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施工材料,所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混凝土的使用虽然广泛,但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离散性大,易产生裂缝等,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想要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混凝土质量的管理都要进行重点监控,必须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施工,保证水利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保证使用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 混凝土施工技术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3-0062-01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一般都会遇到水下浇注施工,其难度远大于地面浇注施工。混凝土水下浇注施工之前,需要考察施工区域水深及水中环境等因素,并选择合理地浇注方式。一般情况下,在水不深的位置,可将配制好的混凝土直接倾倒在施工位置;如果施工位置水较深,则可在施工位置竖立1根管,然后向管内浇注混凝土的方式施工。另外,由于水中环境较为复杂,一般在水下施工时,可向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速凝剂,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避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破坏其结构。
1.2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离析是水利工程中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混合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导致粗细集料下沉,混凝土内混合物逐渐分离,其稳定结构受到破坏。例如,粗集料、砂浆之间分离,影响了混凝土的抗害性、耐久性等。要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不离析,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常用的措施有:适当调整配合比,减少减水剂的使用;适当渗入增稠剂,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能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抑制混凝土的离析。不同的防离析措施作用的发挥会有所区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材料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规模越来越大。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用料多、工艺复杂、稳定性好、坚固耐用等特点,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其对施工工艺水平的要求较高,要考虑粗骨料的级配,细骨料则选用中砂,增加缓凝剂、减水剂等,否则可能会发生质量事故。
2、水利工程中混凝施工及质量管理
2.1严格管控原材料质量与配比
2.1.1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混凝土材料中用到的原料有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对于这些材料都应该在购买和存放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选购水泥的时候,应该注意水泥的生产厂家、质量证明文件、种类、规格、出厂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避免购买到劣质水泥。水泥在进入仓库之前还要核查相关信息是否齐备,对水泥材料的强度和各种性能展开复检。水泥的使用原则是先到先用,长期积压水泥材料,会使其性能受到损害。水泥很容易和水发生反应,放置过久的水泥材料会出现受潮的情况,因而仓库的地面应比室外水平地面高出至少30cm。即便是露天放置的水泥也必须选择地势高、通风排水好的地方,并做好相关防潮措施。
混凝土中的砂石材料对其粗细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在购买和存放时,应该注意施工需要的砂石规格,并按不同规格分类存放,禁止和石灰等材料放得过近,避免出现混杂的现象。在取用砂石的时候,如果没有粗细标注,应该在大堆的石料上从5个不同部位抽取等量的材料来拌合,再对拌合后的材料进行性能检测。由于砂石才材料自身非均质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批材料也会有差异。所以有相应标注的材料在使用时应该定期进行抽查,重点应该放在对砂石中含水率的测定,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比。
混凝土中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就是水,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工业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化学物质,会对混合的材料造成影响,因而只有洁净、无杂质的水或是饮用水才可以直接使用,其余的水都应该经过检测、过滤后取用。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还会掺入一些外加剂,这些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不能对环境造成过度污染。因为外加剂的化学性质很强,很容易危害到人体健康,所以施工人员用到的外加剂必须有质量证书,生产厂家也必须是正规厂家。对于其质量、重量、性能、使用说明等都应该有明确标注,外加剂进入仓库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测。
2.1.2原材料配比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影响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原料的配比,施工人员在提取原材料时,应该有监理人员见证并签字,由专业的实验室来对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进行相关试配工作,在此基础上找到最佳的配比方案。施工人员只有在确定混凝土原料性能和配比方案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后,才可以展开后续的搅拌和浇筑施工。
2.2混凝土的拌和控制
混凝土拌和的过程对整个施工过程意义重大,温度是影响拌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要加以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较高,若想要其温度恢复到正常值,就要有效控制设备拌和温度和原材料的选用。降低原材料温度,主要可以通过对基础原料的物理处理方式来实现,前期可以将基础物料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进入拌和工序后,则可以通过向拌和机内部吹冷风、加冰水混合物等方式改变拌和温度实现降温目的,以上降温方法简单又实用,非常适宜应用在实际施工项目中,如此操作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又能够节约工程成本,增加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控制合理的话可以一举两得。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拌和完成之后,用运输车辆把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在对其进行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必须保持连续性,混凝土入倉后,及时平仓,不得堆积,仓内如有骨料堆叠时,均匀地分布至砂浆较多处,不得用水泥浆进行覆盖,以免造成蜂窝。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至浇筑面水平,在斜面收仓时应与斜面垂直。混凝土平仓后要及时进行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为主,并开始以泛浆为准,避免欠振或过振,浇筑完成后,平整仓面,进行混凝土收仓,先进行一遍粗收,待初凝前再进行两边精收,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2.4混凝土的保养
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指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与湿度下,防止曝晒、寒冷、风吹等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不正常的裂缝。混凝土一般是进行洒水养护,也可以使用喷洒塑料溶液进行养护。当外界温度达到5℃以上时,浇筑后的混凝土应在12h内对其洒水,盖上薄膜或其他遮盖物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足够湿润,对浇筑后的混凝土保养不少于28天,有特殊情况的部位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应做好防冻保温等的工作。
结语
总之,依据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在对混凝土拌和之前要做好原材料检测,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并依照配合比进行拌和,在拌和过程中严格依照拌和程序与标准进行拌和,拌和之后再对质量合格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浇筑程序与注意事项进行。除以上分析外,需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可操作性措施,才能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温文杰.对中小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探讨[J].江西建材,2017(10):115+118.
[2]熊平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
[关键词]水利工程 混凝土施工技术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3-0062-01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一般都会遇到水下浇注施工,其难度远大于地面浇注施工。混凝土水下浇注施工之前,需要考察施工区域水深及水中环境等因素,并选择合理地浇注方式。一般情况下,在水不深的位置,可将配制好的混凝土直接倾倒在施工位置;如果施工位置水较深,则可在施工位置竖立1根管,然后向管内浇注混凝土的方式施工。另外,由于水中环境较为复杂,一般在水下施工时,可向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速凝剂,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避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破坏其结构。
1.2不离析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离析是水利工程中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混合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导致粗细集料下沉,混凝土内混合物逐渐分离,其稳定结构受到破坏。例如,粗集料、砂浆之间分离,影响了混凝土的抗害性、耐久性等。要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不离析,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常用的措施有:适当调整配合比,减少减水剂的使用;适当渗入增稠剂,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能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抑制混凝土的离析。不同的防离析措施作用的发挥会有所区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材料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规模越来越大。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用料多、工艺复杂、稳定性好、坚固耐用等特点,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其对施工工艺水平的要求较高,要考虑粗骨料的级配,细骨料则选用中砂,增加缓凝剂、减水剂等,否则可能会发生质量事故。
2、水利工程中混凝施工及质量管理
2.1严格管控原材料质量与配比
2.1.1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混凝土材料中用到的原料有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对于这些材料都应该在购买和存放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选购水泥的时候,应该注意水泥的生产厂家、质量证明文件、种类、规格、出厂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避免购买到劣质水泥。水泥在进入仓库之前还要核查相关信息是否齐备,对水泥材料的强度和各种性能展开复检。水泥的使用原则是先到先用,长期积压水泥材料,会使其性能受到损害。水泥很容易和水发生反应,放置过久的水泥材料会出现受潮的情况,因而仓库的地面应比室外水平地面高出至少30cm。即便是露天放置的水泥也必须选择地势高、通风排水好的地方,并做好相关防潮措施。
混凝土中的砂石材料对其粗细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在购买和存放时,应该注意施工需要的砂石规格,并按不同规格分类存放,禁止和石灰等材料放得过近,避免出现混杂的现象。在取用砂石的时候,如果没有粗细标注,应该在大堆的石料上从5个不同部位抽取等量的材料来拌合,再对拌合后的材料进行性能检测。由于砂石才材料自身非均质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批材料也会有差异。所以有相应标注的材料在使用时应该定期进行抽查,重点应该放在对砂石中含水率的测定,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比。
混凝土中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就是水,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工业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化学物质,会对混合的材料造成影响,因而只有洁净、无杂质的水或是饮用水才可以直接使用,其余的水都应该经过检测、过滤后取用。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还会掺入一些外加剂,这些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不能对环境造成过度污染。因为外加剂的化学性质很强,很容易危害到人体健康,所以施工人员用到的外加剂必须有质量证书,生产厂家也必须是正规厂家。对于其质量、重量、性能、使用说明等都应该有明确标注,外加剂进入仓库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测。
2.1.2原材料配比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影响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原料的配比,施工人员在提取原材料时,应该有监理人员见证并签字,由专业的实验室来对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进行相关试配工作,在此基础上找到最佳的配比方案。施工人员只有在确定混凝土原料性能和配比方案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后,才可以展开后续的搅拌和浇筑施工。
2.2混凝土的拌和控制
混凝土拌和的过程对整个施工过程意义重大,温度是影响拌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要加以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较高,若想要其温度恢复到正常值,就要有效控制设备拌和温度和原材料的选用。降低原材料温度,主要可以通过对基础原料的物理处理方式来实现,前期可以将基础物料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进入拌和工序后,则可以通过向拌和机内部吹冷风、加冰水混合物等方式改变拌和温度实现降温目的,以上降温方法简单又实用,非常适宜应用在实际施工项目中,如此操作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又能够节约工程成本,增加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控制合理的话可以一举两得。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拌和完成之后,用运输车辆把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在对其进行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必须保持连续性,混凝土入倉后,及时平仓,不得堆积,仓内如有骨料堆叠时,均匀地分布至砂浆较多处,不得用水泥浆进行覆盖,以免造成蜂窝。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至浇筑面水平,在斜面收仓时应与斜面垂直。混凝土平仓后要及时进行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为主,并开始以泛浆为准,避免欠振或过振,浇筑完成后,平整仓面,进行混凝土收仓,先进行一遍粗收,待初凝前再进行两边精收,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2.4混凝土的保养
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指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与湿度下,防止曝晒、寒冷、风吹等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不正常的裂缝。混凝土一般是进行洒水养护,也可以使用喷洒塑料溶液进行养护。当外界温度达到5℃以上时,浇筑后的混凝土应在12h内对其洒水,盖上薄膜或其他遮盖物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足够湿润,对浇筑后的混凝土保养不少于28天,有特殊情况的部位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应做好防冻保温等的工作。
结语
总之,依据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在对混凝土拌和之前要做好原材料检测,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并依照配合比进行拌和,在拌和过程中严格依照拌和程序与标准进行拌和,拌和之后再对质量合格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浇筑程序与注意事项进行。除以上分析外,需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可操作性措施,才能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温文杰.对中小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探讨[J].江西建材,2017(10):115+118.
[2]熊平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