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脸的“中国龙”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夏第一鼎


  8000多年前,鼎作为炊具出现在先民们的生活中,3000多年前,随着夏朝在中原诞生,历史赋予了鼎新的文化内涵——王权的象征。相传大禹建立夏朝后,曾划分九州,铸造九鼎,并将九州的风貌镌刻在九鼎之上,用来昭示王权。但是在历年的考古发掘中,从未出土过夏朝纪年范围内的青铜鼎,直到1987年网格纹青铜鼎的出土,才证明了夏朝时期青铜鼎已然出现。
  网格纹青铜鼎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青铜鼎,也是我国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最早的青铜鼎。网格纹青铜鼎很小,高仅20厘米,器形古朴,虽然在外形上无法和精美的后母戊鼎、大克鼎等相媲美,但它恰恰是中华民族初创时的真实写照,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鼎”。
网格纹青铜鼎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会崇拜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并把它们作为本氏族的标志。中国原始社会的各个部落也都有自己的图腾,如熊、虎、狼、鹿、蛇、鹰等。据说当黄帝统一华夏各个部落以后,便召集各部落首领商定统一的图腾。他们将各个部落原始图腾的代表性特征融合在一起,于是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就诞生了。
  那么,说到龙图腾,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形象呢?鹿角、牛脸、蛇腹,一派威风凛凛的模样?其实龙的来源众说纷纭,而且先民们早期创造的龙的形象和我们现在常见的并不一样,二里头遗址就曾出土过一“条”方脸龙。

造型奇特的方脸龙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方脸龙到底长什么样吧!
  这“条”龙有巨大的蒜头鼻、梭形眼、圆圆的白玉眼珠,还有蛇一样的身体,像波浪一般起伏有致,整体造型十分别致。你看到这“条”龙身上密密麻麻但排列有序的绿松石了吗?这些绿松石数量多——竟然有2000余片,做工精细——每片绿松石直径为0.2~0.9厘米,厚度约0.1厘米,比一枚5角钱的硬币还要小。在距离龙尾端3厘米处还有一件绿松石条形饰,和龙尾间有红色的漆痕相连,专家们推测它与龙身原来是一体的。这样一来,从龙首至条形饰的总长就超过70厘米了。
  那么,这“条”造型奇特的方脸龙到底是属于谁的呢?

神秘莫测的方脸龙主人


  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3号宫殿一座规格等级最高的墓葬中,墓主人是一名成年男子,年龄在30~35歲之间。墓主人的头部有3个呈“品”字分布的白陶斗笠形器,上面各有一颗绿松石珠子,应当是白陶斗笠上的装饰品。墓主人的脖子上还佩戴有成串的贝壳项链。而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就被斜放在墓主人的右臂之上,看上去就好似被墓主人抱着入睡一般,龙身旁还有一枚铜铃,应该是放在墓主人手边或者系在手腕上的
3件白陶斗笠形器这3件白陶斗笠形器一面似斗笠,一面为泥条盘筑而成的螺旋形饰面,中心有细小的圆孔贯通,顶部各有一颗绿松石珠,组合成了帽子上的装饰。

  那么,绿松石龙形器的拥有者——那位神秘高贵的墓主人到底是谁,绿松石龙形器又有什么用途呢?
  除了这件大型的绿松石龙形器外,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3件高度约为15厘米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专家推测这些兽面纹铜牌饰上也是早期的龙的形象。有意思的是,每件绿松石器出土时旁边都有一件铜铃。有学者推测绿松石龙形器很可能是古代人在祭祀时使用的龙旗,或是仪仗工具龙牌,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权杖。无论哪一种推测,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的主人是一名宗教人员。这样高规格的墓葬也说明在那个时代,宗教人员的地位可是相当高的。
  生动传神的“超级国宝”
玉龙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二里头遗址的墓葬时,挖到了绿松石片,起初大家都以为这肯定只是一个小件的绿松石铜牌饰,没想到挖来挖去,发现这些绿松石片原本应该是一个整体,它们加在一起竟有70厘米长!根据推测,这件绿松石龙形器本应该粘贴在木或革之类的有机物上,可惜的是,3000多年过去了,下面的托座早已腐朽无存,而且这些绿松石片十分细小,稍微一碰就可能移位,万一有较大的移位那就无法复原啦!考古工作者当机立断,赶紧用套箱将墓葬整体提取运回了北京。
  随着清理工作的开展,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件绿松石龙形器无论是制作工艺之精巧,还是所使用的绿松石片的数量之多,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超级国宝”。
  作为勇敢、智慧、吉祥的象征,龙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先民对龙的崇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到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模样。夏代先民自然也有崇尚龙的习俗,现在大部分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朝代对应的就是夏代,因此,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这件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新石器时代中国早期的龙形象
  在河南濮阳发现的距今6500年的仰韶文化的代表——蚌壳龙,在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的距今5000~6000年的红山文化的代表——玉龙,在山西襄汾发现的距今4000年的龙山文化的代表——陶寺遗址的蟠龙。
蚌壳龙(局部)
其他文献
说起具有“网红”气质的城市,重庆肯定排在前几名。它的“魔幻”建筑、“江湖”饮食、红色历史、奇山异水……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去“打卡”!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重庆是巴渝(“巴”指古代巴国、巴人,“渝”是重庆母亲河嘉陵江的古称)文化的发祥地,所以也被称为巴渝大地。巴渝大地的故事要从什么时候讲起呢?答案是距今248 万年。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在距今248 万年到距今1 万年间,巴渝大地上有较为连续
期刊
在普通百姓的眼里,影视娱乐明星们是社会的宠儿,他们衣着光鲜,珠光宝气,开着豪车,住着豪宅。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拂去表面的胭脂粉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刘晓庆为代表的女星富豪的进化,是不断适应市场与全球环境中上演的一幕幕适者生存的游戏。明星们创造财富的历史,正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直接或间接地折射了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待财富的观念。  “我自己就是豪门”:范冰冰们的发家样本 
期刊
梦想成为一名旅行家、冒险家的赵小野最近观看了不少纪录片,其中有讲玄奘的《玄奘之路》《重走唐僧西行路》。赵小野这才把自己看过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人物唐僧和历史中的原型玄奘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和赵小野一起,看看这位高僧到底能不能被称为“古代冒险家”吧!玄奘档案  玄奘(602—664),高僧、翻译家,他还是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  玄奘原本姓陈名祎(yī),是洛阳缑( gōu )氏(今河南
期刊
随着人口迅猛增长,依靠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人类将无法养活自己。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新方法新品种,以满足未来生存需要。比如,试管汉堡,有谁想尝一尝?  “概念”成真不遥远  荷兰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近日推出一桌“未来大餐”:一块试管牛排上,用牛肉纤维“编织”出英文单词“meat”(肉);餐前点心用“水果肉”制作而成;红绿条纹的寿司来自转基因“蔬菜鱼”;通过微波脉冲可随意调制葡萄美酒,一杯意大利蒙特诺干
期刊
如果让你回到巴国管辖的三峡,去体验一天小小操舟手的生活,相信你一定很兴奋吧?因为你不但能看到长江三峡沿途秀美壮丽的风光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还会从江边人的口中听到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  滟滪(yàn yù)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  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瞿塘是指瞿塘峡,那滟滪指的是什么
期刊
“城市”一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你知道吗,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字的本义是城墙,例如万里长城;“市”则是买卖商品的场地,例如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都城长安城内的东市、西市。这么看来,城、市这两个字原本并不是连在一起读的。那么,城和市各自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呢?令人感到安全的城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距今6000多年的时候,陕西姜寨、半坡等地的原始人类就在他
期刊
长江三峡以举世罕见的地理奇观闻名于世,还以绚烂多彩的历史文物古迹和流传千古的瑰丽诗篇,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三国”中的三峡  三峡地区在三国时期是蜀国的区域,因此这里留下了许多蜀汉遗迹和名人逸事。读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对三国的故事不陌生,那你知道在三峡地区,与三国历史有关的有哪些地方吗?这些地方中,知名度最高的应数张飞庙和白帝城了。  在长江南岸的飞凤山上有座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
期刊
夏朝是中国古代史书中记载的笫一个王朝,它的第一位君王大禹治水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可是,在文献和考古资料较少的年代,有人认为夏朝是不存在的。为了推翻这种质疑,无数专家学者开始在祖国大地上探寻夏朝都城的遗址。直到1959年,二里头遗址终于被发现,此后又有四代考古人对它进行了60余年的艰苦发掘与研究。二里头遗址证明了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存在: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宫殿,有中国人最早铸造青铜礼器和生产绿松石器的地
期刊
来到重庆,来到美丽的巴蜀大地,你一定要到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看一看,了解一下这项从理想到现实的“跨世纪工程”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来到湖北武汉视察,在这里,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表达了他修筑三峡大坝的宏伟构想。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成都工作會通过了周恩来总理主持起草的《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意见》指出:“从国家长远的
期刊
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考古学家们认定为夏朝都城所在地。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青铜冶炼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考古学家们在二里头遗址的南部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前文我们介绍过,这里既有青铜器制造作坊遗迹、绿松石制造作坊遗迹,还有制骨作坊遗迹等,是天下工匠高手的云集之处,大约可以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了。  就是骨器加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