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江 灵魂深处,我完全是西藏人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angyou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是一片净土,这里蓝天白云,这里人心纯净。一个人、一辈子,如果能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体力,都贡献给一个事业,那是很幸运的事情。”
  董金江,53岁,西藏金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个藏二代。眼下,他正作为改制领导小组副主任,参与西藏自治区新组建的中兴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的许多事务。为了能有这次面对面的采访,记者从北京赶到拉萨,又从拉萨追到成都。最后,双方约定在成都市内一个知名的饭店大堂见面,他打出租车从谈判会场赶来,记者步行从宾馆走到。
  董金江脸上有明显的高原红,他伸出手掌给记者看,掌心通红。他说,西藏是个好地方,尽管会有高原反应,但主动或者被动在那个地方,反应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么些年,我常去成都,也回过山东老家,但感觉都是路过。哪里是你家,是灵魂深处的认定,根本用不着思维,我就是个西藏人。
  说这些话的时候,董金江身体前倾,一句几顿。平静的表情下难掩他内心不可抑制的激动。
  
  老一辈人身上,太多值得学习
  
  “革命热情高涨,不讲任何条件,没有任何要求,不计较任何得失,内心单纯,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董金江说,这是老一辈西藏建设者的普遍特征。而这种特征,也在一代代传承。老一辈的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学习,有太多的优良传统值得传承。
  1956年的西藏,和平解放刚几年时间,还没有进行民主改革。董金江父亲所在的部队突然接到命令,要出发执行一项为期三个月的任务,目的地不详,具体任务保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那天,董金江的父亲和战友一起,浩浩荡荡开进了西藏。
  董金江的父亲叫董明山,1946年冬天从山东参军,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接到命令时,他从朝鲜回国不久。
  这个秘密任务,其实是抢运硼砂。西藏硼砂资源丰富,而硼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特别是近代随着原子能工业、电讯、火箭、航空以及高温绝缘等技术的发展,需要耐高温、特殊坚韧的金属和含高能量的液体燃料,这都离不开硼砂。当时,美国控制着硼砂资源,并且将硼砂列为战略物资,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苏联等国对中国硼砂开采寄予极大期望,因此中央决定开采硼砂。所以,抢运硼砂,是当时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抢运硼砂的任务是三个月。三个月后,董明山所在部队整建制转到地方,从此扎根边疆,战斗在运输战线,一呆就是30年。当时,西藏交通条件非常艰苦,一切都要靠陆路运输。从格尔木到拉萨,通常要十天半月,路上还可能当“大王”,当“团长”(指汽车抛锚后,驾驶员被冻得缩成一团),如今听着好笑,其实都是要命的事情。当时驾驶员都是睡大通铺,吃冷馒头,喝山泉水。由于医疗条件差、路上艰苦,半路上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
  董金江说,父亲曾经救过一个人的命。那是在唐古拉山公路外的一个岔道上,有个驾驶员当了“大王”,而运送配件的车迟迟未到。这个驾驶员三天没有吃东西,又冻又饿已经不行了。董明山是坦克教练出身,修车技术极好,就停下来把仅有的一点吃的分给这个奄奄一息的驾驶员,又用了一整天帮他修车。车修到凑合能开,两人一前一后晃晃悠悠开到格尔木,重新找配件修车。如果没有这些帮助,那个驾驶员肯定已经牺牲了。这次在高寒高海拔地带修车,让董明山冻坏了一个小指头,但董明山跟董金江说,用自己一个小指头,换回别人一条性命,值。
  
  在高原上成功试种玉米
  
  董金江说,来西藏的上一代人非常悲壮。他们按照党的要求,一手把西藏建设起来,丰功伟绩是没得说的;他们把终生献给了这里,没有向组织提过什么要求,一直到他们退休,要房子没房子,要积蓄没积蓄,甚至连子女的教育都成问题。董金江还记得,自己家兄妹四人,母亲是家属,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孩子教育好,至少供到高中毕业。当时父亲一个月才几十块钱,困难无法回想。
  回忆父亲那代人,董金江说,50多年前和父亲一起曾经在西藏采运硼砂的英雄们,有的回到了家乡,有的长眠在雪域高原。今天有人不懂,会说当年的这些人怎么那么傻、那么驯服,背井离乡在那么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并且一呆就是一辈子。但是我理解,他们从战争中走出的那代人,根本不是为了个人谋取金钱和享受,而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他们虽说没有金钱积累,没有汽车和房子,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充实的,他们创造并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遗憾,没有愧对人生。
  1958年4月,董金江出生在山东。8个月大的时候,他来到了父亲所在的格尔木。
  6岁时候,董金江曾经回到过山东老家,6年后又回到了格尔木。他还记得12岁离开山东老家时,叔叔骑着一辆自行车把他们送到汽车站,董金江坐后面、弟弟坐前面。然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四面透风的老解放车和半个多月的艰苦旅途。
  1974年8月,16岁的董金江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从格尔木奔赴拉萨,到拉萨农牧局农试场(种畜场),成为一个二级农工。他还记得,那时每个月工资是24块钱。
  就在这里,董金江和伙伴们成功试种了玉米。之前,西藏没有玉米,董金江所在的青年突击队就搞起了农业试验。试种玉米这不是个简单的事儿,要研究株距多大,几月份种、几月份收。试种成功后,董金江和伙伴们难抑激动和兴奋,一起半夜去“偷”自己种出来的玉米。除了玉米,山东大葱也被董金江和伙伴们从老家引进了西藏。董金江今天甚至认为,试种成功玉米,是他最得意的事情。
  
  在西藏,我很有价值
  
  董金江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对藏族的各种习俗很适应。他说,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我的藏族朋友很多,相处得也很好。交往多了,感情到了,藏语自然就会说了。
  另外,藏族的酥油茶,董金江爱喝,甚至生肉也能吃。他说,能吃能喝,这是工作能力,否则号称是西藏人,结果吃也不行,喝也不行,怎么去开展工作?必须通过生活、工作来融入当地。年轻时,董金江在西藏自治区外贸公司当初级干部时,经常下乡收购农副产品。他还记得,在一个偏远的乡,他曾经一次住了81天。董金江说,虽说我籍贯山东,但实实在在融入到了西藏,性格、价值观,都是高原的。高原性格的最大特征,就是超脱。
  董金江说,没有父辈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给我们作支撑,我们也坚持不到现在。在艰苦奋斗的家庭中长大,自然就学到很多东西。一直到现在,在西藏工作的人,很少有怨言,公家给个什么房子,就住个什么房子,退休后工资极低,也不说什么。
  董金江至今骄傲的事情,还有教会了西藏农牧民如何剪毛和抓绒。在西藏,藏民养羊就是为了吃肉。但对外贸领域来说,羊毛、羊绒、羊皮甚至羊肠衣,都是很好的商品,羊绒还被称作“软黄金”,而一只山羊一年就能产四两绒。而在此前,“黄金”也由于自然脱落被浪费掉了。于是,外贸公司先在拉萨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分散到西藏各个牧区,手把手教藏民如何剪羊毛,如何抓绒。
  19岁到21岁这几年,董金江连续几年驻在牧区,对牧民进行培训和指导。他和同事们到牧区去,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他说,这是西藏的一场牧业革命,因为不仅是“教会一个动作富了一方人”,而且培养了牧民的商品意识,颠覆了传统的牧业观念,这是造福代代西藏牧民的大事。
  董金江对藏族人民充满了感情。2004年,集团下属企业一个叫强巴的司机不幸出车祸死亡,妻子普珍和两个孩子陷入了绝望。董金江号召大家每人拿出一点钱,设立了一个基金,帮助两个孩子读书和生活。眼下,两个藏族孩子一个考上了大学,一个读了中专。董金江说,我们这是为西藏培养了两个未来的人才啊。
  董金江总是说,自己没取得什么业绩,前辈的业绩大得多了,但是自己对西藏感情深厚。看着西藏一天天富起来,发展起来,参与了西藏每天的变化,见证了西藏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实践者。能为西藏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事,自我感觉很有价值。他还说,同样是自己,如果在内地成长,很可能就碌碌无为了。
  
  参与社会变革,不是人人都有机会
  
  董金江说,自己这代人最纠结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董金江的女儿1984年出生,因为心脏有杂音,9岁读四年级时就送到内地,小女孩一个人生活了4年多,一直到读初中母亲调回北京。
  现在,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在上海参加工作了。此前,针对女儿的培养,董金江和夫人曾经沟通过,那就是不要求培养出一个多拔尖的人,但至少要培养出一个好人出来。要给她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无所求,以及奉献。但是到了现在,女儿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了,但父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出现了一些障碍。
  “西藏和内地,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内地,人们没有邀请绝对不会去别人家,也就是轻易不去打扰别人;而在西藏,大家随便就去别人家里,拿杯子就喝,端碗就吃。西藏人很简单,很纯净。
  董金江是企业的掌舵人,经常要参加一些会商和谈判。他很纳闷儿的是,在西藏20分钟能谈明白的事情,在内地20个小时也谈不清楚。
  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董金江看到不少朋友在内地买了房,有的发了财,自己也有过失落感。想想自己在西藏很辛苦,还没有人家挣得多,也曾想打退堂鼓,想辞职回内地。但静下心想一想,自己参与了一个社会的变革,这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在西藏做事,更觉得自己是个国家公民,是自觉充满感情的。在西藏做的,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谈到现在的年轻人,董金江说,“包括我的孩子在内,他们都不知道创业的艰难,受教育越高,抱怨的程度越高”,董金江曾用一整天的时间,给女儿痛说家史:爷爷扛枪参加解放军,把命都豁出去了也不图什么;在西藏,什么条件也没有,什么要求也没有。
  2002年父亲去世的时候,董金江回到山东处理后事。看到父亲那些简单而陈旧的遗物,他和弟弟抱着大哭了一场。
  “一件短皮袄、一个老牌的瓦斯针手表,没有房子,没有存款,他们老一辈图什么,就是国家建设。所以,你们现在不该抱怨,人和人之间不该那么复杂,看人不亲了,这是不对的。”
  董金江至今看不惯年轻人的索取思想。“为什么年轻人总觉得亏,亏得不得了。谁住别墅了,谁多少钱了,我觉得这种想法不可思议,现代人怎么越过越俗了?”他说,如果按照这一代人的观点,最亏的应该是上一代。他还记得,父亲退休时700多块退休金,2002年离世时不过1030块钱。人不能精神空虚,一旦精神空虚,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精神财富的价值,远远大于物质财富的价值。
  内地许多人都觉得累,累得不行。董金江说,西藏人不觉得累,自己想累都累不起来。为什么?内心简单,就不会累。他说,自己所在的外贸公司,原来就是河滩地里的几间平房。大家义务劳动搬砖和泥,慢慢成为城市里很大的一块建筑。刚参加工作时,外贸公司只有24多个人,总资产36万元。自己1993年上任后至今,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资产5亿多,员工582人的大企业。自己从公司会计做起,一直做到西藏最大外贸企业的董事长,“我不累,也不亏,可以说这么些年,我对得起西藏,西藏也成就了我。”
其他文献
“娃儿们,吃饭喽,吃过早饭,上学去哈。”早上7点半,妈妈刘小娅给钟群、李昭、蔡华、姚敏兄弟姐妹四个做好早饭,告诉她们在学校要听话。她嘱咐李昭走路要小心,别磕着碰着,吃东
  本文主要阐述对改质沥青生产工艺的几处关键改造,针对反应釜底结焦、物料管线堵塞等问题,采取了测定启动反应釜搅拌时间、改违反应釜底物料流出口、物料管线坡度低处增加三
  介绍一种新型煤焦油蒸馏工艺技术,其主要特征体现在煤焦油蒸馏的不加碱、塔底沥青强制循环加热、常减压蒸馏相结合及馏份切取顺序等方面。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不结焦、节
盘点2010年草根明星,“旭日阳刚”应是最为火爆的一对。那段在出租屋里光着膀子唱歌的视频,一上网就引起了千万人的强烈共鸣。本文作者独家采访了其中的老大哥王旭,其后,又进
  介绍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的工艺路线,对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天然气项目作出了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煤化工多联产技术方案,并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进行了能源效
故障现象:开机后能听到高压启动的“嘶”声,但马上高压又消失了,同样,指示灯也有相应变化。据机主介绍,前维修者维修未果,这才找到本人。 Symptoms: boot can hear the high
  焦炉煤气制甲醇工艺装置主要由焦炉气压缩、焦炉气精脱硫、纯氧转化、合成气压缩、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等六个工序组成。其装置的工艺流程即按上述六个工序依次进行,根据生
12月10日,北京,在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举办以“新格局 新发展 新动能”为主题的“2020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企业峰会”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席执行官兼总干事桑达·
期刊
  大多数焦化厂在配煤时,离不开配煤槽或大型贮煤仓的使用,但在我们所使用过程中煤料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棚煤现象,虽在建厂设计时安装了诸如震动器、空气炮之类的辅助疏通工具
做好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几点体会新疆沙湾县防疫妇幼保健站(832100)蒋涛,魏前昌1995年,新疆自治区沙湾县的初级保健工作在地区、自治区组织的验收检查中,分别以89分和87分的总成绩通过了达标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