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中国正在复工复产复市,但全球产业链复苏脚步并不一致,疫情的冲击使供应链愈加脆弱存在断裂风险,世界经济面临持续下滑压力,这对我国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发挥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如何有针对地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如何推进蓝色经济的建设,加强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发挥福建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作用,加强国内国外经济双循环,参与世界经济新循环?在疫情后经济重启的当下,成为福建面对的重要课题。
打造四大平台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福建要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不断探索新路,吸引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全面提升福建产业竞争力,力争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
我国今年不仅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而且要实现“六保”和确保“六稳”。在此背景下,福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推进福建经贸合作前沿平台建设,深化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经济双循环、创新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开放和高效,引领我国、区域和世界经济稳增长显得尤为必要。
畅通四乘四互联互通网络
面对疫情的不断冲击,加强互联互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开放和高效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应当加强福建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中的重要枢纽作用。强化港口和机场门户功能,完善铁路和干线公路网络,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港口建设、口岸通关、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合作,构建以福建港口城市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安全高效便捷的海陆空运输通道网络。
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不仅是因为福建位于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粤港澳、海南自贸港等中心位置,更源于福建所具有的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一是构建四重互联互通的网络,即以港口群为核心的网络、港口城市网络、航运网络、信息网络,以加强海上的互联互通建设。包括加强国际海运合作,完善沿线国之间的航运服务网络,共建国际和区域性航运中心。通过缔结友好港或妲妹港协议、组建港口联盟等形式加强沿线港口合作,支持中国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沿线港口的建设和运营。推动共同规划建设海底光缆项目,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提升海运便利化水平。
二是四方位四线路互联互通枢纽。福建可以构建海、陆、空、网的开放、立体、绿色、高效互联互通网络。不仅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还要建设天基丝绸之路。推动信息基础设施联通的建设与互联互通。中国正在推进包括5G在内的新基建,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网络、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也为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公共平台。
三是四方向互联互通合作线路。福建可构建西线、南线、北线及探索东线的四通八达的互联互通网络与通道。其中西线直接通向欧洲、亚洲和非洲,南线通往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东线可通往日韩朝,北线通往俄罗斯及经冰上丝绸之路通往欧洲。从历史基础、经贸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现状等情况看,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重点合作方向应是打造从福建沿海港口南下,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向西至印度洋,延伸至欧洲的西线合作走廊;从福建沿海港口南下,过南海,经印度尼西亚抵达南太平洋的南线合作走廊;同时,结合福建与东北亚传统合作伙伴的合作基础,积极打造从福建沿海港口北上,经韩国、日本,延伸至俄罗斯远东和北美地区的北线合作走廊。
四是构建四个层面的互联互通。不仅包括构建物理层面的铁路、公路、海路、空路、网络等互联互通,更为重要的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体制机制、技术标准、人员交流上的互联互通,要实现硬联通与软联通、巧联通,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枢纽。
构建四乘四设蓝色经济带
疫情冲击给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美日多国将产业链收缩回本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和货物贸易大国,我国也需要充分发挥国内消费大市场的优势,建设国内外双循环,发挥政府、市场、地方和企业四轮驱动,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作用,高质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是构建四大国际蓝色经济走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需要加强国际经济走廊蓝色经济通道的重点方向建设。首先,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密切與沿线国的合作;其次,连接中国一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衔接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同建设中国一印度洋一非洲一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再次,经南海向南进入太平洋,共建中国一大洋洲一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最后,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二是打造海丝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要将自己打造为自贸区网络的核心,发挥产业互补优势,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园区为主要载体,与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海南自贸港、中澳自贸区、中韩自贸区等联合组网,加强同欧盟、东盟、非盟等贸易往来,使福建成为经贸合作前沿,在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贸易、投资合作领域率先突破取得成果。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
三是作为蓝色经济区加强海洋产业、金融、科技合作。“一带一路”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载体。作为远洋渔业大省,福建在10个海丝沿线国家建有远洋渔业基地,海产品出口创汇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中国一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特色鲜明。 此外,还要利用优势推动推动蓝色经济发展,加强海洋产业经济合作,发挥规模效益和网络效应。
一是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产业合作。海洋资源丰富而浩瀚,如何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洋产业的国际合作,是发展蓝色经济区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内容。福建应加强海洋渔业、海洋药业、海洋装备、海洋工程、海洋农业等领域的发展与国际合作,与沿线国家共建海洋产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引导中国涉海企业参与园区建设,构建基于互联互通网络上的特色海洋产业,包括加强港口和航运业界合作,提高海洋经济效益,提升海洋产业合作水平。要实施一批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同时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
二是加强海洋金融合作。海洋经济和海洋资源开发离不开高度发达的海洋金融的发展,为此不仅要发展传统信贷和资本市场,更要加强与挪威等欧洲国家的合作,加强海洋金融的合作与发展,推进海洋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加强海洋科技发展与合作。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发展,为此要加强海洋科技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通过加强海洋产学研用的国际合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监测、海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制定共同行动计划。
四是加强海上旅游海上资源合作。海上互联互通不仅包括海上通道建设,也包括能源等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产业的合作等。以旅游业为例,要加快开发平潭国际旅游岛、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福州渔业博览会、厦门国际海洋周等项目,丰富蓝色经济内涵。
发挥四轮驱动机制创新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可以发挥福建兼具自贸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经济特区的多区叠加优势,充分发挥福建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的优势,在加强互联互通的同时,构建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需要着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在历史上,无论鉴真东渡还是郑和七下西洋,无不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不仅要加强软硬件互联互通,更要加强系紧人文交流的纽带,增进国际合作。
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推动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需要四轮驱动,一是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力量,二是地方与企业的力量。可以以加快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金融创新、改进监管服务、规范法制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和完善政府间常态化交流机制、投资贸易促进与保护机制、融资保障机制及人文交流机制。
二是共建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要有先锋理念,敢于先行先试。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构建蓝色经济,更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引领带动与合作者。
首先,疫情下需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已经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备忘录》,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福建也要构筑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标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其次,是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不仅是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而且要推进海洋相关产业的绿色投资和绿色开发。再者,是共建智力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离不开智慧、科技与创新,因此需要建设智力丝绸之路,包括海洋开发的数字化,新基建等。最后,是共建和平丝绸之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需要保障海上安全,保障区域和世界和平与安全。三是加强科、教、文、卫在内的民心相通。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是国内拥有最多侨胞的省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包括互联互通,也不仅是发展蓝色经济,更需要传承文明和文明互鉴。面对疫情冲擊,爱拼才会赢的福建精神,其实正是开拓进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基因,也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体现。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合作,正是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在要求。四是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福建要以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为桥梁,以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共同文化为基础,以民间交流为主体、政府间交流为支撑,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总之,在疫情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应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加强港口等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强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合作,加强以国内为主的双循环,实现“六保”和“六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带动作用。。
(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如何发挥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如何有针对地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如何推进蓝色经济的建设,加强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发挥福建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作用,加强国内国外经济双循环,参与世界经济新循环?在疫情后经济重启的当下,成为福建面对的重要课题。
打造四大平台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福建要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不断探索新路,吸引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全面提升福建产业竞争力,力争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
我国今年不仅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而且要实现“六保”和确保“六稳”。在此背景下,福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推进福建经贸合作前沿平台建设,深化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经济双循环、创新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开放和高效,引领我国、区域和世界经济稳增长显得尤为必要。
畅通四乘四互联互通网络
面对疫情的不断冲击,加强互联互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开放和高效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应当加强福建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中的重要枢纽作用。强化港口和机场门户功能,完善铁路和干线公路网络,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港口建设、口岸通关、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合作,构建以福建港口城市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安全高效便捷的海陆空运输通道网络。
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不仅是因为福建位于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粤港澳、海南自贸港等中心位置,更源于福建所具有的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一是构建四重互联互通的网络,即以港口群为核心的网络、港口城市网络、航运网络、信息网络,以加强海上的互联互通建设。包括加强国际海运合作,完善沿线国之间的航运服务网络,共建国际和区域性航运中心。通过缔结友好港或妲妹港协议、组建港口联盟等形式加强沿线港口合作,支持中国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沿线港口的建设和运营。推动共同规划建设海底光缆项目,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提升海运便利化水平。
二是四方位四线路互联互通枢纽。福建可以构建海、陆、空、网的开放、立体、绿色、高效互联互通网络。不仅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还要建设天基丝绸之路。推动信息基础设施联通的建设与互联互通。中国正在推进包括5G在内的新基建,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网络、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也为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公共平台。
三是四方向互联互通合作线路。福建可构建西线、南线、北线及探索东线的四通八达的互联互通网络与通道。其中西线直接通向欧洲、亚洲和非洲,南线通往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东线可通往日韩朝,北线通往俄罗斯及经冰上丝绸之路通往欧洲。从历史基础、经贸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现状等情况看,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重点合作方向应是打造从福建沿海港口南下,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向西至印度洋,延伸至欧洲的西线合作走廊;从福建沿海港口南下,过南海,经印度尼西亚抵达南太平洋的南线合作走廊;同时,结合福建与东北亚传统合作伙伴的合作基础,积极打造从福建沿海港口北上,经韩国、日本,延伸至俄罗斯远东和北美地区的北线合作走廊。
四是构建四个层面的互联互通。不仅包括构建物理层面的铁路、公路、海路、空路、网络等互联互通,更为重要的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体制机制、技术标准、人员交流上的互联互通,要实现硬联通与软联通、巧联通,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枢纽。
构建四乘四设蓝色经济带
疫情冲击给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美日多国将产业链收缩回本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和货物贸易大国,我国也需要充分发挥国内消费大市场的优势,建设国内外双循环,发挥政府、市场、地方和企业四轮驱动,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作用,高质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是构建四大国际蓝色经济走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需要加强国际经济走廊蓝色经济通道的重点方向建设。首先,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密切與沿线国的合作;其次,连接中国一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衔接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同建设中国一印度洋一非洲一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再次,经南海向南进入太平洋,共建中国一大洋洲一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最后,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二是打造海丝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要将自己打造为自贸区网络的核心,发挥产业互补优势,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园区为主要载体,与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海南自贸港、中澳自贸区、中韩自贸区等联合组网,加强同欧盟、东盟、非盟等贸易往来,使福建成为经贸合作前沿,在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贸易、投资合作领域率先突破取得成果。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
三是作为蓝色经济区加强海洋产业、金融、科技合作。“一带一路”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载体。作为远洋渔业大省,福建在10个海丝沿线国家建有远洋渔业基地,海产品出口创汇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中国一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特色鲜明。 此外,还要利用优势推动推动蓝色经济发展,加强海洋产业经济合作,发挥规模效益和网络效应。
一是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产业合作。海洋资源丰富而浩瀚,如何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洋产业的国际合作,是发展蓝色经济区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内容。福建应加强海洋渔业、海洋药业、海洋装备、海洋工程、海洋农业等领域的发展与国际合作,与沿线国家共建海洋产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引导中国涉海企业参与园区建设,构建基于互联互通网络上的特色海洋产业,包括加强港口和航运业界合作,提高海洋经济效益,提升海洋产业合作水平。要实施一批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同时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
二是加强海洋金融合作。海洋经济和海洋资源开发离不开高度发达的海洋金融的发展,为此不仅要发展传统信贷和资本市场,更要加强与挪威等欧洲国家的合作,加强海洋金融的合作与发展,推进海洋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加强海洋科技发展与合作。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发展,为此要加强海洋科技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通过加强海洋产学研用的国际合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监测、海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制定共同行动计划。
四是加强海上旅游海上资源合作。海上互联互通不仅包括海上通道建设,也包括能源等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产业的合作等。以旅游业为例,要加快开发平潭国际旅游岛、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福州渔业博览会、厦门国际海洋周等项目,丰富蓝色经济内涵。
发挥四轮驱动机制创新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可以发挥福建兼具自贸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经济特区的多区叠加优势,充分发挥福建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的优势,在加强互联互通的同时,构建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需要着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在历史上,无论鉴真东渡还是郑和七下西洋,无不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不仅要加强软硬件互联互通,更要加强系紧人文交流的纽带,增进国际合作。
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推动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需要四轮驱动,一是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力量,二是地方与企业的力量。可以以加快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金融创新、改进监管服务、规范法制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和完善政府间常态化交流机制、投资贸易促进与保护机制、融资保障机制及人文交流机制。
二是共建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要有先锋理念,敢于先行先试。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构建蓝色经济,更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引领带动与合作者。
首先,疫情下需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已经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备忘录》,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福建也要构筑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标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其次,是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不仅是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而且要推进海洋相关产业的绿色投资和绿色开发。再者,是共建智力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离不开智慧、科技与创新,因此需要建设智力丝绸之路,包括海洋开发的数字化,新基建等。最后,是共建和平丝绸之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需要保障海上安全,保障区域和世界和平与安全。三是加强科、教、文、卫在内的民心相通。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是国内拥有最多侨胞的省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包括互联互通,也不仅是发展蓝色经济,更需要传承文明和文明互鉴。面对疫情冲擊,爱拼才会赢的福建精神,其实正是开拓进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基因,也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体现。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合作,正是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在要求。四是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福建要以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为桥梁,以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共同文化为基础,以民间交流为主体、政府间交流为支撑,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总之,在疫情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应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加强港口等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强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合作,加强以国内为主的双循环,实现“六保”和“六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带动作用。。
(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