-7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RT-PCR提示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Hep3B和正常细胞L02中高效表达;ELISA方法检测提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表达,而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表达量升高;MTT实验结果表明MDA-7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提示MDA-7能促进肝癌细的凋亡;细胞周期检测提示肝癌细胞大量被阻滞在G2/M期,正常细胞没有增殖阻滞作用.各项结果提示MDA-7对正常的肝细胞没有促进凋亡和增殖阻滞的作用.结论 Ad.mda-7选择性的杀伤肝癌细胞,促进细胞增殖阻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肝癌细胞的转移潜能无关。
其他文献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胆道外科的急诊,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如果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继续恶化,将发生多系统器官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OSF),严重者可以在短期内死亡。
随着胆道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生物相容性缝合线的应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胆管在临床上已有应用,但目前对该术式的效果评价仍有争议.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320例胆总管疾病行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发生并发症5例(1.6%).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逐渐普及,临床上胆管损伤的病例时有发生,为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及时处理术后损伤,现将我们近年来经治的6例术中发现的病人加以报告,重点就损伤后的术中即时诊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目的 准确评估肝储备功能可大大促进肝胆外科的发展,本实验旨在通过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及肝纤维化定量评估间关系的研究,了解MELD评分系统对评估肝硬化病人肝功能储备力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9例正常对照组和23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病组病人术前测定MELD评分,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肝病组病人肝组织标本的纤维化程度,分析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及肝纤
在临床上,胆总管狭窄为常见病,但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合并无痛性黄疸的病例[1],特别是无明显病史和临床症状的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合并无痛性黄疸的病例并不多见,且很难与恶性狭窄相鉴别,极易导致误诊,而良、恶性狭窄的治疗方法却迥然不同。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临床应用逐渐在国内开展起来,并得到不断发展。
一、什么是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是现代科技和创新外科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手术,是以微小创伤手段达到外科目的的步骤,包括诊断、分期、解剖分离、修补、切除和吻合等。
我们应用经第一肝门、尾状叶路径的方法,成功地切除了1例位于S8d(肝脏第8段后部)段,侵入肝门部胆管,尾状叶门静脉旁部,压迫推移肝中静脉、肝后下腔静脉的肿瘤,介绍如下。
病人,男,63岁,右上腹隐痛不适50余年,频繁咳嗽、咯胆汁样脓痰2个月.不伴寒战及发热,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右肺下叶呼吸音低,右上腹轻压痛。
病人女,64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隐痛不适近5年入院.病人于5年前因"胆囊充满型结石"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1个月再次出现右上腹痛,性质如同术前,呈反复发作,多次B超检查提示为"残余胆囊伴结石".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