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视域下巧借百年党史培育科学精神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风雨砥砺,百年荣耀辉煌,都熔铸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之中。借助百年党史历程,深入挖掘党史中的经济策略、反腐历程、军事思想和群众论述,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阐发务实观点,提升辩证创新思维,坚持唯物史观。
  【关键词】百年党史;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辩证创新;唯物史观
  贺百岁华诞,寻党史足迹,育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作为核心素养的要义之一,即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对党指导思想的具象化、明晰化。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联合全国各族人民一路浴血奋战,一路探索前行,一路共创辉煌。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其蕴含的革命智慧和党建资源,更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应不断挖掘和运用党史中的经济策略、反腐历程、军事思想和群众论述,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教师依托党史资源增强学生的务实意识,提升其辩证创新思维,弘扬唯物史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打造铸魂育人的思政课程。
  一、运用经济策略,阐发务实观点
  百年大党历沧桑,齐心协力建设忙。百年大党的奇迹缔造,既有革命时期的英勇抗争,更有和平时期的建设发展。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地把经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一五”到“十四五”,每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指出未来的经济发展计划;从“党一大”到“党十九大”,每一次党代会报告,都清楚展示未来的经济工作方向。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它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改造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在疫情笼罩的阴影下依然维持經济正增长。
  纵观党的百年经济策略,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简单模仿,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状况相结合,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极少数地主富农控制大多数土地的不合理现象,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主张把封建阶级的土地没收并分给农民。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改革开放决策应运而生。党和人民之所以会选择改革开放,是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体制障碍的迫切需求,也是对世界时局的正确研判。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的科学性。运用党史中的百年经济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务实观点,引导学生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寻得认识、发展认识。
  在讲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笔者引用了目前党和国家的经济策略。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遍布全球,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国外需求大幅萎缩。虽然经济发展遭遇逆流,但我国仍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潜能。依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
  采用党的经济策略作为教学内容,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理的方法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宝和根本要求。”因此,笔者以提问方式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阐明新发展格局的提出符合当前实际状况,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破除固步自封,反对本本主义,同时“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行动推动社会发展。
  二、回首反腐历程,增强创新意识
  反腐倡廉是我党百年基业的奠基石。中国共产党能经历百年风雨而屹立至今,与它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密切相关。自成立以来,党的性质和宗旨就注定其与腐败无法兼容。回首党的百年反腐历程,从1931年中央苏区发起的“反腐、肃贪、倡廉”的红色风暴到1949年进京赶考中“决不能当李自成”的清醒认识;从建国后三反五反运动到2018年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出现,党始终把反腐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坚持反腐常态化、法制化、全面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勇于自我革命,是党内反腐,是刮骨疗伤,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监察委员会的出台和监察法的颁布,体现了反腐领域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反腐始终在路上,针对当前贪腐现象中群体性外向性的新特征,我们需要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确立新方法。
  在授课“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时,教师展示了共产党历年来的反腐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党十八大明确了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请问党反腐基本方针的变化如何体现创新意识?
  反腐基本方针的变化,体现了党对反腐斗争工作的深入认识,明确了反腐策略的基本论调,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充满中国特色的反腐之路。结合创新观分析反腐基本方针,学生认识到“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点明了党的反腐基本方针是属于理论内容,反腐理论创新推动了反腐工作的发展,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回顾党的百年反腐历程,党大力反腐的决心和毅力始终一以贯之。党反腐倡廉的宝贵经验,启发学生要用革命批判精神看待事物,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
  三、依托军事思想,培育辩证思维
  百年大党昌盛,思想之树永青。军事思想是百年党史史册中的辉煌一页。在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一系列革命实践的洗礼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思想,先后诞生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思想,不仅是军事战争的理论总结,更是对国防大局谋划和军队现代化锻造,最终目标是走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   “枪杆子里出政权”,共产党的军事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的产物,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战略战术到军队建设,党的军事思想时刻彰显唯物辩证的哲学智慧。“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充分彰显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维;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这是对当代国际形势的科学预判,提醒我们要从纷繁杂乱的世界问题中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一主要矛盾。
  在讲授“世界是普遍联系”时,笔者选取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内容。习近平强军思想着眼当前国家安全战略,就如何实现强军强国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在强军战略谋划上,明确提出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做到政治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改革强军,更加重视实战、更加重视创新、更加重视体系建设、更加关注高效集约、注重关切军民融合。党的强军布局思想如何体现联系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伟大事业越是往纵深处发展,就越是需要不断增强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分析军事问题,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军方向。我们依托强军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武器,明确推进强军事业要从政治、改革、科技、法律等多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思维品质。
  四、学习群众论述,弘扬唯物史观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延安到北京,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视为力量源泉。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共产党领导人的著作论述中,更是多次提及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撰文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的经典论调;邓小平提出“凡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事情,应当和群众商量,不能凭主观愿望办事” 他以十分接地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我们的党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走访基层群众,指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发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时代强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共产党关于人民群众观点的经典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也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借助党史中关于群众内容的经典论述,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认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自觉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教学“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笔者结合共产党领导人群众观的经典论述,以“怎样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1945年7月,黄炎培等人访问延安。访问期间,他与毛泽东在窑洞中促膝长谈,谈到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他认为“其兴也焉勃,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出路,我们能跳出这怪圈。这条新路,就是民主。通过人民来监督我们的政府,政府就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结合唯物史观知识,讨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跳出历史更替周期率的。
  运用党史中的经典论述分析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引导学生理解马哲原理的具体方法,也是锻炼学生唯物史观思维,涵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渠道。教师讲述党史上著名的“窑洞对”,要求学生思考共产党是如何跳出历史更替周期率。学生在惊叹共产党治党智慧的同时,也认识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洞察社会的思维品质,培育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百年沧海换桑田,党史悠扬育人忙。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积累沉淀,是我们思政教师极其珍贵的课程资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我们要把百年党史充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实现知行合一,为培养“四有新人”注入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孫艳美,盛林.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思想方法[J].高校理论战线,2020.
  [2]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J].红旗文稿,2019.
  责任编辑  杨  杰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双减”工作,2021年8月23日,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各区教育局和局属中小学校开展“双减”工作专题培训,并部署秋季开学前后相关工作要求。一是全面深入学习“双减”意见,重点就作业管理质量、课后服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工作要求进行解读。二是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制订和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三是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落实课后服务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近年来,从化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教育振兴计划,从化区教育局以“1+N”(1是指农耕文化特色项目,N是指其他特色项目)模式在全区中小学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引领全区中小学校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一,打造1个农耕文化特色项目。各学校充分结合本校资源及周边乡土资源优势,开发学校劳动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部分学校已研发出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初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8月24日,教育部举行首场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表示,为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教育部强化重大主题教育整体设计,研究制定了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  一、培根铸魂,必须加強重大主题教育  
期刊
俗话说: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沟通有哪些重要意义?第一,疏导师生情绪,消除心理困扰;第二,减少争执与意见分歧;第三,增进彼此了解,改善师生关系;第四,增强各方合作,互惠互利共赢。最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果班主任不会沟通,那瓦特也会变成普通人。所以,班主任拥有良好沟通能力非常重要。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词汇量少,阅读量少,小学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以下策略:抓住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每课一练;运用“补白”激发灵感;激发想象力,续写故事。把写的训练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联动,以写促读。  【关键词】低年级;读写联动;小学语文  俗语说,知识靠积累。怎样积累呢?是从阅读中慢慢积累,再从读写中慢慢提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不要怀疑他们的能力:学生能读懂吗?学生会说
期刊
【摘要】写作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平时的日积月累和厚积薄发。要让学生有写作灵感,就要引导学生平时注重观察身边事物,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坚持写好日记,从点滴中积累,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关键词】注重观察;课外活动;体验生活;日积月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一提起作文,许多老师都唉声叹气,绝大部分学生亦垂头丧气。究其原因,老师觉得作文难教,
期刊
【摘要】教育乃治国之本,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整体素质的提升。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国梦实现的重任,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为此本次研究将侧重点放在了小学生素质教育意义方面,并且给予了几点自己的建议,希望为小学生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意义;创新途径  随着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
期刊
【摘要】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学得有效率、有成效,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习惯。设计前置作业可以解决“学生先学”的问题,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学习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把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实处,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
期刊
伴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所引发的社会急剧变革,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在基础教育下,怎样的学生才能适应无法预测的未来?”那恐怕就只有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才可以得心应手应对这繁杂的世界了。  那什么是“核心素养”?它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那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具体有什么强大的能力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项具有权威的研究成果,
期刊
近些年的教师节,在东莞无论你置身于哪个街头,你都会看到“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的字样,这是城市为教师亮灯送上的暖暖幸福。每当这时的我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份激动源自于我多年以来,在幼儿园的乐园中用一腔热血书写青春,更源自于孩子的童真、家长的信赖,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对教育的敬畏、热爱和担当。  前些日子在幼儿园学习了微课制作,我沉迷到了微课的制作之中,前期的自我感觉颇好,逻辑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