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治疗进展

来源 :国际骨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u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臼顶是髋臼主要负重区,其解剖位置深,生物力学特性复杂。累及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存在术中视野暴露困难及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臼顶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与髋臼的生理功能紧密相关,因此臼顶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是治疗累及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的关键,其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的选择较多,但尚无统一意见。目前主要的手术入路有K-L入路联合大转子截骨、不需截骨的改良Gibson入路和K-L入路联合部分近端Watson-Jones切口入路等,内固定方式包括弹性钢板联合重建钢板、双钢板系统等。该文就累及臼顶的髋臼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腹部、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及保健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腹部及足三里穴位按摩,比较2组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吸奶速率、吸奶量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体质量及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
下肢异常旋转是髌股关节紊乱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单纯去旋转截骨术或与其他手术联合是针对由股骨和/或胫骨旋转畸形导致的髌股关节紊乱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股骨截骨平面多数位于股骨远端的股骨髁上,治疗效果较满意;胫骨截骨平面通常位于胫骨近端,治疗后可有效稳定髌骨并缓解膝前疼痛。由于截骨范围较大,此类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术者在实施手术时应谨慎细致。该文就下肢旋转畸形在髌股关节紊乱中的作用,以及下肢去旋转截骨术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半月板对膝关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在非手术情况下,半月板内部损伤常无法获得治愈。而手术治疗又存在局限性,难以发挥显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应用血小板产物已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新方式。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血小板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半月板损伤修复,其成效显著。目前与PRP的半月板损伤修复作用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样本、长时间研究。该文将从半月板损伤的特点、PRP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PRP对半月板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学者深入研
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还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发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促进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微生物-肠道-大脑轴是一种双向通信系统,可使CNS与肠道进行通信,对神经系统起到调控作用。该文将就胃肠道菌群生态失调对神经损伤的影响进行综述。
Meigs综合征是指卵巢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Brenner瘤和颗粒细胞瘤这4种肿瘤合并腹腔积液和(或)胸腔积液,肿瘤切除后积液消失的临床综合征。假性Meigs综合征是指除上述4种卵巢肿瘤以外的盆腹腔肿瘤合并腹腔积液和(或)胸腔积液,肿瘤切除后胸腹腔积液消失的临床综合征。假性Meigs综合征临床上十分少见。现汇报1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假性Meigs综合征患者的病史资料,该患者为子宫平滑肌瘤合并腹腔积液,肌瘤切除术后腹腔积液消失。通过回顾分析该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术后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缺血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在背部建立3cm×10cm缺血皮瓣模型。分别于术后当天经腹腔注射不同药物:实验1组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mg/kg治疗,实验2组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45mg/kg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2周后对皮瓣成活率及组织学进行检测,并对坏死边界组织成血管和凋亡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1组和2组皮瓣成活率分别为62.2%±6.3%和64.9%±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7.8%±1.7%(P
目的 探讨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于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计划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31例,行UBE手术。其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为(62.8±8.1)岁(38~75岁)。手术节段为L3/L43例、L4/L516例、L5/S112例。记录31名患者术前、术后2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以及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影像设备性能的大幅提升,人工智能(AI)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AI在心血管CT成像领域也已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影像质量的优化、心血管组织自动分割、自动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实现冠状动脉狭窄的自动化识别与检测,此外还可以识别心肌缺血、预测心血管事件等.介绍常用的AI技术及其相关的术语,综述当前AI在心血管CT成像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AI应用的局限和未来的展望.
心脏CT成像已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及心脏结构性疾病的诊断.传统心脏CT影像主要依靠医生通过视觉进行评估.影像组学可以从医学影像中挖掘大量人眼看不见的定量特征,并与机器学习等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模型预测疾病状态以及病人的临床结局.就影像组学方法在心脏CT成像领域(包括冠状动脉斑块、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心肌组织及心脏占位)的应用现状予以综述,并探讨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19(RGS19)在人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集的100例结肠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GS19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GS19表达对结肠癌患者存活率的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RGS19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61.0%,在癌旁组织高表达率为33.3%,结肠癌组织中RGS19阳性表达明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