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圆 不一样的球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全地球上的人都在为另一个球狂热着,穿越白天黑夜,颠倒黑夜白天。真伪足球迷按照“世界杯时间”运行自己。在没有中国队出席的中国,有调查说南非世界杯的比赛收视率达到了创记录的31.7%,中国人为阿根廷欢呼,为朝鲜扼腕,为法国骂娘,为南非击掌。我们不得不感叹足球的魅力,中国人没有“爱国”决定的输赢功利,只是为了球好看,以及踢球的人帅(小一半的人如此说)而看足球。
  看着足球。想着网球。全球的足球狂热让我羡慕——即便与中国队无关。仍然有数以亿计的观众在关注着这项运动。而在网球运动中,即便是今年的澳网四强战——被我们认为是创造历史的那一天——甚至还不足以吸引专业公司来做收视率调查。正如上期我们做的专题一样,这是一次被世界杯淹没的温布尔登。其实我们应该感谢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赛程安排,在7月4日温网决赛那天并没有足球比赛。这让一直憋在电脑面前看带有画面延迟网络电视的网球迷能回归到电视机面前看一场真正的温网直播了。顺便说一下,根据美国NBC的调查,2008年温网的全球收视率是5%。而在中国。我们必须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拉低了平均收视率。”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没什么好抱歉的。拿网球和足球去比收视率,好比拿蚌壳和鲍鱼比产量,拿钻石和斯华洛斯奇比销量。网球自有看好的。美联社甚至给出“中国有1.3亿网球观众和1,000万业余网球选手”这样的数据。尽管这数字听了让我等天天在中国混网球的咂舌,但也不会去说它不真。就算现在没有这个数字,总有一天会到这个数,美联社只不过早说了几年而已。
  不过在中国网球界中还真有不少利好消息。虽然在收视率上,网球输给了足球、篮球。但是在赞助商上,网球有傲视另两项运动的权利。鸿星尔克代替Boss成为马德里大师赛的服装赞助商,虽然他们在如何展示欧美女性曲线这个问题上还需努力;在上世纪80年代曾盛极一时的网球品牌Sergio Tacchini被上海一公司收入囊中;而最近匹克签约成为WTA赞助商的消息更是中国品牌进军网球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要是换成足球的话,这可就是冠名英超或者西甲了啊。当足球某某豪门还在中国作秀捞钱的时候,我们国内的网球品牌已经冲入了世界阵营。
  一样的圆,不会形成一样的球。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价值,我们喝世界杯的啤酒,鼓温网的掌,生活因多样性而会更有味道一些。
其他文献
“网球运动员过的是一种没有保障的生活,选手的收入取决于他们在比赛中成绩的好坏,命运往往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或许迷信能使他们觉得踏实和有安全感。”曾有人这样解释泛滥于职业网坛的迷信现象。    服饰    职业球员在服饰方面的迷信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专一。拿几个美国球星举例来讲,罗迪克存连胜期间会穿着同一件球衣比赛,小威则喜欢在一项赛事中穿上同一双袜子登场打球。在这方面,最“臭名昭著”的要算是近况
Q:我的正手是西方式握拍。在对手击出很低的平击球时,我每次都得靠手臂提拉,但这样做不是出界就是没有力量。请问一下我如何能接好这种平击球?  A:西方式握拍有这样的优点和缺点:西方式握拍带来了很好的进攻击球点,用它打腰部高度的球是很舒服的;但它也有缺点,当对手打过来的球很低的时候,使用西方式握拍的球员就比较难处理了。对此,我有三点建议:第一,你可以改用正手切削来应对低球,解决对手给你出的难题;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