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学校专业综合改革顯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司法考试改革背景下。专业综合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本文拟从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法学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专业 综合改革
1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
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各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特色、毕业服务面及不足,明确自身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侧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定位准确、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优势与特色的原则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法律专业人才极为匮乏。作为南疆高校法学专业来说,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把其建设成为南疆乃至兵团和新疆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摇篮,为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提供重要助力,使其融入社会法治建设进程。要突出“三个提高,两个加强”特色,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升学率、司法考试通过率,加强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学生法律业务素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研以致用”。
2法学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学校地处南疆,其地理位置和历史使命特殊,我们坚持“面向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宗旨,在广泛开展调研,对现有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夯实基础、提高素质、重视能力、强调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考研能力和司考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
同时考虑到本专业民族学生较多,针对民族学生基础、起点、毕业去留等不同特点,充分利用民族学生双语的优势,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所给予的政策要求不同,实行与汉族学生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即突出专业基础性地位,同时结合实际注重对民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了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法学专业综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3.1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法学学科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与专业综合改革的成败。本专业将立足自身的发展,抓住学校改革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这一有利契机,通过培训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外出访问进修、引进新生力量等多种途径,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学术造诣、实践经验丰富、成果丰硕、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相对稳定,专业方向、知识结构、职称与年龄相对合理的队伍。
首先要完善师资队伍梯队式专业结构,实行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学校学院整体规划合理规划并充分落实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进,进一步加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其次要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以学校专业综合改革和重点课程建设为契机,凝练法学学科发展重点与方向,每个重点与方向培养2-3名学科学术带头人和若干名学术骨干。同时,充分利用关于推荐各种出国研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等项目机会,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教学科研机构进行深造与学习交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再次要对加大对现有教师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力度。在现有高教职称和高学历学位中,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重点培养,扩大学校法学专业的影响力。
最后要重视新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建立完善新引进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制度及导师制。通过导师的指导,教学技能培训,优秀教师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学内容研讨等多种方式,建立专业课教师的“传”、“帮”、“带”机制,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竞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2加强对主讲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法学专业目前主讲教师全部符合岗位资格,合格率为100%,教学水平普遍较高。从本专业近三年学生网上对教师课堂评教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考评分数普遍较高;从近三年优课优酬评价来看,法学老师评选率超过50%。当然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还必须有较高层次学术交流和研讨,通过不断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
4法学专业综合改革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灵魂。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培育和引进核心课程群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继续加大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访问学习交流的力度;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以科学研究与教学相互促进为宗旨,以“新疆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疆社会发展与法律保障研究所”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培育双师型师资,定期选派本专业教师赴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本专业的实习基地进行挂职锻炼;聘请民族地区和实习基地的实际工作者兼职授课,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5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课程建设
5.1加强课程建设
5.1.1强化课程建设
围绕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强化课程建设:一是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分类和整合。二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技能课程和民族法特色课程建设,前者如法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模拟法庭、司法调解实务、律师实务、司法职业资格考试实训、法律诊所、民族地区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区民间调解方法与技巧等,后者如法社会学、民族法学、民族与宗教专题、伊斯兰习惯法专题、民族文化及其法律保护、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等。 5.1.2持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含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第一,通识课程模块,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第二,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含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主干课程;第三,专业分向课程模块,如法律职业伦理、诉讼法案例分析与研讨等;第四,专业特色课程模块,这是针对民族地区法务方向学生开设的特色课程,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法、少数民族习惯法、法社会学、民族志等理论课程和少数民族语言法务翻译、民族地区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区民间调解方法与技巧等实训课程。通过特色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民族地区法务的非正式制度环境,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具备妥当化解民族地区各类纠纷、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能力。第五,实践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由必修和選修组成,其中模拟审判、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实践选修课程将包含法律诊所,法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等技能型课程。
5.2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和主要内容,选用科学、合理的本科教材直接关系到本科学生对该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本专业在教材选定上根据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明确要求任课教师选用教材应本着权威性、适用性及先进性的原则,优先选用近三年公开出版的“十一五”、“十二五”教育部规划立项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国家及省部级获奖及优秀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教育部指定推广使用的马工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建成由文字教材、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同时围绕重点培育课程建设,进一步组织力量,积极编写与出版配套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进的、完整的教材体系。
5.3教学资源建设
法学专业10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积累了系统的、全面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在课程设计上有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特色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共五个,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外,又开设了多门选修课。在教学资源上,有专业图书资料室、模拟法庭、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我们拟在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础上,争取建立更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并在阿克苏以外地区开辟2-3个实习基地,聘请优秀的检察官和法官及律师做兼职教师,弥补师资队伍知识的不足。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专业 综合改革
1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
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各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特色、毕业服务面及不足,明确自身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侧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定位准确、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优势与特色的原则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法律专业人才极为匮乏。作为南疆高校法学专业来说,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把其建设成为南疆乃至兵团和新疆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摇篮,为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提供重要助力,使其融入社会法治建设进程。要突出“三个提高,两个加强”特色,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升学率、司法考试通过率,加强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学生法律业务素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研以致用”。
2法学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学校地处南疆,其地理位置和历史使命特殊,我们坚持“面向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宗旨,在广泛开展调研,对现有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夯实基础、提高素质、重视能力、强调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考研能力和司考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
同时考虑到本专业民族学生较多,针对民族学生基础、起点、毕业去留等不同特点,充分利用民族学生双语的优势,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所给予的政策要求不同,实行与汉族学生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即突出专业基础性地位,同时结合实际注重对民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了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法学专业综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3.1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法学学科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与专业综合改革的成败。本专业将立足自身的发展,抓住学校改革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这一有利契机,通过培训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外出访问进修、引进新生力量等多种途径,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学术造诣、实践经验丰富、成果丰硕、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相对稳定,专业方向、知识结构、职称与年龄相对合理的队伍。
首先要完善师资队伍梯队式专业结构,实行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学校学院整体规划合理规划并充分落实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进,进一步加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其次要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以学校专业综合改革和重点课程建设为契机,凝练法学学科发展重点与方向,每个重点与方向培养2-3名学科学术带头人和若干名学术骨干。同时,充分利用关于推荐各种出国研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等项目机会,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教学科研机构进行深造与学习交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再次要对加大对现有教师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力度。在现有高教职称和高学历学位中,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重点培养,扩大学校法学专业的影响力。
最后要重视新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建立完善新引进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制度及导师制。通过导师的指导,教学技能培训,优秀教师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学内容研讨等多种方式,建立专业课教师的“传”、“帮”、“带”机制,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竞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2加强对主讲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法学专业目前主讲教师全部符合岗位资格,合格率为100%,教学水平普遍较高。从本专业近三年学生网上对教师课堂评教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考评分数普遍较高;从近三年优课优酬评价来看,法学老师评选率超过50%。当然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还必须有较高层次学术交流和研讨,通过不断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
4法学专业综合改革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灵魂。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培育和引进核心课程群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继续加大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访问学习交流的力度;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以科学研究与教学相互促进为宗旨,以“新疆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疆社会发展与法律保障研究所”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培育双师型师资,定期选派本专业教师赴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本专业的实习基地进行挂职锻炼;聘请民族地区和实习基地的实际工作者兼职授课,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5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课程建设
5.1加强课程建设
5.1.1强化课程建设
围绕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强化课程建设:一是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分类和整合。二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技能课程和民族法特色课程建设,前者如法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模拟法庭、司法调解实务、律师实务、司法职业资格考试实训、法律诊所、民族地区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区民间调解方法与技巧等,后者如法社会学、民族法学、民族与宗教专题、伊斯兰习惯法专题、民族文化及其法律保护、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等。 5.1.2持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含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第一,通识课程模块,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第二,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含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主干课程;第三,专业分向课程模块,如法律职业伦理、诉讼法案例分析与研讨等;第四,专业特色课程模块,这是针对民族地区法务方向学生开设的特色课程,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法、少数民族习惯法、法社会学、民族志等理论课程和少数民族语言法务翻译、民族地区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区民间调解方法与技巧等实训课程。通过特色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民族地区法务的非正式制度环境,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具备妥当化解民族地区各类纠纷、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能力。第五,实践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由必修和選修组成,其中模拟审判、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实践选修课程将包含法律诊所,法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等技能型课程。
5.2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和主要内容,选用科学、合理的本科教材直接关系到本科学生对该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本专业在教材选定上根据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明确要求任课教师选用教材应本着权威性、适用性及先进性的原则,优先选用近三年公开出版的“十一五”、“十二五”教育部规划立项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国家及省部级获奖及优秀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教育部指定推广使用的马工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建成由文字教材、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同时围绕重点培育课程建设,进一步组织力量,积极编写与出版配套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进的、完整的教材体系。
5.3教学资源建设
法学专业10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积累了系统的、全面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在课程设计上有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特色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共五个,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外,又开设了多门选修课。在教学资源上,有专业图书资料室、模拟法庭、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我们拟在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础上,争取建立更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并在阿克苏以外地区开辟2-3个实习基地,聘请优秀的检察官和法官及律师做兼职教师,弥补师资队伍知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