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它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综合活动;语文学习;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解放兴趣”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围绕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挖掘家庭、社会资源,加强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开发自然资源,拓展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空间。
一、挖掘教材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实验教材和大修订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办小报、演课本剧,调查社会上的用字情况、调查“人与环境”问题等。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中要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本是《长征组歌》中的一首,歌词写得很雄壮,音韵又很和谐,学生学来兴致盎然。于是我做了这样的活动设计:
1.准备阶段。搜集有关长征的故事、歌曲、诗词、图片等素材。
2.交流回报。(1)“长征歌曲大家唱”。活动一开始我们播放了歌曲《长征》,营造氛围的同时,让孩子们在激昂的旋律中走进长征的漫漫征途。(2)“长征故事伴我行”。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在孩子们的讲述中虽显得稚嫩,却直指人心,格外动人。(3)“长征美文天天诵”。品经典,诵美文,一首首诗词如同颗颗宝石串起了那难忘的岁月。(4)“图说长征”。用图片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举世瞩目的壮举,进而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品质。
3.拓展延伸。“我的长征”感悟点滴,旨在用文字记录这短暂时光的内心独白。
二、整合教材资源,丰富综合实践活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几篇课文都是描写老师的,如:《莫泊桑拜师》中的福楼拜,《理想的风筝》中的刘老师,《孔子游春》中的孔子等等,再加上曾经学过的《老师,您好!》《师恩难忘》等歌颂老师的文章,我设计了《烛光里的微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重温课文。再次将学过的有关老师的课文复习一下,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并适时介绍有关“教师节”的知识。
2.美文颂老师。(1)成语大练兵,如:教导有方、桃李不言等。(2)名言在我心,如:“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为学莫重于尊师”等。(3)名篇佳作赏析,如:《一株紫丁香》《老师,我想对您说》等。
3.尊师故事我知道。如《毛泽东向老师敬酒》、《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等。
4.祝福老师。(1)我给老师画张相。(2)祝语大征集。
5.歌曲新编。以《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为曲,自己去写歌词。“美丽的校园,我们成长,老师的叮咛,一刻也不忘,飘落的粉尘染白您双鬓,您却依然将我们前程照亮。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当学生唱着自己写的歌,那自豪溢于言表,那真情融于歌喉。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文学积累、审美、绘画、想像、创造、探究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依据生活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是不容忽视的丰厚资源,教师应依据儿童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四、合理利用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面向社会的开放性课程,利用自然、社区、网络等资源,毫无疑问需要社会、社区、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支持。学校、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都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成长看作是一种包括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责任。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应把社区乃至整个自然界、社会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环境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来对待。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它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综合活动;语文学习;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解放兴趣”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围绕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挖掘家庭、社会资源,加强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开发自然资源,拓展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空间。
一、挖掘教材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实验教材和大修订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办小报、演课本剧,调查社会上的用字情况、调查“人与环境”问题等。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中要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本是《长征组歌》中的一首,歌词写得很雄壮,音韵又很和谐,学生学来兴致盎然。于是我做了这样的活动设计:
1.准备阶段。搜集有关长征的故事、歌曲、诗词、图片等素材。
2.交流回报。(1)“长征歌曲大家唱”。活动一开始我们播放了歌曲《长征》,营造氛围的同时,让孩子们在激昂的旋律中走进长征的漫漫征途。(2)“长征故事伴我行”。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在孩子们的讲述中虽显得稚嫩,却直指人心,格外动人。(3)“长征美文天天诵”。品经典,诵美文,一首首诗词如同颗颗宝石串起了那难忘的岁月。(4)“图说长征”。用图片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举世瞩目的壮举,进而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品质。
3.拓展延伸。“我的长征”感悟点滴,旨在用文字记录这短暂时光的内心独白。
二、整合教材资源,丰富综合实践活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几篇课文都是描写老师的,如:《莫泊桑拜师》中的福楼拜,《理想的风筝》中的刘老师,《孔子游春》中的孔子等等,再加上曾经学过的《老师,您好!》《师恩难忘》等歌颂老师的文章,我设计了《烛光里的微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重温课文。再次将学过的有关老师的课文复习一下,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并适时介绍有关“教师节”的知识。
2.美文颂老师。(1)成语大练兵,如:教导有方、桃李不言等。(2)名言在我心,如:“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为学莫重于尊师”等。(3)名篇佳作赏析,如:《一株紫丁香》《老师,我想对您说》等。
3.尊师故事我知道。如《毛泽东向老师敬酒》、《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等。
4.祝福老师。(1)我给老师画张相。(2)祝语大征集。
5.歌曲新编。以《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为曲,自己去写歌词。“美丽的校园,我们成长,老师的叮咛,一刻也不忘,飘落的粉尘染白您双鬓,您却依然将我们前程照亮。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当学生唱着自己写的歌,那自豪溢于言表,那真情融于歌喉。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文学积累、审美、绘画、想像、创造、探究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依据生活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是不容忽视的丰厚资源,教师应依据儿童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四、合理利用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面向社会的开放性课程,利用自然、社区、网络等资源,毫无疑问需要社会、社区、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支持。学校、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都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成长看作是一种包括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责任。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应把社区乃至整个自然界、社会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环境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来对待。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它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