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群体研讨、促进全员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增进学习兴趣、改善学习环境、激发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初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习题尤其是几何题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就我在威海市《生命化课堂》的开题仪式上执教的初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课,来谈一谈自己的相关思考和探索,以求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讲课伊始,在作出了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后,我便提出了本节的难点:“以这种方法作出的直线为什么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呢?”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马上转身,头凑到一起,开始了热烈的小组合作探究。我随即巡行指导,发现个别优秀学生略加思索就有了思路,急于表现的讲解马上就开始了,组内不少学生根本无暇思考,已被动地成为“听众”。从个别学生茫然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他们甚至还没有确定已知和求证,自然对优生的滔滔不绝也就没有什么呼应。
“哪位同学——”我的手刚一摆,“老师,我!我!我!”好几个学生就往讲台冲。冲在最前面的骄傲地开始了讲解,没抢到的垂头丧气地回去,组内的其他成员不停地抱怨他们,责怪的没能为小组加分。会的不爱听,去忙于做其他的练习;不会的基本也没听懂,展示的目的好象变成了单纯讲给我和其他听课的老师听。最后,我按照既定设计,进行当堂测试。在订正时,却发现做过几遍的还行,可对变式练习,许多同学基本就没有解题思路,对的基本还是那么几个优生。
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一节课没有出彩,我心里自然很难过。几经反思与探究之后,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收获。
一、问题症结
现象一:讨论——当局者“清”,旁观者“迷”,个别学生不知所云。在课堂上,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立即响应,开始合作探究。但是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热闹的合作背后,结果是讲解者心领神会、听讲者一头雾水,最后在做题时只能死记硬背、机械照搬。
现象二:展示——缺乏思考,照猫画虎,展示变成照本宣科。生命化课堂中,黑板和讲台不再被教师一人独占,而是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风采的大舞台。但这种展示真的卓有成效吗?教学中,由于合作时间不充足,相当一部分学生来不及独立思考,便被告知正确答案,然后匆匆忙忙予以展示。这样的展示即便“头头是道”,又有何益?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有多少?能举一反三的有多少?能站起来展示的是哪类学生?我们注意到了吗?
现象三:听讲——心知肚明,不屑一“听”,教师成为“最佳听众”。在学生的展示性讲解中,由于已知答案,听讲变得可有可无,许多学生非常漠视,常常只剩教师一人侧耳倾听,课堂成了师生两人表演的舞台。试想,学生连听讲的基本习惯都丢了,我们的习惯养成、方法传授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课改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现象四:解题——举一反“一”,绝少创新,碰到新题手足无措。小组合作学习后,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日益严重,有时碰到稍微有点难度的小问题就马上放弃,根本不积极思考,一味依赖组长的讲解。因而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习题做过多遍的会,做得次数少的不会,碰到从没做过的新题更是一筹莫展——缺乏主动思考,也不会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导致部分学生畏惧心理、焦虑心理都有所加重,自信心也大大受挫。
二、探索尝试
1、组员搭配:分工合理,各尽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把学生分成了6人小组,分别编上序号。1、2号两个数学优生为组长,辅助老师带动3、4号同学;3、4号为提高生,遇到有难度的题,可求助于1、2号同学;5、6号则为“学困生”,由于他们基础较差、习惯不好、注意力分散,老师和1、2号学生将重点关注他们,确保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
2、习题设计:梯度配置,鼓励多思。数学题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我给每一个知识点都精心配备上了一组试题,难易搭配,一般是3道题,或者一题三问。我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做了严格限定:习题发下之后,学生兵分两路——优秀生争取全部完成,后两类学生不能被动等待,应先根据已知条件自行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后,再求助于优生,让优生接着他们的想法解题,帮助他们找到思路卡壳的原因,从而有效提高其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能力。
3、展示交流:积极评价,鼓励倾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数学课堂上,我经常这样问学生:“你听懂他的话了吗?”“谁能分析一下,这个同学讲得怎样?”“这道题怎样解答更好?”“这个同学表现很棒!”并且在展示时,难题用抢答,中等程度的题由老师点答,有5、6号会的绝不找3、4号,大大提高了差生的积极性。
三、后记:
以于生命化课堂而言,小组合作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而应是真正服务于学生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要靠我们一点一滴地探索、潜移默化地熏陶,不能急于求成。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发展规律,认真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打造合作学习的平台,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并长久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讲课伊始,在作出了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后,我便提出了本节的难点:“以这种方法作出的直线为什么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呢?”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马上转身,头凑到一起,开始了热烈的小组合作探究。我随即巡行指导,发现个别优秀学生略加思索就有了思路,急于表现的讲解马上就开始了,组内不少学生根本无暇思考,已被动地成为“听众”。从个别学生茫然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他们甚至还没有确定已知和求证,自然对优生的滔滔不绝也就没有什么呼应。
“哪位同学——”我的手刚一摆,“老师,我!我!我!”好几个学生就往讲台冲。冲在最前面的骄傲地开始了讲解,没抢到的垂头丧气地回去,组内的其他成员不停地抱怨他们,责怪的没能为小组加分。会的不爱听,去忙于做其他的练习;不会的基本也没听懂,展示的目的好象变成了单纯讲给我和其他听课的老师听。最后,我按照既定设计,进行当堂测试。在订正时,却发现做过几遍的还行,可对变式练习,许多同学基本就没有解题思路,对的基本还是那么几个优生。
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一节课没有出彩,我心里自然很难过。几经反思与探究之后,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收获。
一、问题症结
现象一:讨论——当局者“清”,旁观者“迷”,个别学生不知所云。在课堂上,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立即响应,开始合作探究。但是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热闹的合作背后,结果是讲解者心领神会、听讲者一头雾水,最后在做题时只能死记硬背、机械照搬。
现象二:展示——缺乏思考,照猫画虎,展示变成照本宣科。生命化课堂中,黑板和讲台不再被教师一人独占,而是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风采的大舞台。但这种展示真的卓有成效吗?教学中,由于合作时间不充足,相当一部分学生来不及独立思考,便被告知正确答案,然后匆匆忙忙予以展示。这样的展示即便“头头是道”,又有何益?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有多少?能举一反三的有多少?能站起来展示的是哪类学生?我们注意到了吗?
现象三:听讲——心知肚明,不屑一“听”,教师成为“最佳听众”。在学生的展示性讲解中,由于已知答案,听讲变得可有可无,许多学生非常漠视,常常只剩教师一人侧耳倾听,课堂成了师生两人表演的舞台。试想,学生连听讲的基本习惯都丢了,我们的习惯养成、方法传授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课改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现象四:解题——举一反“一”,绝少创新,碰到新题手足无措。小组合作学习后,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日益严重,有时碰到稍微有点难度的小问题就马上放弃,根本不积极思考,一味依赖组长的讲解。因而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习题做过多遍的会,做得次数少的不会,碰到从没做过的新题更是一筹莫展——缺乏主动思考,也不会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导致部分学生畏惧心理、焦虑心理都有所加重,自信心也大大受挫。
二、探索尝试
1、组员搭配:分工合理,各尽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把学生分成了6人小组,分别编上序号。1、2号两个数学优生为组长,辅助老师带动3、4号同学;3、4号为提高生,遇到有难度的题,可求助于1、2号同学;5、6号则为“学困生”,由于他们基础较差、习惯不好、注意力分散,老师和1、2号学生将重点关注他们,确保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
2、习题设计:梯度配置,鼓励多思。数学题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我给每一个知识点都精心配备上了一组试题,难易搭配,一般是3道题,或者一题三问。我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做了严格限定:习题发下之后,学生兵分两路——优秀生争取全部完成,后两类学生不能被动等待,应先根据已知条件自行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后,再求助于优生,让优生接着他们的想法解题,帮助他们找到思路卡壳的原因,从而有效提高其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能力。
3、展示交流:积极评价,鼓励倾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数学课堂上,我经常这样问学生:“你听懂他的话了吗?”“谁能分析一下,这个同学讲得怎样?”“这道题怎样解答更好?”“这个同学表现很棒!”并且在展示时,难题用抢答,中等程度的题由老师点答,有5、6号会的绝不找3、4号,大大提高了差生的积极性。
三、后记:
以于生命化课堂而言,小组合作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而应是真正服务于学生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要靠我们一点一滴地探索、潜移默化地熏陶,不能急于求成。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发展规律,认真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打造合作学习的平台,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并长久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