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学习数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操作,运用各种感官,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数”、“形”、“序”等结构关系,从而促使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投放怎样的事物材料才能激起幼儿主动参与操作的积极性。本文从投放情趣性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投放目标性材料,促进思维发展;投放多元化材料,让幼儿体会成功的乐趣三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材料 多元性
数学操作活动材料是开展数学活动的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教师如何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从动手操作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为此,笔者从区域活动中,通过创造机会投入材料,让幼儿参与操作,让原本抽象、深奥、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美丽、形象,让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投放情趣性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兴趣能让幼儿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应具有能激发幼儿兴趣的特点。
1、材料新颖,激起好奇
新颖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因此,活动区提供的材料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如在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时,我提供了许多趣味性强的材料:串糖葫芦,插蜡烛,舀汤圆……这些材料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使活动更生动有趣。在学习组成分解和编应用题时,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漂亮的“保龄球”馆,让幼儿自由击打……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有兴趣地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
2、自控性材料,激起竞争
自控性材料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本身,在幼儿操作时能自动控制错误,即这步操作是错误的则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的材料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解决在幼儿操作活动时,由于教师常常不能及时发现、指导幼儿的错误操作,也不能对幼儿的操作做出及时的评价的问题;二是可让幼儿间自主地开展比赛竞争。投放的活动材料,最好设计成具有自动控制错误的特点,以便幼儿主动发现、探索学习与自我检查。通过幼儿间相互竞争,激发兴趣。如:“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活动,它的材料是三张不一样大小的床,三个不一样大小的娃娃。在幼儿操作时,如果两个娃娃睡在一张床上,另一张床上便没有娃娃睡了,如果娃娃们大小顺序排错了,大娃娃睡小床就睡不了。这样,可以提示幼儿更换排列位置。
二、投放目标性材料,促进思维发展
目标性材料是老师在材料投放时,要对本班幼儿的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
1、添加材料,显示要求
操作材料本身的特点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老师在提供材料时,常常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中,使幼儿能感受老师的数学教育目标,实现有目的的操作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发挥功效。如:在《纽扣排排队》活动中,老师提供了许多颜色和式样各异的纽扣,请孩子有序地扣在布绳上,学习排序。但孩子不知道怎么玩,无规律地全部扣在布绳上。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马上添加了一些按颜色、形状分类好的卡片,让孩子参考,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读懂材料蕴含的要求,有目的地发展孩子的排序能力
2、转变形式,深化目标
针对同一个教育目标,在孩子还没有充分掌握相关内容,但对原有的数学材料常常会有所“疲倦”: 要不不去参加,要不就是兴趣持续不久。这时,老师就应变换形式演绎同一个教育目标,重新激起孩子的兴趣,回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去。如在《看谁算的快》活动中,两个孩子同时投骰子,根据呈现的数字,谁先计算出得数,谁就在各自的晾衣杆上晒上一条小鱼,以鱼多者为胜。可几天下来,孩子不太喜欢晒鱼。于是老师把“晒鱼”环节进行了调整,改为“粘粘纸”,这样孩子依然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3、弱化游戏,突出主题
老师在数学区材料的投放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开展一些“寓教于乐”活动,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或在材料的设置中注重综合能力和动作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因为游戏化而弱化数学教育目标的现象。如在《打保龄球》活动中,老师希望通过玩保龄球的方式发展小班孩子的计数能力。老师提供了10个可乐瓶、一个小球。结果孩子只专注于把瓶子击倒,无暇顾及每一次击倒瓶子的数量,这就无法实现老师通过玩保龄球发展计数能力的目标。在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我们在引导孩子探索“如何击中更多的保龄球”的前提下,及时地加入了记录纸,用记录纸暗示活动要求(统计每一次倒地的可乐瓶的数量),调整孩子的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三、投放多元性材料,让幼儿体会成功的乐趣
多元性材料是指所提供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具有不同难度的材料,可从多角度去理解操作材料,应随着幼儿年龄、季节的变化动态的更新材料。教师应该正确的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现状,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活动材料,以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位幼儿在数学活动区的操作中体会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成功喜悦。
1、面向全体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
在数学区角里,老师应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逐步达到目标要求。如: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明显个别差异,数概念掌握好的幼儿,对5以内的实物数量,不用一一点数,目测群数就能说出总数;数概念掌握一般的幼儿,能目测说出3以内的实物数量,而数概念掌握较差的幼儿,对实物的数量,要一一点数,才能说出总数。因此,我们可以因人而异,为幼儿提供排列较规范、整齐,便于幼儿采用多种方法数数的实物图片、点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及能力,进行练习。(能力好的幼儿可以学习2个2个地数,一般的幼儿可以巩固接数,较差的幼儿练习较快的一一点数)这样,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2、鼓励幼儿参与,投放动态性的材料
动态性的材料是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需求,甚至是季节的不同,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首先,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不同,相同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注重两头,即发展较好或较弱的幼儿,而视中间的那一部分幼儿 。 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让中等偏强的幼儿比较两个不同质地的物体,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要 ,特别是帮助中等偏弱的幼儿获得成功。其次,动态性的材料投放也要做出调整和补充。如对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可提供一些用于比较多少和许多、分类等联系生活实际的简单材料。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由浅入深地投放有利于培养多维度思维的材料,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循序渐进地获得发展。
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数学知识对幼儿更为重要。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将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内容,由于幼儿全身心地参与,主动地学习,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材料 多元性
数学操作活动材料是开展数学活动的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教师如何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从动手操作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为此,笔者从区域活动中,通过创造机会投入材料,让幼儿参与操作,让原本抽象、深奥、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美丽、形象,让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投放情趣性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兴趣能让幼儿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应具有能激发幼儿兴趣的特点。
1、材料新颖,激起好奇
新颖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因此,活动区提供的材料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如在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时,我提供了许多趣味性强的材料:串糖葫芦,插蜡烛,舀汤圆……这些材料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使活动更生动有趣。在学习组成分解和编应用题时,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漂亮的“保龄球”馆,让幼儿自由击打……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有兴趣地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
2、自控性材料,激起竞争
自控性材料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本身,在幼儿操作时能自动控制错误,即这步操作是错误的则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的材料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解决在幼儿操作活动时,由于教师常常不能及时发现、指导幼儿的错误操作,也不能对幼儿的操作做出及时的评价的问题;二是可让幼儿间自主地开展比赛竞争。投放的活动材料,最好设计成具有自动控制错误的特点,以便幼儿主动发现、探索学习与自我检查。通过幼儿间相互竞争,激发兴趣。如:“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活动,它的材料是三张不一样大小的床,三个不一样大小的娃娃。在幼儿操作时,如果两个娃娃睡在一张床上,另一张床上便没有娃娃睡了,如果娃娃们大小顺序排错了,大娃娃睡小床就睡不了。这样,可以提示幼儿更换排列位置。
二、投放目标性材料,促进思维发展
目标性材料是老师在材料投放时,要对本班幼儿的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
1、添加材料,显示要求
操作材料本身的特点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老师在提供材料时,常常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中,使幼儿能感受老师的数学教育目标,实现有目的的操作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发挥功效。如:在《纽扣排排队》活动中,老师提供了许多颜色和式样各异的纽扣,请孩子有序地扣在布绳上,学习排序。但孩子不知道怎么玩,无规律地全部扣在布绳上。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马上添加了一些按颜色、形状分类好的卡片,让孩子参考,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读懂材料蕴含的要求,有目的地发展孩子的排序能力
2、转变形式,深化目标
针对同一个教育目标,在孩子还没有充分掌握相关内容,但对原有的数学材料常常会有所“疲倦”: 要不不去参加,要不就是兴趣持续不久。这时,老师就应变换形式演绎同一个教育目标,重新激起孩子的兴趣,回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去。如在《看谁算的快》活动中,两个孩子同时投骰子,根据呈现的数字,谁先计算出得数,谁就在各自的晾衣杆上晒上一条小鱼,以鱼多者为胜。可几天下来,孩子不太喜欢晒鱼。于是老师把“晒鱼”环节进行了调整,改为“粘粘纸”,这样孩子依然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3、弱化游戏,突出主题
老师在数学区材料的投放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开展一些“寓教于乐”活动,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或在材料的设置中注重综合能力和动作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因为游戏化而弱化数学教育目标的现象。如在《打保龄球》活动中,老师希望通过玩保龄球的方式发展小班孩子的计数能力。老师提供了10个可乐瓶、一个小球。结果孩子只专注于把瓶子击倒,无暇顾及每一次击倒瓶子的数量,这就无法实现老师通过玩保龄球发展计数能力的目标。在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我们在引导孩子探索“如何击中更多的保龄球”的前提下,及时地加入了记录纸,用记录纸暗示活动要求(统计每一次倒地的可乐瓶的数量),调整孩子的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三、投放多元性材料,让幼儿体会成功的乐趣
多元性材料是指所提供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具有不同难度的材料,可从多角度去理解操作材料,应随着幼儿年龄、季节的变化动态的更新材料。教师应该正确的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现状,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活动材料,以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位幼儿在数学活动区的操作中体会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成功喜悦。
1、面向全体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
在数学区角里,老师应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逐步达到目标要求。如: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明显个别差异,数概念掌握好的幼儿,对5以内的实物数量,不用一一点数,目测群数就能说出总数;数概念掌握一般的幼儿,能目测说出3以内的实物数量,而数概念掌握较差的幼儿,对实物的数量,要一一点数,才能说出总数。因此,我们可以因人而异,为幼儿提供排列较规范、整齐,便于幼儿采用多种方法数数的实物图片、点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及能力,进行练习。(能力好的幼儿可以学习2个2个地数,一般的幼儿可以巩固接数,较差的幼儿练习较快的一一点数)这样,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2、鼓励幼儿参与,投放动态性的材料
动态性的材料是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需求,甚至是季节的不同,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首先,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不同,相同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注重两头,即发展较好或较弱的幼儿,而视中间的那一部分幼儿 。 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让中等偏强的幼儿比较两个不同质地的物体,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要 ,特别是帮助中等偏弱的幼儿获得成功。其次,动态性的材料投放也要做出调整和补充。如对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可提供一些用于比较多少和许多、分类等联系生活实际的简单材料。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由浅入深地投放有利于培养多维度思维的材料,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循序渐进地获得发展。
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数学知识对幼儿更为重要。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将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内容,由于幼儿全身心地参与,主动地学习,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