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乃治国之本,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整体素质的提升。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国梦实现的重任,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为此本次研究将侧重点放在了小学生素质教育意义方面,并且给予了几点自己的建议,希望为小学生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意义;创新途径
随着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素质教育更是十分重视。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素质教育,在探索交流中发现其存在浅层性和片面性两个问题。以小学生为例,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希望,怀揣着自己的美好梦想,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因此更要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要将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综合发展,强抓素质教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对以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此次通过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且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创新途径。
一、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从情感教育出发开展好素质教育工作,以情感育人。其次,想要品德教育工作做好,需要将点化教育的“点睛”作用发挥好。例如,教课中教师对学生一个点头、微笑、表扬话语等,都能促进学生有自我成就感和表现欲望,即点化作用。然后,做好自我意志教育的开展,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能够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以说,只有具备了品德认知和品德意志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第二,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材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提出一些新颖启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这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其次,要发挥好教师引导作用。在素质教育实施中,老师不再只是传道答疑解惑的教育者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其还扮演了引导者角色,为此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然后,讲解要科学。教师授课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正确的科学方法,精炼的语言词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留有空余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以上这些是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有利于将小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全面提高。
第三,有利于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的小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再加上家长寄予较高的期望,在各方面施压的情况下,小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过于焦虑。而在素质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到了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且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向,并且要求教育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有目的性解决问题,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心里压力较大的根源进行认真分析,必要时可以给予心理指导,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其次,做好正确的引导。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压力等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批评,而应该用耐心、细心、真心去感化疏导孩子心理阴影。然后,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师授课传播一些心理知识,小问题学生自己就可以自行调节。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
二、小学生素质教育创新途径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国务院相关领导对素质教育重要指示,并且了解全国各地教学经验方法,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分析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升学率,对德、体、美、劳忽视,阻碍了教育教学全面发展进程,不利于学生特长发挥,扼杀了孩子创造力。素质教育才是当代教育发展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将教育理念更新。现代教学理论提出,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让学生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培养成为综合型人才;二是强调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注入式”教学,而要“启发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构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一个学校所具备的特有办学特点,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在素质教育目标设计时应该将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以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标准,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学生品德、知识、身心、审美、劳动五大点的素质进行重点培养,引导学生学习中懂得生活,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其次,是学生素质目标的实现,制定完善的学生规范制度,并且以此来约束学生行为,将学生学习方法、生活实践以及做人作为根本性的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潜能开发、学习个性、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然后,是教师素质目标,构建起以教师师德师风、教学、科研水平为主的体系。
第三,创新素质教育内容。促使小学素質教育得到稳固和创新,就必须尽快完善素质教育的内容。一是完善素质教育内容要结合教育部相关指令,培养综合型人才,就要将道德与法治、美术、体育、语文等课程内容加强完善,进而改变传统观念只重视成绩忽视品德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综合型技术人才;二是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容交叉,小学生要学会“自立自强”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中看到数学的魅力,在音乐中感受到语文文字的魅力等,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精神的真正落实,而且这些都是完善素质教育内容的体现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
第四,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在口头上说,还应该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稳步落实并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教室可以在开设前几堂课的基础上,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结合,从而走出课堂的呆板,具有创新和吸引力。再比如,可以带领孩子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教师并讲解英雄事迹,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或者参加志愿者服务,教师带领学生维护交通秩序,使学生明白红绿黄灯的作用,增加学生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能力的提升,还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的发展。
第五,创新素质教育工作评估制度。一是将学生考试评估方法进行创新,取缔分数制,运用“等级加评语”这种评定方法;二是对教师的评估方法进行创新,传统评定教师授课是由文化课分数高低决定的,应结合实际彻底摒弃这种传统观念,将教师教学的态度、成绩、研究等实际教课能力作为评价的标准,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将教师教学热情调动起来,还能促进教师潜能的发挥,更加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这样的评估体系让学生和教师更加融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教育机构、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正确的人才观,有目的、有深度、有见解的进行教育改革,从而为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舆论环境。小学素质教育,这是一项艰难、漫长的“攻坚战”,在教育长河中是可行的,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为此不断创新小学生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梦雅.探析小学教育发展的着力点——素质教育[J].现代交际,2020(7):140-141.
[2]卢云婷,尚帅文,张欢.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8(14):122.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意义;创新途径
随着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素质教育更是十分重视。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素质教育,在探索交流中发现其存在浅层性和片面性两个问题。以小学生为例,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希望,怀揣着自己的美好梦想,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因此更要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要将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综合发展,强抓素质教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对以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此次通过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且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创新途径。
一、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从情感教育出发开展好素质教育工作,以情感育人。其次,想要品德教育工作做好,需要将点化教育的“点睛”作用发挥好。例如,教课中教师对学生一个点头、微笑、表扬话语等,都能促进学生有自我成就感和表现欲望,即点化作用。然后,做好自我意志教育的开展,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能够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以说,只有具备了品德认知和品德意志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第二,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材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提出一些新颖启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这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其次,要发挥好教师引导作用。在素质教育实施中,老师不再只是传道答疑解惑的教育者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其还扮演了引导者角色,为此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然后,讲解要科学。教师授课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正确的科学方法,精炼的语言词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留有空余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以上这些是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有利于将小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全面提高。
第三,有利于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的小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再加上家长寄予较高的期望,在各方面施压的情况下,小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过于焦虑。而在素质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到了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且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向,并且要求教育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有目的性解决问题,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心里压力较大的根源进行认真分析,必要时可以给予心理指导,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其次,做好正确的引导。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压力等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批评,而应该用耐心、细心、真心去感化疏导孩子心理阴影。然后,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师授课传播一些心理知识,小问题学生自己就可以自行调节。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
二、小学生素质教育创新途径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国务院相关领导对素质教育重要指示,并且了解全国各地教学经验方法,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分析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升学率,对德、体、美、劳忽视,阻碍了教育教学全面发展进程,不利于学生特长发挥,扼杀了孩子创造力。素质教育才是当代教育发展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将教育理念更新。现代教学理论提出,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让学生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培养成为综合型人才;二是强调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注入式”教学,而要“启发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构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一个学校所具备的特有办学特点,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在素质教育目标设计时应该将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以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标准,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学生品德、知识、身心、审美、劳动五大点的素质进行重点培养,引导学生学习中懂得生活,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其次,是学生素质目标的实现,制定完善的学生规范制度,并且以此来约束学生行为,将学生学习方法、生活实践以及做人作为根本性的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潜能开发、学习个性、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然后,是教师素质目标,构建起以教师师德师风、教学、科研水平为主的体系。
第三,创新素质教育内容。促使小学素質教育得到稳固和创新,就必须尽快完善素质教育的内容。一是完善素质教育内容要结合教育部相关指令,培养综合型人才,就要将道德与法治、美术、体育、语文等课程内容加强完善,进而改变传统观念只重视成绩忽视品德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综合型技术人才;二是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容交叉,小学生要学会“自立自强”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中看到数学的魅力,在音乐中感受到语文文字的魅力等,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精神的真正落实,而且这些都是完善素质教育内容的体现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
第四,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在口头上说,还应该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稳步落实并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教室可以在开设前几堂课的基础上,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结合,从而走出课堂的呆板,具有创新和吸引力。再比如,可以带领孩子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教师并讲解英雄事迹,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或者参加志愿者服务,教师带领学生维护交通秩序,使学生明白红绿黄灯的作用,增加学生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能力的提升,还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的发展。
第五,创新素质教育工作评估制度。一是将学生考试评估方法进行创新,取缔分数制,运用“等级加评语”这种评定方法;二是对教师的评估方法进行创新,传统评定教师授课是由文化课分数高低决定的,应结合实际彻底摒弃这种传统观念,将教师教学的态度、成绩、研究等实际教课能力作为评价的标准,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将教师教学热情调动起来,还能促进教师潜能的发挥,更加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这样的评估体系让学生和教师更加融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教育机构、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正确的人才观,有目的、有深度、有见解的进行教育改革,从而为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舆论环境。小学素质教育,这是一项艰难、漫长的“攻坚战”,在教育长河中是可行的,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为此不断创新小学生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梦雅.探析小学教育发展的着力点——素质教育[J].现代交际,2020(7):140-141.
[2]卢云婷,尚帅文,张欢.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8(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