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广播媒体要想生存,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多采写带有“音响”的报道,吸引听众。一般来说,“音响”运用得好,会使听众产生共鸣,有身临其境之感,达到令新闻增色的效果。下面笔者就“音响”在广播新闻中的应用,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音响”能够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性,起到文字代替不了的作用,达到立体化传播效果。
广播音响的使用是为新闻服务的。作为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或是新闻的背景介绍,或是新闻的补充,目的都是为了在新闻的文字表达之外向受众展示更为深广的空间,引发听众的形象思维,达到立体化传播效果。这样,“音响”的清晰度就直接决定了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事实上,一段清晰明了的声音可以让听众了解更多的信息,消除更多的不确定性,反之,就会使传播效果大大的削弱。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想录制清晰的声音、宏大的场景往往需要一定的技巧。如录制风声,话筒可在离电杆十厘米到二十厘米的距离;录大场面的锣鼓声、枪炮声,话筒要离声源远一些或将话筒朝天。2007年11月,丰镇市爱立特纺织有限公司在巨宝庄镇马家库联村建立纺织分厂,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办法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难题,使企业和农民实现“双赢”。对此,笔者采访了新闻事件,完成了录音新闻《“零距离”打工》。这篇报道文字很少,只描写了夜晚灯光明亮,工人们加班的场景。其中,报道大量运用了现场纺织机“嚓嚓”的声响、工人的话语声(作为作品的背景),这样,现场的声音以及穿插清晰的人物对话,既体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又减少了文字修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音响”能够烘托气氛,增强广播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音响”,特别是现场“音响”,是广播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独有的特色,是广播的优势所在,也是广播新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可以起到烘托气氛和表现场景的作用。如,要录制反映农田基础建设的录音报道,记者用文字来描述场景,再佐以掘土机、拖拉机的轰鸣声和建设人员号子声的“音响”,稿件的现场感和可信度会明显增强。笔者采制的录音报道《北京军区官兵与商都县群众万人共筑京津风沙防护屏障》,记录了2008年4月份,北京军区官兵组织7000名官兵,深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与当地干部群众组成一万多人的队伍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共同构筑京津地区风沙防护屏障的事件。报道中,“音响”有整个植树活动万人参战的盛大场景;有北京军区首长、自治区领导的动员讲话;有植树军民的现场激情感受;还有记者对植树活动进度现场口头报道。制作中这些与主题紧密相扣的声音素材直接把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果、时间、空间、环境气氛呈现给了听众,使听众仿佛置身植树活动现场,并产生丰富的联想,达到感情上的共鸣。该报道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音响”运用得巧妙,还能使广播新闻更具艺术美。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系教授朱宝贺说过:“声音形象只有通过听众想象,才能在听众的头脑中形成最后的艺术形象。”我们平常做的录音报道一般有记者阐述新闻事件和新闻现场;现场访问参与者或知情者谈话录音;新闻现场的声音三部分组成。然而,在日常我们听录音报道中,往往是录音谈话不清晰,现场音响忽高忽低、混杂,讲话当做谈话使用,压混部分突进突出等种种现象,这些都已成为广播新闻的硬伤。这就需要记者既要掌握录音技巧,录制清晰的、丰富的音响素材,还要认真的进行后期加工制作,使音响与文字紧密的组合在一起,成为结构严谨的好报道,在听众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处理混播时,音响与播音员的话混播时音响要压低,这样才能既突出主体内容,又显得层次分明;在处理音响的突进突出问题时,要悄悄地进入,渐渐地隐去,最少不能低于三秒钟,以便给听众一个清晰的感受。总之,广播新闻采取恰当的音响、优美的声音、生动的文字等多种元素,并加以精细制作,就会让听众产生的联想,转化为视觉传达,使他们在脑海里再现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形象、美丽的画面,这样,广播新闻就会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人民广播电台)
一.“音响”能够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性,起到文字代替不了的作用,达到立体化传播效果。
广播音响的使用是为新闻服务的。作为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或是新闻的背景介绍,或是新闻的补充,目的都是为了在新闻的文字表达之外向受众展示更为深广的空间,引发听众的形象思维,达到立体化传播效果。这样,“音响”的清晰度就直接决定了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事实上,一段清晰明了的声音可以让听众了解更多的信息,消除更多的不确定性,反之,就会使传播效果大大的削弱。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想录制清晰的声音、宏大的场景往往需要一定的技巧。如录制风声,话筒可在离电杆十厘米到二十厘米的距离;录大场面的锣鼓声、枪炮声,话筒要离声源远一些或将话筒朝天。2007年11月,丰镇市爱立特纺织有限公司在巨宝庄镇马家库联村建立纺织分厂,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办法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难题,使企业和农民实现“双赢”。对此,笔者采访了新闻事件,完成了录音新闻《“零距离”打工》。这篇报道文字很少,只描写了夜晚灯光明亮,工人们加班的场景。其中,报道大量运用了现场纺织机“嚓嚓”的声响、工人的话语声(作为作品的背景),这样,现场的声音以及穿插清晰的人物对话,既体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又减少了文字修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音响”能够烘托气氛,增强广播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音响”,特别是现场“音响”,是广播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独有的特色,是广播的优势所在,也是广播新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可以起到烘托气氛和表现场景的作用。如,要录制反映农田基础建设的录音报道,记者用文字来描述场景,再佐以掘土机、拖拉机的轰鸣声和建设人员号子声的“音响”,稿件的现场感和可信度会明显增强。笔者采制的录音报道《北京军区官兵与商都县群众万人共筑京津风沙防护屏障》,记录了2008年4月份,北京军区官兵组织7000名官兵,深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与当地干部群众组成一万多人的队伍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共同构筑京津地区风沙防护屏障的事件。报道中,“音响”有整个植树活动万人参战的盛大场景;有北京军区首长、自治区领导的动员讲话;有植树军民的现场激情感受;还有记者对植树活动进度现场口头报道。制作中这些与主题紧密相扣的声音素材直接把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果、时间、空间、环境气氛呈现给了听众,使听众仿佛置身植树活动现场,并产生丰富的联想,达到感情上的共鸣。该报道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音响”运用得巧妙,还能使广播新闻更具艺术美。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系教授朱宝贺说过:“声音形象只有通过听众想象,才能在听众的头脑中形成最后的艺术形象。”我们平常做的录音报道一般有记者阐述新闻事件和新闻现场;现场访问参与者或知情者谈话录音;新闻现场的声音三部分组成。然而,在日常我们听录音报道中,往往是录音谈话不清晰,现场音响忽高忽低、混杂,讲话当做谈话使用,压混部分突进突出等种种现象,这些都已成为广播新闻的硬伤。这就需要记者既要掌握录音技巧,录制清晰的、丰富的音响素材,还要认真的进行后期加工制作,使音响与文字紧密的组合在一起,成为结构严谨的好报道,在听众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处理混播时,音响与播音员的话混播时音响要压低,这样才能既突出主体内容,又显得层次分明;在处理音响的突进突出问题时,要悄悄地进入,渐渐地隐去,最少不能低于三秒钟,以便给听众一个清晰的感受。总之,广播新闻采取恰当的音响、优美的声音、生动的文字等多种元素,并加以精细制作,就会让听众产生的联想,转化为视觉传达,使他们在脑海里再现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形象、美丽的画面,这样,广播新闻就会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