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全国各高校都开始了创业教育的探索,如何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成为要解决的焦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项目将教学法引入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中,以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创业教育;项目教学法
创业教育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意愿,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业率。
一、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教育,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的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并重点提到了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可见,国家越来越鼓励和提倡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
自1989年11月,聯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以来,创业教育被视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美国创业教育先驱蒂蒙斯曾经指出,21世纪是一个创业的时代,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无声革命,即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全世界取得伟大胜利的革命。其对2世纪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将相当于甚至超越工业革命对19世纪和20世纪所产生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写道: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符合时代脉搏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创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创业教育的现状
自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创业课程,到1968年百森商学院第—次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方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外大学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我国的创业教育自上世纪末至今也有十多年的历程。1999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并在同年举办了第一届清华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紧随其后,一些国内著名的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2002年,为响应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创业教育”和会议报告提出的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问题,并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我国高校开始试行创业教育。随着就业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驱动,创业教育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如今很多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幵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已逐步涵盖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但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级别、培养目标、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别。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并最终促进大学生创业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项目教学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项目教学法的特征
项目教学源于1590年后在欧洲的建筑学校教学中出现的“项目作业”几百年来前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并作为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加以推广。项目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创业者更需要这多种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计划与实施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生产、设计或服务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包括生产、设计一项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或是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工作成果的服务项目。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征:
(一)合作性与探索性的统一
项目教学的合作性与探索性是互为基础、相互支撑的。创业的过程是一个集体性的组织活动,整个创业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需要通过项目教学来促进。一个项目的设计、实施不仅需要教师指导与学生实施,还需要学生个体组成学习团队进行探索学习才能完成。项目的完成既训练了学生对教师指导的配合,又训练了学生个体之间和学生团队之间的探索能力,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很强的探索性,又表现出全面的合作性。
(二)任务驱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项目教学的任务驱动性是实践性的前提,实践性是任务驱动性的目标。创业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书本知识的传递,更需要在实际中实践。同时,可以将项目作为开展特殊形式的教与学的载体和媒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工作项目作为载体,寓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训练于一体。创业教育立足于创业实践活动,以全面地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三)预设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项目教学的预设性是有效性的基础,有效性则是预设性的目的。创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环节是教师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预设的。在教育教学中模拟实际情景,为将来创业提供了学习锻炼的平台。
四、在创业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路径探究
美国创业教育先驱蒂蒙斯曾经指出,创业教育要从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授方式改变为以思想碰撞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同质性弊端而培养出创新型创业型的人才。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通过让大学生参与项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促进学生的创业交流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可以是各类课题、竞赛、实践等多种模式和途径。通过在项目中参与创业理念、创业认知、创业技能、户外拓展训练、创业实践、创业展望等方面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水平。
(一)通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理论、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创业需求。学校应把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体系,开设创业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以及管理、财务、法律、税务等选修课,强化学生创业知识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考察学习,着力培养教师的创业性思维,逐步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聘任社会知名企业领导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财务负责人等为兼职创业导师,逐步建立专兼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 (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创业教育,营造学校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主动参与创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冒险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创业交流
以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项目策划大赛、ERP模拟沙盘大赛等为龙头,将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工程训练、有关竞赛活动整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一系列与就业创业有关的活动。不定期邀请成功创业者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与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的扶持力度,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四)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创建孵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积极引导、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由学校创建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基地与园区的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这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在具体操作上既可以是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科技创新研究,在学校创业基金的支持下,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学生的创业理念相结合,将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增强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是在学校扶持下,成立学生自主运行的公司,把相对简单的创业项目当成创业实践训练课。这种依附状态的创业实践模式,降低学生创业的风险。学生通过做业务代理或承担独立业务,依靠学校与企业间诚信关系,运用自己的市场调查、推销和项目策划能力,为创业实践积累经验并历练创业技能。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核心是创业、关键是创新、载体是项目。在学校扶持和保护下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项目,善于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科技创新与创业项目,体验创业过程,提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艺与基本能力。鼓励学生大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体验、转化和成长。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者单位:1.淮陰工学院;2.生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宁波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2]许爱华.浅议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3).
[3]许朗,熊素兰.“项目参与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构策略[J].江苏高教,2011,(2)
[4]潘妤妤.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项目教学的特征与实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
关键词:创业教育;项目教学法
创业教育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意愿,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业率。
一、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教育,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的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并重点提到了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可见,国家越来越鼓励和提倡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
自1989年11月,聯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以来,创业教育被视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美国创业教育先驱蒂蒙斯曾经指出,21世纪是一个创业的时代,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无声革命,即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全世界取得伟大胜利的革命。其对2世纪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将相当于甚至超越工业革命对19世纪和20世纪所产生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写道: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符合时代脉搏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创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创业教育的现状
自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创业课程,到1968年百森商学院第—次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方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外大学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我国的创业教育自上世纪末至今也有十多年的历程。1999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并在同年举办了第一届清华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紧随其后,一些国内著名的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2002年,为响应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创业教育”和会议报告提出的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问题,并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我国高校开始试行创业教育。随着就业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驱动,创业教育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如今很多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幵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已逐步涵盖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但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级别、培养目标、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别。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并最终促进大学生创业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项目教学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项目教学法的特征
项目教学源于1590年后在欧洲的建筑学校教学中出现的“项目作业”几百年来前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并作为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加以推广。项目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创业者更需要这多种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计划与实施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生产、设计或服务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包括生产、设计一项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或是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工作成果的服务项目。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征:
(一)合作性与探索性的统一
项目教学的合作性与探索性是互为基础、相互支撑的。创业的过程是一个集体性的组织活动,整个创业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需要通过项目教学来促进。一个项目的设计、实施不仅需要教师指导与学生实施,还需要学生个体组成学习团队进行探索学习才能完成。项目的完成既训练了学生对教师指导的配合,又训练了学生个体之间和学生团队之间的探索能力,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很强的探索性,又表现出全面的合作性。
(二)任务驱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项目教学的任务驱动性是实践性的前提,实践性是任务驱动性的目标。创业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书本知识的传递,更需要在实际中实践。同时,可以将项目作为开展特殊形式的教与学的载体和媒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工作项目作为载体,寓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训练于一体。创业教育立足于创业实践活动,以全面地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三)预设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项目教学的预设性是有效性的基础,有效性则是预设性的目的。创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环节是教师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预设的。在教育教学中模拟实际情景,为将来创业提供了学习锻炼的平台。
四、在创业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路径探究
美国创业教育先驱蒂蒙斯曾经指出,创业教育要从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授方式改变为以思想碰撞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同质性弊端而培养出创新型创业型的人才。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通过让大学生参与项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促进学生的创业交流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可以是各类课题、竞赛、实践等多种模式和途径。通过在项目中参与创业理念、创业认知、创业技能、户外拓展训练、创业实践、创业展望等方面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水平。
(一)通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理论、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创业需求。学校应把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体系,开设创业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以及管理、财务、法律、税务等选修课,强化学生创业知识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考察学习,着力培养教师的创业性思维,逐步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聘任社会知名企业领导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财务负责人等为兼职创业导师,逐步建立专兼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 (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创业教育,营造学校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主动参与创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冒险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创业交流
以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项目策划大赛、ERP模拟沙盘大赛等为龙头,将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工程训练、有关竞赛活动整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一系列与就业创业有关的活动。不定期邀请成功创业者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与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的扶持力度,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四)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创建孵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积极引导、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由学校创建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基地与园区的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这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在具体操作上既可以是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科技创新研究,在学校创业基金的支持下,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学生的创业理念相结合,将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增强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是在学校扶持下,成立学生自主运行的公司,把相对简单的创业项目当成创业实践训练课。这种依附状态的创业实践模式,降低学生创业的风险。学生通过做业务代理或承担独立业务,依靠学校与企业间诚信关系,运用自己的市场调查、推销和项目策划能力,为创业实践积累经验并历练创业技能。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核心是创业、关键是创新、载体是项目。在学校扶持和保护下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项目,善于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科技创新与创业项目,体验创业过程,提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艺与基本能力。鼓励学生大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体验、转化和成长。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者单位:1.淮陰工学院;2.生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宁波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2]许爱华.浅议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3).
[3]许朗,熊素兰.“项目参与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构策略[J].江苏高教,2011,(2)
[4]潘妤妤.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项目教学的特征与实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