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国“扬琴”概述

来源 :音乐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琴”(中国的称谓)是一件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的乐器。有时它在音乐会中出现,而有时则在民间礼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时它被看为是一件传统的古典乐器,而有时则被看为是一件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乐器。无论怎样看,“扬琴”在世界各地均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喜爱。
  一般认为,欧洲流行的“扬琴”是古代波斯击弦乐器东传的结果。有可能它是随丝绸之路向西延伸,被中亚一带商人带到欧洲,也有可能是随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被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们把它传播到当地。如果判断其历史,前者近两千年,而后者也有一千年左右。
  “扬琴”在欧洲历史进程中已发展出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演奏方法。由于它们在传播时间上并不同步,再加上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审美观,所以“扬琴”在名称、样式、演奏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如:在外形上,有长方形体,也有正方形体;在演奏形式上,有放在桌子上、支撑架上、膝盖上,也有用一根带子挂在脖子上击弦或拨弦;在演奏特征上,所用琴槌有木制、有树藤制、也有竹制等。可以这样认为,欧洲各地流行的“扬琴”是不同历史时期欧洲人自身审美趣味的选择以及自身价值取向所带来的结果。
  一、欧洲“扬琴”的分布
  “扬琴”在欧洲有自己的称谓、自己的演奏方式,以及自己的教学体系。从其流传情况看,东欧最为广泛,而后是西欧、南欧、北欧等地区。
  在东欧诸国,这一类型的乐器主要在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法克、希腊,以及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如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达维亚、亚美尼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流行。今天,当地不仅出现有专业演奏团体,而且还有许多专业作曲家加入其创作,使其在教学、表演等方面具有专业化的特性。
  东欧诸国的“扬琴”从其名称看都有极为相似的词根,如:在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法克,人们惯称它为钦巴龙(Cimbalom);在乌克兰则称为钦巴利(Cimbaly)、钦巴尔基(Cimbalky)、辛巴利(Cynbaly)、森巴罗斯基(Sam—baloshky);在摩尔达维亚被称为萨巴尔(Tsambal);在希腊被称为斯巴洛(Tsimbalo);在亚美尼亚被称为桑图尔(Santur);在格鲁吉亚被称为昌(Chang)。这些称谓,可能与民族语言及其它们相似的词根有关系,也有可能受自于邻国该类乐器名称的影响。对于它们的流行历史,当地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何时何地由谁传入。唯能得到的信息就是,这一类型乐器在乡村城镇早已流行,并在20世纪之交得到专业作曲家们的关注。也有一说法认为,这一类型的乐器在“欧洲民族大迁移”时代(4-7世纪之间)被匈人(Huns)传入,而后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在14-16世纪时开始在欧洲很多国家流行起来。对于这些说法,当然今天很难从历史的角度作——考证。不过从该地区“扬琴”的流行度来看,匈牙利最为盛行。因为这里的“扬琴”不仅成为民族乐器的象征,而且在教学、制作、演奏等方面皆做出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如我们所知,第一次世界钦巴龙大会就在匈牙利召开,以及众人所知的“钦巴龙世界协会”(CWA)也在当地成立。(钦巴龙世界协会1991年在匈牙利成立。其成员包括“扬琴”家族的各个分支流派。该协会每两年开一次世界大会。成立后,该协会先后在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摩尔多瓦等国举办过世界大会。协会创始人和主席是匈牙利著名的钦巴龙音乐家和教育家海伦查尔·维克多丽亚(Herenc ár Vikt ória)。
  与东欧地区相比,西欧地区“扬琴”类乐器虽然发展的较为缓慢,但并没有被民众遗忘。反而是近年来,随着大量外来移民不断地涌入,使得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在此基础上,民间音乐与外族音乐有上升的趋势。诸如在德国、法国、英国、爱尔兰、苏格兰等地都不同程度上有“扬琴”类乐器音乐会,而且还常常伴随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出现在不同的社交场合。
  在德国,人们把这一类型的乐器叫海克布瑞特(Hack-brett)。1945年,由托比·雷瑟(Tobi Reiser)和欣里其·班德朱诺(Heinrich Bandzauner)等人在萨尔茨堡组成了第一个演奏团体(刘月宁.东欧扬琴音乐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3.),同时还邀请其它地区演奏家参与并举行音乐会。与之相比,巴伐利亚洲则更甚。这里不仅出现有里希·弗南德尔(Lisi Franderl)这样有名演奏家,而且在民间音乐电台,在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的音乐活动中常常会感受到它的存在。此外,自1970年以来,慕尼黑音乐学院还开设了有关它的教学课程。
  巴伐利亚州“扬琴”以往多在家庭聚会、民间节日中流行,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专业作曲家开始参与其创作,所以它的地位逐年上升。如果关注其发展的话,可以发现,有时在古典音乐会中也会看到它的演奏,在书店也能看到被出版的“海克布瑞特乐谱集”。
  “扬琴”类乐器在法国叫德西玛(Dulcimer)。关于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375年。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叫古拉米·德·玛查特(Guillaume De Machaut)的音乐家在其著作中提到一种用槌子击奏的乐器。后来,这一类型的乐器就常常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著述中了。有时人们叫它德西玛勒(Dulcemelle),而有时又叫它缇帕侬(Tympanon)、萨特里(Salteri)等。
  法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移民的国家。进入20世纪后,多元化的态势加剧了该地区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不同裔族的人往往以不同的方式追寻思念“故乡”的情感,这种思乡之情自然而然促使了德西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里,今天涌现出了许多缇帕侬演奏家,也自发的形成了许多以缇帕侬为名的演奏团体。尤其是近年来,匈牙利裔法国人图德·巴尔达斯特(Tuende Baldastre)推广出她的缇帕侬三重奏(Trio Tympanon)。这种组合融汇了古典和现代音乐之精神;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乐器组合都极具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在某些城市的音乐学校里还增设了缇帕侬演奏班,对推进缇帕侬教学和演奏大有帮助。   在英国,人们把“扬琴”类乐器也叫德西玛(Dulcimer)。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与此有关的文字史料。不过,在曼彻斯特大教堂里的一个木雕上绘有天使演奏德西玛的图像资料(刘月宁.东欧扬琴音乐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8.),这说明,在15世纪之前德西玛在英国就已存在并且流行了,因为,该教堂建立于15世纪,它的设计、构思不仅反映了时代精神,而且在音乐构图上也符合了中世纪苦行僧的审美标准。之后,德西玛一直就在民间流行,并常常在私人聚会、舞厅、酒吧和娱乐场会由业余爱好者演奏传统的民谣或流行乐曲等。
  英国的德西玛与其它民族乐器一样,主要是为娱乐服务。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战都波及到英国,因而导致娱乐业萧条,也使德西玛逐渐淡出民间,甚至有消失的迹象。1975年,民间历史学家大为·凯特威尔(David Ket-tlewell)为德西玛带来了复兴。他寻找传统的演奏家和乐器制作者,并把他们记录下来,贮存了他们的艺术信息。此外,他还创办学校,帮助其传承与发展。在他的推动下,德西玛又在民间开始复苏了,特别是在民间舞蹈乐队里,它的出现似乎变成了一种传统。
  今天,德西玛在英国的不同地区均取得了个性化发展。如在东英格兰,一般是手持槌击奏。它的槌用藤做成,头部用羊毛毡包裹,既有柔软的特性,也能奏出细腻、明快的音色。而在西英格兰,一般是放置在膝盖上拨奏,其音色相似于琉特琴。它既有清脆的音色,也可奏出和弦。这种演奏方法可能受自于中世纪弹拨乐器的影响并发展而成。在伯明翰地区,则是二者演奏方法相结合。这里流行的德西玛以击奏为主,所用的琴槌较小,但同时也涌现出许多以拨奏为主的演奏家。
  除以上国家外,在意大利、西班亚、瑞士、荷兰以及北欧等地也有流行的“扬琴”。在这些国家,一方面它是作为一种民谣乐器在各种场合以伴奏或独奏的方式出现,而另一方面它的存在与爱好者的兴趣不可分割。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一类型的乐器不但在民谣音乐中广泛使用,而且在爵士乐、摇滚乐等流行音乐中也开始使用了。
  二、欧洲“扬琴”的样式
  欧洲“扬琴”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两种样式,即:呈长方形击弦乐器和呈不规则的正方形(上小下大)击弦乐器。前者在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拉丁文: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欧洲东部。该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395年至1453年,共经历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时期甚为流行,后来随着帝国灭亡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后者同中国扬琴在形状上有相形似之处,是欧洲该类乐器发展的主流。
  1、长方形击弦“扬琴”
  呈长方形击弦“扬琴”最早的图像资料来自拜占庭早期。当时人们叫它昆侬(Quanun)。它的形状是一个四角方台,台上最初是一根弦,后来演变成多条弦,音域为三个八度。后来所见到的图像资料多来自中世纪及其晚期教堂绘画中,人们一般称它索尔特琴(Pasltery)或德西玛琴。在中世纪教堂绘画中,它往往由天使演奏,意在描绘天堂美好、幸福之生活。如《新格罗夫词典》第622页所列之图像就是一个典型。这张图画来自意大利,描绘一个较大形状的德西玛:长方形,琴板有三个音孔,用槌击琴。专家确认,时间为1490年左右。
  长方形击弦乐器主要在中世纪及其晚期教堂及其世俗音乐中普遍被使用。它和其它中世纪乐器(如:雷贝克、琉特琴、维奥尔琴)一样,主要是用来为世俗歌曲或舞蹈伴奏,并且随基督教的传播传遍欧洲各地。由于这一类型与不规则正方形“扬琴”同时流行,文艺复兴后期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它逐渐被不规则正方形“扬琴”取而代之。
  2、不规则正方形“扬琴”
  不规则正方形“扬琴”的特点是:其一,大都呈不规则正方形发音体(呈上小下大之形状);其二,左右两旁有弦钉、弦轴;其三,在琴面板上有两排支撑琴弦的琴码;其四,根据演奏者的角度,弦的编排呈梯形状;其五,它有击奏和拨奏两种演奏形式。目前所见最早之图像来自拜占庭帝国早期象牙雕刻(见《新格罗夫词典》第625页)。该图像显示:它有十根弦,置于膝盖上用槌击奏。绘制时间为1131-44年间。之后,从15世纪绘制的图像资料看,它有琴码和无琴码之别,弦数一般为6-9根,常常被置于膝盖上、长凳上或桌子上演奏。而16世纪的图像资料则显示,它几乎都有琴码,弦数介于8-12之间,而且多在社会上层流行。17世纪,也即巴洛克时期,它的弦数不仅增加至18-25根,而且已形成四弦为一组的张弦特点。这时期,它不仅在欧洲大陆宫廷流行,而且也开始对北欧的丹麦、挪威、瑞典等地产生影响。18世纪时,由于“启蒙运动”的兴起和音乐的平民化发展,不规则正方形“扬琴”逐渐被键盘乐器(钢琴)和交响乐取代。但是,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它仍旧在某些贵族家庭作为传统式乐器保留,另一方面,也常常被用在舞台剧、民间歌舞剧以及乡村娱乐节目中。
  三、欧洲“扬琴”演奏形式
  欧洲“扬琴”的演奏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其一,形状较小,一般是用带子挂在脖子上站立演奏;其二,形状较适中或较大的,一般放置在桌子上、凳子上,或用4条腿支撑,坐着演奏。从乐器制造上而言,前者较轻便,构造简单;而后者制造精致,并有复杂的工艺构造。
  挂在脖子上的“扬琴”主要流行于匈牙利的哈特苏(Hut-sul)和罗马尼亚的摩尔达维亚(Moldavia)等地。在表演时,演奏者均穿民族服装,或用它伴舞或用它合奏和独奏。由于地域之别,所以其名称也不一致,有叫tambal,timbalǎ,也有叫它tlmbulǎ,timblon等。
  置于桌面或用支架击奏的“扬琴”主要在城镇和上层社会流行。在巴洛克时期,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它在外形和内部构造上均呈现出华丽、精致之特点。进入18世纪后,随着复调对位、和声织体发展的变化,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地相应的出现了多条弦、移动琴码、右侧带低音的德西玛(Dulcimer)。(《格罗夫词典》(Grove’s Dictionaries of Music),New York,NY1984,S.629.)这种“扬琴”音乐宽广,可根据音乐需要增加低音效果,很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之特点。19-20世纪,随着专业作坊出现,该类型“扬琴”的制作逐渐趋向专业化,并出现了脚踏止音系统。这一系统的出现解决了长期以来演奏家不得不以手工方式(手或槌)控制余音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演奏者的技术空间和音乐表现力,同时也为它作为音乐会乐器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欧洲“扬琴”真正成为音乐会乐器的组成部分始于20世纪。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作曲家感觉到,它的音质及其艺术表现力适合于描写当代人的情感世界,所以开始参与其创作。与此相联系,扬琴的教学活动、演出活动、科研活动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欧洲“扬琴”在几百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调式系统和外形标准:19世纪以前,琴弦以全音阶音为主,进入20世纪后,则发展成为半音阶齐全的调式系统,而且其琴弦的分布、尺寸大小、弦尾部的巧妙固定和各支点的分布等都经过各种可能性的改良。尤其重要的是,给“扬琴”增加了止音脚踏板,使其具有了更美和平衡的音质,也可有效的控制余音。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其他文献
合唱艺术是在深厚的历史音乐文化的积淀中发展的,是在与时代文化相协调中不断丰富、完善的艺术形式。是心与心相融,声与声共鸣,同乐相谐的艺术。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合唱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然而在课改十年的课程实验的前中期,唱歌教学远未得到应有的
期刊
摘要:《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也是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更是一部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的“活史诗”,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桑珠(1922-2011)是西藏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在其病逝后,西藏自治区根据他生前留下的《格萨尔》说唱材料,整理成45部丛书,并开展了汉译工作,从2016年开始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格萨尔》史诗具有散韵结合,说唱结合的特点。在史诗的
期刊
摘要:目前,民生发展滞后成为新时代陕西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的软肋和短板,民生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严重失衡引发的结构性失调,进一步凸显民生发展的战略意义。运用战略思维打造民生建设的顶层设计,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必然选择,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本文运用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整体性方法对民生建设发展战略思维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自觉运用民
期刊
摘要: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是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及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创新路径  引言  新时期的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新力量。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足以见得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该如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呢?让学生喜欢与期待上音乐课呢?通过这几年对新课标的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已经广泛普及到较多领域。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用户接触媒体习惯的改变,移动短视频作为一种较新的媒体形式和全新的传播手段,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以“抖音短视频”为例,从抖音短视频的传播特点、现状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抖音短视频;短视频传播特点  一、抖音短视频的现状  新媒体时代经历了2G时代的文
期刊
摘要:《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即是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就我而言,我认为学习是生理,心理,行为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学习的目的就不言而知了。  关键词:学习的宗旨;生理;心理;行为  首先,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环境中,我们作用于社会。那么,和我们所相处的社会必然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反馈。那么,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学习的目的主要就是由以下
期刊
作者简介:沈巧娜(1983—),女,湖南人,碩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动漫。
期刊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未来密切关注,本文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从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出发,引出教师教学反思的条件以及教师教学反思的困境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实践;困境  一、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关注许久, 简单来说就是教学主体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与总结,它追求的是教学实践合理性与规
期刊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所教班级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不同,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须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基础实行分层教学。只有分层教学,才有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让每一个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自觉地参加到训练中来,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个体差异;初中体育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升入初中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