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也曾有着相似的经历。中国与埃及都是在外国殖民势力的打压下被迫打开大门,开启了各自的近现代之路,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在这一过程中,翻译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翻译对于科技引进、思想解放、社会改革、文学复兴四个方面分析翻译在中国与埃及的近现代之路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翻译;中国近代复兴;埃及近代复兴;比较研究
一、翻译运动与科技引进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的东方大国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西方的殖民入侵,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成为清王朝挽救其统治的救命稻草。1860年后,清王朝相继创立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和广学会,培养大量翻译人才,翻译并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在这一时期,同为文明古国的埃及似乎经历着和中国一样的遭遇。1798年,拿破仑的铁蹄踏上埃及的国土,用武力打开了埃及的大门——亚历山大港。至此,埃及沦为西方列强的盘中餐。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埃及人民第一次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驻埃及总督。他大力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派遣多批留学生团赴欧洲学习先进的军事、医学、农学等应用型科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雷阿法·塔赫塔维,他将所翻译的大量西方先进技术的内容收录于其著作《巴黎纪行》中,为近代埃及的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
二、翻译运动与思想解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使严复意识到,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要想救亡图存,不能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在其翻译著作《天演论》中,他发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呐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埃及,有“中国严复”之称的雷阿法·塔赫塔维,作为穆罕默德·阿里派遣到法国求学的第一批留学生,不仅翻译了大量的科技著作,也在其《欧洲眼中的人权之根源》一书中介绍了欧洲的人权思想,成为近代埃及思想启蒙的先驱。在经历法国的殖民统治后,埃及又惨遭英国的殖民。在这一时期,埃及社会各种思潮应运而生,如泛伊斯兰主义、萨拉菲主义、原教旨主义等,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从而形成了阿拉伯近现代思想。
三、翻译运动与社会改革
面对西方的殖民侵略,穆罕默德·阿里逐渐意识到进行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于是,他开始在政府机构里启用外国人,借助外国人的经验来治理国家;在教育方面,他开办现代学校,聘请西方学者在埃及执教讲学,从而为埃及与西方接轨打开通道。而社会改革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翻译运动。所以,语言学校和翻译局便纷纷建立起来。
同样,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也深受西方译作思想的冲击,从而掀起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进行了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四、翻译运动与文学复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和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文学翻译本土化的热潮,即在保持原文思想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本国的语言表达习惯,译者对原作进行再创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是中国的林纾(1852-1924)和埃及作家穆斯塔法·鲁特菲·曼法鲁蒂(1876-1924),他们虽不懂外语,但一生翻译了众多文学作品,开启了采用意译方法翻译文学作品的先河。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翻译学者对这种翻译方法表示质疑,进而引发后世学者关于“信、达、雅”还是“雅、达、信”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林纾是走在文学翻译前列的中国文人,为介绍西方文学,甚至是中国文学从创作题材到创作内容的变革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穆斯塔法·鲁特菲·曼法鲁蒂风格清新、散文式的译作对当时阿拉伯文风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确立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在中世纪的欧洲处于黑暗之际,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为其照亮了通往文艺复兴的道路。而在近代时期,无论是中国,还是埃及,都未能逃脱被西方殖民统治的命运,国家主权沦丧,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但与此同时,在被迫打开国门的状态下,中国和埃及人民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有识之士便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运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起初,翻译运动主要集中在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领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和埃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中埃人民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翻译运动渐渐扩展到思想领域,从而促进了近代中国和埃及各种思潮的形成和发展。通过翻译运动,中国和埃及的社会改革得以推进,文学形式得以创新。可以说,翻译在近代中国与埃及的复兴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巴黎纪行》,转引自《穆罕默德·阿里时代的翻译及文化活动史》。
[2]林丰民:《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60页。
[3]林丰民:《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61页。
关键词:翻译;中国近代复兴;埃及近代复兴;比较研究
一、翻译运动与科技引进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的东方大国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西方的殖民入侵,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成为清王朝挽救其统治的救命稻草。1860年后,清王朝相继创立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和广学会,培养大量翻译人才,翻译并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在这一时期,同为文明古国的埃及似乎经历着和中国一样的遭遇。1798年,拿破仑的铁蹄踏上埃及的国土,用武力打开了埃及的大门——亚历山大港。至此,埃及沦为西方列强的盘中餐。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埃及人民第一次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驻埃及总督。他大力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派遣多批留学生团赴欧洲学习先进的军事、医学、农学等应用型科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雷阿法·塔赫塔维,他将所翻译的大量西方先进技术的内容收录于其著作《巴黎纪行》中,为近代埃及的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
二、翻译运动与思想解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使严复意识到,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要想救亡图存,不能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在其翻译著作《天演论》中,他发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呐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埃及,有“中国严复”之称的雷阿法·塔赫塔维,作为穆罕默德·阿里派遣到法国求学的第一批留学生,不仅翻译了大量的科技著作,也在其《欧洲眼中的人权之根源》一书中介绍了欧洲的人权思想,成为近代埃及思想启蒙的先驱。在经历法国的殖民统治后,埃及又惨遭英国的殖民。在这一时期,埃及社会各种思潮应运而生,如泛伊斯兰主义、萨拉菲主义、原教旨主义等,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从而形成了阿拉伯近现代思想。
三、翻译运动与社会改革
面对西方的殖民侵略,穆罕默德·阿里逐渐意识到进行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于是,他开始在政府机构里启用外国人,借助外国人的经验来治理国家;在教育方面,他开办现代学校,聘请西方学者在埃及执教讲学,从而为埃及与西方接轨打开通道。而社会改革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翻译运动。所以,语言学校和翻译局便纷纷建立起来。
同样,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也深受西方译作思想的冲击,从而掀起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进行了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四、翻译运动与文学复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和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文学翻译本土化的热潮,即在保持原文思想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本国的语言表达习惯,译者对原作进行再创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是中国的林纾(1852-1924)和埃及作家穆斯塔法·鲁特菲·曼法鲁蒂(1876-1924),他们虽不懂外语,但一生翻译了众多文学作品,开启了采用意译方法翻译文学作品的先河。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翻译学者对这种翻译方法表示质疑,进而引发后世学者关于“信、达、雅”还是“雅、达、信”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林纾是走在文学翻译前列的中国文人,为介绍西方文学,甚至是中国文学从创作题材到创作内容的变革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穆斯塔法·鲁特菲·曼法鲁蒂风格清新、散文式的译作对当时阿拉伯文风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确立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在中世纪的欧洲处于黑暗之际,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为其照亮了通往文艺复兴的道路。而在近代时期,无论是中国,还是埃及,都未能逃脱被西方殖民统治的命运,国家主权沦丧,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但与此同时,在被迫打开国门的状态下,中国和埃及人民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有识之士便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运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起初,翻译运动主要集中在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领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和埃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中埃人民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翻译运动渐渐扩展到思想领域,从而促进了近代中国和埃及各种思潮的形成和发展。通过翻译运动,中国和埃及的社会改革得以推进,文学形式得以创新。可以说,翻译在近代中国与埃及的复兴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巴黎纪行》,转引自《穆罕默德·阿里时代的翻译及文化活动史》。
[2]林丰民:《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60页。
[3]林丰民:《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