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地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了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一篇文言文学完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颇感到枯燥乏味。而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价值取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读懂浅易文言文;体会文言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学好文言文既是积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现实中学生学以致用的需要。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妥善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做到“文”、“言”并重,既要重视古汉语语言知识,也要重视理解古文所蕴含的文化,力戒见“言”不见“文”或见“文”不见“言”的做法。基于此,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读”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刚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往往会因为生僻字过多、读不准节奏、看不懂文意而头疼,因此首先要读。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抠紧字词认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文言文字词的构成,除与现代文相同的常用字词外,教学中最应重视的是通假字、古今异读字词、古今相异字词、古代专用字词、冷僻字词这五类字词,是学生自由阅读文言文的拦路虎,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它们。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不能使用普通话,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e han)、单于(chan yu)等。还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需要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琅琅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教者一面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这样经过了“读”之后,令学生头疼的生僻字及节奏均已解决了,学生就会乐于去读,而反复读后,分析时学生就感觉容易多了。
  二、“析”字紧跟,理解透彻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以达到融会贯通。首先要分析词义、句意;其次要理解篇意,结合课文内容,分清层次;最后还要归纳写作特点。“析”的过程,教师切忌包办。凡是学生在课下注释或课前提示中能找到的,教师不讲;凡是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来解决的,教师适时提醒,及时鼓励;凡是经过点拨学生可以心领神会的,教师要及时启发指导。经过了“析”的过程,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译”字随后,翻译准确
  学习每一篇文言文,译都是难点。在“析”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对课文进行翻译。在“译”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巡回指导,对译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启发诱导。教师切忌对学生要求过死,只要学生译文符合文意,字句有些出入也不必修改订正,要提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的翻译,学生可以任意发挥,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学到译文的本领,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可总结为六个字,即:对、换、留、删、补、调。
  1、“对”即对译。
  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2、“换”即替换。
  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
  3、“留”即保留。
  指文言文中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不用翻译,可以保留在译文中,如动植物名、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
  4、“删”即删除不译。
  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
  5、“补”即补充。
  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
  6、“调”即调整。
  文言文有和现代汉语的语序、词序不同的,翻译时要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四、“背 ”字最后,强化记忆
  学习文言文,有许多知识需要强化记忆。在经历了“读、析、译”三步之后,学生对整篇文言文的内容理解了,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也就容易多了。学生背诵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抓题眼、找名句、看句式、分段背、分句背等,背诵时要读准节奏,注意语调、语速,切忌唱书式的背诵,在背诵的同时要注意领会文言文遣词造句的妙处。
  在文言文教学中,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相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用心探索,文言文定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也能切实提高。
其他文献
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的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一、互动教学的前提和
期刊
新课改的春风早已拂遍祖国大地,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工作者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阴魂不散,成为我们课改的拦路虎、绊脚石,使我们许多同志望而生畏。我们要明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警告:“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面对我们神圣的使命,特别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我们必须高扬新课改,共奏奋进曲,扎扎实实地坚持课改理念,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将自己的拙见
期刊
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等,既要与高中课程整体改革合拍,又要考虑化学的发展和高中化学的特点。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里仅就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教材编写等问题提出初步的构想,以与同行们继续深入研讨。  一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群体研讨、促进全员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增进学习兴趣、改善学习环境、激发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初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习题尤其是几何题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就我在威海市《生命化课堂》的开题仪式上执教的初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课,来谈一谈自己的相关思考和探索,以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程改革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
期刊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在我市实施一年多以来,经过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在教学中逐渐被全体师生所理解、认可、接受、施用和创新。“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效学习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都应搞好乐中施教和趣味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语引趣法。好的导语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是学生变“要我学”
期刊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小学生的减负本是题中之义。但如果我们问一句:小学减负的目的是什么?恐怕就会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了。小学生到底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这是一个社会观念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复杂课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搞好教学设计,给教学设计减负。  教育是高智力的事业,小学教育的专业性很强,主要任务是围绕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创造性的工作。小学生既是儿童又是学生的双重
期刊
学生是一朵朵花,班主任精心装扮就能将班级扮出烂漫温馨的春色。而在这精心装扮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坚持观察,不能把观察当作一个任务,而应是一种习惯。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看的意思,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在观察的过程中,要结合调查、检查、查看。  一、抓住特殊时段的观察,以洞察人心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对于任何事件、任何时间都可以试着去观察。在课
期刊
一、引言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倡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从教学方式的转变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之现状  新物理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好几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