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2
【关键词】 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对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术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1]。但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常会发生并发生,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痰量增多,痰液粘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长期发热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将重点讨论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共52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其中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1岁。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机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机体内器官及组织直接与外界相通,外界气体不经过过滤而直接进入人体体内,使得细菌、真菌等也更易侵入人体,增加感染几率,同时,感染率随着气管切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
2.2 病情危重的患者、高龄患者、有糖尿病的患者或有大量出血的患者其机体本身已受到损伤,且长期不能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降低,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而使气管切开术后感染机会增加。[2-3]
2.3 在气管切开术中,由于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没有实施最大的无菌屏障或者插管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谨,导致病菌侵入患者体内,引发感染。
2.4 术后护理中,尤其是吸痰,气切处换药等操作时,操作不规范,从而增加患者感染几率。
2.5 切口处由于长时间被痰液、血液等污染时也可增加感染几率。
2.6 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细菌、真菌等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趁机生长,导致感染。
2.7 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一般会长期卧床,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2.8 使用一次性套管的患者由于无法定期更换套管或消毒套管,易使套管内部堆积痰痂或其他污物,引发感染。
3 护理
3.1 做好空气消毒,有人时可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者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没人时要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病房。做好家属探视管理规定,禁止闲杂人等随意出入病房,避免交叉感染。
3.2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两次,如患者行机械通气,可4~6小时一次,选用口灵或者洗必泰等含漱液。
3.3 做好对患者翻身、叩背等护理措施,2小时一次,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4 增加患者机体营养,选用合适的肠内营养液。
3.5 在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都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做好手卫生。
3.6 患者在气管切开后的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吸痰,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先吸气道,再吸口鼻,避免顺序错误,引发相关感染。
3.7 在气管切开后要做好患者吸入气的湿化工作,建议使用一次性人工鼻(HME),对于痰液较多,经常污染人工鼻的患者可在气管套管处覆盖湿纱布,禁止行气道冲洗,以免发生逆行感染。
3.8 合理选择抗生素。怀疑患者肺部感染时可留取痰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的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9 若患者使用一次性套管,要定期更换。若使用金属套管,应每6小时清洗、浸泡、消毒气管内套管一次,用流水彻底清洗气管内套管,清除附着在套管内的痰痂等污物,每次清洗后应仔细检查有无异物,然后用0.5%的戊二醛浸泡30min,并用无菌蒸馏水彻底清洗后再放入气管套管内,放管时动作应轻柔。[4]
3.10 气管切开术后,要加强对切口管理,做好气管切开后切口的换药,常规一日一次,若有污染,及时更换,换药的敷料可以选择气切纱布,也可选用专用的泡沫辅料等。要避免辅料与创面的黏连,减轻患者的痛苦。
3.11 若患者痰量较多,痰液粘稠,常规吸痰相对困难,听诊可闻及患者肺部大量湿罗音,可使用纤支镜吸痰法为患者清理肺部积痰,减少感染,但纤支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做好清洗和消毒,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4 讨论
综述所述,气管切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种方法,但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依然重要。一定要有预见性的护理患者,从而避免发生各种潜在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这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平稳恢复转危为安,同时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佐泰美,王玉丽.浅谈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3.2(11):154
[2]郭春燕,李东峰.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9(23):2099-2101
[3]秦冰丽.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3.5(35):795-796
[4]陈静波,周翔.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3(16):479-480
【关键词】 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对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术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1]。但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常会发生并发生,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痰量增多,痰液粘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长期发热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将重点讨论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共52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其中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1岁。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机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机体内器官及组织直接与外界相通,外界气体不经过过滤而直接进入人体体内,使得细菌、真菌等也更易侵入人体,增加感染几率,同时,感染率随着气管切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
2.2 病情危重的患者、高龄患者、有糖尿病的患者或有大量出血的患者其机体本身已受到损伤,且长期不能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降低,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而使气管切开术后感染机会增加。[2-3]
2.3 在气管切开术中,由于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没有实施最大的无菌屏障或者插管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谨,导致病菌侵入患者体内,引发感染。
2.4 术后护理中,尤其是吸痰,气切处换药等操作时,操作不规范,从而增加患者感染几率。
2.5 切口处由于长时间被痰液、血液等污染时也可增加感染几率。
2.6 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细菌、真菌等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趁机生长,导致感染。
2.7 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一般会长期卧床,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2.8 使用一次性套管的患者由于无法定期更换套管或消毒套管,易使套管内部堆积痰痂或其他污物,引发感染。
3 护理
3.1 做好空气消毒,有人时可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者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没人时要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病房。做好家属探视管理规定,禁止闲杂人等随意出入病房,避免交叉感染。
3.2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两次,如患者行机械通气,可4~6小时一次,选用口灵或者洗必泰等含漱液。
3.3 做好对患者翻身、叩背等护理措施,2小时一次,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4 增加患者机体营养,选用合适的肠内营养液。
3.5 在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都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做好手卫生。
3.6 患者在气管切开后的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吸痰,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先吸气道,再吸口鼻,避免顺序错误,引发相关感染。
3.7 在气管切开后要做好患者吸入气的湿化工作,建议使用一次性人工鼻(HME),对于痰液较多,经常污染人工鼻的患者可在气管套管处覆盖湿纱布,禁止行气道冲洗,以免发生逆行感染。
3.8 合理选择抗生素。怀疑患者肺部感染时可留取痰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的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9 若患者使用一次性套管,要定期更换。若使用金属套管,应每6小时清洗、浸泡、消毒气管内套管一次,用流水彻底清洗气管内套管,清除附着在套管内的痰痂等污物,每次清洗后应仔细检查有无异物,然后用0.5%的戊二醛浸泡30min,并用无菌蒸馏水彻底清洗后再放入气管套管内,放管时动作应轻柔。[4]
3.10 气管切开术后,要加强对切口管理,做好气管切开后切口的换药,常规一日一次,若有污染,及时更换,换药的敷料可以选择气切纱布,也可选用专用的泡沫辅料等。要避免辅料与创面的黏连,减轻患者的痛苦。
3.11 若患者痰量较多,痰液粘稠,常规吸痰相对困难,听诊可闻及患者肺部大量湿罗音,可使用纤支镜吸痰法为患者清理肺部积痰,减少感染,但纤支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做好清洗和消毒,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4 讨论
综述所述,气管切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种方法,但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依然重要。一定要有预见性的护理患者,从而避免发生各种潜在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这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平稳恢复转危为安,同时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佐泰美,王玉丽.浅谈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3.2(11):154
[2]郭春燕,李东峰.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9(23):2099-2101
[3]秦冰丽.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3.5(35):795-796
[4]陈静波,周翔.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3(16):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