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dly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1年Delaitre和Maignien[1]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LS已得到广泛推广,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LS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推崇.脾脏良性肿瘤患者有时并不需要行完全脾切除术.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LPS)可将脾脏中良性病变组织切除,同时保留部分健康脾组织.该术式不仅能保留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还具有微创优势.然而,由于脾脏血供丰富、质地较脆、缝合困难,保脾手术尤其是LPS技术难度高、风险大[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11月我科收治的5例施行LPS脾脏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LPS的操作要点和手术技巧. 关键词:脾脏良性肿瘤;腹腔镜检查;脾部分切除术

其他文献
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各种终末期心脏病合理而又必要的治疗手段,但主要制约因素是供体的来源不足.对于供心耐受缺血的上限,目前,国外均认为4 h内为安全期限。
期刊
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诊断的应用价值,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收集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7例结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R)、滑动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TS-MIP)、曲面重组(CPR)后处理,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57例患者中,肿瘤位于盲肠1例,升结肠23例,结肠肝曲9例,横结肠11例
结核性毁损肺胸膜粘连紧密,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应用胸膜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9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病人女,40岁.1994年6月行双瓣膜置换术,置入27号CarboMedics二尖瓣及23号Medtronic Hall主动脉碟瓣,大孔对无冠窦.术后心功能逐渐恢复到I级.2年后病人开始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反复突发晕厥,伴胸骨后剧烈疼痛,有时病人可听到胸内粗糙响亮的杂音,片刻后自行缓解.查体:X线胸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因怀疑人工瓣膜机械故障于1997年11月再次手术.术中见人工主动
期刊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极其重要,监测不当可导致出血或栓塞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我们通过动态监测3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病人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II)血浆浓度、国际标准比值(INR)与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IVKA-II血浆浓度在抗凝监测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期刊
我们收治3例房、室间隔缺损经介入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病例1 女,32岁.2000年11月在外院行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手术(具体型号不详),术后依旧咳嗽、胸闷、气促.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房缺封堵介入治疗术后,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遂于2001年9月行外科手术,术中见房缺为继发孔型,大小约为3 cm×3 cm,直径约4 cm的
期刊
目的 总结报告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时机、方法和近、远期效果.方法 1984年5月至2004年9月,外科治疗8例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均为男性;年龄7~67岁,中位数38岁.7例胸部钝伤(其中车祸3例),1例刀戳伤.从外伤到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20年,中位数19个月.术前心功能(NYHA)2~4级,平均(2.3±0.7)级.均经超声心动图确定诊断.术中发现8例均有前叶腱索断裂
1999年12月至2003年7月,我们对410例冠心病病人施行了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脉搭桥, OPCAB),对318例施行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CAB),现对两种术式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期刊
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我们对8例食管腐蚀性狭窄病人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1996年2月以来,我们对心脏跳动中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了一些改进,应用主动脉灌注分流逆灌在心脏跳动中施行切开升主动脉的手术,简化了操作,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